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中有乱,克难前行
赵丽华
2015年,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国际体系深刻调整,中东欧国家作为重要新兴发展力量,顺应国际国内形势发展,积极调整内外政策,地区形势总体保持稳定、发展态势,也面临一些不确定因素,呈现出一些新特点、新趋势。
政局总体稳定,政治力量发展孕育新变化
一、各类选举平稳有序,主要国家政局保持稳定
2015年,波兰、克罗地亚先后举行总统、议会选举,阿尔巴尼亚、保加利亚先后举行地方选举。5月,波兰举行总统选举,主要反对党法律公正党候选人杜达问鼎总统宝座。在10月举行的波兰议会选举中,该党以37.58%的得票率击败连续执政八年的公民纲领党,并首次实现一党执政。1月,克罗地亚举行总统选举第二轮投票,最大反对党克罗地亚民主共同体候选人基塔罗维奇夺得总统宝座,成为克罗地亚建国以来首位女总统。11月,克罗地亚举行新一届议会选举。以克罗地亚民共体为核心的右翼反对党“爱国联盟”以三席的优势险胜以社民党为核心的左翼“克罗地亚增长”联盟。6月、10月,阿尔巴尼亚、保加利亚先后举行地方选举。阿尔巴尼亚社会党、保加利亚公民党作为两国主要执政党在选举中取得压倒性胜利,执政党地位更加稳固。
捷克、匈牙利、塞尔维亚、保加利亚等国家执政党或执政联盟在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维护稳定等方面积极作为,因应形势变化深入调整政策,不断改进和提高执政能力,执政地位相对稳固。
二、朝野争斗烈度增强,部分国家政局陷入动荡
马其顿、罗马尼亚两国朝野斗争升级,政坛震荡加剧。罗马尼亚左翼政府倒台。2014年底罗马尼亚总统选举以来,以总统约翰尼斯和国家自由党为代表的右翼政治力量频频向政府发难,一年内两次向议会提交对政府不信任案,最终借火灾事故,通过大规模民众抗议游行推翻政府。各政党已着手备战2016年议会选举,分化组合加速,罗马尼亚政坛酝酿新一轮政坛角力。马其顿政局陷入动荡。马其顿因年初最大反对党社会民主联盟曝光马其顿政府高官电话窃听丑闻和马其顿警方在北部城市库马诺沃采取“反恐围剿行动”等事件引发政局持续动荡,社民盟在首都组织反政府示威,执政党马其顿内部革命组织随即组织大规模反制集会。马其顿陷入2001年内战以来最严重的政治危机。7月,在欧美施压和调停下,马其顿朝野四大政党经过八轮谈判,最终就政治解决国内危机达成共识。延宕近半年之久的马其顿政治危机暂时缓解,但社民盟和马内革组织两大政党严重对立的状况并未根本改观,激烈的党争仍严重干扰马政局稳定。
三、政党政治活跃,“右强左弱”格局初现端倪
2015年,地区各国政党角力错综复杂,权争激烈,各派力量此消彼长,折射地区政治生态新变化和政党格局新动向。克罗地亚总统、议会大选中,以社民党为核心的左翼政党接连失利,以克民共体为代表的右翼力量在巩固实力基础上“收复失地”,重新赢得总统宝座和议会第一大党地位。波兰总统、议会大选中,右翼的公民纲领党、法律与公正党虽朝野易位,但仍牢牢占据议会最大两党地位。民主左派联盟党等左翼力量则首次被排除在议会之外,生存环境进一步恶化。波兰政坛“左右失衡”态势增强。罗马尼亚右翼国家自由党强力挑战社会民主党执政地位,导致左翼政府提前下台。保加利亚地方选举后,右翼公民党同左翼社会党差距进一步拉大,政坛“左降右升”态势明显。总体看,地区政治力量“左降右升”态势明显,政党政治钟摆已从2014年“左右均势”状态向右回调,“右强左弱”政党格局雏形初现。
四、主要政党加强反腐倡廉制度建设,积极探索符合国情的发展道路
一是更加注重反腐倡廉制度建设。中东欧主要政党深刻认识到腐败严重侵蚀党的执政基础,加大力度构建党内国内严密的反腐败制度体系。罗马尼亚社民党加强党内反腐倡廉法规制度建设,出台《党员道德和行为准则》,惩防并举,通过健全党内规章制度推进反腐败斗争,夯实廉洁从政的基础。该准则是社民党成立以来制定的第一个规范党员道德行为的文件,也将对罗马尼亚其他政党出台类似文件起到良好示范作用。作为主要执政党的保加利亚欧洲发展公民党和塞尔维亚前进党均在施政中注重构建严密的国家反腐败制度体系,坚定不移推进反腐败斗争。保加利亚议会通过《2015年至2020年国家预防和反腐败战略》、塞尔维亚政府出台《国家反腐败战略》。同时,保加利亚、塞尔维亚两国司法和检察机关还侦办了一批重大腐败案件,相关政府官员和公务人员受到严厉惩处,“反贪腐”已成为两国政治生活的一个关键词。
