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文学文献史料学:当代文学史的基石
陈洁+高桂芳+吴申伦
【摘 要】近年来,当代文学历史化问题逐渐被提上议程,成为当代文学研究新热点。浙江大学吴秀明教授所著《中国当代文学史料问题研究》一书,强调史料对还原文学史现场的重要性,认为史料研究是当代文学史的基础工程。该书全面系统地总结并梳理了当代文学研究的各类史料,主张理论阐释与史料实证统一的文学研究方法,带着问题意识对文学与政治、经济、科技等的复杂关系进行学理阐述,用大量翔实而多样的史料展现了认识当代文学史所面临的复杂性。
【关 键 词】《中国当代文学史料问题研究》;当代文学史;史料研究
【作者单位】陈洁,浙江大学人文学院;高桂芳,北京大学出版社;吴申伦,浙江大学人文学院。
中国当代文学已经走过了六十多年的历程。近年来,当代文学历史化问题被逐渐提上议程,成为当代文学研究新熱点。相较于相对稳定的现代文学史,对当代文学不稳定性的追问,也引发了研究者们对现有当代文学史构建方式的反思。浙江大学中文系吴秀明教授一直关注当代文学历史化问题,他提出建设当代文学文献史料学,并以自觉的学术责任感,把目光投向更为基础的文献史料问题,将其视为当代文学研究面临的一次重要历史补课和战略转移,也发表了诸多颇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吴秀明教授2016年11月出版的《中国当代文学史料问题研究》一书,既是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国当代文学文献史料问题研究”的研究成果,也是国内第一部专门研究当代文学史料的论著,无疑是当代文学文献史料学建设道路上的里程碑。
文学史料指研究和编纂文学时所用的资料,包括传统的目录学、版本学、考据学、校勘学,以及现代图书情报学、信息管理学等。在《中国当代文学史料问题研究》的上编部分,作者梳理了公共史料(政策文件、重要讲话、报刊、内部材料等)、私人文学史料(日记、书信、回忆录等)、民间文学史料(手抄本、“地下”文学刊物、小报、民歌等)、期刊社团文学史料、通俗文学史料(文学作品类、争鸣与批评、文件和综述)、港台文学史料、书话与口述文学史料(编辑手记、文坛掌故)、版本史料、选本史料九类文学史料,详尽分析了不同文学史料的形态特征、研究价值与真实性问题等内容。由此看来,追求史料的完整性也是该书的特点之一。这种归类方式在继承了传统朴学和西方实证主义精髓的同时,把文件、讲话、检讨和小报等纳入文学史考察的平台之中,在全面系统还原和梳理当代文学史料的基础上,极大地呈现当代文学史料的丰富性与层次性。
吴秀明教授从事当代文学研究三十余载,早年在历史小说批评领域有着不俗的学术成果,后来将研究方向逐渐转向文学思潮、文学史和学科史,并出版了《中国当代文学史写真》《当代中国文学六十年》等文学史,以及诸多作品选评、选编与选本等。近年来,他进一步把对当代文学历史化问题关注的落脚点放在史料研究上,发表了多篇具有深远影响力的论文,并完成了“中国当代文学文献史料问题研究”项目,出版了《中国当代文学史料问题研究》。这段历程隐含了吴秀明教授对文学史研究观念的深刻认识和发展。在长期的历史小说批评工作和个人知识结构调整中,他发现历史的本体与历史的认识、事实与认识之间总是存在距离,尽管文学史不可能彻底复原,但是能够通过研究者的努力尽可能地接近它的本来面貌,而这一切的基石便是文学史料。
与之相对的是,在长期历史环境的影响下,当代文学领域盛行“以论代史”“以论带史”的研究理路,零星碎片的文学存在用一种文学意识概括就能成为一种文学史。由于忽视文学史料的基础性作用,这种文学史又很快被新的文学意识加工成的新文学史所代替。离开了文学文献史料基础的当代文学史,表现出思想过剩和理论泛滥的现状,各种文学史林立,加剧了当代文学史的不稳定性。当代文学文献史料学的提出是吴秀明教授依据多年当代文学研究工作经验,为当代文学学科建设总结出的结论。回归史料是当代文学研究从“作家作品—文学思潮—文学史—学科史”走向“作家作品—文学思潮—文学史—学科史—文学史料”学术谱系的过程。
面对纷繁芜杂的当代文学理论与史料,该书强调还原历史现场,返回历史语境的研究方式,努力厘清盘踞在作品创作、文学批评、文学事件和接受效应背后错综复杂的关系,避免对当代文学史产生主观化、脸谱化和简单化的理解。作者敬畏思想的同时,期望实现理论阐释与史料实证的统一,把当代文学史研究引入更为多元立体、开放广阔的新空间。为了直观表现文献史料的基础性作用,该书利用大量翔实而多样的史料来加以论证,通过比较文学史通行表述与当事者对事件的私人回忆之间的巨大差异,阐明了认识当代文学史所面临的复杂性。例如,港台新史料的发掘揭露使得学界不得不重新认识诗人余光中的形象,并对余光中热进行反思。再如,“书话与口述文学史料”一章中,关于《芙蓉镇》成稿,《古船》改稿的编辑手记,作家子女对《茶馆》《青春之歌》创作的回忆等史料,不仅有利于丰富当代文学史的形象,对当代文学研究如何准确、灵活和全面地分辨、运用史料更有着重要指导作用。
