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多元一体趋势 强化中华民族认同
袁从秀 李恩泉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是统编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的第二课。北宋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但周边民族先后建立的辽、西夏、金等政权与宋形成了并立的局面。辽宋夏金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由分裂走向统一的过渡时期,也是民族大交融的时期。该课无论是在本单元還是中国古代史学习中都具有重要的地位,对于理解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均具有重要意义。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要求“知道辽、西夏与北宋的对峙局面”。看似简单,但要从辽、西夏与北宋关系具体、生动的历史事实的“点”中,找寻到这段历史发展的“线”,本课应先从单元的视角去认识中华民族进一步交融与发展的历史、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逐渐形成的历史。“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一课,文字不多但内容容量大,涉及契丹族与党项族的民族起源与发展、辽和西夏政权的建立及其与宋的关系。知识点繁多,时间线索复杂,空间地域跨度较大。如何从繁杂琐碎的历史中理出头绪,笔者认为应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的历史视角去思考,故备课时应抓住几个核心问题:
1.如何正确看待契丹与党项民族、辽与西夏政权?
本课第一子目讲述了契丹族与党项族的生活区域、经济文化发展和政权建设。其中特别介绍他们由于与汉族经济文化的密切联系,从事农业生产,有力地推动了所在区域经济文化的发展,并建立了统一的政权,一定程度上为元朝的最后统一奠定了基础。因此,教学中应该树立这样的观念:契丹族、党项族是与汉族平等的关系,他们建立的政权和北宋政权也是平等的。因为“这一时期各政权统治区域内的民族群体,均在融合过程中扮演了各种各样的角色”,①正是由于辽与西夏分别实现了各自区域内的局部统一,建立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才会成为时代的必然。
2.辽宋夏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具有哪些特点?
特点一:政权并立。
这一时期先后建立的辽、北宋和西夏三个政权,分别控制着一定区域的土地、人口和财产,实现了内部的统一,形成了三个政权较长时期内的并立局面。
“课标”学习要点要求“知道辽、西夏与北宋的对峙局面”,而在“课标”中国古代史导言的概述中,将此表述为“北宋的建立,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与此同时,周边民族的相继崛起又在更大范围内形成了民族政权并立的局面”。前用“对峙”,后用“并立”,教材标题为“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究竟是“并立”还是“对峙”?《现代汉语词典》对“并立”的解释是:“同时存在”,①而对“对峙”的解释是“相对而立”。②据此,笔者认为“对峙”有对抗、抗衡之意,而当时几个民族政权之间既有对峙也有交往,更有民族的交融。所以,“并立”更能体现当时的民族关系。
特点二:有战有和,和为常态。
辽宋夏时期中原政权周边的民族政权较为强大,各政权之间、各民族之间战和不断,民族关系表现形式比较丰富,如民族战争、会盟、通贡、互市等。教材虽用了一定的篇幅表现民族战争,但和平交往实为这一时期民族关系的常态。以宋辽为例,澶渊之盟后,宋辽间几乎没出现大的征战。在宋辽并立的165年中,和平局面维持了121年,说明和为常态。
特点三:深度交融。
基于教材内容和七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教学时可从经济和文化交流说明这一特点。
关于经济交流,教材辅栏“知识拓展”专述了榷场贸易。“澶渊之盟”后,开启宋、辽国家级边贸互市。宋朝是传统的农业强国,手工制造业发达,而辽国有大量的矿物和马匹,于是辽的战马被宋朝大量引进,增强了宋朝军事实力,改变了以往军队缺少骑兵的尴尬局面。辽从互市贸易中获得大量农产品和工艺制品,改善了生活物资缺乏的状况。双方的贸易往来不仅开发了边地,还促使中原地区进一步繁荣。榷场成为中原农耕文明与北方草原文明交流与融合的平台。
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在文化上也形成交融之势。契丹族、党项族大力提倡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汉族文化,积极吸收汉族文化的先进内容。辽与西夏的法律、文化大都仿照宋朝,不少汉族官僚、知识分子也进入辽与西夏的统治阶层。此外,随着大量中原书籍的流入,辽和西夏受教育者增多,文化普及率提高,汉族文化在契丹族和党项族的生活中显得越发重要。另一方面,少数民族的服饰和饮食生活习俗对汉族也产生了不小的影响,汉族吸收少数民族的文化元素,丰富了宋朝社会文化的内涵。
宋辽、宋夏之间正是基于这样的交流,加之辽、西夏在经济和文化上对北宋的依赖和效仿,民族之间由并立逐渐走向了相互认同与融合发展。
3.中华民族认同的内涵是什么?
