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淮剧艺术的文化品格及其深层成因

    【摘 要】淮剧起源于里下河地区的乡村田头,由民间小调孕育而来,民间草根性是其最本质的属性;兼收并蓄的包容性几乎是戏剧的共性,但在这方面淮剧相当显著;淮剧艺术的民间草根气质中被注入了优雅、时尚的元素,使之拥有俗中见雅的文化格调;贫困多难的生活境遇造就了盐淮人悲天悯人的性格,这里的人们对待生命和世界有一种深沉无奈的悲凉情怀,淮剧因此具有动人心魄的悲剧精神。

    【关键词】淮剧;文化品格;草根性;包容性;悲剧精神

    中图分类号:I236.5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5-0008-02

    淮剧是流行于江苏、上海等地的具有较大影响的地方剧种,起源于苏北盐阜地区及江淮一带,其主要发源地是盐城的建湖县,距今有200多年历史。最初淮剧主要流行于长江以北、淮河以南的淮阴、盐城、扬州等地区,20世纪初,随大批苏北人到上海谋生而进入上海并逐步成为了上海主要地方剧种之一。淮剧作为苏北里下河地区的地方文化,以其富有浓郁地方特色的表现形式,展现了当地的人文历史、族群的精神特质。淮剧自身也由此形成独特的文化品格和艺术风貌。与北方戏剧相比,淮剧没有京剧那么雍容典雅,没有秦腔那么苍凉激越;与南方戏剧相比,淮剧没有越剧那么柔婉灵秀,更没有昆曲的士大夫气质。但是,淮剧有着源自苏北里下河地区这块土地的浓郁乡土气息、兼具南北之风的刚柔相济特色,以及源自它的生长环境的悲剧色彩。是这片土地上人的生产生活方式,或者说是这个区域特殊的社会经济生态和历史人文相交织,造就了淮剧的文化品格。本文试从对淮剧的衣胞之地——苏北里下河地区的自然和社会的历史演变以及社会制度、民情风俗等多方面进行分析,从中探析淮剧的文化品格。

    一、生长于民间的草根文化属性

    首先,淮剧起源于里下河地区的乡村田头,由民间小调孕育而来。对于淮剧的草根性特征,首先要从它的产生来看。淮剧发源于在长江以北、淮河以南、运河以东的苏北平原——里下河地区。这里的人们世代以耕种为业。在田间耕作的集体劳作中,人们往往以唱歌来减轻疲惫,舒缓心情,民间小调相当丰富。里下河平原四周高、中间低“锅底洼”的地理环境使该地区虽物产丰饶,却又是洪涝旱灾严重的地方。灾民在背井离乡乞讨过程中,借用家乡民歌小调的旋律音调诉说自己悲惨遭遇,说唱者目的是博得施主的同情,故其曲调多哀怨凄凉,催人泪下。乞讨方式的改变使讨饭人变为早期的乡间流浪艺人,这就是淮剧的第一代演员。他们所用来乞讨的演唱方式被称为“门叹词”。“门叹词”在流行过程中逐步发展,由独自一人上门演唱,变为几个人结伙拉摊演唱;由敲打竹板掌握节拍,变为胡琴、串板伴奏,由即兴演唱临时编曲变为有固定腔调,如“虞美人”“孟姜女”“秧歌”“杨柳青”等。当“门叹词”遇到“香火戏”后,淮剧的雏形形成了。所谓“香火戏”是指明清时里下河民俗流行爙灾祈福、酬神还愿的原始宗教活动——“香火会”。做香火时由僮子们演唱,僮子用“门叹词”的腔调演唱,锣鼓伴奏,唱词多根据神话故事改编,演出的戏即称“香火戏”。“门叹词”与“香火戏”合流发展,出现了独立的戏剧形式——盐淮小戏。

    其次,淮剧的发展得力于里下河地区的海盐产销地这一地理环境。盐城历史上作为我国重要的海盐生产基地,盐业生产的兴旺促进了盐业集散地的发展,盐阜一带虽然未能像扬州、南通那样就此成就商业繁荣,成为明清时期繁华都会,但是,逐步形成了许多因盐而兴的集镇。这些集镇名字都带有明显煮盐、屯盐的烙印。如“三灶”、“李灶”地名源于“煮盐”活动,“二墩”、“沟墩”则与屯盐有关。农村集镇的兴起带来了城镇市民文化生活的需要,促成了淮剧由田野村头向城镇流动。

