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主题学习教学思考
成姿
在“语文主题学习”的探索之路上,我做过单元整合、主题丛书整合、文本与拓展资料整合等不同的尝试,下面我就《杨氏之子》一课来谈谈我在主题学习教学中的一些思考和收获。
一、提炼主题 确定方法
《杨氏之子》是小学阶段接触的第一篇文言文,课文通过对杨氏之子语言的描写,来表现人物的聪慧。因此,这节课的主题确定为“感悟人物语言的智慧”。因为是第一次接触文言文,孩子们难免有畏惧感,因此,获得学习文言文的方法也是本课的重中之重。“朗读”始终是古文学习的重点,因此,不同形式、不同层面的朗读贯穿了这节课的始终。在朗读的基础上再来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再来感悟,争取让学生能在自主的学习中获得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为了让孩子们真正做到“一课一得”,掌握阅读文言文的方法,我将“朗读:读准字音,把握节奏;理解:借助注释,说说文意;感悟:抓重点句,感悟智慧”设计成三级阶梯呈現出来,并告诉孩子们,爬上了这三级阶梯,很有可能就会成为文言文的阅读高手!
二、品味文本 习得方法
俗话说:“三分诗,七分读。”阅读文言文,朗读尤其重要。在品味《杨氏之子》文本的过程中,以读为主线,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味道,层层递进的朗读让孩子们真正入情入境地去感受古文特有的节奏和韵味,从而习得朗读文言文的方法。
在朗读的基础上,结合注释理解文意就简单得多了,孩子们基本上都能把握每句话的意思。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抓“文眼”、体会“聪慧”这个中心词是学习的难点。
为了突破这个难点,我设计了一个对比朗读和理解的环节,出示对话: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和儿答曰:“孔雀是夫子家禽。”通过词语和句子的对比,学生能感悟到杨氏之子的才思敏捷和有礼有节。
三、精选材料 强化方法
“语文主题学习” 有效的资源整合是对文本学法的强化和延伸。只有从海量的资源中选择出与文本内容相关的、学生又感兴趣的内容,才能凸显课堂的高效。
《杨氏之子》这一课,可供参考的点很多,可以与“礼貌”相关,也可以与“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相关,还可以与“机智敏捷”相关。在选择拓展篇目上,我主要考虑从孩子的“妙答”来感悟语言的智慧,因此选择了两篇文言文《徐稚赏月》和《咏雪联句》。《徐稚赏月》中的人物徐稚是一个联想有理有据、很会思辨的孩子;《咏雪联句》中的人物谢道韫通过非凡的想象力和细致的观察力将雪比喻成柳絮并组成诗句,真是恰到好处。这两个人物的“聪慧”都是通过对话体现出来的,与文中杨氏之子的表达有异曲同工之妙。
因为课堂上的时间有限,我安排了小组合作学习环节,由各小组挑选出其中的一篇,按照“学习提示”来合作学习。“学习提示”是对文言文阅读方法三个阶梯的又一次巩固和强化。从孩子们的汇报展示中看得出来,孩子们基本上掌握了学习文言文的三个步骤,朗读不仅能做到准确,而且还能读出文言文的节奏美;借助注释能基本上说出文句的意思,也能抓住人物语言体会人物的智慧。
在体会了徐稚和谢道韫的聪慧之后,我还举了两个语言妙用的例子,有“妙答记者的周恩来”,有“妙用方法保密的罗斯福”。孩子们又一次从人物幽默、智慧的回答中体会到语言的魅力。
在整堂课的教学中,朗读贯穿始终,孩子们也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找到了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和乐趣。在拿到拓展篇目时,他们会情不自禁地读出声来。文言文的学习步骤“朗读、理解、感悟”也贯穿始终,为他们以后阅读文言文提供了有效的指导,基本上做到了“一课一得”。
爱阅读、会阅读的孩子,蕴涵着无限的潜力,在“语文主题学习”的路上, 我会带着孩子们尽情地遨游在书海里。
(责 编 欣 航)
在“语文主题学习”的探索之路上,我做过单元整合、主题丛书整合、文本与拓展资料整合等不同的尝试,下面我就《杨氏之子》一课来谈谈我在主题学习教学中的一些思考和收获。
一、提炼主题 确定方法
《杨氏之子》是小学阶段接触的第一篇文言文,课文通过对杨氏之子语言的描写,来表现人物的聪慧。因此,这节课的主题确定为“感悟人物语言的智慧”。因为是第一次接触文言文,孩子们难免有畏惧感,因此,获得学习文言文的方法也是本课的重中之重。“朗读”始终是古文学习的重点,因此,不同形式、不同层面的朗读贯穿了这节课的始终。在朗读的基础上再来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再来感悟,争取让学生能在自主的学习中获得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为了让孩子们真正做到“一课一得”,掌握阅读文言文的方法,我将“朗读:读准字音,把握节奏;理解:借助注释,说说文意;感悟:抓重点句,感悟智慧”设计成三级阶梯呈現出来,并告诉孩子们,爬上了这三级阶梯,很有可能就会成为文言文的阅读高手!
