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引领 担当作为 奋力开创新时代泰安机构编制工作新局面
李作超
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定》,对新一轮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作出全面部署。机构编制部门作为推进改革和机构编制管理的职能部门,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必须牢牢把握“走在前列、勇争一流”目标定位,突出党建先行、深化改革、创新管理三个重点,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从严治办,在新时代展现新气象新作为,为本地区发展实现“走在前列、位次前移”提供坚强体制机制保障。
一、突出政治建设,强化使命担当
明确“机构编制部门是党的工作机关、政治机关”的职责定位,突出政治建设的首位要求。一是不断提高政治站位和工作站位。把旗帜鲜明讲政治作为机构编制工作的生命线,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二是努力争当新时代改革发展排头兵。牢牢把握机构编制工作正确方向,保持坚如磐石的改革定力,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以开阔的眼界和有力的措施创造性地推进改革,努力形成一批能够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的工作品牌。三是在服务保障新旧动能转换上展现新作为。紧紧抓住加快推进新旧动能转换重大机遇,把握高质量发展深刻内涵,对接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切实发挥职能作用,持续放大放管服改革叠加效应,为创优释放动力活力的发展环境提供体制机制保障。四是增强机构编制工作的群众获得感。最大限度提高为民服务便利化水平,补齐公共服务短板,深化教育、医疗、文化等民生领域改革。
二、统筹谋划推动,聚力改革攻坚
理顺推进改革体制机制,深度服务泰安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加快全市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一是深化机构和行政体制改革。梳理全市党政部门功能定位、职责分工和工作关联度,重点谋划好党政机关合并设立或合署办公,科学配置党政部门及内设机构权力,为推进市县机构改革做好准备。深化开发区体制改革,积极推进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试点。二是全面纵深推进放管服改革。大力推广新泰市“贴心代办、一次办好”改革经验,全力打造营商环境高地,在全省创出放管服改革“泰安品牌”。继续精简市级行政权力事项,大力精简环节、材料,压缩办理时限,确保实现“3545”目标。复制推广上海浦东新区改革经验,稳妥推进“证照分离”改革试点。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积极构建以权责清单为基础、以“双随机、一公开”为原则、以信用监管为核心、以“互联网+监管”为支撑、以审慎监管为补充的监管体系。协调推进“五个一”集成服务改革,再推出一批“零跑腿”和“只跑一次”事项,力争年底前占比达到全部事项的90%,基本实现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领域全覆盖。三是积极深化事业单位改革。认真总结行政类事业单位改革试点经验,研究解决改革后续问题,适时全面推开。分类推进公益类事业单位改革,对面向社会提供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以法人治理结构建设为抓手,继续推进管办分离和去行政化改革,进一步理顺主管部门与事业单位关系,落实法人自主权;对为机关提供支持保障的,将整合机构、优化职能和编制配置,实行统一规范管理。稳妥推进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事业单位改革,确保2020年年底前退出事业单位序列。四是深入推进乡镇(街道)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总结宁阳县磁窑镇改革试点经验,按照“放得实、接得住、厘得清”的原则,将乡镇管理迫切需要且能够有效承接的部分县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赋予乡镇政府。以统筹机构设置、统筹编制资源和突破事业人员晋升“天花板”为着力点,构建基层治理新体系。
三、坚持控调结合,创新编制管理
适应当前机构编制刚性需求与严格控制态势并存形势,处理好“瘦身”与“健身”、“管住”与“用好”的关系。一是继续严控机构编制总量。认真贯彻中央严控机构编制精神和国务院“约法三章”要求,严格机构编制审批,从现在到新一轮机构改革结束,除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有明确要求的外,一律不再新增机构编制。确因工作需要调整的,坚持机构撤一建一、编制内部调剂,一律在现有总量内解决。二是积极做好创新挖潜。结合统筹党政群机构改革、放管服改革、事业单位改革,研究探索更多管用好用的挖潜新招实招。加强机构编制管理与政府购买服务的协调联动,减轻编制需求压力。三是全面提升机构编制信息化水平。适应当前大数据发展形势,将“互联网+机构编制”作为整体工作提档升级、跨越发展的有效载体,以被确定为省“智慧编办”项目推进试点市为契机,扎实做好“一云、六平台”测试运行工作。高起点开发建设机构编制科学决策系统,同步开发微信公众号、门户网站和办公内网,推动全业务上网。四是着力加强监督检查。推动机构编制法规纪律列入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内容,开展违规违纪典型案例警示教育。开展“条条干预”专项检查,扎实做好机构编制审计、巡视巡察、信访举报受理,强化机构编制纪律的刚性约束力。