    从淮剧的产生及最初的成长过程,我们看到它是典型的散发着泥土气息的民间艺术。淮剧产生并长期流传于田头村社、苏北集镇,演唱者最初是穷苦流浪艺人;观众多是没有文化的农民、小市民、盐场盐工;早期剧目为艺人口头创作和口口相传,是汇集了许多人智慧的民间集体创作;题材有民间传说、家喻户晓的历史故事,更多的是贴近底层民众思想感情、生活情趣的现实生活故事,反映的都是普通老百姓的喜怒哀乐,尤其是底层人民的理想和爱憎。特别是表现男女婚姻爱情的戏,如《蓝桥会》、《山伯访友》、《罗英访贤》、《秦香莲》等;这些戏赞美患难与共、生死不渝的真挚爱情,鞭挞嫌贫爱富、始乱终弃等丑陋行为,家喻户晓,深入人心。淮剧的唱腔早期演员在演唱中可以自由发挥,这种随意性、即兴性是民间音乐的重要特征之一;早期淮剧艺术以短剧为主,舞台、行头也简朴。这也是早期淮剧被称为“江淮小戏”和“三可子”的原因之一。所谓“三可子”即是指这种戏演出形式简单,只要有三个演员,就可以演出了。淮剧语言质朴爽利,特别擅长表现生活中的家长里短,原汁原味,生动通俗,尤其是喜欢打比方,那些比喻来自底层人民日常生活,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总之,淮剧是来自于民间,生长于民间的草根艺术。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即使已经进入上海大都市,已经成为江苏省最具影响的三大地方剧种之一,淮剧仍然不断从民间文化中汲取养分,仍然保持着民间文化特性。因此,民间草根性是其最本质的属性,是代代相传的基因。

    二、兼收并蓄的开放包容精神

    (一)淮剧文化核心地区盐城是一座具有移民特征的城市。黄海之滨盐阜地区本是一片人稀地广的荒凉滩涂,黄海千百年冲刷留下的泥沙淤积成平原,四面人士因各种原因迁徙来此定居。历史上出现多次大规模移民活动,尤以“洪武赶散”、“废灶兴垦”两次为影响最大。明初朱元璋将大批苏州阊门及松江、嘉兴等地数万民丁举家强行迁徙至盐城一带垦荒煮盐。此次移民活动即民间流传甚广的“洪武赶散”。民初,张謇发起“废灶兴垦”,30多万启海人北迁落户于东台、大丰、射阳等地,垦荒植棉。移民不仅改变了盐阜地区的居民构成,也带来了他们的原乡文化。尤其是“洪武赶散”的苏州人的到来,为苏北荒凉贫瘠的沿海地区带来了江南生活方式和文化趣味,对盐阜地区族群精神气质形成深刻影响。不同特色的文化在这里交汇融合,多元共存,造就了盐城地域文化多样又兼容、开放而和谐的独特气质。

    (二)明清两代,盛产于盐阜入海口的海盐经大运河至扬州地区聚集运销,形成了非常活跃的盐商经济。海盐经济不仅造就扬州这样的商贾集聚的消费城市和文人雅集之地,也催生了苏北盐淮大地众多的乡村集镇。集镇上百业聚集,居民思想视野、生活方式都较纯粹的农民开阔活跃,容易接受新事物。盐淮小集镇居民在生活方式、精神生活上模仿、消融沿运河北上的扬州文化,扬州文化的精致细腻与本地文化的质朴相融汇,成就了豪爽中见细腻的里下河地区文化特质。这种独特的文化气质投射到淮剧艺术中,成就了淮剧刚柔相济的文化品质:兼具南北之风,委婉而高亢;沟通东西之路,飘逸而厚重。

    (三)淮剧发展过程中还借鉴和吸取了家乡姐妹艺术杂技的精华。盐城市建湖县素有“杂技之乡”美誉。所谓“十八团”杂技艺术源远流长,享誉南北。淮剧在发展过程中很自然地融合了许多杂技表演因素。淮剧演员中有不少人是从学杂技开始转而再学戏文的。淮剧中马派老生的创始人马麟童,就是在建湖石桥头骆家杂技班学了一身武艺后才登上淮剧舞台。有的淮剧演员甚至身怀绝技、出手非凡,具有专业杂技演员的本领。淮剧早期只重唱念不重动作,随着角色体系完备,行当齐全,才有了一整套的程式性动作,而杂技的加入使淮剧的动作表演更具观赏性。

