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真卿《勤礼碑》的结字空间特点
黄美琼
唐代是楷书最繁荣的时期,颜真卿是这时期承前启后的大书法家,是新书体的创作者。颜真卿,字清臣,祖籍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至北齐颜之推入周后,世居京兆万年(陕西西安)。开元进士,曾为平原太守,故世称颜平原。因平定安史之乱有功,升任吏部尚书、太子太师,封鲁郡开国公,故世称颜鲁公。颜真卿书法作品留世非常之多,我们所熟知的《雁塔提名》《多宝塔感应碑》《东方朔画赞》《勤礼碑》等,每一个碑帖都是一种风格。书法不断变化的轨迹告诉我们颜真卿的一生都在吸取营养,不断突破创新,其中《勤礼碑》是颜真卿最具代表性的代表作,因为在这个作品中颜体的风格已经完全成熟,笔力沉着,雍容端正,与以往作品不同,《勤礼碑》给人以庄重浑厚感。《勤礼碑》是颜真卿在71岁时纪念曾祖父而立墓碑,碑文的内容追述颜氏家族祖辈功德,叙述后世子孙在唐王朝的业绩,碑文现藏陕西省博物馆碑林,定为国家重点保护文物。陈振濂先生说:“在隋唐的基础上进一步使楷书定型化、规范化发展,经李邕的变异,至一代大师颜真卿出,真正的唐代楷书面目出现了。”[1]可见颜真卿的书法地位之高。
一、形势论与空间意识
形与势一直以来都是书法艺术最重要的问题。古代战争繁多,人们熟读兵书,形与势就来源于兵法。蔡邕《久势》说:“夫书肇自然,自然既出,阴阳生焉,阴阳既生,形势出焉。”形势与阴阳理论将书法艺术中所有的表现形式都建立在一种对比关系的基础上。书法艺术是通过书写时的提按顿挫发生形变,通过轻重快慢体现势,形与势的变化都是在抒发书写者的思想感情,引观者共鸣,正如张怀瓘在《文字论》中所言:“文则数言乃成其意,书则一字已见其心。”[2]时隔千年,我们似乎还能看到颜真卿书写《勤礼碑》时的性情。形与势的组合构成了书法艺术的空間。
许慎在《说文解字序》中解释“文字”时说:“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孳乳而浸多也。著于竹帛谓之书,书者如也。”[3]文字书法艺术赖以生存的基础,每个文字又是由不同的点画去组合而成的,不同的点画组合成不同的形态,展现出不同的取势,表达不同的趣味性。书法艺术中的形是通过点画的粗细、方圆、笔锋的中锋和侧锋来表现,形态各异,与音乐艺术的音色相似。沃兴华先生说:“点画通过不同的造形,表现为流美与沉郁、发露与含蓄、浑厚与轻灵、阳刚与阴柔。”[4]《勤礼碑》中的点画方圆兼用,方中带圆,圆中略有篆意,横细竖粗,变化莫测,对比强烈,这样的点画营造出来的空间体现出一种恢弘的气势、豪迈的风骨。颜真卿年青时向张旭学习草书,他真诚好学的态度,得到了张旭的认可传授笔法予他,后来灵活地运用在他的书法创作中,如颜楷强调的是腕力作用,强调中锋用笔,取篆隶之势。
白砥先生说:“隶变以后,汉字的点画形态在走向丰富多变的同时,其各自之间的上下左右顺序的关系也已经存在。”[5]书法的点画书写运动的势是存在的,主要出于视觉运动上的经验接受。楷书属于静态字体,在点画中笔势的局限在起、行、收笔,有各种轻重的变化,就是变化不说很大,但是势还是在字里行间的,每个点画的书写的取势都十分重要,一个点画的取势要根据字形来取,一个字的取势要根据所在篇章来取,这样创作出来的书法作品才有形势。在结体中,由于连续的书写性,连带关系的出现,使轻重快慢有了更具体的表现。
二、用笔与空间
(一)笔锋的基本运动
楷书的用笔也是根据时代的变迁而发生改变的,魏晋时期的楷书主要特点是方笔,发展到唐朝的时候用笔已经有很大的变化,主要是方笔到方圆结合。“关于笔法的论述有相当一部分谈到速度问题,但是速度更多地取决于一个时代、一定作者审美的理想。”[6]笔法的基本运动分别是绞转、提按、平动,这三种运动的组合构成了纷繁复杂的笔法。
《勤礼碑》用笔多用“悬针法”,字体方正,横细竖粗,行笔顿挫有力。运笔方面是笔笔藏锋逆入,笔笔中锋。张旭自述其学书经历中我们得知,“锥画沙”是通过藏锋的笔法来完成的,藏锋能达到“力透纸背”的艺术效果,这样写出来的线条浑厚圆劲。左右重点竖画写得略带圆弧形,而且右边的竖画总是重于左边,这样的目的是让整个字的结构更加浑厚有力而富于内在力量(图1、图2)。萧元曾说:“颜书则强调规范化,以横轻竖重为基本特征,讲究笔笔落到实处,‘细劲入骨如秋鹰。”[7]唐人写书尚法,颜真卿作为“尚法”的代表和“法”的集大成者,偏偏是向“不受形式的任何束缚拘限”“没有确定形式”的张旭学习的笔法,他是把张旭的“不定式”笔法运用到楷书的创作中去,看似无法,实则蕴含古法,改变了唐初瘦劲的楷书书写风格。
(二)篆隶入楷
欧阳中石先生说:“他的楷书取诸书风格中厚重宽博的一面,增益以篆隶的质朴恢弘,高华肃穆,宏伟庄严,其精神似与盛唐气象相契。”[8]颜真卿出身名门,家族历代皆有饱学之士,他传世的作品多为楷书、行书,然而却常常能看到篆隶的用笔在里面,这说明他对篆隶等书体也是颇有研究。勤礼碑中也有记载,他的曾祖颜勤礼工于篆籀;旭卿善草书;曜卿工诗善草隶;茂曾讷言敏行,颇工篆;允南善草隶。在这样的一个善书的家族环境中他不可能不去关注其他书体。在这样的影响之下他将篆书用笔引入楷法是必然的,取其内蕴去其外形,以厚重的点画,对唐初瘦硬的楷书风格进行创新,改变了唐初瘦硬的书法风格。楷书能够灵活运用篆隶的笔法,颜真卿能够轻易驾驭篆隶的笔法,这也是颜体不同于其他书体的根源所在。
