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协同视角下的企业技术创新策略

    李大伟

    摘 要 高校与企业具有天然的联系和很强的互补性,校企协同是有效解决企业创新能力不足的重要途径,提出了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加强校企间的人才交流和破除校企间的政策壁垒等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策略与方法 。

    关键词 校企协同 技术创新 策略

    中图分类号:F273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作为面向市场的技术需求的主体,中小型企业普遍存在人才储备不足,技术创新能力不强的情况。而作为教学、科研活动集中的高校则聚集了大量高学历人才,具有很强的科研创新能力。两者之间存在着天然的联系和互补性。强化两者的联系、利用两者的互补性、对企业技术创新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校企协同是推动我国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的重要手段之一,同时,在深化科技、经济体制改革, 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的过程中,对“校企协同”的有效机制和组织模式进行了积极的探索,积累了大量宝贵的经验。本文在校企协同视角下,就如何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出了具有一定可行性的策略和方法。

    1推进科技成果转化

    高校最为高层次人才集聚和科研活动密集的场所,技术创新成果层出不穷,但能够将创新成果转化为产品或者应用于生产实践,创造出一定经济效益的创新成果比例极低。因此,推进高校的科技和技术创新成果的转化工作,对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促进企业精益发展具有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1以大学科技园为依托,推动校企创新成果转化

    大学科技园是以高校较强科研实力为依托,将高校的综合智力资源优势与其它社会优势资源相结合,为高校的科技成果转化、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产学研结合提供支撑的平台和服务的机构。大学科技园不仅能直接孵化高校企业,而且还吸引国内外大批企业入园。科技园内的优惠政策和完善的配套服务,能够缩短企业和院校间的时空距离,方便企业和院校间的联系,最大程度的促成高校和企业的融合。

    1.2开展校企交流合作,促成校企准确对接

    以大学科技园做为纽带,联合相关高校和企业,通过举办校企交流合作论坛,校企互访、校企对接等活动,使高校和企业二者有目的的交流和沟通。若想校企间的交流富有成效,就必须打破传统学术交流会议和交流互访模式,要求参与的成员必须是有创新科研成果和转让意向的高校,及其具有明确技术创新需求和技术攻关的企业。同时也可以通过职教集团、产业联盟等校企联合体等组织,为校企交流提供更为便捷的平台,由企业提供技术创新需求和方向,高校提供技术创新资源,实现校企间的准确对接。

    1.3利用高校技术创新优势,创办或参股高新技术企业

    利用高校拥有技术创新优势和品牌效应,同时大多数高校自成立后就一直服务于特定行业,具有稳定的科研方向和市场资源,具有创办企业的独特优势。高校创办企业可以充分发挥高校的人才资源和科研实力方面的优势和特长,利用高校已有的科研创新成果为核心竞争产品;或者由高校组建技术服务类企业,以解决企业技术难题为主要业务范围。

    高校也可以利用创新成果和技术人才作为股本和资源,参股高新技术企业,使学校和高新技术企业结为利益共同体,校企双方拥有共同的目标和相同的目的,能够充分发挥企业的市场渠道优势和高校的技术创新优势。

    2破除校企人才和政策壁垒

    2.1校企协同,人才共享

    中小型企业出于对控制人力成本的考虑,高层次科技人才保有量严重不足,但具有丰富实践技能和技术经验的技术人员和工人。高校作为高层次人才集中地,科研创新性人才储备丰富,但缺乏指导学生实习实训的高技能性师资,校企双方在人才储备方面具有很强的互补性。校企双方人才互动不流畅,主要原因是政策限制。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具有灵活的政策和较强的自主性。我国高校绝大多数为公办高校,主管部门为各级政府,受政策制约较多,人员流动受到种种限制。因此,高校和企业之间的人员共享就必须要破除体制和政策的限制,因地制宜、创造性的利用兼职、临聘、挂职和锻炼等多种人才互用机制,充分利用高校与企业的人才、设备、场地和各种资源,提高高校技术服务能力的同時,也能带动一批企业自己的科研人员,增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2.2奖惩并举,形成合力

    奖惩分明、适度公平的激励政策一直是引导工作方向的指挥棒,建立好高校和企业间的协同创新奖惩机制,可以使高校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能够积极参与校企协作和技术创新工作,解决校企协作技术创新活动中双方人员参与热情不高,导致校企协同工作深度与广度不足的问题。

    对高校来说,学校可以根据学科实力、行业特色和市场需求等因素,以学科群或科研团队为基本单位,由高校牵头与有深厚校企合作关系或者有强烈校企协同科研创新需求的企业签订具有明确计划和目标的任务书或者责任状。校企双方按照任务书或者责任状规定的计划和任务要求开展协同创新工作。并在各个时间和任务节点由校企双方进行双向考核。对考核合格的项目组或者团队,根据相关激励政策兑现待遇和奖励,对于考核不合格的项目组或者团委则给予一定的惩罚措施。

    采取这种奖惩并行的激励方式,可以最大程度的激发校企双方对技术创新活动的参与热情,有效减少只重形式,不重内涵的校企协同活动。

    3结论

    在产、学、研合作和校企融合进程逐渐加快的背景下,加强高校与企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在人才和技术方面的交流,是推动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从校企协同的视角出发,提出了具有一定可操作性的企业技术创新的方法和策略,对“校企合作创新”的有效机制和组织模式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参考文献

    [1] 杨东林,孟波.校企合作对提高企业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J].工业技术经济,2010,29(04):52-54.

    [2] 邓志虹.校企合作与技术创新研究-基于珠三角地区实证分析[J].职业技术教育,2016,37(25):34-39.

    [3] 田娜.以知识资本为基础的山西校企合作技术创新研究[J].技术与创新管理,2012,33(02):140-143.

相关文章!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库仑定律知多少

    裴强1785年,法国科学家库仑通过他自己设计的扭秤,测量出带电球体之间非常微弱的静电力遵循与两个带电球体电荷量的乘积成正比,与距离

  • 努力了才不会遗憾

    邓钟山时常听人说“努力就会成功”,但努力的人那么多,可马云又有几个?所以,我认为“努力并不一定能够成功”。智商低下和智商超高的两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