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高中历史教材“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教学设计

    冯瑛 黄开红

    

    

    

    关键词 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国家治理,文明发展

    中图分类号 G63 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0457-6241(2020)05-0011-09

    2017年,教育部启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语文、历史教材统编工作。从2019年9月起,高中三科统编教材开始在部分省市正式投入使用。统编教材是国家事权、铸魂工程,作为中学历史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认真加以研究,努力吃透其编写思想和设计意图,在教学实践中充分发挥各栏目的功能,用活用好新教材。由此,我们尝试设计了《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的教学,以就教于方家。

    (一)教学内容概要分析

    本课是《中外历史纲要》的开篇,根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早期中华文明”为核心,要求“通过了解石器时代中国境内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存,认识它们与中华文明起源以及私有制、阶级和国家产生的关系;通过甲骨文、青铜铭文及其他文献记载,了解私有制、阶级和早期国家的特征”。我们认为,本课教材的编写遵循课标要求,引入国家“十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研究成果,以进入“国家形态”作为文明社会开始的标志,并以此为支点,将本课内容划分为两大部分:一是中华文明诞生的基础,以地图、文字和图片等方式,重点说明我国新石器时期的文化遗址呈现“满天星斗”之状,表明中华文明基础的多源与多元。二是中华文明的诞生及其早期发展:首先,以红山、良渚、龙山等文化遗存,说明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私有制出现,贫富分化日益明显,阶级产生并逐步形成国家,中华文明诞生;以夏、商、西周在王权建设、地方治理和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内容,说明中华民族在早期国家治理问题上的探索与发展,以及国家在促进文明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其次,教材依据课标要求,以石器时期代表性文化遗存、甲骨文、青铜铭文等为依托,看重突出历史学科的实证特点。再次,教材在正文旁相应设置“学习聚焦”“思考点”“历史纵横”“学思之窗”“史料阅读”“探究与拓展”等辅栏,意在聚焦重点问题,拓展历史视野,引导思维方向,提升认识层次,特别是“历史纵横”中的“夏商时期的历法”和“探究与拓展”关于西周“民”的思想观念的内容,是对本课正文关于中华文明发展在文化思想方面的有机补充。

    (二)教学立意与设计思路

    我们认为,统编高中历史教材之所以名为《中外历史纲要》,就是要求我们立足“中外”进行教学,即在中国历史的教学中,将中国的历史放到世界舞台上去考察;在世界历史的教学中,注意关注中国当时的情况,从而达到让学生逐步学会在人类社会整体视野下考察历史事物,并以此正确认识中华民族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目的。基于这一认识和对本课教学内容的分析,我们确定以“文明”为主线、以“实证”为路径,以“中华文明多元一体与人类早期国家治理的探索”为立意设计本课教学,围绕中华文明的基础、诞生、发展和贡献等问题展开,运用唯物史观说明中华文明在多源、多元、包容的基础上形成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特点,夯实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史理念,认识早期国家治理的探索在中华民族发展和人类文明史上的地位,从而落实学科核心素养,厚植学生的家国情怀。