有学者认为,“中华民族认同的核心基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中华民族的地域认同基点,即国家;二是中华民族的生活认同基点,即文化;三是中华民族的亲情认同基点,即血缘”。③学生通过本课学习,能进一步强化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为达此目标,笔者认为可以选择学生易于理解的血缘认同入手,再到文化认同,进而认识中华民族认同的内涵。
关于血缘认同,本课设计从契丹人的身份入手。据《辽史》载:“庖牺氏降,炎帝氏、黄帝氏子孙众多,王畿之封建有限,王政之布濩无穷,故君四方者,多二帝子孙,而自服土中者本同出也。考之宇文周之《书》,辽本炎帝之后,而耶律俨称辽为轩辕后。俨《志》晚出,盍从周《书》。”④即契丹人视炎黄为祖先,认为自己是炎黄子孙,即与汉族血脉同宗。
关于文化认同,可以对儒家文化的认同作为切入点。据《契丹国志》载:“尝有汉人讲《论语》,至‘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帝曰:‘吾闻北极之下为中国,此岂其地耶?又讲至‘夷狄之有君,疾读不敢讲,又曰:‘上世獯鬻、猃狁荡无礼法,故谓之夷。吾修文物,彬彬不异中华,何嫌之有?”⑤可见辽统治者对儒家文化的态度是开明的,并认为积极吸收儒家文化有利于他们的政治统治,于是大力推进儒家文化的传播。
4.辽宋夏时期的民族交融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的关系是什么?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是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于1988年首次提出的。这一格局是在历史中逐步形成的,辽宋夏时期是这一格局形成的重要时期。
辽宋夏时期的民族交融“有两个主要的特点:一是民族融合先在各民族政权统治区域内进行,亦即主要在边疆进行。二是在北宋—辽—西夏……对峙、纷争、冲突与逐步走向统一的过程中,由于民族大迁徙而再次改变民族分布格局,从而促进了一次新的民族大融合”。①
辽建立后,先后对西北的突厥、吐浑、党项、回鹘等部进行征伐,吞并了燕云十六州,灭了渤海国。西夏先后征服了悉利、没邵浪、悉讹、甘州回鹘等部族,占领了今甘肃、青海、宁夏的大片土地。辽、北宋和西夏,在纷争、冲突与逐步走向统一的过程中,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进一步密切。由于民族迁徙和人口流动,大批少数民族迁入中原地区,而一些汉族则进入到边疆地区,使得中国境内民族分布的格局再次发生改变,从而促生了一次新的民族大交融。“随着民族交往的日益紧密,游牧与农耕两种生产方式互补性进一步加强。”②所以,辽宋夏时期的民族交融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中的重要一步,为中华民族最终形成奠定了基础。
基于辽宋夏时期历史發展的逻辑和对课标、教材内容的分析,针对七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本课以“民族交融”为教学主线,突出“民族关系的发展”的内容主题。教学立意为“化干戈为玉帛是民族交往的智慧,聚多元为一体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以把握历史发展之大势,渗透中华民族多元一体之观念。教学重点为“辽、西夏与北宋并立时期的民族交融”,教学难点为“澶渊之盟的影响”。
由于教材的线索较为芜杂,时序稍显混乱,个别内容缺乏逻辑性,如“石敬瑭割燕云十六州”被安排在本课最后一页,作为第二子目“辽与北宋的和战”补充的“相关史事”,显然不尽合理。另外,教材三个子目“契丹族与党项族”“辽与北宋的和战”“西夏与北宋的关系”,是基于契丹族与党项族的发展沿革、两个民族政权分别与宋的关系而设计的。笔者整合教材内容,将其设计为“民族政权的并立”“并立中的碰撞”“碰撞中的交融”三个板块,既具有时序性,更突出内容主题与教学立意。
导入新课:激发兴趣,奠定民族交融的基调。
带学生观看微视频《单眼皮与双眼皮》(该视频形象有趣地说明汉族人出现双眼皮的原因,即与西域胡人的东来以及北方游牧民族的南下有着直接关系)。
问题:视频中提到的一些汉族人出现双眼皮的原因是什么?有无科学依据呢?
