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乐趣之花”在数学课堂上绽放

    符翠香

    

    

    摘要:很多学生认为数学学习枯燥乏味、没意思。要让学生改变这种看法,让数学课堂充满乐趣,教师需要做到:借题创编享故事之趣,巧借手指享游戏之趣,迎合生成享幽默之趣,凸显质疑享探究之趣。

    关键词:数学课堂 ?创编故事 ?手指游戏 ?迎合生成 ?质疑探究

    在一次中国成语大会上,有一个同组二人一人描述一人猜成语的环节,当一方描述枯燥无味时,另一方脱口而出“数学课”,引得台下哄堂大笑。无独有偶,有一次笔者参加女儿的家长会时,听到很多家长私下议论:自己家的孩子不喜欢数学课,说数学课没意思。

    难道数学课真的是“枯燥”“没意思”的代名词吗?《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以下简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活动,特别是课堂教学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作为一名数学老师,如何让自己的课堂告别“枯燥”,充满乐趣,让孩子喜欢甚至爱上数学课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与大家分享。

    一、借题创编享故事之趣

    故事激趣是小学阶段很多数学老师在导入新课时常用的方法。孩子跟随着好听的故事,不知不觉进入了新课的学习,可谓是润物无声。不仅如此,故事激趣用在讲解重难点处也能起到化难为易,化枯燥为乐趣的神奇作用。

    在教学一年级下册《跳绳》一课“试一试:100-48=?”的竖式计算前,笔者做了前测。全班45人用竖式计算,其中有15人做错,并且这15人得到的错误结果都是62。究其原因是部分学生不理解连续退位的意义。于是笔者针对这种情况,临时创编一个故事:

    兔妈妈让小白兔从100块钱里拿走48元钱,问:“还剩下多少元钱?”小白兔说:“这简单,我列竖式计算。”但是小白兔列出竖式却发愁了:“个位上的0元怎么能减去8元呢?”它想了一会,说:“有办法了,个位不够减,我去跟它的邻居十位借去。”于是它就在十位上点个小圆点(也可以说盖个小圆帽),做个记号。不巧的是,十位上也是0,但这个十位上的0很爱面子,也爱帮助人。它心里想:“个位上的朋友很少向我借钱,张一次口,我又恰巧没有,该怎么办呢?”它想了想,然后告诉个位上的0说:“你稍等一会儿,我去跟我的邻居借去。”于是,十位又向它的邻居百位去借,它在百位上也点个小圆点做记号,百位上的1也特别豪爽,它说:“我刚好有1个,借给你吧。”就这样,十位把百位上的1借来了。

    师:大家想一想:从百位上借来的这个“1”其实就是几个十?

    生:10个十。

    师:10个十在十位上怎么表示?

    生:在十位上就是10,因为十位上的10就表示10个十。

    师:对,你的表达很完整。十位拿着借来的10又借给了个位“1”,借给个位的1又是多少呢?

    生:10个一。

    师:那十位上现在还剩下几呢?

    生:还剩下9。

    师:立即在十位的0头上写个9,百位上的“1”被十位借走了还有吗?

    生:没有了。

    师:那现在你们会计算“100-48”了吗?

    生1:我终于明白十位上为什么变成9了。

    生2:啊,一个算式还能是一个故事,太神奇了!太有趣了!

    看着孩子们这么兴奋,笔者当即引导他们在计数器上拨出“100-48”的计算过程,巩固计算的道理。从课后反馈看,学生在100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竖式计算中很少出现错误。

    二、巧借手指享游戏之趣

    《课标》指出:“学生的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而手指游戏以它简单、便捷的特点深受老师和低年级孩子的喜欢。在一次洗手时,笔者发现除大拇指外的四个手指之间的宽度大致相等,这四个手指不正可以代替米、分米、厘米和毫米吗?于是,笔者把手指游戏融进了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记忆中。

    在认识了米、分米、厘米和毫米之后,学生还要熟记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熟练掌握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这不仅是本节课的重点,还为后续学习面积、体积单位之间的换算打下基础。但是对于二年级的孩子来说,要把“1米=10分米=100厘米=1000毫米,1分米=10厘米=100毫米,1厘米=10毫米”这些单位间的进率都背熟,难度很大。为了解决“背诵难”这个问题,笔者把手指游戏带进了数学课堂。

    让学生把左手展开,掌心向上:用食指表示米(m)、中指表示分米(dm)、无名指表示厘米(cm)、小指表示毫米(mm),四指间的间隔表示进率10。当中指弯曲(表示去掉)时,米(食指)和厘米(无名指)之间就少了一个分米(中指),进率就是10×10=100。同样的道理,无名指弯曲,分米(中指)和毫米(小指)之间的进率也是100。

    在课堂上,一个个小手伸着,孩子们一会儿用右手点着左手手指,一会儿又把手指弯曲,面带笑容,兴致十足。

    师:你们觉得用手指游戏来记忆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怎么样?

