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竞赛和国家形象

刘高阳
【摘 要】本文比较了英美主流媒体对中国发射月球探测器以及印度发射火星轨道探测器的报道,研究了报道的议题设置、信源采用以及不同信源与主题呈现的关系,并由此探索中印两国形象的建构过程。研究发现,在太空探索的报道范畴中,英美媒体对中国更多呈现出富有野心、经济科技实力不断增强、国内团结一致支持太空计划等大国形象,对印度则多呈现了其努力进行太空探索的同时所面临的经济与民生问题。
【关键词】国际传播 比较研究 太空探索 中国 印度
2013年11月5日,印度空间研究组织(ISRO)在萨蒂什·达万航天中心发射了火星轨道探测器,如果顺利,探测器将于2014年9月抵达火星轨道。2013年12月2日,中国国家航天局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了由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命名为“玉兔”的月球车搭载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探测器于12月14日成功着陆于预定的月球虹湾地区。
中印两国同为发展中国家的佼佼者,在经济发展速度、人口数量等诸多方面存在相似之处,而在政治制度,宗教习俗,文化传统方面又存在着诸多差异。两国近期的太空探索活动均引起了英美主流媒体的广泛关注,而研究这些媒体在报道中印两国具有相同性质、同时又涉及诸多其他议题的太空探索活动时存在的相同点和差别,便可管窥两国的相近和相异,这也是国际传播中信息流动的一个例证。
一、理论背景
在探讨媒体对人们认知特定群体、国家的影响因素中,“新闻框架”与“刻板印象”是学者引用的较多的理论。框架可以理解为采取一种集中的组织思路,采用选择、强调、排除、增加和精心处理等方式,通过标题、导语、引文和重要段落的体现,对新闻内容做出报道的做法。从框架理论视角对新闻可以作这样的理解:新闻生产者通过选择、强调或者重组新闻事实的框架模式来进行新闻报道,在新闻文本中隐藏着新闻框架,这种框架影响受众对新闻事件的解读和诠释。新闻框架影响受众如何思考、处理和储存信息,长期狭隘的程式化报道难免会让受众产生刻板印象——刻板印象与新闻框架在形象的意义生成过程中联结在一起。
在框架分析中,对文本内容的关注是重点。如分解句法结构,脚本结构,主题结构与修辞结构的方式。其中,主题结构式之新闻报道的假设——验证特色,即报道有个基本主题假设,各种事件出处及主张都为了说明和支持这一假设。同时,新闻报道的主要修辞特点常受信源的限制,所以本文框架分析中的重点又落在了分析新闻主题与信源的关系上。
用框架分析法分析媒体对某类群体、国家的描绘,以及用刻板印象理论阐释特定群体的媒体形象是传播学界的惯用方式。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相关研究大量涌现,如对党员、农民、民工等群体的形象分析,对某一新闻事件报道的分析等等。本文涉及的特定事件与主题,由于发生的时间较近,所以尚无相关研究。
二、研究问题
在冷战结束多年后的今天,通常英美主流媒体对太空探索活动的报道已多专注于科学领域的进展,对中印的报道没有超越太空探索这一大的范畴。但在议题选择上,中国和印度探索太空的行动则不仅仅被视为一项科技活动,报道的细节大量篇幅都涉及了中国和印度两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国际诉求以及现状。
如《纽约时报》对中国的报道提到了中国科技体系中的“糟糕的官僚协调”,而此次探月活动则是中国不断努力提升“系统工程”的例证;对印度的报道则大量的引述了印度教中对火星的看法,并提到了印度航天机构负责人在发射前到神庙祈求保佑。这些不同的角度和叙事是英美社会对中印两国抱有固有看法的体现,但是这些固有的看法和印象在英美主流媒体的报道中是否具有普遍性?而这些看法和印象又是什么?在阅读了大量报道之后,我们提出了如下研究问题:
Q1:媒体在对中国/印度发射月球探测器/火星轨道探测器报道的主要议题是什么?
Q2:媒体在对中国/印度发射月球探测器/火星轨道探测器的报道中所采用的不同信源类型与报道主题有何关系?
Q3:媒体在对中国/印度发射月球探测器/火星轨道探测器的报道中两国形象如何被建构?存在什么差异?
