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文科班教学的深度与广度
关键词:新情境,文科班教学,戊戌变法,考试范围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19)17-0008-05
每年高考结束之后,都会有一些学生反映“教的没考,考的没教”,特别是近年,情境题已成为历史高考试题的基本形态,浩瀚的史料为命题创设新情境提供了巨大空间,同时也预示了试题可能到达的深度与广度。学生的反映很真实,“教的没考”指围绕教材知识的复习,无微不至;“考的没教”是说面对试题的新情境,无所适从。这就迫使教师思考:我们能不能改变这种尴尬局面?高考这样考,我们怎样教?怎样才能使学生适应新的视角和新的材料?考生的困惑其实也是教师的困惑。笔者认为,走出困境的途径只有加深教学的深度与广度。因为考生在日常学习中没有接触过相关的知识信息,或者说,教师教学的面比较窄,没有从不同的视角关注历史问题,没有对历史问题进行比较深刻的剖析,这就制约了学生的认知水平、思维广度和思维深度。
高考对教学具有导向作用。教学应努力拉近学与考的距离。2019年全国高考文综Ⅱ卷第28题,从一个新的视角考问戊戌变法,考查事件表层的矛盾,以及事件背后隐含的一些关系。分析这道试题,对文科班教学应该掌握的深度与广度有一定启发。
2019年普通高中全国高考文综试题(全国Ⅱ卷)第28题。原题如下:
1898年,一份英文报纸报道:光绪皇帝已经遇害,“太后现在正维持着光绪名义上统治的滑稽剧,一到适当的时候,便公开宣布他的死讯”。这则报道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君主立宪受到社会的广泛支持
B.清政府加强排外活动力度
C.列强寻找干涉中国内政的借口
D.部分西方人赞同变法活动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什么能力,暂不讨论。题干以1898年一份英文报纸报道的倾向性:光绪皇帝“遇害”,“太后以光绪名义统治的滑稽剧”等描述,设置了教材所没有的新情境,由此要求考生判断选项所列的四种现象。正确选项是D“部分西方人赞同”光绪帝主持的变法运动。
从教师的视角来看,这道题似乎不难。笔者与十多位老师交流过,有多位老师解题采用了排除法。归纳起来他们的推理过程为:清末“英文报纸”的读者群体应该很有限,选项A中“广泛支持”不符合当时的社会反响,故排除A项;报纸重点是对慈禧发动的戊戌政变的报道,不能体现清政府加强排外的力度,而且,与排外活动有关的是1898年之后的义和团运动,故而排除B项。难以取舍的是选项C和D。再看材料中“一份英文报纸报道”的表述,想到有可能是列强寻找侵华的借口,但是,选项C明确指向是“干涉中国内政”,与题干材料的含义不符,最终排除C项。选项D的“部分西方人”的态度更合理,因而得出本题的正确答案。教师们普遍认为,此题解题的关键是对概念的准确解读和把握,以及对历史问题分析推理的能力水平。
笔者在新高三文科学生中测试了此题,错选的学生大多选C项,问其原因,学生的逻辑是:“近代列强一直在寻机挑衅,干涉中国内政”,此英文报道的内容应该与史实不完全相符,例如:“光绪皇帝遇害”,这是列强寻机挑衅的借口。笔者问他们是否尝试用排除法来解题,学生回答:也用排除法来反证过,当时直接将D项排除了。学生的理由是近代列强不赞同中国变革,担心变革后的中国会强大起来。他们还举例说,洋务运动中西方列强对变革名为支持,实际将劣质的产品销往中国,赚取暴利;辛亥革命中,列强开始想直接参与镇压,后帮助袁世凯窃取政权,等等。显然,学生有一种思维定势,西方人只能敌视中国,不会帮助中国进步。于是造成“惯性犯错”。由此可以看出,排除法仅仅是一种解题技巧,并不普遍适用,特别是有一至两个选项,区分度较小的时候,必须以自己比较丰富的知识储备,运用正常的推理,才能得出正确答案。笔者追问学生,中国维新变法之时,西方对中国的态度怎样?大多数学生说西方肯定不支持啊。笔者再追问,是西方列强不支持,还是西方人不支持?学生不明所以,因为老师从来没有提示分辨过!学生没有相应的观念和知识储备,这是教师的责任。
应对高考,文科班教学需要进行解题技巧的训练,但是排除法只是辅助的方法,不是万能的。学生解题的关键还是在于历史的视野是否宽广,观念是否正确。推理是建立在知识和观念基础上的,知识狭窄、观念僵化都不可能使推理逻辑合理。教师们认为,此题解题的关键是对概念的准确理解,实际上,C项与D项是截然相反的,若不作具体分析,学生一般观念上就会认为西方只是侵略和掠夺中国,不怀好意地干涉中国内政,必然不会选择“西方人赞同变法运动”。如果知道西方国家和西方人并不是铁板一块,他们也会按照文明的理念看待中国事务,那么学生选择D项便不会犹豫。还有对英文报纸影响力的判断,属于主观推测而不是基于史实。教师难以取舍不是概念问题,而是观念不对和知识面狭窄。这正暴露出教学的短板。
