丝绸之路经济带背景下循化地区经济发展
韩盼
摘要:“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对循化地区的经济发展既是机遇又是挑战,面对如此好的机遇,如何构建具有特色的优势产业成为循化地区面临的巨大挑战。本文结合循化撒拉族自治县的优势资源,发展特色产业,促进民族地区经济飞跃式发展。
关键词:丝绸之路经济带;循化;特色产业;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2013年9月到10月期间,国家主席习近平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提出了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国家发改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的《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和行动》中明确指出:“要充分发挥青海民族人文优势,加快西宁开发开放,推进形成面向中亚、南亚、西亚国家的通道、商贸物流枢纽、重要产业和人文交流基地”。Ⅲ青海作为唐蕃古道的主要通道,是中原通向西域的必经之地,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要枢纽之一,使不同的民族汇聚到河湟地区,各民族之间和睦共处,促进了不同的文化不断交流、融汇,使青海地区成为伊斯兰文化、藏传佛教文化及儒家文化的汇聚地。本文以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为个案,研究“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对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循化县在丝绸之路经济带构建与发展的重要时期,借助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有利条件,挖掘本地区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探寻市场竞争中可持续发展的民族特色产业(主要是穆斯林食品及用品产业为主),发展对外贸易。
一、丝绸之路经济带背景下循化地区经济发展的优势分析
(一)特殊的地理区位优势
循化撒拉族自治县位于青海省海东市,东与甘肃省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为邻,南与青海省同仁县及甘肃省夏河县相邻,西与尖扎县相接,北边与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和化隆回族自治县相邻。它是甘肃省与青海省之间的交界地区,随着县城与周边地区基础交通设施建设的逐步完善,使之成为周边三州两县地区的区域中心。据循化县“十三五规划”,将建设军民两用机场,清水至官亭至兰州高速公路,街子至隆务高速公路作为重点专项规划进行实施。另外,循化地区与兰州市和西宁市在地理空间上形成了一个正三角形,循化县被覆盖在西宁市和兰州市规划的两小时经济圈范围内。因此,循化县具有接受西宁、兰州双重辐射,承接产业转移,实现产业升级,带动周边区域协调发展的优势。
区位优势使循化地区向东可以与临夏地区进行联系与合作,进行农畜产品贸易流通,整合花椒、核桃等产业资源,使撒拉族清真食品产业链向深加工方向延伸。向西依托黄南藏区和甘南藏区,整合畜牧业资源,为清真食品产业发展储备天然优良的牛羊肉资源,共同协作发展清真食品产业。
(二)民族文化优势
循化是全国唯一的撒拉族自治县,是撒拉族的主要聚居区,县内居住着撒拉、藏、回、汉等多个民族。撒拉族是一个不断吸收和融合周边民族而形成的新的民族,它的祖先是在元朝时期,从中亚撒马尔罕一带迁徙到今天循化地区的撒鲁尔人,以撒鲁尔人为主体,吸收了周边的蒙古族、藏族、回族及汉族等的文化和风俗。撒拉族信仰伊斯兰教,全县建有129座清真寺,伊斯兰文化氛围浓厚,清真寺成为循化县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循化的撒拉族与土库曼斯坦在族源方面有着很深的渊源。经过20世纪50至70年代对撒拉族族源的考证,认为撒拉语与同语族的其它语言如乌孜别克、土库曼、维吾尔、哈萨克等语言一样,属于粘着语类型语言,说明撒拉族在历史上与突厥系民族有着密切联系,属于乌古斯支系,在体型和习俗上也能考证出撒拉族与中亚穆斯林的关系,尤其是与土库曼斯坦国家的关系。同根同源同族和宗教文化的认同感是连接撒拉族与中亚国家的主要纽带,为循化民族特色产业走向国际化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和合作空间,带动了循化地区经济的发展。例如,土库曼斯坦与循化县政府建立了良好的经贸联系,土库曼斯坦大使一行到循化看望本族人时,双方用撒拉语进行沟通和交流,独特的语言优势、宗教习惯等因素,使撒拉族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这一国家战略的重要通道和关键节点。
