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产业:未来产业结构调整的突破口

    宋 爽

    [摘要]文化产业一直都是逆经济危机周期运行的一抹亮点,也是未来调整产业结构的发展方向和突破口。加快产业转型和优化产业结构已成为辽宁目前发展的当务之急,辽宁因其独特的工业基础和文化底蕴。借助已有的优势,更应大力推进文化产业的发展。

    [关键词]产业转型;文化产业;文化资源;

    [中图分类号]C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2426(2009)12-0064-02

    文化产业被喻为未来的“朝阳产业”和“黄金产业”。2008年,辽宁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71.3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6%。辽宁文化产业以雄厚的文化底蕴为基础,恰逢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之时与产业结构转型的契机,必将成为辽宁未来产业发展的主力军和辽宁产业结构调整的突破口。

    一、辽宁产业转型与结构调整的迫切性、必要性与时代的可能性

    辽宁正处于工业化发展的中后期,经济增长主要靠外延扩张为主,依靠资本和资源投入拉动。辽宁又是以工业为主导的省份。原材料工业和装备制造业比重较大,依据“微笑曲线”理论,制造业集中在附加值低的产业链中下游,劳动密集型产业偏多,产品科技含量不高;第三产业中传统产业偏多、档次偏低。

    改变辽宁现有产业结构现状,加快产业转型和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发展水平成为辽宁发展的当务之急,能否成功转型和调整成为辽宁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点。针对辽宁现有产业结构,依托辽宁本土深厚的文化特色与底蕴,发展技术密集、产品附加值高、环境污染少、资源能源消耗低等内涵型发展优势于一体的文化产业便成为最佳选择。

    文化产业一直都是老工业城市为克服落后制造业消耗大、污染大、附加值低的缺陷而提出的新兴产业。由英国伦敦首先采用,后被众多老工业城市效仿,至今成为最佳借鉴经验。老工业城市面临的问题,制造业失去竞争力,高福利等问题决定不能继续发展制造业,而转而投向文化产业的发展。文化产业与传统制造业不同,对土地、资源没有太多制约,能够将技术、商业、创造和文化融为一体,其高附加值还有利于推动辽宁装备制造业和原材料工业向高增值产业升级,拓展辽宁“两大基地”的发展空间。把创意产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发挥在优化产业结构中的巨大催化作用,将促使传统产业迅速裂变出新兴产业群,推动经济增长由投资拉动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由粗放外延型向集约内涵型转变。

    文化产业是逆经济危机周期运行的一抹亮点,能够在经济危机中逆势上扬,经济学把这种现象叫做“口红效应”。从1929、1997年等历次金融危机的经验来看,金融危机对文化产业的影响都呈现出先抑后扬、先损后益的历程。美国、日本和韩国都曾把“文化立国”作为治疗经济危机的一剂良药,而一跃发展成为文化产业大国。现今美国的文化产业占GDP的20%以上,是美国的第二大产业。

    二、辽宁文化产业发展的资源优势

    拥有密集的城市群体。城市是承载文化的重要载体,城市密集度是发展文化产业的先决条件。辽宁城市化水平高,城市人口占50%以上,在全国也比较罕见。沈阳、大连、鞍山等城市人均GDP已接近或达到4000美元。对于文化消费的需求日益增加,已经具备了文化产业发展的良好市场环境基础。

    拥有雄厚的产业基础。辽宁是主要的工业和原材料基地。工业门类比较齐全,有雄厚的工业体系,石化、冶金、电子信息和机械工业产品方面在全国都有比较大的优势。近年来服务业发展非常快。文化产业已经开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文艺演出、艺术培训居全国之首,文化娱乐、信息音响、图书出版、文博旅游居全国前列。

    拥有完备的教育、科研、人才优势。辽宁高校与研究机构比较集中,拥有东大、辽大、鲁美等知名高校和中科院生态所、化物所、金属所等众多科研单位,拥有辽艺、辽歌、辽芭、沈阳杂技团等多个著名艺术团体,卢柯、赵本山等一批领军人物。人口素质不断提高,为文化产业的人才储备提供了资源保证,也为文化产业的市场扩容提供了条件和潜力。