    本课贯通距今约170万年至公元前771年的中国历史,跨度大、内容多。我们根据课标要求、教材特点和教学立意,确定以认识中华文明起源的多元性、统一性和早期国家的特征为重点,以多种教学方式突破学生在认识良渚文化、龙山文化等遗存与私有制、阶级、国家产生的关系和夏、商、西周的国家特征等问题上的难点,并以此提出如下教学设计思路:一是把握好“国家的产生是文明形成的本质特征”①这一支点,对新石器时代晚期以前的内容,主要利用《旧石器时代重要人类遗址分布图》和《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分布图》,结合教材文字,衔接初中历史教材和学生知识储备,突出高中阶段教学要求,引导学生快速归纳提炼出这两个时期我国人类分布及生产生活的特点,得出中华文明起源的多源性、多元性、开放性和包容性,从而说明中华文明在起源时就具有多元一体的特征;将课堂教学的重心放在距今5000多年及其以后的内容,选取良渚、龙山等文化和夏朝国家制度、商朝王权建设与内外服制、西周分封制与宗法制等内容进行多维透析,说明中华文明诞生的历程和早期国家的特征。二是突出“实证”特点,将原始社会时期的文化遗存分布图、考古遗迹、出土文物和商朝的甲骨文、西周“何尊”“宜侯夨簋”的青铜铭文,以及文献记载、夏商周断代工程研究成果等引入教学,用史实说话,让历史发言,培养学生的实证意识,树立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和5000多年文明史的坚定信念。三是注重利用教材辅栏,充分发挥各栏目的功能,特别是利用辅栏中关于启繼位的不同记载进行史料辨析,并说明王位世袭制的弊端,为理解夏、商、西周的灭亡打好基础;利用《夏小正》和西周关于“民”的思想观念等内容,结合教材正文中红山文化之下的精神生活、商朝甲骨文字、西周青铜文化等,梳理从红山文化到西周时期文化意识发展的线索,从另一方面体现中华民族早期文明的发展。四是提升学生视野,在课堂小结时结合学生初中所学知识,让学生认识到中华民族早期文明对民族的发展和人类早期国家治理所做出的贡献,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五是促使学生梳理本课内在历史逻辑,形成思维导图,帮助学生较为全面地掌握本课内容,从而巩固、内化乃至深化已有认知。

    新课导入:展示金文大篆“文明”一词,让学生观察辨认并简要概括自己对“文明”的理解。然后教师展示《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成果集萃》对“文明”的定义:“在世界范围内,关于文明的定义有上百种之多,具体到社会发展史角度,就是指人类社会何时进入到国家形态。”在此基础上,教师指出:“国家是在一定社会发展基础上形成并出现的。”由此导入新课并进入“中华文明的起源”的教学。

    设计意图:开宗明义,使教学从一开始便围绕“文明”这一主线展开,并涉及课标“课程内容”提及的“青铜铭文”,营造浓郁的历史氛围。引入《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成果集萃》对“文明”的定义,自然而然将“文明”与“国家”紧密相连,并以此为支点轻松撬动全课内容的教学。同时,在恰当认识旧时器时代古人类与中华文明之间关系的前提下,将全课内容整合为“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夏、商、西周的国家治理”两大部分实施教学。

    (一)中华文明的起源

    1.旧石器时代的古人类

    通过快速浏览教材第一子目,思考中华文明是在什么样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引导学生得出“是在原始社会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明确:史学家以生产工具为主要依据将原始社会划分为两个阶段,即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

    其后进入“旧石器时代中国古人类”的教学。请学生对照教材《中国旧石器时代重要人类遗址分布图》,找找在初中时学过的古人类遗址。学生应能找出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等。

    问题1:我国已经发现的旧石器时代人类遗址有数百处。根据《中国旧石器时代重要人类遗址分布图》,结合教材的文字叙述归纳,我国旧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在生活时间、地域分布、生产生活方面分别具有怎样的特点?

    引导学生根据地图和教材内容回答:时间早、分布广,使用打制石器、从事渔猎采集、群居生活、学会用火等。

    设计意图:衔接初中历史教材,激活学生既有知识,在此基础上利用教材“思考点”提出问题,以简单直接的方式快速处理该教学内容,体现高中阶段教学的要求与特点,实现初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与过渡,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时空观念与归纳能力,明白我国是人类的重要起源地之一。

    过渡:这些古人类与我们是否有血缘关系尚待考证,但人类历史是向前发展的。距今约1万年前,我国进入了新石器时代。

    2.新石器时代的人类遗存及中华文明起源的特点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分布图》(图中在各遗存位置配以相应的农作物产品考古遗迹图、房屋建筑复原图等图片),找出初中已经学习过的文化遗存,如淮河上游舞阳贾湖遗址、河姆渡遗址、半坡遗址、大汶口遗址等。教师根据地图强调:除了上述文化遗存外,还有诸多文化遗存,如红山文化、良渚文化、龙山文化等。迄今为止,我国已发现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有1万多处。所有观察结果,指向“数量多、分布广、存在核心区域”等特点,不同地域人们的生产生活情况不一样。

    问题2:这些数量众多、分布广阔的遗存,有没有共同的特征呢?