题干材料中的当事人是西方人,我们先查证一下材料来源。此段文字取自1898年《字林西报》周刊一篇名为《北京之谜》的文章,其主要内容是:“光绪皇帝究竟是不是还在人间?在这样一个交通捷便的世界,铁道、轮船、电报遍行于各地,一个像中国这样日就衰落的,随时可遭瓜分的国家,要说能一手掩尽世界耳目,将事情真相隐藏达两星期之久,好像是令人不能相信的事。假若我们把一切可能的条件拿来仔细地研究一下,那末,光绪之已被谋害,似乎是毫无可疑的。太后现在正维持着光绪名义上统治的滑稽剧,一到适当的时候,便公开宣布他的死讯。自从维新党失败之后,我们再没有看到过任何足以显示光绪仍然存在的上谕或命令。我们所看到的一切都只能说明太后自己的地位和目的已表示出来并加强了。”①文章是猜测的语气,对事件不是完全了解,但是所述现象与戊戌政变的结果基本吻合。
试题选择了上述文章中较为关键的几句话。看全文可知,作者同情光绪皇帝,赞同中国变法维新,对失败的结局抱有惋惜之情。那么,他的觀点是否代表西方国家的倾向呢?本题材料信息中没有相关提示。因此,我们有必要全面考察这份英文报纸的创办情况。
《字林西报》又称《字林报》,其前身为《北华捷报》(North China Herald),是英国人在中国出版的历史最久的英文报纸,是上海境内第一份近代意义的报纸,也曾是在中国出版的最有影响的一份英文报纸。近代以前,中国谈不上有新闻报道。伴随着“西学东渐”,西方传教士在华创办了一些报刊,推动了中国近代报刊的诞生。英国人马礼逊在马六甲创办了《察世俗每月统计传》,宗教内容居大半,其余为新闻和新知识,在中国发行。其他由外国人所办刊物,如《遐迩贯珍》《中外杂志》《六合丛谈》,大体类同,所载无非宗教、科学、文学、新闻等内容。鸦片战争后,传教士在华办报日趋活跃,他们将报刊活动扩展到中国内陆,数量也大有增加,占据了这一时期中国报刊业的主导地位。例如,美国人林乐知主编的《万国公报》,是外国传教士在中国所办中文报刊中历史最长、发行最广、影响最大的一家。
外国人在中国办报不受中国政府约束,可以说是自由办报,《字林西报》便是其中之一。它的编辑方针是“公正而不中立”,其主笔大都是有名望的传教士,如麦都思、裨治文、玛高温、韦烈亚力、艾约瑟等。报载内容丰富,常常刊登有关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信息,受到中外人士的重视。它是英国商人创办的,一直被商人操纵,属于私人报刊,不代表英国官方的态度。
事实上,许多西方传教士对中国变法是支持的。李提摩太、林乐知等在中国维新变法时期,对维新派有过支持和帮助,并深刻影响着维新派。在戊戌政变前,曾有记者访问康有为,询问他如何能了解世界大势,熟悉各国政情,康有为答,由于阅读了英美传教士李提摩太、林乐知二人的各种译著。①一些传教士甚至与维新派商定变法措施,提出办报刊、兴学会的建议,有的还利用其特殊身份,为维新派提供政治情报,并争取到英、美、日等国驻华公使的支持。
毋庸讳言,西方列强对中国变法大都是支持的。当时英国驻华公使就指出:“一旦新法颁布,英国政府将表示支持,美国、法国、日本等政府驻华公使也持同样的态度。”②法国公使施阿兰表示对维新活动的认同,他认为这次是“中国的彻底觉醒”。“它(中国)经过同其他各国长期隔絕的闭关生活以后,已经明白了它在世界上是有着一席之地的,它有义务和利益占有这个位置”。③
在高中教材中似乎找不到这道试题的上述背景知识,那么,这道题是不是“超纲”了?须知,高考命题始终坚持源于教材、高于教材的原则。教材中说,康有为、梁启超在英、日使馆的帮助下逃离北京,躲过杀身之祸,据此就可以推论出外界对中国变法的态度。
学生在解此题时先排除D项而选择C项“列强寻找干涉中国内政的借口”,是先入为主的西方列强不会帮助中国进步的观念使然,没有找准当事人的立场。而且,解题技巧的训练有时候也会弄巧成拙——排除法在选择题训练时最适合的是选项区分度大的试题,而此题的C、D选项正是对立的,因此,即使有学生选对了,也不见得对答案有清晰的认识。学生的观念来自教师的课堂教学,而此题考查的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体现得是远远不够的。
学生在高一和高二的上半学期学习必修课程,对历史知识的掌握仍是以基础为主,能力提升主要靠文科班教学。在文科班教学中,教师不能一味强化教材知识,要适当拓展历史场景,拓宽历史视野,增加解释深度,进一步提升学生理解历史复杂性的能力。死抱着书本,照本宣科的教学只是重复学习,远远达不到高考的要求,也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那么,如何掌握文科班教学的深度和广度呢?
