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山岳型旅游地生命周期研究综述
高翠翠
本文对国内有关研究山岳型旅游地生命周期的理论进行了回顾和总结,总结出国内学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山岳型旅游地所处生命周期阶段以及措施的研究、山岳型旅游地生命周期影响因素的研究、从旅游产品的角度来分析山岳型旅游地生命周期的研究,还有学者采用创新型的方法进行研究。最后本文关于山岳型旅游地生命周期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旅游地生命周期研究是地理学对旅游研究的主要贡献之一。周期理论产生的标志可以追溯至1939年E.Gilbert的《英格兰岛屿与海滨疗养胜地的成长》一文。德国著名地理学家克里斯泰勒(W. Christaller)曾研究了地中海沿岸旅游乡村的演化过程,认为旅游乡村生命周期可以分为3个阶段:发掘阶段、增长阶段和衰落阶段。加拿大地理学家勃特勒(Butler)根据产品生命周期理论(Product lifecycle)和其它人文地理学者研究成果,提出S型旅游地生命周期演化模型。模型认为旅游地生命周期一般经历探索阶段、参与阶段、发展阶段、巩固阶段、停滞阶段、衰落阶段或复苏阶段,每个阶段均有其标志性
特征。
我国学者对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进行了大量的实证和理论探索性研究,应用于山岳型旅游地、喀斯特洞穴和某些单一旅游景区等,尤其以山岳型旅游地的研究居多。本文就对我国学者关于山岳型旅游地的生命周期理论进行综述,以便让广大读者有所了解,从而对以后的研究提供参考意义。
一、山岳型旅游地所处生命周期阶段以及措施的研究
首先学者的研究表现在通过描述某个旅游地发展特征,然后用周期理论的一般观点来判断该旅游地所处阶段,以此来预测旅游地未来的发展方向,最后针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有意识的调整以达到延长市场寿命的目的。保继刚(1995)运用应用Butler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对丹霞山阳元石景区进行了分析,指出了景区目前所处的困境以及解决的措施:要缩短停滞阶段的时间,避免走向衰落阶段,尽快进入复苏阶段。陆林(1997)通过安徽黄山、九华山实证分析,研究了山岳型旅游地生命周期,认为黄山、九华山已经经历了旅游地生命周期的探索阶段、参与阶段,目前正处发展阶段。并提出采取有效的措施引导黄山、九华山向着生命周期成熟阶段演化。肖光明(2003)应用Butler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对我国第一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鼎湖山进行实证研究,以期寻求该理论的较好运用途径,同时为鼎湖山旅游开发提供理论指导。分析中他把握旅游地吸引力变化的影响因素,强调结合旅游地的具体实践与区域旅游发展的大环境,得出鼎湖山将处于长期成熟阶段的结论,分析了其在成熟阶段的旅游开发策略,也对Butler理论的运用途径进行了若干探讨。杨效忠(2003)对普陀山旅游地生命周期的研究支持了Butler的旅游地生命周期的阶段划分。程晓丽(2008)认为我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的九华山在其生命周期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探索阶段、参与阶段,目前正处在发展阶段,要延长九华山旅游生命周期,突出佛教文化,塑造个性形象;围绕生态主题,加强环境保护;开发旅游产品,加大宣传促销;加强区域合作,提高竞争实力是主要对策。吴剑豪(2009)应用Butler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对武夷山旅游业发展的历程和历年游客接待量变化状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经历了旅游地生命周期的探索阶段和参与阶段,目前武夷山正处于旅游地生命周期的发展阶段。