由于撒拉族与土库曼斯坦国家同根同源同族和宗教认同的关系,丝绸之路经济带对循化地区穆斯林食品及用品产业具有很强的带动作用,循化县穆斯林食品及用品产业也将中亚五国作为主要的对外贸易的出口国。根据数据:循化地区穆斯林食品及用品产业的发展速度很快,2014年,循化县清真食品产业从业企业大约37家,实现产值近5亿多元,从业人员1500人左右。其中,畜产品加工企业15家,农产品加工企业22家。
(三)政策优势
循化县作为全国唯一的撒拉族自治县,又是国务院确定的首批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重点扶持发展的人口较少民族地区。国家和政府在政策方面给予了很大的支持,出台了多项优惠民族地区发展的政策。例如在国家和政府的倡导下,搭建中外清真食品交流和发展的平台,举办中国(青海)国际清真食品及用品展览会,为清真食品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合作的平台。除此之外,在循化县筹建清真用品、清真食品工业园区,为撒拉族清真食品及用品产业向产业链模式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循化地区融入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
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这一国家战略对循化地区来说,既是一次能够带动地区经济发展的崭新机遇,同时又面临着种种的挑战。
(一)面临的挑战
1.发展基础薄弱,竞争、创新能力不高
循化地区的民族特色产业起步晚、规模小,缺乏更大、更有影响力的品牌、没有形成产业链,致使自身发展的基础和实力不强。首先,穆斯林民族服饰及用品产业基地中龙头企业分散在西宁、循化、化隆等地区,各自拥有自己的生产设备和技术,每个企业有各自的销售途径和生产工厂,没有形成良好的规模和产业链、产业群,在同质产品的竞争中没有形成规模效益,从而大大的影响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其次,农畜产品仍为初级阶段,附加值低,科技创新能力弱,产品达不到国际食品认证体系的标准,影响了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占有的市场比例。第三,大部分外贸企业的技术装备比较落后,生产线落后于其他国际企业。第四,缺乏品牌意识,打造核心品牌的意识较弱,缺乏品牌打造的先进理念、规划及具体措施,企业只注重生产不重视品牌的建设,致使多数特色优势产品企业营销能力有限,影响特色优势产品的向外推广。
2.对外贸易市场主体单一,贸易整体规模小
循化县利用民族和文化的优势与中亚伊斯兰教国家开展对外贸易。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地理位置的局限,但是整体上对外贸易的形势是较好的。这一经济效益的取得过程中,循化地区经济在青海省的发展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积极引进外商,搭建平台,加强宣传,扩大了对外贸易。从全省整体的对外贸易来看,据西宁海关统计,2013年,青海进出口贸易总额14亿美元,增长21.2%。其中,进口5.5亿美元,同比增长29.5%;出口8.5亿美元,同比增长16.3%;实现贸易顺差3亿美元。循化地区对外贸易的主要产品是穆斯林服饰及用品等。在青海穆斯林民族服饰加工领域,无论在生产经营规模还是生产技术和营销网络方面,青海伊佳布哈拉集团公司是亚洲最大的穆斯林民族服饰用品生产企业,也是目前我国在中东市场最具竞争力的穆斯林用品企业之一。“布哈拉”品牌的全球市场份额为25%左右,年均出口增长在30%以上,2013年生产总值约1.3亿元,出口量占企业总产量的90%,随着企业生产经营规模的扩大,企业已经在青海循化、乐都设立分厂,在宁夏成立分公司,并计划在新疆等地建设分厂。
循化地区虽然在穆斯林服饰及用品产业对外贸易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整体上存在着对外贸易主体单一,整体对外贸易规模不高的问题。从全省范围来看,据2013年数据资料,青海的出口主要集中在日本、巴基斯坦、美国、韩国等国家的市场,对上述国家占全省出口总额的46.6%;主要的进口国家有印尼、澳大利亚、德国等,对上述国家的进口占全省进口总额的67.3%。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整体上存在着进出口市场过于集中的问题。就循化地区对外贸易情况而言,也存在着同样的问题,对外贸易主体单一,主要集中在中亚伊斯兰教国家。虽然有龙头企业起着典型作用,但整体上规模效益并不高,且与新疆、宁夏的清真食品及用品产业的发展相比,产业特色不明显。虽然青海举办多次清真食品及用品展览会,但特色不突出,而且与西北五省区相比较,青海整体的对外贸易总额位于西北五省区之末。
(二)战略构想
针对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在地区经济发展方面面临的种种挑战,提出了以下几点构想:
1.加强政府服务职能,为地区经济发展搭建大而有影响力的平台
政府是循化地区经济发展的推动者、服务者及战略规划者,在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扩大对外贸易和对外开放程度,沟通国与地区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的经贸合作和交流都离不开政府的宏观调控。所以,首先政府应该为地区发展搭建更大更好更有影响力的平台,加强区域的合作与交流,与周边省区建立联动协调机制,关注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的市场特点、发展特征和政策变化,根据变化和特点,制定更适合本地区经济发展的模式。其次,借助政府组织的青洽会、藏毯会、清食展等重大展会活动,组织穆斯林民族特色企业积极参与国内及世界级穆斯林企业会议,开辟新的交流方式,进一步扩大经济交流和贸易往来。最后,政府加大对民族企业的资金支持力度,培训企业相关人员,出台相关的优惠政策。政府服务职能的转变,需要不断地完善服务内容、优化服务方式、提升服务质量,发挥政府的战略决策、统筹规划、环境改善、平台建设作用,加强国家与地方政府间的合作、交流,搭建友好的合作平台,开创对外开放的新局面。
2.实施产业集群战略,发展规模经济
循化地区通过实施产业集群战略,对相同或类似企业进行资源整合,使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提高市场竞争力,扩大市场的占有率,发挥出规模经济带来的各种实际效益。同时通过企业间的合作和交流,减少了企业的生产成本。企业是经贸交流合作的主体,在基础设施、信息通讯、农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生态环保等领域通过产业集群,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将具有高原特点的民族特色产业和农畜产品,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强化公司与农户的合作力度,提高农户种、养殖的积极性,带动农户增收,确保公司生产原料的来源。利用资源优势,打造特色产业链,推动民族特色产业和特色农畜产品等绿色产业的发展,通过这种经营模式,使撒拉族特色农业和民族特色产业得到快速发展。实施产业集群战略,通过利用现有产业基础和科技水平,推进循化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在人文交流、特色产业、旅游业等领域的合作。以循化地区与土库曼斯坦的合作为例,服饰是民族文化和宗教信仰的载体,穆斯林民族服饰生产并不是简单的服装加工,而是需要通过服饰展现出穆斯林文化要素和穆斯林民族的精神内涵,将民族文化符号展现在穆斯林服饰上。循化县与土库曼斯坦在清真食品及用品产业的合作过程中,从撒拉族和土库曼斯坦的民族渊源入手,进行民族和文化研究,挖掘产业特色,创新穆斯林民族服饰及用品产业的发展模式和产业文化,加强循化地区与土库曼斯坦的经贸合作。
3.加强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的人文交流
文化作为人类在不同历史阶段建立在一定物质基础之上的文明进程及其成果,对人们的思想观念、道德风范、知识结构以及心理素养产生过深远的影响。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建立“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战略构想中人文交流与合作是重要内容之一。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人文交流与合作,可以使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信仰的人民超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异同,在潜移默化中沟通了解,增进友谊,建立信任,达到增进理解、促进合作的目的。所以,文化交流是各国家及地区、各民族尊重差异,协调立场,巩固、深化关系,开展合作的前提和基础。历史上撒拉族的祖先与土库曼人同属突厥乌古斯部,两者有着亲密的族源关系,撒拉族在土库曼斯坦国家被称为“中国撒拉尔土库曼人”。近年来,双方的民间交流很频繁。2007年,原海东地委书记王小青率团赴土库曼斯坦进行友好访问;2009年,组织循化县代表团赴土库曼斯坦举办“中国撒拉族”展览;2010年3月,组织青海民族大学教授赴土库曼斯坦参加国际学术研讨会;5月组织循化县撒拉族少儿艺术团赴土参加“阿瓦扎-友谊之乡”国际天才儿童艺术节等。循化地区加强与土库曼斯坦的人文交流,促进经济发展,实现共赢。
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与发展为循化地区经济发展提供了崭新的机遇与挑战。循化地区充分利用撒拉族与土库曼斯坦同根同源同族的关系,发展民族特色产业,带动民族地区经济飞跃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