    设计意图:设问意在引导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将教材写的事物指向生产方式。使用打磨结合方式制作石器、使用陶器、从事原始农业、饲养家畜、修建村落、母系血缘、生活逐渐稳定等,渐渐指向“生产力”等更深层次。

    问题3:不同的遗存在本质上又蕴含了许多相同的元素。正是基于此,我们的中华文明从不同地域、各具特色的文化中逐渐汇聚发展而来。这说明我们中华文明从起源上就体现了怎样的特征?

    设计意图:中华文明起源的多元性和统一性是本课的重点,通过前面层层铺垫,引导学生思考、讨论,最后综合得出:中华文明从起源上就体现了多源性、开放性、包容性、统一性,最后呈现出多元一体的特点。

    过渡:我们经常说中华文明5000多年。接下来让我们看看距今5000年前后的文化遗存。

    3.私有制、阶级、国家的产生

    展示龙山文化出土的“蛋壳陶”与良渚文化出土的石犁、碳化稻谷图片(如图1)。

    问题4:龙山文化、良渚文化分别是距今5000年前后黄河、长江流域的文化遗存代表。蛋壳陶是龙山文化的代表性器物,器壁极薄,最薄处仅0.2~0.3毫米。2010年至2012年,考古人员在良渚文化遗址中发现碳化稻谷约2.6万斤,2017年又发现至少20万公斤。与早前的人类遗址相比,这些发现说明了什么?

    设计意图:蛋壳陶、石犁和大规模的碳化稻谷出土实物都是基本的生产要素,通过展示这些要素呈现的特点,联系政治经济学常识,学生能够得出生产技术提高、农业进一步发展、产品逐渐有了剩余等结论,为认识私有制、贫富差距的出现做好铺垫。

    展示辽宁朝阳半拉山男性墓葬、男神头像图片和良渚文化贵族与平民墓葬图片(如图2)。

    问题5:红山文化是辽河流域文化遗存的代表,其末期的半拉山墓地男性墓葬和男神头像,以及良渚文化出现的贵族和平民墓葬,又说明了什么?

    设计意图:红山文化末期,我国原始社会由母系氏族社会进入父系氏族社会,辽宁朝阳半拉山墓地出土的男性化特征明显的文物图片,可印证教材“新石器时代晚期出现的父系氏族社会,社会贫富分化与不平等开始出现”的结论;良渚文化贵族和平民墓葬的“差异”,可引导学生思考实证私有制出现、社会贫富分化、阶级分化日益明显等新的社会特点。

    展示大汶口、紅山、凌家滩、良渚文化出土的玉器和大型祭坛、积石冢图片(如图3)。

    问题6:大量精美玉器的出土和祭坛、积石冢说明了什么呢?

    设计意图:玉器数量众多,工艺复杂,成为社会分工出现的实证。精美的玉器,证实了先民对美的追求;祭坛则体现了意识形态的存在。突出精神生活在先民生活中的重要地位,意在说明生产的进步促进了人类思想文化的发展。

    展示良渚古城和稻田遗址图片(如图4)。

    问题7:考古发现,良渚古城距今5000多年,古城由类似后世都城中宫城、王城、外郭构成,是中国最早的三重城市格局。“王城”城墙围合面积达3平方千米,外郭围合面积更是达到 8平方千米,是中国乃至世界上同时期大的古城遗址之一。专家推测古城为良渚文化的“首都”,其外围还发掘出了规模宏大的水利系统和大面积的稻田。这些考古发掘说明了什么?

