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语文阅读趣味课堂建设的一点思考
李业慧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体系的不断完善,人们对小学特别是农村小学语文阅读趣味课堂的建设越来越重视。农村小学生生活环境和他们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好动、活泼、乐于自我表现、自我约束力不够的特性,他们在课堂中极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等现象,为教学过程的有序推进带来了许多实际问题。基于此,本文提出一些思考,希望能为工作在一线的农村教育同人建设农村小学语文阅读趣味课堂提供一点借鉴。
关键词:农村小学 ?语文阅读 ?趣味课堂
小学生的年龄偏小,加上农村小学生生活环境较城区学生更随意,小学生在各方面的控制能力不够强,导致部分小学生在课堂中无法集中注意力,这就为教师的授课增添了一定的难度,为课堂教学的有序推进带来许多实际问题,衍生出了很多新的亟待解决的矛盾。如何高效地实现农村小学语文阅读趣味课堂的建设?这就需要授课教师在课堂中合理地对学生进行指导,并采用不同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趣味阅读,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一、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激发学生的读书欲望
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想要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就必须增强学生对这门学科的兴趣。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導者,一节小学语文教学活动,若是课堂的开头部分设计得生动有趣,有足够的吸引力,则会有效地引起学生对课堂的兴趣,从而激发学生对知识探求的欲望,达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目的。针对农村小学生进行的阅读教育,其前期的教学设计以及后期的合理运用都是至关重要的。教师要根据教材的特性以及农村学生实际年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教学的内容可以是生动形象,能够吸引小学生注意力的,还可以是耐人寻味、贴切生活、引人深思的。这样一来可以让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上,从而提高其自身的专注程度。或者通过课节的内容受到启迪,能够将学习的内容运用到生活中去。无论怎样,都可以让小学生自主地进行阅读。例如,在进行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关于人物描写的小短文《两茎灯草》的教学时,我先是以喜闻乐见的方式给学生讲了范进中举的故事,导入吴敬梓和他所写的古白话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引起了学生们强烈的求知欲望。从教学的一开始,课堂的氛围就极其活跃。教师最大限度地激发出了学生们的积极性,并且吸引了学生们的注意力。学生都想在文中了解到究竟作者运用的是哪一种人物描写的方法,如此犀利地将严监生吝啬和守财奴的形象展现得如此惟妙惟肖。老师这样的举动,一方面提高了小学生的自主控制能力,另一方面也培养了小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
二、充分利用教学软件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学中充分利用周围可运用到教学中的资源,创造出符合课节的情景,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们的兴趣。在看似普普通通的一节课中,其实任何一个细小的环节都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如果想让学生们从课堂的开始到结束这一整个期间中都保持着自主学习的积极状态,创设符合授课内容的情景是特别重要的。若教学还是一如既往的乏味无趣,依旧采用原有的教学方式以及授课理念,那么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便会越来越少。所以,在设定出情景后,要根据课文情节的变化、内容的起伏做好充分的准备。在教授《鸟的天堂》时,我运用了现代化的教学辅助软件,利用多媒体为同学们展示了许多鸟的图片以及大自然中各种各样的鸟叫声,同学们都陶醉在其中,课堂上的氛围也十分的融洽,没有喧嚣和窃窃私语。同学们在那一刻都在用心地欣赏自然的景象,倾听自然的声音。整堂课教师充分地利用有效资源集中了学生们的注意力,调动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激起了他们对大自然的探知欲望。
三、将插图与教科书中的课文相结合
课堂上将插图与教科书中的课文相结合,能使教学更为生动,并且能够培养学生们的观察能力。首先我们必须要明确一点,优秀的观察力是思维运转的基础,拥有好的观察力会使得思维运转得更加灵活、快速,而通过各式各样物品的观察是拓展小学生思维的有效途径。在授课阶段,我会对文章中所插入的图片加以充分的利用。如:在学习吴冠中的《父爱之舟》时,先是让学生仔细观察课文中插入的图片,告诉他们这些插图均出自吴冠中本人。在授课开始之前就先将同学们带入这种情境当中,可以让学生们在了解当代著名画家后,欣赏画家的水墨画,感受艺术美的同时自主地表达对图片的看法。或者通过观察,看能否看出本篇文章想要表达的到底是什么,再将图片与课文内容相互对照,最后才阅读文章。这样一来,可以使得学生们在阅读之前就对文章的内容有一个简单的了解;之后在阅读时,结合图片的表达,能够对文章的内容有更进一步的理解,体会父亲深沉的爱子之情。这种授课方法不仅有效地培养了学生在阅读时的观察能力,更提高了学生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及自信心,并且有助于其理解文章内容、理解词语含义,可谓是一举多得。
四、将阅读与绘画相结合
在授课阶段将阅读与绘画相结合,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整体提高。学生在阅读完毕后,总是有一种急于表达的意愿。鉴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我在进行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的阅读课文《童年的发现》的教学时,先让同学们自行阅读,在阅读完毕后,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大部分同学选择口述,其中有名同学选择了画出他理解的胚胎发育成长过程,并将人是由简单生命进化来的过程用绘画的形式展现了出来。这时讲台下有学生开始纷纷小声议论:“草履虫不是这个样子的,它的外形应该就像一个大大的草鞋底子。”同学们变得极其活跃,大家都想到黑板上画出自己眼中的胚胎演变过程。鉴于课堂时间有限,老师将这样一项任务布置成了家庭作业,同学们也很开心。由此可见,学生们通过绘画的形式,将阅读过的文字转变成图画,最后再用自己的语言对其进行表达,阅读效果有了显著的变化。在阅读中融入绘画的表达方式,一方面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们对课文的理解能力,另一方面还激发了学生们的想象力。通过这种方法进行教学,学生们受益匪浅,进而体会到阅读与创作带来的乐趣。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小学语文阅读的趣味课堂不仅可以使得学生在各个方面获取到大量的知识,还可以提高小学生德、智、体、美等综合素质。所以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阶段,特别是农村小学语文课堂上,更应该结合他们的实际年龄特点,培养学生善于阅读、乐于阅读的习惯。这样一来,才能使得每一名学生学会自主地阅读,并且热衷于阅读,将阅读看作一种兴趣爱好、一种享受。
参考文献:
[1]郑德萍.趣味教学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实践研究[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5,6.
[2]赵兴荣.浅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趣味教学法的运用[J].课外语(下),2015,25.
[3]曾盈.试论如何做好小学语文的趣味阅读教学[J].作文成功之路(上旬),2016,18.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