    生1:太简单了,昨天我妈妈还让我背,我背不会,回家我就告诉她我再也不用死记硬背了。

    生2:數学真好玩,还能玩游戏。

    生3:我们的小手真能干。

    师:是的,我们的小手不仅很能干,还能随身带,以后你们再用到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时,只要伸出手指看一看就会了。

    就这样,孩子们觉得很难记忆的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完美落实在孩子们的手指上,真正实现了在玩中学、学中乐!

    三、迎合生成享幽默之趣

    2016年,我校“我最喜欢的老师”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喜欢风趣幽默的老师的学生数位居首位。由此可见,风趣幽默的老师是多么受欢迎啊!正如美国一位心理学家所说:“幽默是一种最有趣、最有感染力、最具有普遍意义的传递艺术。学会幽默,你便拥有了受大家欢迎的第一大资本!”笔者在教学工作中一直在向这个方面努力,以期拥有让学生喜欢自己的资本。比如在教学《用字母表示数》中猜老师年龄这一环节时,笔者就尝试“幽默”,结果收效出乎意料。

    师:如果按你们所说,老师的年龄为x岁,那这里的x能表示任意数吗?

    生1:不能。

    师:能说说理由吗?

    生1:你不可能活到500岁吧?(学生笑)

    师:活不到,我连200岁也活不到。(全班学生哈哈大笑)

    师:这就表明x在这里要有它的取值范围。(板书)x岁表示老师的年龄,那(x+2)岁,这个年龄的人会是老师的什么人呢?

    生2:是你老公。(全班同学大笑,我也笑了)

    师:你能说一说(x+2)岁的人为什么会是我老公吗?

    生2:我爸就比我妈大两岁。

    生3:一般老公都比老婆大。

    師:看来你们的社会经验很丰富。恭喜你,答错了!(学生集体“啊”了一声,又笑了起来)(x+2)岁的人还有可能是我什么人?

    众生:你姐姐、哥哥……

    学生的思维就在大笑声中发散开来……

    课后,孩子们围着我,七嘴八舌地说:“老师你上课真有趣!”“刚才××说是你老公,我还担心你会生气呢。”“大家都说好喜欢你上的数学课呀!”

    四、凸显质疑享探究之趣

    《课标》指出:“认真听课、积极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当学生有了困惑、质疑时,学生的“合作、探究”比老师的讲解更具魅力,更能让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

    例如在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尝试与猜测》中,当讲完逐一列表法时,大家都说这种方法很简单。

    这时,生1却站起来说:老师,这种方法好是好,那要是鸡和兔的数目很多,要试到什么时候呀?

    师:大家怎么看?

    (笔者把学生的问题又抛给了学生。台下一致认为生1讲得有道理。)

    生2:我觉得这个逐一列表法虽不错,但也有它的局限性,它只适合解决数量较小的“鸡兔同笼”问题,如果数量太多,用这种方法就太慢了,而且也很麻烦。

    生3:跳着去找,就叫跳跃列表法呗。

    师:为你们点赞,你们和数学家想的名字一样,就叫跳跃列表法。(孩子们自发鼓起掌来,脸上洋溢着自豪的喜悦)通过刚才的探究,你们还有和他不一样的方法吗?

    生4:我们组是这样想的(表2):我们发现刚才逐一列表法中共有9只鸡和兔,而鸡5只、兔4只时答案正确,说明鸡和兔的只数比较接近时答案是正确的。所以我们就想鸡和兔一共有35只,那17和18比较接近,于是我们就有了表格里的假设,但发现离正确答案还差一些,就继续调整,直到找到答案为止。

    师:你们觉得这种方法怎么样?

    生5:我觉得很好,中间两个数比较好找,这种方法比较快。

    师:是的,他们非常善于观察,能从别人的方法中看到思考的方向,我觉得这是很了不起的学习方法,为他们鼓掌。

    师;这种列表法又叫什么呢?

    生6:我在工具书上看过,叫取中列表法。

    师:我不得不说我很佩服你们的学习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从你们脸上的笑容我能看出来,此时此刻你们很快乐,这是充满自信,享受成功后的快乐,是吗?(学生们使劲点头,鼓起掌来)

    学贵有疑,疑则促思,思则通变。这节课就在学生的质疑、思考、探究与掌声中达到了高潮。

    当然,这些只是教学过程的缩影。在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乐趣的方法多种多样,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让我们在数学教学之路上且行且探索,让“乐趣之花”在我们的数学课堂上绽放得更加艳丽!

相关文章!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库仑定律知多少

    裴强1785年,法国科学家库仑通过他自己设计的扭秤,测量出带电球体之间非常微弱的静电力遵循与两个带电球体电荷量的乘积成正比,与距离

  • 努力了才不会遗憾

    邓钟山时常听人说“努力就会成功”,但努力的人那么多,可马云又有几个?所以,我认为“努力并不一定能够成功”。智商低下和智商超高的两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