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托普利舌下含服与硝酸甘油静脉滴注治疗急诊高血压的疗效
李娜
【摘要】目的 探讨对急诊高血压患者行以卡托普利舌下含服与硝酸甘油静脉滴注治疗的疗效。方法 从中医院择取68例急诊高血压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差异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34例)行以硝酸甘油静脉滴注,研究组(34例)行以卡托普利舌下含服与硝酸甘油静脉滴注,对照分析两组疗效。结果 从临床总有效率上来看,研究组比对照组高,P<0.05;从不良反应发生率来看,研究组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 对急诊高血压患者来说,卡托普利舌下含服与硝酸甘油静脉滴注治疗的疗效确切,安全性良好,具有显著临床价值。
【关键词】卡托普利舌下含服;硝酸甘油静脉滴注;急诊高血压;疗效
【中图分类号】R5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9.33..01
急诊高血压指的是高血压急诊,表现为短时间内血压急剧上升,患者通常会出现视力下降、恶心呕吐、心悸等症状,对患者生命安全有严重威胁,因此需要对及时有效的治疗方法进行探究[1]。本文探讨对急诊高血压患者行以卡托普利舌下含服与硝酸甘油静脉滴注治疗的疗效,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中医院择取68例急诊高血压患者,病例从2018年11月~2019年5月择取,根据治疗方法差异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34例)中,男20例,女14例,病例年龄择取范围为57~78(66.36±2.25)岁,病例择取病程范围为2~10(6.48±1.23)年;研究组(34例)中,男21例,女13例,病例年龄择取范围为58~76(66.40±2.31)岁,病例择取病程范围为2.5~10(6.59±1.30)年;从性别、年龄以及病程上来看,组间无统计学差异,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34例)行以硝酸甘油静脉滴注,选用北京益民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硝酸甘油(国药准字H11020289)进行治疗,静脉滴注,取硝酸甘油5 mg+氯化钠注射液(0.9%)静脉滴注,初始静滴速度为每分钟0.5 mL,5分钟之后调低速度,在患者血压水平下降至目标值之后,维持治疗,每天2次,持续6周。研究组(34例)行以卡托普利舌下含服与硝酸甘油静脉滴注,选用中美上海施贵宝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卡托普利(国药准字H31022986)治疗,舌下含服,每次25 mg,用药10~15分钟之后,静脉滴注硝酸甘油,使用量为0.1 μg·(kg·min)-1,持续治疗6周。
1.3? 临床观察指标
临床疗效评估标准:舒张压降低20 mmHg以上,收缩压降低40~60 mmHg,或血压水平恢复至正常范围为显效;舒张压降低10~20 mmHg,收缩压降低30 mmHg以上为有效;不符合上述标准为无效,显效+有效=总有效。对两组用药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统计。
1.4? 统计学方法
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 17.0)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通过(x±s)表达,用t值检验,计数资料通过(%)表达,用x2检验,若P<0.05确认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从临床总有效率上来看,研究组显效15例、有效1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4.12%,对照组显效10例、有效15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73.53%,研究组比对照组高,P<0.05;从不良反应发生率来看,研究组1例头晕耳鸣、1例心率加快、1例心动过速,发生率为8.82%,对照组2例头晕耳鸣、2例心率加快、3例心动过速,发生率为20.59%,研究组比对照组低,P<0.05。
3 讨 论
卡托普利作为血管内皮细胞保护药物,同时具备抗氧化效果,可以有效避免血管损伤性疾病发生,使血管扩张能力增强,减轻心脏负荷,使血压水平下降,使机体心功能得到改善[2]。硝酸甘油作为血管扩张类药物之一,可以对人体内源性NO产生刺激,实现松弛血管平滑肌的效果,同时可以实现降压效果[3]。硝酸甘油对心肌供血量增加有促进作用,使患者血压水平得到改善[4]。卡托普利和硝酸甘油联合应用可以将药效充分发挥出来,在急诊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且不会产生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对急诊高血压患者来说,卡托普利舌下含服与硝酸甘油静脉滴注治疗的疗效确切,安全性良好,具有显著临床价值。
参考文献
[1] 刘文君,徐贵森.卡托普利舌下含服与硝酸甘油静脉滴注治疗高血压急诊的疗效[J].北方药学,2016,13(10):76-77.
[2] 曹? ?正.卡托普利舌下含服結合硝酸甘油静脉滴注治疗高血压急诊的效果研究[J].中国医药导刊,2018,20(06):335-340.
[3] 谢小华,胡志远,童培坚,陈中华.卡托普利舌下含服与硝酸甘油静脉滴注在急诊治疗高血压中的效果对照[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8,13(05):93-95.
[4] 林? ?民,陈派生,王? ?畅.卡托普利舌下含服与硝酸甘油静脉滴注治疗高血压急诊患者的效果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7,15(26):141-142.
本文编辑:李 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