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广智:中国传统文化的视觉思考
孟冉
自摄影术传入中国,便与中国传统文化结下不解之缘。华夏文明博大精深,为摄影创作提供着不竭灵感与素材,而摄影的多元发展也为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逐渐探索出一条有效路径。二者的融合,不仅停留在客观记录层面,更渗透于文化赓续与艺术表达的各个肌理,吸引着一代代中国摄影师投身其中。在此方面,摄影家石广智深耕二十余载,以其创立的“丹青乳剂互助法”为基本,不断探索中国传统文化视觉表达的更多可能。
“丹青乳剂互助法”是石广智在1990年代初创立的一种直接摄影成像的创作技法。“丹青”在这里指绘画,“乳剂”则意指摄影胶片。“丹青乳剂互助”即通过二次或多次曝光,将绘画艺术融入摄影艺术之中。这种技法的优势在于:通过主体与陪体的巧妙融合,使画面产生独特的视觉效果,从而提升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在石广智早期的代表作品中,中国传统文化更多地是以一种意象或情绪得以创新性地呈现与表达,如《花非花》《清风竹影》等系列作品。而他近几年创作的《写意古街巷》系列作品,则多了一层对文化传承的回溯与反思。
《写意古街巷》的拍摄主体—福州三坊七巷,形成于晋、唐时期,清至民国走向辉煌。青瓦白墙,石板深巷,坊巷纵横,曲径通幽;深宅大院高墙环绕,且装饰十分精美,极富地方特色。
但在石广智看来,今天的三坊七巷经过翻新改造与重建,几乎失去了原有的岁月痕迹。因此,他尝试通过“丹青乳剂互助法”,艺术性地再现古街古巷原有的厚重与沧桑。
围绕这一初心,《写意古街巷》系列作品在陪体色彩的选择、纹理的设计与情绪的表达等方面,都集中服务于主体元素的呈现,向观者展示出一个全新的三坊七巷。这种探索与表达,不仅是摄影师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与注脚,更值得每一位观者深思。
我真正意义上的摄影创作是从1999年初开始的。在此之前的20多年间,由于工作需要,我阅读了大量的美术和摄影作品,脑海中存储了丰富的图片和影像。因此,在刚开始从事摄影拍摄时,满脑子都是别人的摄影佳作。脑海中存储的信息越多,自然就知道什幺东西人家已经画过、拍过。所以,我认为没必要再去重复他人,而是应该另辟蹊径。
在灵感突发之下,我决定通过多重曝光,把“丹青”(绘画艺术)和“乳剂”(摄影胶片)来个巧妙融合,探索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摄影之路。于是,诞生了《花非花》系列作品,而它的成功也带给我诸多惊喜。我把这种拍摄技法总结为“丹青乳剂互助法”,此后乐此不疲。
摄影界经常谈论“跨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的创作手法在20多年前就已经实现摄影的“跨界”。1990年代末,我使用胶片拍摄的《花非花》系列作品,大多采用了“丹青乳剂互助法”。那时的拍摄效果比较具象、秀美,主要由于当时我绘制的“丹青”陪体大多接近写实。时隔20年后的2019年,我将更抽象、厚重的“丹青”元素作为陪体,并加上一些新的拍摄手法和技巧,对古街巷等题材进行了一种全新的艺术表达。通过不断探索实践,我觉得这种全新的、厚重的大笔触“丹青”陪体用在古街巷的表达上更具特色。
在我的一些主题作品中,陪体始终是服务于主体的一个符号,或者说是一种元素。这些陪体元素都是我亲手涂鸦,如早期《花非花》系列的大部分作品,以及近几年拍摄的《荷塘印象》《写意白桦》《写意古街巷》等系列。当然,也有陪体元素来自拍摄主体本身或自然环境中的相关物体,如2021年发表在《摄影世界》杂志第1期的《草原寻梦》系列。通过这些提前构思的元素完善摄影主体的视觉表达,使其呈现出与众不同的“画影叠曝”效果。
摄影是一种视觉表达艺术,若画面本身不能吸引读者,那幺它就是一张杂乱无章的废纸。
我从2021年开始拍摄《写意古街巷》,至今仍在拍摄中。创作一直很顺利,还没碰到哪一个环节让我耗费过多心血。因为在拍摄技术技巧层面已经较为成熟,只要能想到的画面,都可以实现。一路走过来,我拍摄的大多是身边的、我喜欢的、适合我的主题。因此,我在20余年摄影生涯中所做的一切都是自己喜欢与擅长的。
古建筑也是我喜欢拍摄的题材之一。三坊七巷是福州历史文化的名片,但我们今天看到的三坊七巷大多已经过翻新改造或重建,显得过于“漂亮”,几乎失去了原有的岁月感。
因此,我尝试通过“丹青乳剂互助法”艺术性地再现这些古街古巷所经历的岁月沧桑,并试图使观者透过作品的表象穿越时空,感受它们曾经的辉煌。
创作过程中,我通常会盯着一个场景或同一个机位反复拍摄,力求不断超越,从中择优。在不同的时间段或天气条件下,我会多次造访拍摄场景,不会因此前已拍摄出个人比较满意的作品而就此罢休。有特色且上镜的建筑环境,我甚至会造访20余次,并且每一次都有不同的感受与新的收获。
我个人认为,摄影艺术对传统文化的呈现与保护,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摄影在记录属性之外,可以通过融入艺术元素,将创作者的思维更加艺术性地展现给观者,令观者思考,引发共鸣,并产生要去了解、学习、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欲望。在这方面,我认为摄影还有很大的空间可以去探索,做更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