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绘画活动促进幼儿心理健康素质的对策探析

    徐韦

    摘要:儿童绘画是幼儿园儿童与现实环境、周围人以及自己进行心理交流的窗口和途径,这种特殊的交流活动同时也反映和深化了幼儿的内心世界和心理健康。幼儿园的美术活动则是幼儿心理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对幼儿心理成长有着积极的影响。本文从绘画活动着手,探究其积极意义,进而分析绘画对幼儿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和应用对策。

    关键词:幼儿园绘画 ?幼儿心理 ?心理健康

    绘画是幼儿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活动之一,幼儿在绘画中可以抒发自己的情感、表达自己的想法。从这个角度看,绘画在某种程度上是幼儿自我疏解和心理调适的重要途径。幼儿园作为幼儿生活和学习的主要场所,有必要结合幼儿的身心发育特点,开展针对性、系统性的绘画活动,帮助幼儿在获得绘画技能的同时得到心理疏解和思想表达的机会。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当注意摒除绘画教学的功利性,而以通过绘画活动帮助幼儿获得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为目标。

    一、幼儿园开展绘画活动和美术教育的原因

    (一)政策法规要求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第二部分中规定,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是全面的、启蒙性的,可以相对划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五个领域,也可做其他不同的划分。各领域的内容相互渗透,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的发展。美术教育和绘画活动作为艺术教育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各教育领域之间起着纽带作用,可以通过简单和有趣的形式更好地促进幼儿健康全面发展。

    (二)幼儿心理健康发展要求

    多数学者把儿童绘画过程分为涂鸦期、象征期、图式期和创作期。分析其划分的标准,似乎是绘画方式,而实际上这种划分标准的背后隐含的恰是儿童心理發展的阶段性特点。

    教育学家常锐伦把儿童绘画心理分为四个发展阶段,即涂鸦期(1~3岁)、象征期(2~5岁)、意象期(5~9岁)、写实期(9~15岁);美国人罗恩菲德的儿童绘画心理发展模式则分期为涂鸦期(2~4岁)、样式化前期(4~7岁)、样式化期(7~9岁)、写实倾向的萌芽诞生期(9~12岁)。

    虽然中外两种理论体系分期存在一些差异,但是总体都呈现出以下特征:

    1.幼儿涂鸦期(1~3岁)

    这个时期的幼儿大都沉浸在手眼以及肢体协调的绘画活动中,内心充满自豪与开心,在绘画作品完成后,大都希望得到老师和家长的表扬。在这个时期,由于幼儿身心发展的制约,家长和老师通常会把他们的乱写乱画看成是一种心理暗示。此时如果家长或者老师强制要求幼儿去画一些“实际”的物品或情景,以此作为家长炫耀的资本,便会在很大程度上给幼儿的成长带来伤害,毁坏幼儿的创造力和好奇心。所以在这个时期的幼儿园绘画活动中,要杜绝老师和家长的过多干预,及时给予幼儿正向反馈和鼓励,帮助幼儿树立自信心。

    2.幼儿象征期(4~5岁)

    这个阶段幼儿从涂鸦期向象征期过渡,外界的一切事物都会激发他们的好奇心。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大都爱表现自己,喜欢写写画画,甚至还喜欢分享自己的作品。尽管这个阶段孩子的绘画水平还不稳定、时好时坏,线条和形状也相对简单,但是老师和家长切记不要对孩子的作品随意评定好坏,要尊重和表扬孩子们的探索精神和好奇心理,不要吝啬自己的夸赞之词,要引导孩子们尽情发挥与展现,保护孩子脆弱的自信心。相关研究表明,这个时期的孩子如果可以获得足够的自信,对以后的成长是十分有利的。

    3.幼儿图式期(5~6岁)

    这一时期的幼儿身心相对成长了很多,可以根据绘画的题材和内容选择合适的绘画工具,也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绘出相对具象的形象,其中一些孩子还可以表达出对客观世界的具体感受。所以,这个阶段的幼儿是充满敏感情绪的,在绘画中也能发现一些敏感因素。因此对于这个阶段的幼儿绘画活动,家长和老师要多多观察和感受,让孩子分享自己作品想要表达的内容,在发现问题后,要及时根据孩子的心理状态进行疏导。