四、锻造铁军劲旅,推进从严治办
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以“五个自觉”为统领,着力锻造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机构编制“铁军”。一是强化理论武装,做到自觉忠诚。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将其与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和“大学习、大调研、大改进”紧密结合。抓好党建工作责任制落实,抓实过硬党支部建设,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和戰斗性。二是突出服务意识,做到自觉利他。加大职能优化和机构编制配置力度,重点攻坚影响改革发展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推动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形成支撑高质量发展的结构布局。坚持多角度整合利用资源,在政策规定和本地实际结合上找到平衡点,把有限的机构编制资源用于经济社会发展急需。三是加强能力建设,做到自觉敬业。组织开展“全员挂职锻炼”,全年分三批选派干部到省编办挂职锻炼。加强传帮带和业务培训,打造会说、会写、会干的“三会”干部队伍。四是传承优良作风,做到自觉公道。将公道正派作为机构编制部门的立身之本和履职之要,始终站在泰安全市改革发展大局调机构、用编制。用好“亮点工作”评选和 “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工作推进机制,坚持正确用人导向,营造干事创业浓厚氛围。五是推进廉洁从政,做到自觉律己。认真履行“一岗双责”,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实施细则,坚决防止“四风”反弹回潮。大力开展廉政警示教育,强化纪律执行,加强重点岗位和风险点防控,切实维护良好政治生态。□E: FQJ
关键词:新时代 机构编制工作 编办 新局面
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定》,对新一轮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作出全面部署。机构编制部门作为推进改革和机构编制管理的职能部门,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必须牢牢把握“走在前列、勇争一流”目标定位,突出党建先行、深化改革、创新管理三个重点,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从严治办,在新时代展现新气象新作为,为本地区发展实现“走在前列、位次前移”提供坚强体制机制保障。
一、突出政治建设,强化使命担当
明确“机构编制部门是党的工作机关、政治机关”的职责定位,突出政治建设的首位要求。一是不断提高政治站位和工作站位。把旗帜鲜明讲政治作为机构编制工作的生命线,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二是努力争当新时代改革发展排头兵。牢牢把握机构编制工作正确方向,保持坚如磐石的改革定力,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以开阔的眼界和有力的措施创造性地推进改革,努力形成一批能够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的工作品牌。三是在服务保障新旧动能转换上展现新作为。紧紧抓住加快推进新旧动能转换重大机遇,把握高质量发展深刻内涵,对接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切实发挥职能作用,持续放大放管服改革叠加效应,为创优释放动力活力的发展环境提供体制机制保障。四是增强机构编制工作的群众获得感。最大限度提高为民服务便利化水平,补齐公共服务短板,深化教育、医疗、文化等民生领域改革。
二、统筹谋划推动,聚力改革攻坚