    创意产业萌芽初现。软件业已经粗具规模,以沈阳、大连为重点的动漫产业基地建设现已形成规模,在全国已具有一定影响。沈阳市浑南高新技术开发区利用政府制定的优惠政策,与企业合作搭建公共服务平台,吸引国内企业入驻,目前人驻企业超过100余家,年产值超过15亿元;大连国家动漫产业振兴基地由开发区政府投资构建了动漫产业发展公共平台,并出台优惠政策吸引国际知名企业入驻。现入驻文化企业近110余家,年产值超过20亿元;另外,阜新市为了培养动漫产业人才,建立了动漫产业培训基地,目前已培养各类动漫产业初级人才500多人,充实到省内外动漫企业。

    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特色资源。辽宁有着独特的文化底蕴与地理环境,有着独特的历史变革与工业痕迹,有着独特的关东情怀与黑土地的情意,厚重的文化功底为辽宁文化产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辽宁地域文化是一种多元构成的亚文化形态。从历史上看,它处在中原华夏文化圈的边缘地带,具有从文化核心区向边缘区辐射的“过渡带”的性质。多民族包容聚居,尤其是满族文化已经成为辽宁文化特征的内核之一。山东移民文化带、冀热文化辐射带和松辽文化带是辽宁三个特点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板块。辽宁文化的构成要素是比较复杂的。辽宁拥有比较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是古人类的发源地之一,满清历史、反抗外来势力侵略史以及近代工业化历史的痕迹非常明显,当前的明星文化(众多的歌星、笑星、体育明星)又构成了辽宁文化的另一个亮点。

    三、辽宁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2008年,辽宁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71.3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6%。文化企(事)业单位3.38万个,从业人员30:9万人,占全社会从业人员比重的2.5%。上缴税金8.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5.3%。其中:全省国有文化企(事)业单位0.21万个,完成增加值13.2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8.6%,上缴税金1.3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5.1%。民营文化企业实现增加值55.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5.8%,民营文化企业达3.17万家,从业人员30.7万人,上缴税金7.5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5.9%。厅直系统文化单位完成增加值2.2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8.7%,上缴财政收入1010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7.9%。

    辽宁文化产业以雄厚的文化底蕴为基础,在传统文化产业和新兴文化产业发展方面都有一定的成绩,传统文化产业包括文艺演出、大众娱乐、文博旅游、艺术培训、古玩艺术品市场仍然保持稳定增长,稳中有升;新兴文化产业包括动漫产业、文化会展、文化创意设计等产

    业,经济附加值比较高,后劲很足,还有进一步做大做强的空间。

    辽宁的文化产业的发展有精品、有亮点、有潜力、有平台。辽宁演艺集团、辽宁芭蕾舞团和沈阳杂技团不时推出精品,走出国门,辽宁民间艺术团已成为全国的演出品牌;辽宁古玩艺术品和民间艺术品发展较快,涌现出一批优秀的文化企业和产品,沈阳鲁园古玩商城和盛京古玩城、锦州辽西古玩商城、鞍山岫岩玉工艺品市场、阜新玛瑙工艺品市场、大连大青集团等。全省已形成了以东北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为龙头的系列展会活动,如:“中国沈阳民间文化藏品博览会”、“大连服装节”、“千山庙会”、“锦州古玩艺术节”、“阜新玛瑙节”、“兴城海会”,辽河文化产业园区系列展会等。以沈阳、大连为重点的动漫产业基地建设现已形成规模,在全国已具有一定影响。我省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基地总数达到11个,列全国前三位,集群效应已经开始显现。

