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声乐理论课对声乐教学的重要性
陈楠
【摘 要】声乐的学习离不开实践,更离不开理论知识的学习。通常情况下,任何教学实践活动都需要理论知识作为依据,声乐教学也是一样。声乐理论课作为声乐教学中一门不可缺少的学科,必然对声乐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本文将分析声乐理论课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旨在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声乐;理论课;教学;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J6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5-0194-01
声乐理论课是一门与其它自然基础学科有着千丝万缕关系的学科,它与物理学、心理学都息息相关。声乐教学不仅是理论知识的学习,还包括声乐技巧的学习,两者对于声乐教学都极其重要。目前许多高校在授课过程中只注重声乐技巧以及情感表达方面的训练,而忽略了理论知识的学习,过于注重技巧的训练而忽略理论的学习,往往会阻碍声乐水平的提高。声乐学习者一定要在训练技巧的同时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全面提高自己的声乐水平。
一、声乐理论课的学习意义
任何歌唱活动都离不开声乐理论知识作为支撑,技巧的训练只是声乐学习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内容,学生要认识到其中的关系,一味地注重技巧的训练往往会适得其反,无法有效地、持续地提高自身水平。理论知识与实践训练共同构成了现在的声乐教学。
每个声乐学习者不仅要知道声乐的理论知识,更要深入了解其详细内涵,清晰地认识嗓音与乐器的结合状态与每个乐器的实际运用情况,把歌声良好地融入其中。理论知识的学习能够帮助学生在歌唱过程中进行良好的自我调控,保持自己心态与情感都处在良好的状态。理论知识的学习同样能帮助学生在歌唱过程中深刻了解发声与实际表现之间的关系,提高自身的能力,同时提高学习效率。学生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对声乐知识的认识不断加深,使未来发展的道路越来越宽,在声乐这条道路上也越走越远,为未来声乐的领域增添无限的可能。
二、声乐理论课的内容分类
声乐基础理论课的课堂教学内容有多种方面,声乐艺术心理学便是其一。声乐艺术心理学是根据联想、生理反应、思维运作、意识判断等方面揭示声乐中的发声以及歌唱隐含的艺术规律。声乐艺术心理课除了研究歌者心理特征外,还对气质、个性以及情感表达有所研究,它是一门协调多种因素、综合性较强的一门课程。每个人的声音的产生不仅需要生理器官的支持,还受当时心里状态的影响。例如:有些个别的学生在平时练习中状态良好,各方面表现都不错,但是到了舞台上总会出现跑调、发抖、节奏不稳等状态,无法将自我状态调节到良好的状态。所以,只有将心理活动与歌唱相互调节,相互补充才会使自身得到完善。声乐学习者要加强声乐艺术心理学知识的学习,掌握好歌唱的内在规律,只有这样才能使自身能力得到提高。
系统生理学也是声乐理论课上一门重要的讲解内容。每个声乐学习者都应该了解发声器官,了解其工作原理,熟悉其工作状态,这是学习声乐的基础。人体进行的每一项活动,都需要每个生理器官的相互协调,都需要神经中枢的指挥。发声器官是由多种人体器官构成的,不同的器官在发声过程中有着不同作用。人体进行的每个发声活动都需要这些器官共同作用,声乐学习者要了解这些活动的进行过程,在不熟悉人体状况的情况下进行活动往往会使人体受伤。例如:许多初学者为追求嘹亮的嗓音而忽略某个部位的承受能力,使声带受伤,甚至影响歌唱。所以,生理学基础是声乐理论课的重点知识,学生必须对每个器官进行全面了解,这样才能合理地提高自己的声乐水平。
当然,理论基础课还有很多内容,例如:声乐物理学、语音学等。学生必须对每个方面都进行全面了解,让自身能够持续、有效地提高。
三、声乐实践与理论间的关系
在任何实践活动的背后都有理论知识的支撑,理论知识的学习是实践活动的基础,没有理论知识作为支撑的实践活动是无法验证出有效结论的。实践与理论是相互作用的,学生必须要认识到这点,协调两者之间的关系。
声乐基础理论与实践技巧同样是相互作用、相辅相成的,两者对于声乐学习来说同样的重要。声乐的学习从表面上看来,技能的训练占据较大的空间,但是从古至今,声乐的每一步发展、实践的每一次革新都有理论知识作为推动力。我们都知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任何理论知识都需要实践来检验其正确与否,两者有效的结合才会使歌唱水平得到有效发展和持续提高。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注重技巧与理论的平衡教学,不可只注重实践训练,忽略理论知识的重要性。同时,要引导学生全面发展,为学生制定相应的训练目标,防止学生盲目地进行学习,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为自己制定相应的学习计划,有条理地进行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学生在歌唱过程中要坚持以理论知识为指导,科学地进行训练。声乐理论课对于声乐教学是极其重要的,教师与学生都要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提高自身水平。
参考文献:
[1]孙傲.声乐教学中的歌齿二度创作[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0(06).
[2]李应波.谈声乐教学中应注意的五个问题[J].新课程研究,201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