三、研究方法
(一)抽样与样本
本研究选择了《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及《卫报》作为报道来源,以“Jade rabbit/china moon landing”以及“India ma-
rs mission/probe”为关键词,在三家报纸的网站上进行了搜索。在报道的时间跨度上,选择了从印度发射火星轨道探测器的2013年11月5日到2014年1月5日。以上述标准,共收集到了有关中国发射月球探测器的报道13篇,有关印度发射火星轨道探测器的报道12篇。两者较为均衡。
(二)类目建构
根据研究问题,本文所关注的报道中的变量为“报道议题”、“新闻信源”“中国/印度国家形象”。本文遵循内容分析研究的一般程序,在分析开始前,我们以预研究(pilot study)的方式阅读了全部收集到的报道,并在此基础上建构了变量的类目。
1、报道议题
本文将报道议题划分为以下六个类别:(1)政治/太空竞赛/霸权/意识形态(2)太空探索/科技进步(3)太空探索带来的环境问题(4)太空探索与民生问题(5)太空探索与经济发展(6)其他。其中,报道中对两国的发射活动的一般性描述以及对飞行器以及探测器技术指标的一般性描述都被归为太空探索/科技进步议题;其他议题指无法归入上述类别、但在报道中被提及的议题,如对印度宗教中火星的地位,以及以此角度出发进行的讨论等。
2、新闻信源
信源在此指消息的线索和来源,本文将其分为以下八个类别:(1)当事国政府机构/国营媒体(2)媒体所在国政府机构/媒体(3)当事国相关机构科学家/技术人员(4)媒体所在国科学家/技术人员(5)第三方机构科学家/技术人员(包含当事国非相关机构科学家/技术人员)(6)记者采访(7)当事国非国营媒体(在文中提到)(8)其它。在文中明确交代信源的(如“据国营电视台报道”)即明确分类;而其余未标明新闻来源但是可以从记者的叙述中推知来源的,也可归入上述类别;其余无法判断来源的,根据叙述的事实分别归于记者采访或其它。
3、中国/印度形象框架
国家形象不同于个人或者群体形象,难以用形容词归类并量化。所以在形象评价上,本文仅以正面、负面以及中性为评价标准。在类目建构上,本文以符号性的词语使用为具体的考查方式,将评价分为(1)不利的,批评性的符号(unfavorable),如在文中使用了质疑(doubt),批评(criticize),等评价性的词语(2)有利的,称赞的符号(favorable),如在文中使用了骄傲(pride),庆祝(celebrate),荣耀(honor)等评价性的词语(3)中性的,描述性的符号。
(三)编码与数据分析
本研究涉及的报道均篇幅较长,涉及面也较广,为了更好地分析评价符号及其与信源间的关系,本研究以报道文本中的自然段为编码单位。在对中国的报道中共有141个段落,对印度的报道中共有126个段落被编码,两者较为均衡。
本文从对两国的报道中分别随机抽取了20篇报道,邀请另一位传播学硕士研究生作为独立编码者进行检验,Krippendorf Alpha值显示两位编码员间的信度值为85%,达到了内容分析的要求。本研究使用软件SPSS for windows 19.0,分析方法主要是频数分析和卡方分析。
四、研究发现
(一)变量的描述统计
1、报道议题
在对中国发射月球探测器的报道中,太空探索/科技进步议题所占比例最多,达到52.5%;其次是政治/太空竞赛/霸权/意识形态议题,占34%;其它议题所占比例都非常小,分别为0.7%,2.8%,2.8%。在对印度发射火星轨道探测器的报道中,太空探索/科技进步议题所占比例也最多,达到57.9%;其次是太空计划与民生问题,以及太空竞赛与经济发展问题,分别占到14.3%与9.5%。与中国不同,对印度的报道中政治/太空竞赛/霸权/意识形态议题所占比重较少,只有7.9%。但和中国相似的是,在其它议题中也主要是对印度神话和宗教中有关太空的部分的介绍。
2、报道信源
对中国的报道中,报道的议题和报道信源显著相关(p=0.00),而对印度的报道议题和信源之间却不一定相关(P=0.28)。详情见表1和表2。
3、报道中的评价
报道中的信源与评价符号体现了较强的相关性(P值均为0),其中,信源的不同类型和报道中的评价关联十分明显。如信源为当事国政府或国营媒体时,出现的多为有利的,称赞性的符号。在对印度的报道中,非国营媒体作为信源时,评价性的符号均为不利的,批评性的。(见表3、表4)
(二)对研究问题的回答
Q1:媒体对中国/印度发射月球探测器/火星轨道探测器报道的主要议题是什么?
媒体对中国和印度的太空探索行动的报道最主要的议题仍在科技发展以及太空探索的框架内,关注最多的是中印的太空探索行动的细节以及将会带来哪些成果。
除此之外,媒体对中国关注最多的是政治,太空竞赛,霸权以及意识形态方面的议题(41.1%);而对印度关注最多的则为太空探索背后的经济发展与民生问题(14.3%和9.5%)对于印度的报道中太空竞赛,霸权方面的议题只占报道议题总量的7.9%,与中国形成鲜明对比。
Q2:媒体对中国/印度发射月球探测器/火星轨道探测器的报道中所采用的不同信源类型与报道议题有何关系?