傅山曾说:“楷书不知篆隶之变,任写到妙境,终是俗格。楷书不自篆隶八分来,即奴态不足矣。不知篆籀而讲字学,书法,皆寐也。”[9]书法的各个字体是相通的,没有任何一个字体能够独立而存在,都是互相借鉴,共同进步和发展的。颜鲁公将篆书的笔意和篆书的部首挪用到他的楷书创作中去,用篆书的结字去打破法度森严的唐朝楷书,例如:图3把“明”写作“朙”,篆书的部首楷用,而且线条非常圆浑;图4把“年”写作“秊”.他将隶书的用笔和古拙的气息也运用到书法创作中去,例如:图5“映”字横的用笔就是运用了隶书横画有波傑体征;图6“恭”字捺笔往里凹弧度较大这也用了隶书的笔意。书法必然是在继承与变化中发展的,对传统的继承与创新并进,颜体的篆隶入楷就是继承与创新的体现。
三、章法与空间
章法是一幅作品的整体布局设计,是书法作品中字与字之间、行与行之间的连贯呼应,用来平衡和协调整体,布局的好坏关系到这幅作品的成功与否。魏晋时期的二王书风在章法上强调的是虚实相生,‘计白当黑;但是颜真卿的《勤礼碑》里我们可以看到,圆浑、厚重的线条“布满”了整个篇章,在章法上作出了创新。“颜书追求重量感的表现,结字、用笔、布白都力求饱满,‘计黑当白。”[10]颜体的创新在初期也遭到质疑,因为要創新就要突破前人所定下来的一些规矩,这看似在破坏“古法”的行为,一时之间还有部分人不能接受这样的创新,时间证明颜真卿这样的创新是伟大的。颜体“新书风”的确立,标志着当时社会人们的审美心理和审美标准。
“章法具有两重性,一方面是展示空间的局部,章法的形式要与展示空间的形式相一致。另一方面是作品中所有造形元素的组合,除了笔墨之外,还有余白,余白也有重要的表现性。”[11]《勤礼碑》里面虽然是布局比较满,但是字内空间和字间空能却够很好地融合,字形的大小、点画的长短、字与字的穿插都处理得十分恰当,这样局部和局部的组合是书法构成的体现,让看似没有空间的篇章里有大空间,这也是这碑刻能够被认可的原因之一;点画是书法的基础造形元素,通过这些元素组合成书法艺术,勤礼碑里面字的造形不稳,甚至是微度倾倒,依靠上下左右的字的倾侧变化、字的大小和枯湿变化等相互呼应,将没有连贯的字组合成一个整体。
四、影响
范文澜先生曾说:“宋人之师真卿,如同初唐人之师王羲之。杜甫诗‘书贵瘦硬方通神,这是颜书行世之前的旧标准;苏轼诗‘杜陵评书贵瘦硬,此论未公吾不凭,这是颜书风行之后的新标准”[12]这是中唐之后出现的学颜现象,可见颜体的创新得到了普遍的认可,影响也很大。“颜真卿的书法,尤其楷书稳实端庄,尽合字学,不独可以陶冶性情,适合于官场文书的应用,而且便于提署书丹,书写大字,所以,颜书以一出,学者不绝。”[13]距离他就近的是晚唐的柳公权,苏轼在《书唐氏六家书后》有记载,再往后有五代的杨凝式,宋代的苏轼、黄庭坚等都极力推崇颜字,明代的董其昌,清代的刘墉、何绍基等,今天颜体更是作为中小学书法教学的重要教材,也是我们书法专业学习的学习资料。
中国书法经历数千年的变化与发展,古人留下的经典需要我们去继承与发扬。习主席提出我们要民族自信、文化自信,要做到这些就要把我们民族的瑰宝书法发扬与继承,《勤礼碑》就是学习楷书的经典,书法爱好者或是对传统文化感性趣者都常常用它作为临习对象。以上是我浅薄理解,望各位专家、老师批评指正。
注释:
[1]陈振濂.书法学(上)[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2:290.
[2]华东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室.历代书法论文选[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12:209.
[3]崔尔平选编点校.历代书法论文选续编[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12:3.
[4]沃兴华.形势衍书法创作论之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3.
[5]白砥.汉字空间与书法艺术[J].中国书法,2001, (09) :46-48.
[6]邱振中.笔法与章法[M].南昌:江西美术出版社,2012:3.
[7]萧元.书法美学史[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0:199.
[8]欧阳中石.书法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36.
[9]傅山.霜红龛集·卷三十八·杂记三[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5:694.
[10]萧元.书法美学史[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0:200.
[11]沃兴华.形势衍书法创作论之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17.
[12]萧元.书法美学史[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0:200.
[13]朱关田.中国书法史[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169.
作者单位:
广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