与以往研究者在掌握了一定的史料后急于下定论不同,吴秀明教授在《中国当代文学史料问题研究》中完全秉持了一种价值中立的态度,最大限度地还原历史而不是轻易评判历史。他认为客观公正地构建当代文学史,不仅受到空间性,即史料广域程度的影响,还受到时间性的影响,时间会带来档案解密、史料发掘及技术水平等物质变数,以及政治、文化思潮和学术研究新思路等精神因素变化。因此,吴秀明教授极力主张耐心做好当代文学文献史料的基础性工作,把尽可能真实、完整的史料留给后来的学者去评判。这种眼光与大气是当代文学研究学者中少有的。本着使用史料与实践能够对接的目的,在该书的下编部分,吴秀明教授就文学史料的利用发放、认识态度等问题,集中论述了史料与历史观、史料与政治、史料与科技、史料与实证及文化研究、史料与文学史编写等的具体关系。下编中加入了文代会报告与“潜在写作”等个案分析,以及现代文学馆对史料研究的价值与利用,从学术实践层面为史料研究工作的展开提供了经验。这些部分各自独立又相辅相成,使其成为一本逻辑严谨且具有很强方法论意义的学术著作。
在论证叙述方面,书中文字是严谨专业的,史料充足而不妄下定论,给予当代文学史更多可以深化钻研的空间。作者对史料的引证枚举并没有生搬硬套,在尊重史料真实性的前提下,剔除了冗杂的部分,又把史料描绘得很生动。“史料与文学史编写”一章中,作者寻章逐句罗列出现有当代文学史教材中的史料错误,显示了作者卓越的文本功底,使人信服。再如,书中完整呈现了陈忠实《白鹿原》、张洁《沉重的翅膀》几次修订再版的全过程,作者与編辑之间互动的细节清晰可见,以此来说明版本史料存在的问题。这无疑使本书与一些艰深晦涩的文学研究著作相比,具有更高的可读性。读者哪怕不是专业研究人员,也能够凭借该书翔实的文学史料,理解中国当代文学史的复杂与真实。这些宝贵的史料细节背后是作者深厚的学术功底,是该书逻辑结构得以成立的基础,正如文献史料是当代文学史的基石。
值得一提的是,该书在强调当代文学史料与古代文学、现代文学史料一脉相承的同时,独辟“当代文学史料与科技”一章,直面数字信息化技术应用给当代文学史料研究带来的挑战与机遇。电子化史料在检索、传播、使用和保存等方面有着实物史料所不具备的优势,但也存在容易被复制盗版等种种问题。作为史料的个人数据与隐私,电子史料对服务器的依赖,海量电子史料的收集渠道与分析方法,非典型化、碎片化电子史料的捕捉等,也是用电子史料进行当代文学史料研究时不可回避的问题。吴秀明教授对此抱以乐观积极的态度,并提出必须让史料与科技“联姻”,呼吁运用现代科技对当代文学史料进行整理分类,搜集、整理现有的网络文学史料,建立起当代文学史料新体系。
在书中,我们不仅能感受到吴秀明教授对史料研究表现出的深邃前瞻视野和平静的学术恒心,也隐约体会到他对当前文学史料研究严峻形势的危机感。一方面由于长期得不到足够的重视与支持,当代文学史料基本处于自生自灭状态,许多活材料,即留在当事人大脑或口述中的史料,正随着时间的流逝不可避免地消逝。抢救这些所存不多的活材料显得迫在眉睫,这也被吴秀明教授视为当代文学史料研究的一个重要任务。另一方面,在全球化、信息化的语境下,包括境外史料等在内的新情况、新问题都出现了,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如何在思想激荡碰撞、信息泛滥的时代中保持自主性、独立性,成为每一个本学科研究者无法回避的问题。史料是唯一不会随着思想的突变而轻易变化的,我们只有做好史料工作,才能稳固当代文学的学科基础。吴秀明教授秉持对当代文学史料研究的专注与热忱,以鲜明的问题意识和敏锐的前瞻意识对之展开进一步的学理阐析,显示了他关于构建中国当代文学史料学的宏大学术构想和对中国当代文学长久发展的期待。
参考文献
[1]吴秀明,刘杨.无法割断的历史情缘——吴秀明先生访谈录[J].新文学评论,2014(1).
[2]吴秀明.史料学:当代文学研究面临的一次重要“战略转移”[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2(2).
[3]钱理群.重视史料的“独立准备”[J].中国现代文学丛刊,2004(3).
[4]程光炜.当代文学学科的“历史化”[J].文艺研究,2008(4).
[5]王春林.读李洁非的《典型文案》[J].文学评论,2011(3).
[6]张颐武.当代中国文学史料学:起点与机遇[J].当代参考资料与信息,19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