    设计意图:充分领会教材编写意图和及时引入最新权威学术成果的精神,我们大胆运用2019年7月6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3届世界遗产委员会对良渚古城遗址的描述,①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得出:城市三重格局、“首都”的出现,从某种程度形成权贵阶层和统治者产生、早期区域性国家出现等结论。透过众多的考古实证,逐渐使学生看到在5000多年前,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分工产生、阶级分化明显、中心城市形成、早期国家形态出现,特别是国家的产生是文明形成的本质特征,中华文明5000多年,因此得以确证!

    过渡:学生在初中时学过黄帝、炎帝、尧、舜、禹的传说,知道黄、炎部落走向联合,黄帝、炎帝被尊为华夏始祖,而尧、舜、禹相继“禅让”,也被誉为美谈。有专家推测龙山文化陶寺遗址可能就是尧的都城。

    展示龙山文化陶寺早期城址、观象祭祀台及出土的礼器、乐器等(如图5)。

    问题8:陶寺遗址是一个大型聚落遗址,早期面积就达160万平方米。除拥有宫城和贵族居住区的城址外,还有王族墓地、独立仓储区、礼制建筑区、普通居民区等,发掘出土了中国最早的天文建筑、各种礼器和乐器,在王墓中出土了标志王者身份的蟠龙纹陶盘和大量的玉、石飾品及彩绘陶器、漆木器等。这些考古发现说明了什么?

    设计意图:衔接初中教学,略讲远古传说,强调黄炎部落联合和黄帝、炎帝被尊为华夏始祖,体现历史发展趋势,培养学生家国情怀。通过陶寺遗址实证:王权空前发展、国家形态更加凸显、文明进一步发展等结论。在此基础上,可运用考古学证明,这一时期中国大地上已经邦国林立,即史称“万邦”时代。

    过渡:随着历史的发展,“万邦”逐渐向王朝行进。根据“夏商周断代工程”研究,大约在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夏王朝。下面我们一起来探究。

    (二)夏、商、西周的国家治理

    1.夏朝的国家治理

    问题9:夏是我国第一个王朝国家,在我国历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禹死后,他的儿子启继承了王位。阅读教材第5页“学思之窗”,思考其中的问题:关于启的继位,为什么古书中会出现不同说法?

    设计意图:“学思之窗”中两书对同一历史事件的不同表述,充分利用之,可培养学生的史料辨析能力。此处不是要求学生对启继位的方式进行判断,而是学会通过分析作者所处的时代、立场来辨析史料的方法。材料反映出启的继位并非一帆风顺。同时可以肯定的是,从启开始,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从此变为“家天下”。这种只以血缘而不以品德、能力为标准的继承制度,其弊端是很明显的。在这里指出世袭制的弊端,为讲述夏、商、西周的灭亡作好铺垫。

    问题10:夏作为我国最早的奴隶制王朝,是如何进行统治的呢?

    设计意图:通过了解夏朝的统治来认识早期国家的特征。夏朝建立了公共权力,夏王是最高统治者。在中央,通过设机构与职官,对夏部族生活的地区实行直接统治。对其他地方主要通过控制一些部族进行间接统治。

    问题11:通过教材中的“历史纵横”,我们知道,夏王朝还制定了历法《夏小正》,这又说明了什么呢?

    设计意图:《夏小正》反映了我国古老的天文历法成就,以此问题引导,意在让学生关注“国家的发展有利于科技文化的进步”,加深学生对国家在文明发展中所起作用的认识。

    夏王朝的统治,体现了人类社会早期中华民族对国家治理的探索。但限于生产力水平,对地方的控制力比较弱,实质上与直接控制之外的其他地方形成的是一种松散的联盟关系。夏朝后期,统治者暴虐无道,最终被商部族所灭。