二是更加注重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东欧主要政党深刻认识到良好的执政绩效是政党立于不败之地的法宝,各国执政党更加重视经济发展问题。主要政党根据国内外经济环境和本国国情,制定国内经济发展规划,主动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均把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作为治国理政的重中之重,致力于以政绩树党威。各党党纲和竞选纲领中普遍强调实现经济增长、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创造更多就业机会的经济使命,在党际交流中也更加重视学习借鉴经济管理经验,并日益重视同新兴国家的经济合作。匈牙利青年民主联盟的“东向南下”战略、塞尔维亚前进党的“两扇门”政策和斯洛文尼亚现代中间党推出的《国家改革计划》、《国家稳定计划》等都是结合本国实际,因应国际格局调整,以服务国家利益为根本出发点,提出的治国理政新思路。
经济持续复苏,
结构性问题痼疾未除
在欧洲经济连续三年保持温和增长背景下,地区各国着力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各项举措,2015年地区经济保持稳健复苏势头,主要宏观经济数据企稳向好。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中东欧13国经济2015年首次全部实现正增长,具有重要转折意义,但地区经济增长仍不均衡,“双速”格局态势依旧。
中欧国家经济增长强劲。2015年平均经济增长率约为3.4%,远高于欧盟和欧元区1.9%和1.6%的平均水平。其中,捷克全年经济增长约为3.8%,波兰约为3.6%,斯洛伐克约为3.2%,匈牙利约为3%,斯洛文尼亚约为2.3%。这些国家经济强劲复苏主要得益于合理使用欧盟援助资金;工农业生产增幅明显,建筑业表现超出预期;出口和内需双重拉动经济增长。
东南欧国家经济温和复苏。2015年平均经济增长率约为2.2%。其中,黑山、马其顿的经济增长率约为3.2%,阿尔巴尼亚约为2.7%,波黑约为2.1%,保加利亚约为1.7%,克罗地亚约为0.8%,塞尔维亚约为0.5%。出口贸易对于国内市场狭小的东南欧国家仍具重要意义。随着欧盟主要经济体经济增长势头的稳步回升,地区国家出口均得以提振,并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同时,地区各国政府均将改善整体商业和投资环境作为经济改革的重点方向,以期达到提升市场竞争力,提高居民生活水平的目的。
作为外向型中小经济体,中东欧国家经济发展面临严峻挑战。一方面,各国对欧盟资金和市场的过度依赖依然是制约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瓶颈;另一方面,高负债、高赤字、高失业、人口老龄化等结构性问题短期难以革除。地区国家欲稳固和加强复苏势头,实现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仍需进一步推进着眼于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的结构性改革,采取更加合理的公共财政政策,实现消费、投资、出口“三驾马车”齐头并进地均衡拉动经济增长。
乌克兰危机分化各国对俄立场,难民潮处置凸显新老欧洲分歧