为回答提供抓手,接着出示两则材料。
材料1:中国境内各民族普遍的通婚由来已久。今日中国之所谓汉人,本身已是一种历史上的混成体,为多数民族(即汉族)与少数民族混成的继承人。
——摘编自黄仁宇:《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
材料2:我曾在云南大学看到他们绘制的一张有关中国人基因状况的图表,最初很使我感到意外。它表明:中国北方汉族同北方少数民族基因相近的程度超过了中国北方汉族与南方汉族相近的程度;同样,中国南方汉族同南方少数民族基因相近的程度超过了它同北方汉族相近的程度。这说明:不仅汉族是由许多原来不同的民族融合而成,而且汉族同各少数民族在历史上长期的密切交往中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血缘在构成不同民族中所起的作用是有限的。
——金冲及:《中华民族是怎样形成的》
设计意图:一部中国古代史也是一部民族交融的历史,这其中,族际之间的通婚是民族交融的重要途径,也是中华民族发展壮大的历史渊源,体质人类学的研究也充分证实了这一点。但是笔者发现,由于受到思维惯性的影响,本课教学中,个别教师和学生不能平等地看待辽和西夏以及正确认识它们在中华民族历史发展中的贡献。因此,在教学前,有必要打破学生的心理壁垒,笔者通过视频和两则文字材料,从民间生活、历史学和人类学关于民族交融研究的视角,层层分析,揭示出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北方民族不断给汉族输入新的血液”,“汉族同样充实了其他民族”①的事实。这样的设计,有助于学生跳出狭隘民族主义的藩篱,初步认识到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是民族交融的结果,并从民族交融的角度去学习本课内容,从而奠定本课民族交融的基调。
第一板块:民族政权的并立
呈现地图、时间轴,通过指导学生在复习旧知以及阅读新课内容的基础上填写下表,完成对三个政权建立的基础知识的学习与巩固。然后,引导学生总结出这一时期民族关系的特征之一:民族政权并立。
设计意图:学生易混淆三个政权的建立情况,加之“北宋的建立”是在前一课学习的,时序略有不清。因此,教学时通过运用地图、时间轴和表格,意在帮助学生形成清晰的时空概念,并使其在时空的基础上感知“民族政权并立”这一阶段特征。同时,引导学生观察地图上三个政权的地理位置,有助于学生感知它们所处自然环境的差异,为后面分析它们在经济上的互补性埋下伏笔。
第二板块:并立中的碰撞
设计意图:该板块主要学习辽、西夏与北宋之间的战争,旨在引导学生认识战争既是民族关系的表现形式,也是一种民族交融的方式。在宋辽和宋夏关系中,设计较多着墨于宋辽关系。因为与西夏相比,辽政权建立时间更早,与北宋并立的时间更长,辽的统治区域更广,实力也在西夏之上。再者,北宋与这两个民族政权的关系有类似之处,抓住宋辽民族关系的特点,有助于学生实现迁移,进一步认识宋夏关系。
材料3:耶律俨(辽朝大臣、史学家)称辽为轩辕后。
——《辽史·世表》
永清公主是辽代皇族,其墓志说“国家系轩辕黄帝之后”,这就清楚地告知我们辽代皇族认同是“炎黄子孙”。这并不是孤证,《大契丹国夫人萧氏墓志》谈到萧氏的丈夫耶律污斡里时说“其先出自虞舜”。虞舜是黄帝之子昌意的七世孙。把家谱续到虞舜也就续到黄帝身上了。
——摘编自袁海波、李宇峰:
《辽代汉文〈永清公主墓志〉考释》
问题:契丹人是怎样认识自己身份的?