    2.商朝的国家治理

    对于商的历史,以前我们主要通过《史记》《尚书》等文献来了解;甲骨文的发现,验证了史书中有关商朝的记载,甲骨文成为研究商朝的实证。甲骨文记载的内容主要有“卜辞”和“记事刻辞”。商王室以龟甲和兽骨占卜,将相关纪录刻或写在甲骨上,称作卜辞;刻辞与占卜无关,主要作为事件的记载。《甲骨合集》第14138号为殷人祈雨卜辞拓片(如图6)。

    完整的甲骨文卜辞,一般认为分为四个部分:前辞(叙辞)、命辞、占辞、验辞。

    前辞:讲什么时候占卜、谁占的。

    命辞:记录贞问的内容。

    占辞:指观察烤灼之后龟甲上呈现出不同的裂纹后所下的判断。

    验辞:记录占卜活动的应验结果,可以理解为是事件发生后补刻上去的。其作用是留作备存,这也体现出甲骨文具有档案文献的性质,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

    设计意图:清楚了这四个组成部分,也就能够从事件、时间、人物、结果等方面弄清楚一些史事,为史论结合提供依据。

    展示《殷墟文字丙编》第302号正面拓片(如图7)和材料。

    A壬寅卜,(què)贞:“自今至于甲辰,子商翦基方。”

    B壬寅卜,贞:“自今至于甲辰,子商弗其翦基方。”

    这是一版壬寅日由贞人占卜的,卜辞内容是:“从今天到甲辰日,是不是要让子商去剪除基方呢?”子商是武丁时期的一位王子,擅长带兵打仗,商王非常信任他。基方则是商王朝附近的一个小方国,详细的地理位置并不清楚,但是可以知道在商王朝和基方发生战争期间,商王多次派遣子商前去应战。

    ——董作宾、董敏:《甲骨文的故事》①

    问题12:商王以占卜的方式来决定自己和国家的行动,反映出商王朝在政治上具有怎样的特点?

    引导学生得出:反映出王权与神权相结合的特点。

    设计意图:商王按所谓“神”的旨意行事,几乎每事必卜,故甲骨文内容涉及商朝社会的各个领域,有几十个类别之多,如社会等级、官制军队、刑罚监狱、征战纳贡等,反映了社会方方面面的情况,成为我们研究商朝历史最重要的史料。同时甲骨文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成熟文字系统,是汉字的源头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我们应倍加珍视、保护和传承。运用相关史料,一是落实“课标”要求:“通过甲骨文、青铜铭文及其他文献记载,了解私有制、阶级和早期国家的特征”,得出甲骨文是商朝王权与神权相结合的实证;二是通过对甲骨文格式、内容的介绍,让学生了解甲骨文的相关知识,明确甲骨文的档案性质,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是我们研究商朝历史最重要的史料,从而培养学生的史料意识和实证素养;三是通过讲解甲骨文的文化价值,培育学生的家国情怀。

    过渡:商王朝势力范围东到大海、西及陇山,南跨江汉,北至燕山,面对辽阔的疆域,主要采用什么方式治理的呢?

    学生结合教材回答:内外服制。

    问题13(1):什么是内服?什么是外服?以下材料说明商王与方国、诸侯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侯的担任者多为商周围方国的首领,他们一方面臣服于商,接受商王赐予的封号,一方面是土著国家的首领。但是,各诸侯国、方国的官吏,不是由商王任免的。诸侯国要负担纳贡、服役、戍边或随王出征等义务。商王还要派王族的亲信去地方监督当地首领,便于控制并加强其统治。

    ——卜憲群:《中国通史(一)从中华先祖到

    春秋战国》①

    引导学生得出:臣服关系,但又相对独立。

    问题13(2):材料中哪些关键词能够体现这种臣服关系?