在乌克兰危机引发俄罗斯同西方关系深度调整背景下,处于同一地缘板块的中东欧国家出于维护自身利益考量,对俄罗斯态度出现分化。波兰和罗马尼亚基于历史与现实考量,挺欧拥美,支持对俄制裁。波兰表示红场阅兵是当今世界不稳定、不安宁的象征,是面向现在和未来的武力展示。罗马尼亚欢迎北约在罗马尼亚设立军事指挥中心并加大对罗马尼亚军事投入。以捷克、斯洛伐克、保加利亚为代表的大多数中东欧国家出于对俄罗斯经济、能源依赖的利益考量,均反对欧美对俄经济制裁。捷克总统还顶住欧盟压力出席俄“5·9”庆典活动。匈牙利坚持推进“向东开放”战略,不顾美欧反对,坚持发展同俄罗斯关系,成为乌克兰危机后第一个邀请普京往访的欧盟成员国。塞尔维亚同俄罗斯传统友谊深厚,经贸合作密切。塞尔维亚国家领导人多次公开表示,入盟是塞尔维亚的优先目标,但塞尔维亚永远是俄罗斯的朋友,不会对俄罗斯采取制裁措施。5月,塞尔维亚总统出席俄“5·9”庆典活动,参加红场大阅兵,并派军队方阵参加阅兵式。10月,塞尔维亚总理武契奇访问俄罗斯,同俄罗斯加强了能源、农产品贸易等合作。中东欧国家对俄罗斯关系存在的内部差异反映出这些国家保护自身安全及经济利益,寻求国家利益最大化的现实诉求。
2015年,欧洲难民危机愈演愈烈,涌欧人数持续不减,欧洲面临二战后最严重的难民危机。新老欧洲国家在应对难民潮问题上立场迥异、分歧严重。作为难民“目标国”的西欧国家出于兑现其价值观和“道德责任”考虑,强力推行难民分配方案;作为“过境国”的欧盟内中东欧国家因国小力弱、民族成分单一,主张自愿接纳,或强烈反对或暗中抵制“摊派”方案,多国强力管控边境,实施“闭关锁国”之策;而作为“通道国”的西巴尔干未入盟国家则因安置大量过境难民力不能及,纵容甚至帮助难民尽快过境,对欧盟要求其就地安置难民的做法颇有怨言。在难民潮冲击下,中东欧成员国质疑或抵制欧盟为解决危机出台的举措,并引发部分老欧洲国家批评“再次挑战欧盟价值观底线”。难民危机拉大了原本就难以融合的新老欧洲的裂痕,再次突显出双方不同的利益诉求甚至理念差异,并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中东欧国家内部的保守力量和疑欧思潮的上升。
“一带一路”建设为中国—中东欧合作增添新活力,“16+1合作”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新跨越
2015年,在“一带一路”倡议全面落实,中欧四大伙伴关系稳步推进大背景下,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合作提质增速、发展势头强劲。在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机制的引领下,双方高层交往频繁,经贸投资合作拓展,人文交流亮点纷呈。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呈现出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良好发展态势。特别是11月第四次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在苏州举行,这是中方首次举办领导人会晤。会议发表了《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中期规划》和《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苏州纲要》两份重要文件,为双方未来合作进行了顶层设计、规划了发展新蓝图。苏州会晤成果丰硕,成为“16+1合作”进程中一个新里程碑,也为深化互利共赢的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注入新能量。
2016年是中国“十三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落实《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中期规划》起步之年。中国同中东欧国家将着力实现“16+1合作”同“一带一路”建设充分对接,实现“16+1合作”同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全面对接,实现“16+1合作”同各自发展战略有效对接,携手共同开创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和中欧合作互利共赢新局面。
(作者单位: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东欧中亚局)
(责任编辑:魏银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