    正是盐阜地区开放性、包容性较强的文化品格,才使得淮剧这种在来自田野乡村、流转于流浪艺人之口的民间艺术,在其发展过程中能够不断吸收其它剧种的营养,接受不同艺术样式的熏沐,逐渐自我壮大,从田野走向城市。

    三、俗中见雅的文化格调

    淮剧自始有东西路之别。东路淮剧活跃于黄海之滨的盐阜地区,曲风接近乡土小调,较为柔婉;西路淮剧在淮宝(今淮安、宝应)一带,由田歌、号子发展而来,粗犷高亢。当历史给予淮剧闯荡上海滩的机遇之后,在现代都市文化的哺育下,淮剧又在上海和苏北之间发展出南北之分。上世纪初,随着上海的崛起,几乎与浙江温州、宁波商人同时,大批苏北人相继进入上海。与富有的浙江商人不同,苏北人大多是进入工厂做工,或从事车夫、杂役等底层粗重工作,聚居在闸北一带。为迎合大批离家谋食江北人的娱乐生活需要,家乡的淮剧进入上海。在上海的都市文化氛围中,淮剧艺人们不断吸收当地戏曲的精华,发展出新的唱腔、曲调,建立了固定剧院,提升了表演水平,剧目、行头布景等各个方面都渐渐地发生了变化,格调上加入海派韵味,向着富丽精工方向发展,形成了优雅、温润的南派淮剧风格,与传统、朴实的北派淮剧各有擅长。上海著名淮剧演员梁伟平在《从江北小戏到上海文脉》一文中说:“小时候听到上海的唱腔特别好听、特别时尚、特别洋气、特别科学,为什么?多年来上海淮剧的环境和家乡淮剧的环境是完全不一样的。社会环境受地理环境的影响,上海淮剧的从业人员都在不断地寻求与城市观众沟通的旋律,我们说的时尚、科学,实际上都是在培养我们城市观众的审美习惯,同时我们也留下了不朽的经典作品。”南派淮剧所创作的新剧目,格局大气,思想深刻,人物性格复杂立体,舞台道具服装精致富丽,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的作品,如《金龙与蜉蝣》、《西楚霸王》等名剧,已经很难找到草根味而具备浓郁的海派时尚气息。南派淮剧所产生的广泛影响提升或者说重塑了淮剧的文化品格,在淮剧艺术的民间草根气质中注入了优雅、时尚的元素,滋养了淮剧俗中见雅的文化格调。

    随着信息革命时代的到来,人们娱乐审美方式的多元化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以传统的表演模式为灵魂的戏曲艺术遭逢巨大的生存危机。观众的流失、演出市场的萎缩、演艺人才的青黄不接都使得淮剧这一镶嵌在盐淮大地的艺术明珠逐渐失去它往日的光彩。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尤为应该注重挖掘淮剧的内在魅力,研究和保护它的独特品格,在不失去它最本质的个性价值原则基础上,寻找提高淮剧适应时代变迁能力的途径和方法。

    参考文献:

    [1]《扬州史志》编辑部.落日辉煌话扬州[M].扬州史志.2000年增刊(内部资料),2000(63).

    作者简介:

    张苏榕(1962-),女,江苏盐城市人,古代文学硕士,盐城工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古代文学。

相关文章!
  • 炮火中的华美乐章

    蒋长清聂耳所创作的音乐之所以被广泛传唱,受到国内外人民的普遍赞扬,成为音乐史上辉煌的篇章,成为人们心灵上难以忘怀的经典歌声,其中

  • 构建学校版画艺术特色的研究

    摘要:版画不仅具有独特的艺术性,同时还具备较强的实践性,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更重要的是,版画还具有很强的创新性,能锻炼作画

  • 闽南乡土音乐进入小学课堂的教

    摘 要:随着新时代下教育理念改革的发展,当下的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素材更加广泛、多样化。将闽南乡土音乐融入小学课堂中,不仅能够丰富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