    引导学生结合材料回答:接受商王封号、负担义务,商王派人监督。

    问题13(3):这种关系稳固吗?我们再来看一则材料:

    外服之地只是间接地受商统治,隶属关系并不是完全稳固,往往视商之国力盛衰而定。外服以至外服以外的方国,其经济多较商落后,故而也不时进入王畿抢掠。终商一代,与方国的战争十分频繁。

    ——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引导学生得出:商与方国隶属关系并非完全稳固,且战争频繁。

    设计意图:相对于夏朝,商对地方的控制进一步加强,通过具体史料的呈现,学生认识商朝在国家治理方面的发展特点,亦即认识中国之所以成为中国的关键因素。从夏商的治理实践来看,都未能从制度层面有效解决中央与地方的问题,通过后一则材料,可培养学生辩证思考历史问题的能力。

    过渡:商朝晚期,社会矛盾尖锐,外部方国时叛时服。到商朝末期,纣王无道,最终被处于外服地区的周部族所克。

    3.西周的国家治理

    西周统治者继续提倡“王权受命于天”,自称“天子”。面对比商朝更为广阔的疆域,西周如何进一步加强国家政权建设和地方治理?首先来看一段青铜铭文(如图8):

    部分铭文:“唯武王既克大邑商,则廷告于天,曰:余其宅兹中国,自兹乂民。”

    (译文:武王克商后,归告于天:我要居住在这天下的中心,由此统治民众。)

    问题14:青铜器“何尊”及铭文内容实证了哪些历史事实?

    设计意图:青铜器铭文能够引导学生实证武王克商和西周统治者营建都城、加强政权建设等史实,此为落实课标要求;铭文中有“宅兹中国”一语,这里的“中国”虽是一个地理概念,指国之中央,但这是目前所见“中国”两字作为词组最早的实物见证,具有重要意义,是作为中国人应该记住的一件大事。

    展示青铜器“宜侯夨簋”及其铭文图片(如图9)及材料。

    1954年出土于江苏丹徒烟墩山的宜侯夨(cè)簋铭文,记录了西周康王时期,宜侯夨由虞侯改封为宜侯的册命过程……虞侯夨改封于宜,是因为周康王认为需要加强对南方的控制……这些诸侯国对王室承担着这样那样的义务。经过大分封,形成了“封建亲戚,以藩屏周”的统治局面……宜侯夨被封在宜地的同时,还受封有一定民众。这就是西周分封制度的核心“授民授疆土”。

    ——卜宪群:《中国通史(一)

    ——从中华先祖到春秋战国》①

    问题15(1):青铜器“宜侯夨簋”铭文内容实证了西周的什么政治制度?

    学生应能回答:分封制。

    问题15(2):阅读材料,结合教材上的《西周分封示意图》思考,分封制的目的和分封的内容是什么?

    引导学生得出:目的是以藩屏周,巩固周王的统治;分封内容是授土授民。

    展示西周等级示意图(如图10)。

    问题15(3):这一制度又是以什么方式进行分封的呢?

    引导学生结合教材得出: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设计意图:通过层层分封,西周形成了等级森严的金字塔形结构。为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西周又实行了以血缘亲疏与嫡庶来确定继承关系和名分、嫡长子继承制为主要特征的宗法制,以及严格规范不同等级人们行为的礼乐制度。教材“历史纵横”专门介绍了宗法制度。宗法制与分封制相互补充,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统治阶级内部在权力和财产分配方面的冲突与矛盾,实现了政权与族权的结合,家国同构的格局日益形成。

    较之于商朝的内外服制,西周对地方的治理在机制上更完善,更有效。通过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度,形成了众星拱月、天下共主的政治格局,国家政权由松散趋向严密。同时,在社会经济方面,根据历史文献记载,西周主要以井田制的方式来进行经营,使农业得到了发展。在手工业方面,青铜铸造是其主要部门,工艺高超、种类繁多,创造了灿烂的青铜文化。西周奴隶制社会经济得到发展并走向繁荣。

    青铜器“宜侯夨簋”铭文、权威材料是实证西周分封制度的有力支撑,结合教材重点讲解这一制度,进而介绍宗法制、礼乐制度、井田制和青铜工艺,能够从政治、经济、社会关系及文化等方面给学生勾勒出西周国家的治理体系。