(一)坚持实事求是的唯物史观
唯物史观最基本的原则是实事求是,在此基础上辩证地看待历史问题。马克思关于英国对印度殖民统治有一段经典的论述:“英国在印度要完成双重的使命:一个是破坏性的使命,即消灭旧的亚洲式的社会;另一个是建设性的使命,即在亚洲为西方式的社会奠定物质基础。”他认为,“从遥远的古代直到19世纪最初十年,无论印度的政治变化多么大,可是它的社会状况却始终没有改变。”“这些田园风味的农村公社不管初看起来怎样无害于人,却始终是东方专制制度的牢固基础;它们使人的头脑局限在极小的范围内,成为迷信的驯服工具,成为传统规则的奴隶,表现不出任何伟大和任何历史首创精神。”因此,拥有更高文明的英国对印度的征服能够使印度社会发生“一个根本性的革命”。①马克思的“双重使命”论同样适用于中国。近代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尚未完全殖民地化。因此,中国近代史不仅是屈辱史、抗争史,也是一部救亡图存的历史。不可否认,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同时也带来先进的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西方的先进文明在中国不断传播,客观上加速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洋务运动是从物质技术层面学习西方,戊戌变法力图从制度层面进行“根本性革命”。
传教士创办报刊的目的是传播基督教,但他们却不自觉地成为了中国近代报刊的先驱,对中国近代报刊无论是在意识层面或物质层面的影响都是非常突出的,②带动了中国近代报刊的诞生。
近代报刊最突出的作用是解放了中国人的思想,推动了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在维新运动中,康有为等人创办的第一份报刊《中外纪闻》,就是模仿《万国公报》,后来其他维新人士也纷纷创办报刊并将其作为宣传变法改革的思想阵地。林乐知于1875年在上海创办的《万国公报》,借助维新思潮,行销到清朝宫廷。光绪帝的老师翁同龢于日记中记载了《万国公报》在清廷内宫广为流传的情形。③戊戌维新期间,许多士子为了解西学知识,积极订阅《时务报》《万国公报》,这两份报纸1898年的销量为38400份。这些有力地推动了维新思想的传播,推动了中国的政治变革。马克思所说的“建设性使命”是通过各种形式表现出来的。洋务运动中创办的轮船招商局采取股份制形式,也是突出的一例。如果文科班教学以马克思“双重使命”论为指导,学生自然不会僵化地看待西方在中国的势力和作为。
(二)分析问题时多一些角度
单一的分析只会导致学生单一的思维,而历史是复杂的,很多历史事件的发生、发展,都是当时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习俗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是很多个体共同发挥作用的结果。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指向的是对学生历史视野和世界眼光的考查,同时也是对学生综合运用多种历史思维的检验。它更多强调的是个体学会学习的意识和能力,面对不同问题创造性地运用知识的能力与批判性思维”。④
现行课程必修三第五单元是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思想解放是主线索。教学中要讲维新思想的来源,维新思想的核心思想,维新思想的传播和影响,等等。有教师引用选修教材中的一句话:“维新派还竭力游说外国驻华公使和传教士,希望争取得到美、英、日等列强对维新的支持,但同样没有结果。”据此,教师直接得出结论:变法遭到列强的反对和破坏。
事实并非如此。
如果说列强反对或干涉戊戌变法,那就无法解释政变发生时康有为、梁启超在英、日使馆的帮助下成功逃亡。使馆是代表国家的,某种程度表明英、日对中国变法领袖的保护以及对中国变法的支持,至少能说明使馆官员是同情维新派的,那么“部分西方人赞同变法活动”即在情理之中。教学中如果抓住这一点,解释使馆为什么帮助康、梁逃亡,多一个视角,学生对历史的認识与理解就会更加全面立体,更深更广。
