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核安全治理需要新共识
季思
2016年3月31日至4月1日,第四届核安全峰会在华盛顿举行,虽然这是美国总统奥巴马倡议召开的最后一次核安全首脑峰会,但全球核安全治理的步伐不会也不容停歇。环顾全球,核安全形势仍然堪忧:一些国家争相发展核武器,加之非国家行为体引发的核恐怖主义,当今世界核武器扩散和被滥用的风险空前上升。要解决这些问题,国际社会亟需核安全治理新思路、新动力和新共识。在这一背景下,习近平主席于2014年在海牙核安全峰会上提出了全球首个核安全观,并在本届峰会上作了进一步阐释,得到国际社会的积极响应。这是中国在深刻把握国际核安全形势的基础上对核安全治理这一全球性难题作出的回答,相信将进一步推动和引领全球核安全治理进程。
一是发展与安全并重。在过去的核安全治理中,“安全议程”一直是优先考虑事项,而“发展议程”往往被忽视。对许多发展中国家来说,核能是一项促进经济和民生发展的重要技术,核安全治理不能成为西方核大国剥夺发展中国家和平利用核能权利的借口。因此,中国主张要兼顾发展与安全,不能因强调安全而牺牲发展,也不能因强调发展而忽视安全。中国在伊核问题上的态度和主张就是明证,中国既支持维护国际核不扩散体系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反对核武器扩散;也主张对伊朗合理的安全及经济利益予以考虑,不应该剥夺伊朗和平开发利用核能的权利,为伊朗核协议的达成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是权利与义务并重。冷战结束后二十年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一直以“大国主导”的方式管控全球核安全风险,广大发展中国家和无核国家的发言权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与美西方主导的核安全治理不同,中国强调超越大国博弈,以更均衡、民主的方式进行治理,注重考虑无核国家的利益诉求和对核安全治理进程的民主参与。近年来,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核安全治理且不断发声,主张各国既要积极考虑并切实履行相关国际公约规定,也要根据本国国情采取最适合自己的核安全政策和举措,并倡导从大国主导转为各国共同参与、履行职责,在全球核安全治理进程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三是自主与协作并重。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加强核安全首先是各国政府自己的责任,但作为一个全球性课题,核安全治理不能只是各扫门前雪,各国应加强交流、互鉴共享。从这一点出发,中国在增强自身核安全能力的同时,非常注重全球和地区层面的统筹考虑。在全球层面,中国与多国积极合作打击核材料非法贩运,推广减少高浓缩铀使用等。2016年3月,中美合建核安全示范中心并投入运行,为全世界做出了表率。在区域层面,中国在中东、东北亚、南亚等地区的核安全治理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在伊朗核谈判中积极斡旋,在福岛核泄漏事故后倡导建立中日韩核电安全机制,监督日本向美国归还“武器级”钚材料,并坚决反对威胁地区和平稳定的朝鲜核试验,推动联合国对其制裁并积极履行制裁决议,展示了负责任大国的形象。
四是治标与治本并重。当前国际反恐形势正经历深刻复杂演变,随着一些恐怖组织等非国家行为体试图染指核武器,核恐怖主义和核扩散的风险空前加大,然而现有全球核安全治理机制缺少对非国家行为体的有效管理。有鉴于此,中国既主张完善核安全政策举措,深化打击核恐怖主义的国际合作,也强调要加强国际核安全体系建设,有效防控核材料和核技术落入恐怖分子之手。更为关键的是,要注重营造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发展和谐友善的国家关系,开展和睦开放的文明交流,构建核安全命运共同体,从根源上消除核恐怖主义滋生的土壤。
作为全球核安全利益攸关方和负责任大国,中国将核安全治理的理念、做法和经验与世界共享,积极开展核安全国际合作,共同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我们相信,通过各国的共同努力,全球核安全治理一定会取得积极的成果。在这一过程中,中国核安全观的价值会得到国际社会的更多重视。
(责任编辑:张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