契丹人视炎黄为祖先,他们认为,既然自己和汉族一样都是炎黄子孙,那也可以入主中原。辽太宗耶律德光继承了父亲耶律阿保机“逐鹿中原”的遗志,他在位时期,辽占领了燕云十六州,从此与中原王朝的冲突加剧。
设计意图:在宋辽关系中,澶渊之盟是一个由战到和的转折点,如何引导学生理性分析“澶渊之盟”是本课的难点。要理性分析澶渊之盟,必须正确认识宋辽间的战争。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设计从契丹人的身份认同入手。通过材料,以契丹人的血缘认同来启发学生认识:辽与中原王朝之间的冲突和战争只是中华民族内部的矛盾冲突。对于游牧民族——契丹而言,其南下中原也是为了实现一统天下的政治目标。其实,党项族也有类似的血缘认同,比如,他们把自己建立的皇朝命名为夏国,“是为了追求正统和正源,即表明党项人祖源正统,与汉家同为炎黄子孙、夏后氏的苗裔”。①
这样的认同对维系统一多民族国家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中国历史上虽然出现过短暂的割据局面和局部分裂,但国家统一始终是主流和方向。无论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都以自己建立的中央政权为中华正统,都把实现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作為最高政治目标。”②“这些民族(契丹、党项、女真、蒙古)……无不表现出极强烈的对中华主体历史文化的认同诉求,并带着这种认同诉求,不断地推进自己政权向中原地区发展,不断提出加入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政治要求。也正是这种要求下的政治、文化诉求,推动了当时整个政治形势,不断地向着中华民族大统一的方向发展。”③
呈现地图,在地图上指出雄州的地理位置。历史上的雄州就位于现在河北的雄安新区。今天,这里是改革开放的新高地,而千年前,雄州榷场则是宋辽贸易中开设最早、最重要的一个榷场,而且“澶渊之盟”还约定每年的岁币也在此交割。因此,雄州见证了宋辽边贸的繁华,也见证了宋朝官员每年交割岁币的郁闷。小小的雄州榷场,可以说是“澶渊之盟”影响的缩影。
材料4:榷场将此前因战争而时断时续的宋辽边贸固定住和官方化,双方官府也开辟了新的财税来源。雄州等地的榷场贸易,缓解了辽短缺的农产品供给压力。辽统治阶层意识到,只有与宋修好,才能保证财源滚滚。
大量中原书籍经由榷场流入辽国,潜移默化改变着辽国人的阅读习惯和思维方式。
——摘编自唐博:
《千年雄安:宋辽时代的榷场边贸》
问题:根据雄州榷场的贸易情况,可以看出“澶渊之盟”给辽带来了哪些好处?
材料5:宋辽输出商品对比表
——根据刘欣、吕亚军:
《宋辽贸易战论析》整编
问题:
1.辽通过榷场贸易得到了巨大的利益。相比之下,北宋还要每年向辽纳岁币,有人认为简直是吃了大亏。史实是不是这样呢?请依据上表分析,辽与北宋输出的商品分别有哪些种类?谁的商品类型更丰富?从商品的技术含量来看,宋辽输出的商品有何不同?
2.辽用初级产品换取北宋技术含量高的手工业品和奢侈品,谁更赚钱?