    二、绘画活动与幼儿心理健康的关系

    绘画是儿童表达心灵的方式。他们可以将自己的情感或者内心感受,以及对外在世界的情感全部表现在图画当中,作为自己的情感输出和寄托。同时,在涂鸦或者绘画过程中,幼儿也会萌生出自豪感和成就感,从而进一步促进心理健康发展。

    首先,绘画活动可以帮助家长和老师深层次地了解幼儿性格、内心情感。在幼儿的画作中,画面如果干净整洁,线条清晰细腻,构图完整,表现内容生动丰富,则说明这个孩子内心情绪平稳,做事情规规矩矩;如果孩子的画面色彩多样、内容跳跃新奇,则说明孩子思维活跃,愿意表现自己;如果孩子的作品涂色不均匀,乱涂一气,这样的孩子大都有个性、自信心很强,但也说明他们容易冲动急躁……

    类似的发现还有很多,老师和家长可以细心地观察,通过孩子在绘画活动中的表现和作品完成情况,体会每一个幼儿的心理状态,从而有针对性地引导孩子向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

    其次,幼儿园绘画活动可以充分调动幼儿的参与热情。或许在家中你会发现,孩子即便拿起画笔画好作品,也会因为害羞不和家长分享自己的画作和心情,而在幼儿园绘画活动中则会产生不一样的结果。孩子看到其他小朋友专心创作后,也会激起胜负欲和参与感,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绘画创作中。当然也会有害怕自己表现不好不敢动笔,看到别人画出漂亮的画就很自卑的孩子,在这种情况下,老师和家长一定要积极鼓励和引导,在他们的作品中找出闪光点,及时鼓励,调动孩子的积极性,用一个鼓励的眼神、微笑或者拥抱,让孩子逐渐树立自信心。

    最后,幼儿园通过绘画活动可以培养幼儿的良好性格。如今“4+2+1”的家庭模式,家长对于孩子过分宠溺,使得一些幼儿或多或少存在某些不健康的心理和行为,或内向沉迷于电子产品,或好动精神不集中,或暴躁情绪不稳定。在幼儿园中,适当地开展绘画活动可以改善幼儿的性格缺陷,逐渐培养他们良好的习惯和性格。可以通过线描画锻炼孩子的定力,培养他们的耐心,改善好动、精神不集中的毛病,提高他们的注意力,让粗心的孩子慢慢变得细心,逐渐养成做事认真仔细的良好习惯。

    此外,还可以培养孩子的协作意识和分享意识,锻炼孩子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为孩子的成才奠定良好的性格和习惯基础。

    三、幼儿绘画活动对幼儿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

    第一,绘画活动可以促进幼儿健康情绪、情感和自信心形成。幼儿在创造作品时可以将自己的想法、意识表达于作品之中,通过自己的笔触、线条、色彩,用自己的理解和视角,表达自己对周围人、事的看法和感受,甚至可以表达自己内心想象的世界,在创作中体会想象的乐趣和喜悦。老师和家长可以通过儿童的绘画作品去观察孩子的心理健康与否。同时,绘画还需要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善于发现,富有想象力,能静下心来。幼儿如果自信心缺乏,不敢表现,在面对绘画活动时便不会表现得十分积极,这时候家长和老师要在行为和语言上进行引导及鼓励,让孩子增强自信。

    第二,幼儿园通过绘画活动可以帮助孩子释放负面情绪。在对孩子的溺爱中,家长或许会忽略孩子的情绪释放。幼儿通过绘画,在没有家长和老师干预的绘画创作中,真实地去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内心状态,从而释放自己的情绪。而老师和家长则需要通过孩子的作品,去分析他们的情绪状态,纠正其行为偏差和错误认知,进而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

    第三,幼儿园通过绘画活动可以帮助了解儿童心理状况。由于社会转型的影响,现在幼儿园的一部分孩子成为留守儿童,这些孩子更需要老师去关爱和鼓励。而通过孩子的绘画和讲解,教师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孩子的心理发展情况。老师可以通过说一说、画一画等环节,让孩子们充分交流自己的內心世界,从而锻炼孩子的沟通、表达和交往能力,促进孩子们的全面发展。