此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进行综合管理,并且指出对旅游地新产品开发和市场营销策略的选择必须结合旅游地的具体实践与区域旅游发展的大环境以及总结其他旅游地的发展经验创造性地进行分析。周丽君、杨青山(2010)以游客增长率为主要指标对长白山旅游地生命周期各阶段进行了划分,判定长白山旅游已经经历了探索阶段、参与阶段,目前正处在发展阶段。据此应从丰富产品内涵、开发新景点、组合周边产品、延长可游时间等方面增强旅游产品吸引力;通过形象塑造、多方式促销、开拓新市场加强旅游市场促销效果;通过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管理水平、加强社区参与来营造良好的旅游氛围;通过制度完善、合理规划、制定保护措施来加强旅游管理。唐兵、牟红、惠红(2010)就青城山旅游地生命周期演化过程以及动力机制进行初步研究认为青城山目前处于生命周期中的巩固阶段。在此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延长其生命周期的调控措施,提出了实施文化兴旅战略,深度挖掘道教文化;优化旅游产品结构,提升旅游产品质量;加强行业区域合作,实施旅游整合营销;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加强人才队伍建设4项对策。
二、山岳型旅游地生命周期影响因素的研究
保继刚(1995)在对丹霞山进行研究时指出影响该旅游地生命周期的主要因素是旅游形象危机和景区开发不足。谢彦君(1995)在理论上探讨了影响旅游地生命周期的因素,认为直接影响旅游地生命周期的是需求因素、效应因素和环境因素。李亚(2004)较为系统地探讨了影响旅游地生命周期的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伍海琳(2005)在强调影响旅游地生命周期的需求因素、效应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同时,也给出了针对旅游地生命周期各项影响因素的控制策略。郭金海(2008)指出旅游产品供给和需求间的矛盾是旅游地生命周期演化的根本驱动力,也是旅游产品结构调整的动力。当供求不平衡时,为保持旅游地最佳生命周期而不断进行新产品开发或产品结构调整,以缓和供求矛盾。调整合理,旅游地进入良性发展阶段;否则,旅游地将衰退甚至消亡。是国内罕见的基于生命周期驱动力的研究,从经济学的视角探求了旅游地生命周期的根本驱动力。唐兵、牟红、刘聪(2009)把影响旅游地生命周期的因子分为促进因子和限制因子,以此分析了影响青城山旅游地生命周期的因子尤其是对阻碍其发展的限制因子,认为旅游资源、市场区位等是其发展的促进因子,而旅游产品、空间竞争则是其发展的阻碍因子。
三、从旅游产品的角度来分析山岳型旅游地生命周期的研究
学术界在“旅游地生命周期还是旅游产品生命周期”概念上有过争议,实际上,两者既有联系,也有区别。旅游地是旅游产品的空间载体,旅游地可以认为是一种综合的旅游产品。旅游地生命周期是具有不同生命周期的多种旅游产品共同作用变化的结果;反映出生命周期的复杂性;旅游产品生命周期呈现了旅游地生命周期的实质。许多学者从旅游产品的角度论证了旅游地生命周期的变迁,并以此角度提出复兴旅游地的相关措施。
杨晓忠(2003)通过旅游地生命周期的动力因子探讨,认为旅游地生命周期实质是在诸多外部因素影响下的旅游产品结构持续调整的过程,旅游产品结构调整贯穿于旅游地生命周期的各阶段,通过旅游产品结构双周期模型的建立和分析,论述影响生命周期的内在、外在因素及作用机制,最后提出了普陀山旅游产品结构调整的若干对策。杨晓忠、陆林、张广生等(2004)进一步在普陀山验证了这一理论,分析了居民感知态度与生命周期动力因子之间关系,初步探讨了普陀山居民感知态度与生命周期之间关系。李德明、杨开福(2006)认为旅游地生命周期实质是在诸多外部因素影响下的旅游产品结构持续调整的过程,旅游产品结构调整贯穿于旅游地生命周期的各阶段。并且用黄山市旅游产品结构演化与调整的阶段验证了黄山已走过探索阶段、参与阶段,正处于发展阶段,成熟阶段。郭金海(2008)总结前人对旅游地生命周期影响因素的研究,基于经济供求视角,指出旅游产品的供求矛盾是影响旅游地生命周期演化的根本驱动力,构建了旅游产品影响因素的供求矛盾驱动模型。刘爽(2012)在分析武夷山旅游地发展阶段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旅游产品开发建议,以期获得较长的生命周期。