理顺推进改革体制机制,深度服务泰安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加快全市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一是深化机构和行政体制改革。梳理全市党政部门功能定位、职责分工和工作关联度,重点谋划好党政机关合并设立或合署办公,科学配置党政部门及内设机构权力,为推进市县机构改革做好准备。深化开发区体制改革,积极推进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试点。二是全面纵深推进放管服改革。大力推广新泰市“贴心代办、一次办好”改革经验,全力打造营商环境高地,在全省创出放管服改革“泰安品牌”。继续精简市级行政权力事项,大力精简环节、材料,压缩办理时限,确保实现“3545”目标。复制推广上海浦东新区改革经验,稳妥推进“证照分离”改革试点。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积极构建以权责清单为基础、以“双随机、一公开”为原则、以信用监管为核心、以“互联网+监管”为支撑、以审慎监管为补充的监管体系。协调推进“五个一”集成服务改革,再推出一批“零跑腿”和“只跑一次”事项,力争年底前占比达到全部事项的90%,基本实现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领域全覆盖。三是积极深化事业单位改革。认真总结行政类事业单位改革试点经验,研究解决改革后续问题,适时全面推开。分类推进公益类事业单位改革,对面向社会提供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以法人治理结构建设为抓手,继续推进管办分离和去行政化改革,进一步理顺主管部门与事业单位关系,落实法人自主权;对为机关提供支持保障的,将整合机构、优化职能和编制配置,实行统一规范管理。稳妥推进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事业单位改革,确保2020年年底前退出事业单位序列。四是深入推进乡镇(街道)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总结宁阳县磁窑镇改革试点经验,按照“放得实、接得住、厘得清”的原则,将乡镇管理迫切需要且能够有效承接的部分县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赋予乡镇政府。以统筹机构设置、统筹编制资源和突破事业人员晋升“天花板”为着力点,构建基层治理新体系。
三、坚持控调结合,创新编制管理
适应当前机构编制刚性需求与严格控制态势并存形势,处理好“瘦身”与“健身”、“管住”与“用好”的关系。一是继续严控机构编制总量。认真贯彻中央严控机构编制精神和国务院“约法三章”要求,严格机构编制审批,从现在到新一轮机构改革结束,除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有明确要求的外,一律不再新增机构编制。确因工作需要调整的,坚持机构撤一建一、编制内部调剂,一律在现有总量内解决。二是积极做好创新挖潜。结合统筹党政群机构改革、放管服改革、事业单位改革,研究探索更多管用好用的挖潜新招实招。加强机构编制管理与政府购买服务的协调联动,减轻编制需求压力。三是全面提升机构编制信息化水平。适应当前大数据发展形势,将“互联网+机构编制”作为整体工作提档升级、跨越发展的有效载体,以被确定为省“智慧编办”项目推进试点市为契机,扎实做好“一云、六平台”测试运行工作。高起点开发建设机构编制科学决策系统,同步开发微信公众号、门户网站和办公内网,推动全业务上网。四是着力加强监督检查。推动机构编制法规纪律列入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内容,开展违规违纪典型案例警示教育。开展“条条干预”专项检查,扎实做好机构编制审计、巡视巡察、信访举报受理,强化机构编制纪律的刚性约束力。
四、锻造铁军劲旅,推进从严治办
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以“五个自觉”为统领,着力锻造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机构编制“铁军”。一是强化理论武装,做到自觉忠诚。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将其与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和“大学习、大调研、大改进”紧密结合。抓好党建工作责任制落实,抓实过硬党支部建设,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和戰斗性。二是突出服务意识,做到自觉利他。加大职能优化和机构编制配置力度,重点攻坚影响改革发展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推动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形成支撑高质量发展的结构布局。坚持多角度整合利用资源,在政策规定和本地实际结合上找到平衡点,把有限的机构编制资源用于经济社会发展急需。三是加强能力建设,做到自觉敬业。组织开展“全员挂职锻炼”,全年分三批选派干部到省编办挂职锻炼。加强传帮带和业务培训,打造会说、会写、会干的“三会”干部队伍。四是传承优良作风,做到自觉公道。将公道正派作为机构编制部门的立身之本和履职之要,始终站在泰安全市改革发展大局调机构、用编制。用好“亮点工作”评选和 “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工作推进机制,坚持正确用人导向,营造干事创业浓厚氛围。五是推进廉洁从政,做到自觉律己。认真履行“一岗双责”,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实施细则,坚决防止“四风”反弹回潮。大力开展廉政警示教育,强化纪律执行,加强重点岗位和风险点防控,切实维护良好政治生态。□E: FQJ
关键词:新时代 机构编制工作 编办 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