    四、通过绘画活动促进幼儿心理素质健康发展的对策

    黑格尔在《美学》一书中说:“最杰出的艺术本身就是想象。”在幼儿园绘画教学和活动中,要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激发他们无穷无尽的创造潜能,提升孩子的审美情趣和能力。我们在开展绘画活动时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式促进幼儿心理素质健康发展:

    (一)设置无规则的评定标准,根据幼儿个性实施评价

    幼儿园开展绘画活动时,老师不能设立单一的评价标准,不能单纯地用好坏对错去评价每个孩子。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立的意识和个性,体现在画作中就有不同的色彩和方式,比如有些孩子会认为太阳是方的、大海在天空之上,这些天马行空的想法都是孩子对于世界的独特认知和探索欲望,我们不能用大人的固化思维去毁坏孩子的创造和想象。这就需要老师在评价幼儿作品时善于发现幼儿作品中的闪光点,以包容和赞许、鼓励的言语和眼神去鼓励每个孩子的成长,并在过程中和孩子充分交流沟通,让孩子树立自信心,获得成就感。

    (二)为幼儿绘画作品搭建展示平台,提升孩子的表现力和自信心

    幼儿园开展活动时,老师应该对过程和结果进行记录和展示,可以在班级、学校的公共区域以及社区宣传栏展览学生的绘画作品,同时还可以通过微信群、朋友圈等平台为幼儿绘画作品提供更广阔的展示空间,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方式提升孩子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提高孩子的审美情趣。

    (三)营造幼儿可信赖的心理环境

    幼儿园阶段孩子的绘画往往带有突发偶然的特征,带有情绪色彩,孩子多数是受好奇心和好玩心理的驱使,拿起了画笔。所以老师和家长不能过分苛刻要求孩子将对绘画的兴趣和热情一直稳定地输出在作品上,因为这样会造成儿童的逆反心理,使其对绘画产生反感。因此在开展幼儿园绘画活动时,老师应该以有助于形成可依赖的心理环境的态度和管理方式,多用鼓励的话语和眼神让孩子获得心理上的安全感,从而更加投入地参与创作。

    (四)鼓励家长参与,开展亲子互动

    对于孩子健康心理的培养,家庭教育也是其中必不可少的。在开展幼儿园绘画活动时,家长的参与和引导可进一步增强孩子对绘画的兴趣。在参与过程中家长将变成合作者、支持者、引导者,家长的肯定和支持不仅可以激发孩子参与的热情,还可大大增强亲子间的感情。同时,家长还可以及时发现、了解孩子的心理问题和心理状态,从而更加有效地进行疏导,促进孩子身心健康的可持续发展。

    所有的艺术活动中,绘画和美术活动与幼儿的生活关联性最强。幼儿园开展绘画教学和绘画活动,可以通过艺术熏陶提升幼儿感情,丰富其内心世界,使其养成心灵美好的高尚品格,使孩子对生活充满热情和感恩之心,热爱自然,热爱一切美好的事物。因此我们要多方协调各种资源,鼓励幼儿园开展绘画活动,进而促进孩子自信心的培养、专注力的提升、人际关系的改善,为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土壤,培养心理健康的祖国花朵,让他们在幼儿园的乐土中自由快乐地成长、为未来展翅翱翔提供无限可能。

    参考文献:

    [1]吕梦莹. 不同家庭抚养形式下大班幼儿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D].沈阳:沈阳师范大学,2018.

    [2]陈英敏,孙培. 绘画疗法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个案研究[C]. 中国心理学会.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2011:804-805.

    [3]孙培. 绘画疗法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个案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1.

相关文章!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信息技术环境下高中英语泛读教

    申小娟摘 要:现代教学模式随着信息的发展而不断改进,基于此,对信息技术环境下的高中英语泛读教学模式进行探讨分析,对教学模式的改进

  • 2019年苏州市中考作文题“我在_

    王丽华真题回放古今、春夏、朝夕间……太阳无时不有;山巅、海边、家院里……太阳无处不在;青春的心灵看太阳,看到光明、温暖,看到亮丽、生机,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