从卡方分析的结果可以看出,在对中国的报道中,报道议题与信源呈现较强的相关关系(P=0.00);而对印度的报道中,报道议题与信源却不一定相关(P=0.28)。在对中国的报道中,政府和国营媒体信源在所有信源中比例为15.6%;来自第三方科研机构或大学对中国发射月球探测器的政治意义进行了条分缕析的论述,所以在政治和太空竞赛议题中,来自第三方的信源占了较大比例,达到14.9%。
而对于印度来说,此次火星轨道探测器的发射在国内仍存有较大争议。特别是印度作为一个与中国政治体制不同的国家,有关火星轨道探测器的种种声音都在报道中呈现出来,所以信源分布较为平均,与议题关联程度不高。
Q3:媒体对中国/印度发射月球探测器/火星轨道探测器的报道中两国形象如何被建构?存在什么差异?
两国形象的建构要从信源,报道议题以及报道中的评价的相互关系中进行分析。在对中国的报道中,来自中国政府、国营媒体及相关研究机构的评价符号均为有利的,称赞的符号,而极少数的(3.5%)来自中国国内非国营媒体(网民评价为主)的信源的评价也以称赞居多(2.1%对1.4%)。对中国的报道中批评性的符号占14.9%,主要来自媒体所在国的科学家和技术人员,如来自NASA的评价。在对印度的报道中,来自政府机构、国营媒体及相关研究机构的评价也均为有利的、称赞性的,但是来自当事国非国营媒体及第三方机构(包含印度的前任航天机构官员和大学教授)的评价则以不利的、批评性的符号为主,非国营媒体的信源评价均为不利的、批评性的,第三方机构的批评性符号则居多(7.1%对5.6%),对印度报道中批评性的符号占17.5%,主要来自上述两个信源。
综合媒体对中国报道的议题分布情况(见前文),和信源与报道中的评价的关系来看,媒体呈现出了一个上下团结一致,民众支持太空计划的中国的形象;从报道议题来看,媒体呈现出了一个对太空的争夺富有野心的(报道中此词多次出现),同时经济发展成就已经得到世界承认的中国形象。而以相同的关系检验对印度的报道,则呈现出了一个太空计划在国内充满争议和讨论,同时面临着经济发展与民众生活水平的提高等诸多问题的印度的形象。
五、小结及讨论
本以叙事线索划分,英美主流媒体对中国和印度进行太空探索的报道可以分为三条:太空探索,太空竞赛,以及两国形象。其中太空探索,即对两国太空探索行为的描述和前景的展望是所有报道的底色,在这一底色上,基于两国不同的国际形象,媒体在太空竞赛的话题上对两国各有侧重。
冷战结束后,航天报道多已政治脱敏,进入了科技报道的范畴,对印度的报道即如此,但对中国发射月球探测器的报道显然仍旧政治意味浓厚。改革开放以来,尽管中国不断地从经济上向西方释放友善的信号,但是意识形态差异给西方社会和西方媒体带来的深层的恐惧并未消除,由这些差异可见一斑。□
参考文献
①夏倩芳、张明新,《社会冲突性议题之党政形象建构分析──以〈人民日报〉 之“三农”常规报导为例》[J].《新闻学研究》(台湾),2007 年4 月号
②夏倩芳、张明新,《新闻框架与固定成见》[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0(10)
③Wimmer,R.,&Dominick,J.Mass m-
edia re-search:An introduction (7th
Edition)[M].Bel mont,Calif.:Wadsw-
orth Publishing Company,2003
④范明献,《对境外灾难报道的新闻框架分析——以〈中国青年报〉海地、智利地震报道为例》[J].《当代传播》,2011(2)
⑤Sung Tae Kim,making a difference:u.s press coverage of the kwangju and tiananmen pro-democracy movement[J],J&MC Quarterly vol.77 no.1 spring 2000
⑥温琼娟,《框架分析视野下的政府危机传播策略——以中国政府网的玉树地震报道为例》[J].《湖北大学学报》,2012(39)
⑦王玲宁,《国内新闻框架研究现状述评》[J].《中州学刊》,2009(6)
⑧唐佳梅、单波,《脱轨的新闻框架与动态的文化霸权“9·11事件”十周年报道的跨文化分析》[J].《现代传播》,2013(7)
⑨王丹娜,《国家形象传播的动因与效果——从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看国家形象的传播效应》[J].《现代传播》,2012(9)
⑩刘艳房、张骥,《国家形象及中国国家形象战略研究综述》[J].《探索》,2008(2)
⑾潘忠党,《架构分析:一个理论亟需澄清的领域》[J].《传播与社会学刊》,2006
⑿范·迪克:《作为话语的新闻》[M].华夏出版社,2003
(作者: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
责编:姚少宝
冷战结束后,航天报道多已政治脱敏,进入了科技报道的范畴,对印度的报道即如此,但对中国发射月球探测器的报道显然仍旧政治意味浓厚。改革开放以来,尽管中国不断地从经济上向西方释放友善的信号,但是意识形态差异给西方社会和西方媒体带来的深层的恐惧并未消除,由这些差异可见一斑。□
参考文献
①夏倩芳、张明新,《社会冲突性议题之党政形象建构分析──以〈人民日报〉 之“三农”常规报导为例》[J].《新闻学研究》(台湾),2007 年4 月号
