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序格局”背后的逻辑解读:自我主义与个人主义的区隔
摘 要:“差序格局”是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一书中提出的一个极具原创性、新颖性和重要性的社会学概念,他在书中用这一概念来解释和概括中国传统乡土社会中的社会文化和社会结构。而要想理解清楚“差序格局”的准确内涵,就不得不从这一概念背后所蕴藏的基础逻辑——自我主义入手,探寻支撑“差序格局”存在的哲学基础和逻辑线索。但在阅读相关文献之后,容易发现之前的研究都着眼于对“差序格局”概念本身的分析、探讨和争论,多在探究这一总体概念的实用性、普适性甚至真实性。很少有专门解读“差序格局”概念的具体含义的研究与文献,即使有所涉及,也基本是基于费孝通先生的文本进行分析和解读,缺少对这一概念背后具体逻辑,即自我主义的探讨,从而对读者造成了困扰,增加了理解的难度。而我认为,理解支撑概念的基本逻辑是帮助我们理解这一概念的最好方法,于是本文便试图对自我主义做出一个初步的探索。
关键词:“差序格局”;自我主义;个人主义;区隔
0 引言
对于研读过费孝通先生在西南联大和云南大学讲学期间成书的《乡土中国》的人而言,“差序格局”都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概念。甚至可以说,这一概念贯穿了《乡土中国》全书,成为整部著作分析中国传统乡村社会,甚至是整个中国传统社会的社会文化和社会结构的基础理论,费孝通先生在原文中直言,差序格局是“中国社会结构的基本特性”。
而差序格局在现实生活中最直观的体现就在于中国人的“私”,这是一种“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的信条,也是一种以“己”为中心的处事原则。这种原则被先生概括为“自我主义”,这成了社会差序格局形成的逻辑支撑。
在书中,为了帮助读者们更加清楚而全面地理解“差序格局”的含义,费孝通采用了人类学的基本方法——比较法。他先描述出一个“他者”,即西方的社会结构(团体格局),然后再以这个“他者”为鉴,反照中国社会结构的镜像。“差序格局”的概念必须放在这种中西方对比、比较的框架下才能展现其全部意义。仿照先生的论述方法,我也试图将“团体格局”背后的个人主义逻辑作为镜像,通过其与自我主义的对照来更好的阐述和理解自我主义的概念和内涵。
1 概念简述
在《乡土中国》的原文中,费孝通先生通过两个生动形象的著名比喻来初步阐述了团体格局和差序格局的模样。
“西洋的社会有些像我们在田里捆柴,几根稻草束成一把,几把束成一捆,几捆束成一挑。每一根柴在整个挑里都是属于一定的捆、扎、把。每一根柴也可以找到同把、同扎、同捆的柴,分扎得清楚不会乱的。在社会,这些单位就是团体……我们不妨称之为团体格局”
至于差序格局,他的比喻似乎更加恰当:“我们的社会结构本身和西洋的格局不相同的, 我们的格局不是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而是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
仔细研读以上两个比喻不难发现,费孝通先生已经将个人主义和自我主义的逻辑巧妙地蕴藏在了语句之中。个人主义的个体是一挑、一捆、一束柴火中的一根柴,他们独立、平等,有着清楚的团体归属和团体间界限。费孝通认为,西方的个人主义是建立在承认团体存在的前提之下所产生的,它应当符合两种基本观念,即团体中地位平等的观念(如国家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和宪法的观念(它强调宪法所赋予个体的权利和义务,而团体对个人的控制也只能在这个层面发生)。
而自我主义的个体则是一颗被投入湖中的石子激起一层层涟漪的背后原理,它以“己”为中心,以关系亲疏为依据,将与自己发生着社会关系的人们一层层在水中推开。有学者将其理解为“一种以己为中心、主要根据亲疏远近的原则处理自我与他人之关系的思维方式。”
2 区隔辨析
从以上主要依据原文的解读中,我们可以粗略的看出个人主义与自我主义存在着巨大的区隔,他们虽然都以社會中的个人为出发点,但其基本的逻辑框架和价值判断都是天差地别的。基于对原文的精度、阅读相关文献的研究和基础概念的理解,我认为个人主义和自我主义之间主要存在着四个明显的不同之处。
2.1 历史起源不同
个人主义和自我主义分别起源于在地理、历史、文化上都有着巨大不同的东西大陆,在费孝通看来,团体格局与个人主义很可能是从初民民族的“部落”形态中传下来的,他们一群人不可能单独、分散的在森林中求生,而需要紧密的联系和相互依赖,从而产生了团体的归属和不同团体间的界限。而在集体生活中,个人财产的保护也就成为了个人主义产生的一大基础。至于东方的农耕社会,大多数时候人们定居一处,安居乐业,几乎每一个健康的人都可以依靠自己的力量通过耕作维持生活,于是人们只是在一些偶然的、临时的状态下才感觉到对伙伴的需要。且在不同的临时状态下,他们对于关系、伙伴的需要也可以是完全不同的,这便推动了自我中心、动态亲疏关系区分的自我主义逻辑的产生。
2.2 个人本位与伦理本位
这一点主要是基于对不同文化下的人们的思考、行为依据做出的区隔。在个人主义的哲学下,每个人都是独立的,具有自身至高无上的价值和尊严。他们的思想属于自己,他们的行为基于自己的判断和选择,没有其他的力量能够控制一个人的思维,而每个人也拥有通过理性思考做出选择,并为自己的行为负责的能力。这可以称之为个人本位的存在方式。