    在社会思想方面,较之商朝的神权色彩,西周有了很大的进步。请看教材“问题探究”中的两则材料:

    人无于水监,当于民监。

    ——《尚书·酒诰》

    惟王子子孙孙永保民。

    ——《尚书·梓材》

    问题16:材料反映了怎样的思想观念?有什么历史意义?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得出西周统治者逐渐认识到“民”的重要性,开始从重神观念向重人观念转变的结论。这一转变对中国历史上民本思想的产生有着重大影响,是文明发展的重要表现,其后孔子、孟子的“仁”与“仁政”思想,以及历代以民为本、民为邦本的呼声,在治国理政上发挥了积极作用。

    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课程资源,将“问题探究”的内容纳入课堂教学,有效减轻学生课后负担。同时,材料反映了西周统治者思想观念的变化,使学生对西周国家特征的认识更加全面,也使本课内容中体现文明的一个重要方面——思想文化发展的线索更加完整,还为以后中國相关统治思想发展的教学奠定基础。

    综合起来,我们可以看出,西周既注重中央政治建设、强化地方治理,又注重思想文化建设。正如学者卜宪群先生所说(展示材料):

    西周王朝确立了天命无常、敬德保民的思想;建立了分封制,向一个地域国家迈进;建立了宗法制,创立了家国同构的政治结构;建立了礼仪制度,华夏文明从此被打上了礼乐文明的烙印。

    ——卜宪群《中国通史(一)

    ——从中华先祖到春秋战国》①

    设计意图:西周通过一系列国家治理,终于建立了一个“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大国,使一个来源多样并由不同族群组成的王朝具有了心理上和文化上的认同感与归属感,中华民族实体的形成由此迈出了坚实的一步。通过引用教材编写者卜宪群先生对西周的评价,进一步强化学生对西周国家总体特征的认识。

    由于世袭制的痼疾,西周后期又出现了暴政和庸政。到公元前771年,西周走向灭亡。周平王东迁洛邑,开始了东周的历史。

    小结:本节课我们了解了中华文明的起源,探讨了夏、商、西周的国家治理及其特征。知道了中华文明从一开始就具有多元一体、开放包容的特点。从夏、商、西周的统治,看到了我们祖先在人类早期国家治理方面的探索与发展,也看到了其中存在的不足,他们留下的宝贵遗产为我们国家民族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初中时我们初步了解了古埃及、古代两河流域、古印度等的历史,中华民族的祖先与这些地区的古人们一道,都为人类早期国家治理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设计意图:一是对本课的学习进行概括总结;二是将夏、商、西周的国家治理放在中华民族历史长河和世界历史大背景中进行考察,认识中华早期文明的历史作用和世界地位,树立学生的历史视野、世界视野,培育学生的家国情怀。

    作业:请同学们根据本节课所学,绘制出反映本课内容结构的思维导图。形式不限,但一定要覆盖本课主要内容,并反映出其历史逻辑关系。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主绘制反映本课内容结构的思维导图,全面梳理本课知识,形成清晰的历史逻辑,内化、深化学习所获。

    【作者简介】冯瑛,中学高级教师,重庆市江津第八中学校历史教师。

    黄开红,正高级教师,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历史教研员。

    【责任编辑:王雅贞】

相关文章!
  • 统编高中历史教材教学实践中的

    郭井生 李静关键词 价值主线,单元教学,重点内容中图分类号 G6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0457-6241(2020)05-0003-082019年9月,统编高中

  • 略论基于深度学习的高考二轮复

    [關键词]深度学习,深度教学,新课标,新教材,高考二轮复习[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20)01-0047-05时下,基

  • 教学立意的提炼

    范红军袁俊霞[关键词]教学立意,宋元,都市文化[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20)01-0025-03笔者观摩初一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