四、山岳型旅游地研究的创新型的方法
许多学者运用了一些新的模型方法研究了旅游地的生命周期。
由于以往研究山岳型旅游地的生命周期的文献多建立在分析生命周期已处的演化阶段,根据旅游资源的价值、区位条件、内外部政策环境等资质条件,来探讨旅游地未来的发展。吴江(2004)运用Logistic曲线对旅游地生命周期的发展阶段进行模拟,并应用Stella 2语言建立了模型,代入一定的数据进行处理,模拟旅游产品生命周期曲线,对这一曲线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讨论。得出旅游市场预测的非线性规律,并讨论回头客对旅游地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李建军(2006)利用“P- E”状况分析矩阵研究的成果,从新的角度对旅游地生命周期进行剖析,于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实践高度下,进一步阐述了旅游地生命周期体系,并在实证研究中揭示了旅游地资源保护、开发到旅游地生命周期,又到旅游地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内在逻辑关系和实践思路。付洪利(2006)应用反馈闭环系统理论,对资源型旅游地旅游发展进程中的反馈过程及相互关系进行探讨,总结了有利于延长旅游地生命周期的几点启示,以最终使旅游地在达到新的平衡时该旅游地更具有旅游价值,或延缓旅游价值的丧失。付洪利(2007)尝试利用系统动力学处理非线性复杂问题上的优势,来探讨峨眉山旅游地发展过程的内部结构和演化机制,弥补了周期理论作为预测工具上的缺陷,是应用其他领域理论研究旅游地生命周期的一次新尝试。郭金海(2008)基于国内对生命周期演化的影响因素研究纷繁复杂,且多限于对个案影响因素的陈列,系统探讨十分有限,因此以中国唯一的世界文化景观庐山为例,在对以往周期影响因素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尝试从经济供求的视角,探求旅游地生命周期的影响机制及根本驱动力。汪淑敏、孙坤、杨晓忠(2013),讨论了生命力度量在旅游生命周期研究的应用,提出了游客力强度与旅游生命周期的辩证关系,进而深入探讨了在景区管理中如何依据生命力度量对旅游生命周期的影响进行景区管理改革。文章以黄山风景区为例进行了应用研究,据生命周期理论视角的罗吉斯曲线分析计算得出1979—2010年黄山风景区的生命力度量曲线图以及生命周期阶段划分,建议景区应顺应市场需求变化,深化景区内涵,打破内容相对僵化的模式,赋予风景区以新的体验。
五、国内山岳型旅游地生命周期研究展望
1、研究范围问题。研究的范围较多集中于旅游风景区和主要的名山,研究范围小,随着旅游的发展,大区域和其他山脉的生命周期研究应提上日程。
2、影响因素问题。研究已表明,山岳型旅游地生命周期影响因素众多,但影响因素的系统和重点探讨有待加强,特别是重点因子的影响程度大小需界定。?
3、衡量指标问题。旅游人次作为生命周期衡量指标在某些旅游地已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有必要针对不同旅游地采用不同指标。
4、相关理论的结合应用问题。由于山岳型旅游地生命周期影响因素众多,单一理论应用可操作性弱,和其他旅游理论的结合应用,将拓展山岳型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这可能是今后进一步研究的焦点。
5、重视旅游地内部各个子系统的生命周期研究。山岳型旅游地是一个复合的系统,生命周期受各个子系统的影响,其中一些要素在增长的同时,另外一些要素反而在下降。因此有可能内部结构已经发生变化,但是由于此消彼长,外部表现并不明显。将山岳型旅游地作为一个整体研究是错误的,对其各子系统的研究将成为旅游地生命周期的新趋势。
(作者单位:山西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