但与此相反,在自我主义的文化中,每个人都是伦理本位或者“情境中心(situation-centeredness)”的。即每个人在出生后都处于一个特定的家庭、宗族社会中,生活成长在一个个具体的关系网络之下,他的思想和行为受到身边无数关系网络的影响,受到身边与之有着关系的人的引导和控制,往往不能够自主的选择或决定他的行动和思维。梁漱溟曾这样描述“伦理本位”:人一生下来,便有与他人相关系之人(父母、兄弟等),人生且将始终在与人相关系中而生活,如此则知,人生实存于各种关系之上……出来到社会上,于教学则有师徒;于经济则有东伙;于政治则有君臣官民;平素多往返,遇事相扶持,则有乡邻朋友。随一个人年龄和生活之开展,而渐有四面八方若近若远数不尽的关系。是关系,皆是伦理,伦理始于家庭而不止于家庭。
由此,在自我主义的逻辑下,人们没有个人主义中基于客观理性和固定价值观的的独立认知,他们生活在一个又一个不同的关系网之中,且相信身处不同的关系链条时应该遵循着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人们不再独立的秉持着一个固定的价值观,而是随时受到身边人的影响,改变着自己的选择和想法。
2.3 权利与关系
之前说到的个人主义有一个明显的特征是存在清晰的团体界限,费孝通先生在书中举了一个生活中的例子来说明这一点,即西方社会中的子女在成年后如果还要同父母一同居住,往往要向自己的父母缴纳膳食费。而这并不是在我们看来的人情冷漠的问题,而单纯的只是子女成年后丧失了处于原来家庭团体中的资格,失去了无偿获得被抚养待遇的权利。在西方社会,人与人之间争夺的焦点是权利的明晰,而在自我主义的东方社会,关系则替代了权利,成为人与人之间最强有力的纽带。自我主义下的个体并不像个人主义一般,以一个个平等而独立的人为基点,在法理上划分各自的权利和义务关系。他们将自己置于生活的中心,将关系、交情作为和周围人打交道的第一依据。与此相关,中国所谓的公共领域实际是由私人领域扩张与转化而来,或者受到私人领域的支配,从而使得中国社会的公共性供给在相当程度上依赖与取决于处于“差序格局”中心的某个个体或某一批个体的道德性。
2.4 群己界限的固定与伸缩
在个人主义的社会中,平等观念和宪法观念的存在已经预设了一个前提,即存在着一套完善的团体体系。每个个体可以属于不同的团体之中,与其他的团体有着清晰的边界。同时,团体本身和每个个体之间也有着固定而明晰的分界线,个人与个人之间平等,每个个体不能损害大家的利益;团体也不能抹煞个人,“只能在个人所愿意交出的一份权利上控制个人。”尤其特殊的是,西方将国家视作一个超过一切小组织的团体,其上下级别的组织都可以为之而牺牲,这种现代国家观念在自我主义的逻辑中是完全不存在的。
相比之下,自我主义并不存在明确的群己界限,公和私的关系永远是相对而言的,“站在任何一圈里,向内看也可以说是公的。”这种伸缩的群己边界有外推和内缩两个維度,外推的路线即为“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的儒士修齐治平之理想;而内缩路线则是人们随时都有可能因为家庭而牺牲国家,为了亲人而不顾法度的行为,是孔子口中背着犯罪的父亲到海边隐居的选择。这样的边界伸缩将自我主义的群己界限模糊到了模棱两可的状态,使得所有的关系成为了相对性的网络,这与个人主义的清晰权利义务关系与固定的群己边界大异其趣。
3 总结
综上所述,基于对概念的把握和原文的理解,我认为自我主义和个人主义有着不同的历史文化起源,因而更加伦理本位,更加看重关系而非权利,有着相对化可伸缩的群己界限。从而,以自我主义为逻辑基础的中国社会,很容易形成一套以自己为中心,以人情关系为基本纽带,且不存在明显的群己界限的社会结构特征,而有着这种特征的社会结构也就是费孝通所说的“差序格局”。
这些是对于两种不同逻辑的粗略探讨和概括,它们能够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中国乡村的差序格局与西方社会的团体格局之间的差距。但是我们也应该客观的看待这种差异,不将任何一种逻辑妖魔化歪曲化理解,它们在东西方文化的形成过程中都产生了不可磨灭的,或正或反的影响,但同时也不是两种不同社会形成过程中的唯一影响因素。我们应该继续对它们的客观研究与讨论,进一步分析它们的差距与特点,找寻它们对于不同社会与历史所产生的深远影响。
参考文献
[1]费孝通.《乡土中国》.2015年4月第一版.
[2]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3]张江华.《卡里斯马、公共性与中国社会——有关“差序格局”的再思考》.《社会》第五期.
[4]王建民.自我主义与社会秩序——关于“差序格局”的再思考[J].社会学评论,2016,4(06).
[5]郑震.差序格局:自我主义抑或关系人[J].人文杂志,2018,(07).
[6]阎云翔.差序格局与中国文化的等级观[J].社会学研究,2006,(04).
[7]许烺光.《美国人与中国人——两种生活方式的比较》.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
作者简介:郭子寒(1998-),男,汉族,云南省昆明市人,本科在读,主要从事组织行为学、人事行政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