二、品味文本 习得方法
俗话说:“三分诗,七分读。”阅读文言文,朗读尤其重要。在品味《杨氏之子》文本的过程中,以读为主线,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味道,层层递进的朗读让孩子们真正入情入境地去感受古文特有的节奏和韵味,从而习得朗读文言文的方法。
在朗读的基础上,结合注释理解文意就简单得多了,孩子们基本上都能把握每句话的意思。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抓“文眼”、体会“聪慧”这个中心词是学习的难点。
为了突破这个难点,我设计了一个对比朗读和理解的环节,出示对话: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和儿答曰:“孔雀是夫子家禽。”通过词语和句子的对比,学生能感悟到杨氏之子的才思敏捷和有礼有节。
三、精选材料 强化方法
“语文主题学习” 有效的资源整合是对文本学法的强化和延伸。只有从海量的资源中选择出与文本内容相关的、学生又感兴趣的内容,才能凸显课堂的高效。
《杨氏之子》这一课,可供参考的点很多,可以与“礼貌”相关,也可以与“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相关,还可以与“机智敏捷”相关。在选择拓展篇目上,我主要考虑从孩子的“妙答”来感悟语言的智慧,因此选择了两篇文言文《徐稚赏月》和《咏雪联句》。《徐稚赏月》中的人物徐稚是一个联想有理有据、很会思辨的孩子;《咏雪联句》中的人物谢道韫通过非凡的想象力和细致的观察力将雪比喻成柳絮并组成诗句,真是恰到好处。这两个人物的“聪慧”都是通过对话体现出来的,与文中杨氏之子的表达有异曲同工之妙。
因为课堂上的时间有限,我安排了小组合作学习环节,由各小组挑选出其中的一篇,按照“学习提示”来合作学习。“学习提示”是对文言文阅读方法三个阶梯的又一次巩固和强化。从孩子们的汇报展示中看得出来,孩子们基本上掌握了学习文言文的三个步骤,朗读不仅能做到准确,而且还能读出文言文的节奏美;借助注释能基本上说出文句的意思,也能抓住人物语言体会人物的智慧。
在体会了徐稚和谢道韫的聪慧之后,我还举了两个语言妙用的例子,有“妙答记者的周恩来”,有“妙用方法保密的罗斯福”。孩子们又一次从人物幽默、智慧的回答中体会到语言的魅力。
在整堂课的教学中,朗读贯穿始终,孩子们也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找到了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和乐趣。在拿到拓展篇目时,他们会情不自禁地读出声来。文言文的学习步骤“朗读、理解、感悟”也贯穿始终,为他们以后阅读文言文提供了有效的指导,基本上做到了“一课一得”。
爱阅读、会阅读的孩子,蕴涵着无限的潜力,在“语文主题学习”的路上, 我会带着孩子们尽情地遨游在书海里。
(责 编 欣 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