材料6:(河北雄州、霸州、安肃军、广信军四榷场)岁获四十余万。
——《宋史》
富弼乃议榷场之货,(每年宋辽贸易额)百有五十万。
——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
(宋辽之间)每年贸易总值,仅河北地区,就逼近百五十万贯,由于两国贸易基本上是一种加工制品和原料品的不等价交换过程,对宋来说,每年可以获得四十余万的利润。而这种利润收益,大致可以补偿宋在岁币上所受的损失,使两国的经济关系,借此保持一定的平衡。
——张亮采:《宋辽间的榷场贸易》
问题:从经济角度来看,北宋是否吃亏?
北宋凭借其农业文明的经济优势,占据了宋辽贸易的主导地位。即便辽把每年得到的岁币全部扔进去,也不足以弥补贸易逆差的缺口。边贸改变了宋辽的关系,剑拔弩张变成了称兄道弟。澶渊之盟后,宋辽几乎没有大的征战,在宋辽并立的165年中,这样的和平局面维持了121年,和平交往是宋辽关系的常态。和平的局面对宋辽双方都是有利的,促进了中原和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化干戈为玉帛,体现了宋辽双方的理性与智慧。
和平可贵,但以这样的方式换来的和平对北宋未来的发展也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利用纪录片与其他史料说明)。
设计意图:澶渊之盟的影响是难点,该如何突破这个难点呢?是照本宣科地告诉学生,澶渊之盟带来了和平,对宋辽双方都有利、皆大欢喜,它并不屈辱?这恐怕是没有多少说服力的。七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决定了他们更倾向于接受具体生动案例的启发,而非抽象的灌输。为了帮助学生真正地理解,选择了从“雄州”这个点切入,具体分析澶渊之盟对宋、辽以及民族交融的影响。教师通过一组问题,层层推进,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形成对“澶渊之盟”和榷场贸易的正确认识。通过有理有据的分析,学生能认识到它的进步性,也帮助学生形成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的核心素养。
历史是一面多棱镜,澶渊之盟的确带来了和平,但我们也应正视其消极影响。此后北宋在军事战备上的松弛懈怠造成了严重的后果,播放纪录片正是为了引导学生辩证地认识澶渊之盟的影响,吸取历史的经验与教训。
第三板块:碰撞中的交融
将学生分为政治、经济、文化三个组,每组分别完成不同的任务。
1.政治组:
材料7:隋唐时期,游牧在北方的契丹族与汉族的经济、文化联系日益密切。唐朝末年,北方汉人纷纷避乱,北出长城,带去了中原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活方式。
唐朝时,党项族……与中原文化的接触渐多,社会生产有所发展。
——统编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教材
耶律阿保机在建立辽国之后,就使用了从燕蓟地区俘虏去的许多汉族士人,如康默记、韩延徽、韩知谷等人,仿照汉制为辽国制定一些典章制度。……
元昊仿效北宋政府的组织,建立了一整套官制、兵制。
——翦伯赞主编:《中国史纲要》
问题:根据材料分析,在契丹族和党项族发展壮大的过程中,什么因素起了重要作用?
材料8:辽、西夏境内民族构成表
辽国制定了一种胡汉分治的制度:统治契丹族和其他游牧民族一律适用契丹旧制;统治汉人和旧渤海国人则适用汉制。
——摘编自翦伯赞主编:《中国史纲要》
胡汉分治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它为现代民族区域自治提供了历史经验;为一国两制提供了历史先例。
——摘编自文克成:
《辽朝的“胡汉分治”及其历史意义》
问题:辽、西夏境内的民族构成是怎样的?辽是如何管理境内不同的民族呢?这种制度有何历史意义?