②夏倩芳、张明新,《新闻框架与固定成见》[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0(10)
③Wimmer,R.,&Dominick,J.Mass m-
edia re-search:An introduction (7th
Edition)[M].Bel mont,Calif.:Wadsw-
orth Publishing Company,2003
④范明献,《对境外灾难报道的新闻框架分析——以〈中国青年报〉海地、智利地震报道为例》[J].《当代传播》,2011(2)
⑤Sung Tae Kim,making a difference:u.s press coverage of the kwangju and tiananmen pro-democracy movement[J],J&MC Quarterly vol.77 no.1 spring 2000
⑥温琼娟,《框架分析视野下的政府危机传播策略——以中国政府网的玉树地震报道为例》[J].《湖北大学学报》,2012(39)
⑦王玲宁,《国内新闻框架研究现状述评》[J].《中州学刊》,2009(6)
⑧唐佳梅、单波,《脱轨的新闻框架与动态的文化霸权“9·11事件”十周年报道的跨文化分析》[J].《现代传播》,2013(7)
⑨王丹娜,《国家形象传播的动因与效果——从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看国家形象的传播效应》[J].《现代传播》,2012(9)
⑩刘艳房、张骥,《国家形象及中国国家形象战略研究综述》[J].《探索》,2008(2)
⑾潘忠党,《架构分析:一个理论亟需澄清的领域》[J].《传播与社会学刊》,2006
⑿范·迪克:《作为话语的新闻》[M].华夏出版社,2003
(作者: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
责编:姚少宝
冷战结束后,航天报道多已政治脱敏,进入了科技报道的范畴,对印度的报道即如此,但对中国发射月球探测器的报道显然仍旧政治意味浓厚。改革开放以来,尽管中国不断地从经济上向西方释放友善的信号,但是意识形态差异给西方社会和西方媒体带来的深层的恐惧并未消除,由这些差异可见一斑。□
参考文献
①夏倩芳、张明新,《社会冲突性议题之党政形象建构分析──以〈人民日报〉 之“三农”常规报导为例》[J].《新闻学研究》(台湾),2007 年4 月号
②夏倩芳、张明新,《新闻框架与固定成见》[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0(10)
③Wimmer,R.,&Dominick,J.Mass m-
edia re-search:An introduction (7th
Edition)[M].Bel mont,Calif.:Wadsw-
orth Publishing Company,2003
④范明献,《对境外灾难报道的新闻框架分析——以〈中国青年报〉海地、智利地震报道为例》[J].《当代传播》,2011(2)
⑤Sung Tae Kim,making a difference:u.s press coverage of the kwangju and tiananmen pro-democracy movement[J],J&MC Quarterly vol.77 no.1 spring 2000
⑥温琼娟,《框架分析视野下的政府危机传播策略——以中国政府网的玉树地震报道为例》[J].《湖北大学学报》,2012(39)
⑦王玲宁,《国内新闻框架研究现状述评》[J].《中州学刊》,2009(6)
⑧唐佳梅、单波,《脱轨的新闻框架与动态的文化霸权“9·11事件”十周年报道的跨文化分析》[J].《现代传播》,2013(7)
⑨王丹娜,《国家形象传播的动因与效果——从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看国家形象的传播效应》[J].《现代传播》,2012(9)
⑩刘艳房、张骥,《国家形象及中国国家形象战略研究综述》[J].《探索》,2008(2)
⑾潘忠党,《架构分析:一个理论亟需澄清的领域》[J].《传播与社会学刊》,2006
⑿范·迪克:《作为话语的新闻》[M].华夏出版社,2003
(作者: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
责编:姚少宝
相关文章!
  • 做有温度的文化匠人

    【摘 要】工匠精神是一种理念,也是一种思维方式、一种作业习惯、一种生命态度、一种能够成为普遍追求的价值观与工作观。编辑工匠精神是工匠

  • 拟剧理论视角下的网络直播研究

    周睿<br />
    摘 要 近两年来,我国直播行业蓬勃发展,经济收入、用户人数、影响力等指标都呈现出极高的增长趋势。CNNIC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

  • “互联网+”时代呼唤出版人的工

    【摘 要】互联网以跨界融合、创新驱动、重塑结构、尊重人性、开放生态和连接一切六大特性深刻改变着传统出版业,对“互联网+”时代下的出版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