顽固派反对变法同样也需要进行深层次分析。比如慈禧太后为什么反对变法?她是一开始就反对变法,还是在政变前后反对变法?如果她始终反对变法,为什么开始不阻止,非要等百日之后搞政变?“戊戌变法”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的“戊戌变法”指1898年6月11日至9月21日的百日维新,广义上的“戊戌变法”或“维新变法”则要从1895年“公车上书”,维新派参政说起。如果从广义的“戊戌变法”来思考,或者从维新思想的传播来思考,维新派的准备、发动、宣传活动有近十年之久,这么长的过程,慈禧太后无动于衷?实际上,维新活动没有她的默许是不可能进行的。如果太后坚决反对,维新派的活动不会持续到1898年9月。所以有人认为戊戌变法的失败,主要原因不是慈禧不认可那些改革措施,而是她迫于满汉权力之争,担心变法会带来统治危机。①戊戌政变后不久,1901年,由慈禧主导的清末新政,其举措“与戊戌维新时期所颁布的改革举措颇多相似,但更为广泛深入”。②慈禧的权力欲决定了戊戌变法发生、发展的阶段性。对顽固派的深入分析,能够使学生认识历史的复杂性。
同理,对维新派也要深入剖析,不能简单地以“局限性”一语概之。戊戌变法是在甲午战败的刺激下走向高潮的。维新派的求变心态十分激进,要求“本末并举、首尾无缺”,“大变、快变、全变”。百日维新间,一百多道变法诏书,全方位的激进措施,这些所引起的震动是巨大而迅猛的,社会不可能完全适应。尽管改革的措施是有利于社会发展进步的,但四面出击的改革必然树敌太多,增加了阻力。而康有为的思想还有保守的一面,“托古改制”授人以柄,在理论上站不住脚。另外,康、梁没有从政经历,这也是导致戊戌变法失败的主观原因之一。
多一些角度,让历史画面和历史人物更加丰满,学生通过分析细节从而更加接近历史,也就能够更完整地解读历史的因果。
(三)用教材教而不能局限于教材
使用部编教材是大势所趋,但无论使用哪种教材都不能“按教材教”,而是要“用教材教”——尽量发挥教材的长处,尽力弥补教材的短处,不能让教材束缚学生的视野。
戊戌变法在初中教材中为独立一课。在实验版高中教材中,必修三第五单元“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中有“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一课;选修一为戊戌变法设置了一个单元四课。网传的部编高中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十八课“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戊戌维新运动与八国联军侵华、义和团运动合编为一课。显然,新旧教材都有缺陷。教材的编写不是我们能够决定的,但是,我们能够决定怎样用教材教。
据传,今后高考不再公布“考试说明”,考与教都以课程标准为准绳。那么,教师就应该研究《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课标在必修课程中笼统地要求:认识“当时社会各阶级为挽救危局所作的努力及存在的局限性”;在选择性必修课程模块1“国家制度和社会治理”中,要求比较中西政治制度,认识不同国家各自的特点以及相互影响。课标不是教学大纲,它不规定具体的内容子目。2017年的高中课程标准较之实验版课标,在课程内容的规定上更加原则性,或者说只有“纲”,没有“目”,因此教材内容不是唯一的、确切的学习和考试的范围,这无疑增加了教师教学的难度,对文科教学则形成了更为严峻的挑战。因此,提升文科班的教学深度和广度十分必要。文科班教学只能以高考为导向,以课程标准为依据。深入研究高考试题,调整教学,才能避免“教的不考,考的没教”。
总之,我们不仅要关注初高中教学的衔接,还要拉开高中不同年级的教学层次。在文科班教学中,更要彰显历史学科的魅力,拓宽学生的历史视野,训练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这样,通过文科班一至两年的教学,可以拉近学与考的距离,使学生在面对各种新情境时更加从容,能够做出更为科学、准确的判断。
【作者简介】唐云龙,江苏省南京市第二十九中学历史教师。
【责任编辑:王雅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