材料9:辽宋夏金时期,我国境内的各政权同周边各族经济文化交往频繁,社会风俗相互影响,使我国各族形成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整体,这为元朝的大统一准备了重要条件。
——摘编自张岂之主编:
《中国历史·隋唐辽宋金卷》
问题:根据材料指出,这一时期各民族间的交往与交流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设计意图:这一组材料和问题的内在逻辑是:周边少数民族通过学习中原先进的生产方式、文化和政治制度而取得发展进步,说明了民族交融的重要影响;辽根据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不同的生产、生活方式、社会习俗进行分治,这是一种政治制度的创新,说明少数民族也为中华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这一时期的民族交融为元朝的统一准备了重要条件,民族政权并立中孕育着统一的因素,说明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2.经济组:任务是根据教材和已学的内容,找出反映当时民族间经济交流的史实。
如有的学生找到了教材第36页的“知识拓展:宋与辽、西夏的互市”,还有的学生活学活用,举出了雄州榷场的例子。教师在充分肯定学生后,对此小结:榷场贸易使各民族互通有无、各民族在经济上相互交流与依存。
设计意图:与政治组不同,经济组的任务不是根据老师提供的材料分析得出结论,而是要求学生找出史实来印证结论。目的是帮助学生形成“论从史出”的历史学习方法和灵活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3.文化组:
材料10:教材插图《契丹货币》《西夏符牌》《开元通宝》
问题:观察图中的契丹和西夏文字,再对比唐朝货币上的文字,分析契丹文、西夏文与汉字之间的联系,并做出推断。
材料11:皮囊图片和教材插图《契丹鸡冠壶》
问题:对比它们的外形、材质等,你能得出哪些结论?
材料12:教材插图《内蒙古自治区宁城县辽大明塔》
问题:观察此图,你能提取哪些历史信息?(提示:从外形、工艺、文化等角度思考)
设计意图:本环节充分有效地运用教材插图,意在不增加学生负担的情况下,深化教学内容,强化民族交融认识。学生通过观察和小组讨论,发现契丹和西夏文字是仿照汉字创制的、小小的鸡冠壶融汇了契丹族和汉族两个民族的文化、造型壮观雄伟的辽大明塔反映了契丹人精湛的技艺,从而了解契丹族与党项族通过学习中原汉族文化促进了本民族的发展,同时认识契丹、党项等少数民族对我国北部、西北边疆的开发所做出的重大贡献,进一步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缔造的。
小结:通过历史学习,我们感受到生活在中华大地的各民族,契丹、党项,还有之前我们学过的匈奴、鲜卑、羯、氐、羌等,他们在这片土地上,书写了自己的传奇,创造了自己的文明。边疆与中原共同推动了中华民族的形成与发展,各民族共同缔造了中华民族的历史与文明。
随着历史的发展,有些民族已经不复存在,他们融入了其他民族,汇入到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正如历史学家姚从吾所说,两族相安既久,契丹人逐渐“归入中原汉唐文化的主流,而成为广义的中华民族”。①各民族汇聚交融,聚多元为一体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设计意图:让学生认识到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体会各民族共同推动了中华民族的形成与发展,共同缔造了中华民族的历史与文明,形成中华民族、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观念,从而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价值观,增强中华民族认同感。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在中国古代史的教学中,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这条主线至关重要。“课标”明确要求“认识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我国各族人民密切交往、相互依存、休戚与共,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共同推動了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②
初中历史课程中的民族史内容比重较大,而古代的民族关系又极为复杂,既有“和”的“常态”,又有“战”的“非常态”,③如何正确开展民族关系史的教学?笔者认为,首先是在“中华民族”的情感下理解和认识古代中国的民族关系。其次,要树立民族平等的基本观念,充分认识到各民族都为祖国发展做出了贡献。再次,理解各民族正是在不断的交往、交流、交融的过程中,推动着多民族国家从分裂走向了统一,充分肯定国家统一的重大意义。
【作者简介】袁从秀,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李恩泉,中学高级教师,重庆市大渡口区教师进修学校历史教研员。
【责任编辑:王雅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