    近年来,辽宁涌现出了一批在行业里有影响力、在全国有知名度的文化企业集团。比如,辽宁出版集团,实施跨地区跨媒体经营,建立物流配送中心,辐射到黑龙江、吉林、内蒙古、山西等7个省区。2007年12月A股上市,被称为实质意义的“国内出版第一股”。辽宁日报传媒集团经营部分改制为9个新的经济实体。经营范围覆盖报刊、印刷、网络、出版等领域,成为综合性传媒集团。大连市广电系统成立了电视网络、传媒、信息技术三个“天字号”(天途、天歌、天健)公司,去年底营业收入达到8亿多元。沈阳杂技演艺集团转制为企业后,焕发出艺术创造活力,先后推出三台大型原创杂技节目,去年在国内演出300余场,国外演出近700场。这在国内杂技界也是屈指可数的,前一段和辽宁出版集团共同受到了中央的表彰。民营文化产业加快发展步伐,现已达到3.15万家,比改革前增加了1万多家。也出现了一批龙头企业,比如,赵本山创立的本山传媒集团,由演出业向影视、演艺、艺术教育、旅游等产业发展,去年总收入达到1.2亿元。大连大青集团。专门做青铜雕塑、铸造,现在年产值达到3亿多元。

    四、辽宁文化产业发展思路

    在新时期,辽宁文化产业可以依据四个维度发展。

    以新内容支撑:以内容为王,凭内容取胜,是发展文化产业的基本方向。无论是搞演艺、出图书、办电视节目、抓创意产业,都要针对金融危机下的市场需求,推出核心产品,打造文化精品,克服“叫好不叫座”的老毛病。

    以新技术嫁接:网络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为文化产业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辽宁的广播影视、卡通动漫、文化娱乐等产业,完全可以与高新技术嫁接,从内容上、形态上、传播途径上、营销方式上进行“二次革命”,形成倍增和裂变效应。

    以新形式增量扩容:就文化产业而言,发展到一定阶段就要讲究聚集效应,往往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尤其在经济萧条的时候,更要注意文化要素、文化资源的整合与聚合。辽宁文化产业园区成效显著。缺乏的是:打造成果展示平台。在经济萧条时,要想办法把辽宁的文化产品推出去、品牌树起来。通过构筑相应的信息平台和交易平台,为文化产业发展服务。其中中国东北文化产业博览会、大连服装节等都是很好的平台。东北文化产业博览会与中国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深圳)、中原文化产业博览会(武汉)、西部文化产业博览会(西安)是中国四大区域性文化产业博览会,为推动国内区域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文化交流展示和交易合作平台。

    以新业态拓展:近年来,辽宁媒体传播、出版发行、娱乐文化、卡通动画等有了长足进步,更应关注和发展的是以智力、智慧为卖点的创意产业,要抓紧研究布局、适时有序推进。从整体规划人手,整合辽宁文化资源,创建辽宁的国内、国际文化知名品牌。推进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建设,实施“突破辽西北”战略。制定辽西“历史文化走廊”产业带建设规划,推进辽西“历史文化走廊”产业带建设。加大对牛河梁遗址的保护、管理和开发利用。做好沈阳市沈河区“沈阳清城”的规划、设计、建设工作,打造清文化品牌。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重点文化产业项目的实施。继续加强基地、园区建设,扶持动漫产业发展。开展文化产业对外交流活动,加强文化产业人才队伍建设。

    文化产业是文化与技术含量的统一体,依据“微笑曲线”理论更应加大对于文化产业科技含量附加值的提升;巩固拓展11个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基地的建设,扩大集群效应与集聚效应;构建文化产业立体宣传格局,凝聚辽宁无形文化的隐形力量;整体规划、分体打造、凸显龙头带动战略与品牌战略;推动人才培养、引进政策,发展现代经营管理机制;整体联动,打破地区、部门、行业和所有制界限,坚持国际化视野,依托东北文博会,借助东北独特的地域优势,让辽宁的文化产业立足东北,面向全国,辐射东北亚。

相关文章!
  • 新中国70年公民政治参与的历史

    蒋国宏摘 要:政治参与有助于减少决策失误,节约行政资源,提高行政效能,促进政府规范运作,减少和预防权力腐败,也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新

  • 共享单车押金管理问题及对策研

    摘 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进入到“互联网+”时代,受国外公共单车的影响,专门的共享单车在我国诞生,并且共享单车企业也逐渐涌

  • “伊斯兰国”在阿富汗的最新发展

    包吉氢目前国际社会对“伊斯兰国”(IS)的关注焦点更多地集中在叙利亚、伊拉克以及法、俄、美等国对IS的打击,而对IS在阿富汗最新动向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