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多么想》的创作与演唱分析
黄靖婷 咏叹调
[摘 要]
歌剧《悲怆的黎明》是当代民族歌剧的创新之作,而《我多么想》则是该剧女主角的重要唱段,情感真挚,内涵丰富,充分展示出了“爱与恨、生与死”这个主题。在演唱该唱段时,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把握技术要点,展开审美想象,并合理利用肢体语言,方能实现理想的二度创作,获得与创作者、观众的情感共鸣。
[关键词] 詠叹调;《我多么想》;创作分析;演唱分析
[中图分类号]J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233(2019)12-0095-02
一、歌剧《悲怆的黎明》与《我多么想》
歌剧《悲怆的黎明》是由孔远编剧、关峡作曲的原创民族歌剧,2001年9月首演于北京,不仅填补了中国歌剧领域十年来没有全新作品的空白,而且至今仍上演于各类舞台上,是新时期优秀民族歌剧的代表之一。作品主要讲述了新中国成立前,一批年轻人弃笔从戎,接受战火洗礼的经历,和五十年后人天两界面对故人的无限追思,讴歌了新一代青年的奉献精神和英雄气概,让无数观众为之动容。《我多么想》是女主角之一白云的唱段。白云本是一个善良温柔的富家女,在决定和同学一起投笔从戎后,面对无情的敌人,毅然拿起枪进行战斗,却不幸被击中了要害,在临终前唱出了这首《我多么想》。作为一首绝唱,《我多么想》不仅是白云的心声,更是千千万万革命志士发自心底的呐喊,继而使整部歌剧的主题得到了深化,更感动了无数的观众。所以该唱段也一直是整部歌剧流传最为广泛的,直到今天还在广为传唱。
二、咏叹调《我多么想》创作分析
(一)歌词分析
《我多么想》之所以催人泪下,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情真意切的歌词。从整体来看,整个歌词可以分为三段。第一段是拷问上帝,第二段是思念思明,第三段是鼓舞同志。三个部分井然有序,层层深入。第一段中,作为一个基督教徒,白云先是以无奈之感拷问上帝,可知道人世间的善与恶,可理解她的爱与憎,人生为什么这么艰难和残酷。由此表现出了白云悲伤的心情和无助的状态,达到了开门见山的效果。第二段则是白云对爱人思明的思念之情。她先是反复反问思明在哪里,表现出了自己的苦苦思念和寻找无果的无奈。然后则用“我多么想”三个排比句,将个人情感一步步推向至高潮,也由此彰显出了整个战争环境的残酷。第三段中,受伤后的白云躺在战友的怀中,虽然明知道自己即将牺牲,但是仍然鼓励战友们别为自己流泪,黑暗即将过去,黎明终会到来,而自己的爱也将会和战友们永远在一起。至此,白云已经从一个善良温柔的富家女,成长为了一个不惧牺牲,心有大爱的女英雄。真实可感,感人至深。所以无论是作为歌剧唱段,还是一首独立的歌曲,《我多么想》都是触人心弦的,这也是其广泛流传的重要原因。
(二)音乐分析
该曲为降B大调,单三部曲式,由a、b和a1三部分组成。a部分是呈示段,由三个小乐段组成,旋律采用了模进的手法进行。b部分是展开段落,也是全曲的高潮部分,由三个排比性乐句将白云内心的激荡予以了淋漓尽致的展示。a1部分是第一部分变化的再现,虽然整体上是重复的,却不乏细微的变化。如增加了同音的重复的装饰,对结构进行了扩充等。尾声部分则使用了b部分的材料,实现了首尾呼应。从整体上来看,该曲的音乐创作主要包含以下几个特点。第一是节奏的多变。该曲虽然篇幅不长,却先后使用了四四拍、四三拍和四二拍三种节奏,看似凌乱,实则有条不紊地并行发展,使旋律张弛有度。第二是切分的妙用。切分音的运用可以使旋律更加灵活,也更利于情感的抒发。该曲中,从第四小节开始,每个小节都采用了切分音进入的形式,形象表现出了主人公急切不安的心情。第三是渐强的统一。全曲中,作者将每一次表情处理都设置为了由弱到强,无一例外。这种特殊设置,让音乐色彩变化和人物情感走向紧密联系在一起,达到了触人心弦,感同身受的理想效果。
三、咏叹调《我多么想》演唱分析
(一)深入进行作品分析
“演唱是一门二度创作的艺术,其基础来自于对作品全面的了解、分析和体验,只有彻底把握了作品的形式和内容,才能声情并茂的展示歌曲,获得与观众的情感共鸣。”[1]所以全面分析作品这个环节不仅是首要的,而且是必不可少的。具体到这首曲目来说,首先要对作品进行文本分析,包含对词曲作者和歌剧内容的了解、对作品风格和情感的体验等。作为一首绝唱唱段,《我多么想》既抒发了白云对爱情的渴望,更表现出了年轻一代的爱国情和民族情,所以演唱者要树立起角色还原意识,将自己想象为主人公,在脑海中浮现出相应的画面,才能获得情真意切的演唱效果。其次要对作品进行音乐分析。音乐分析包含对作品曲式结构、旋律发展、节奏力度等音乐要素方面的分析,由此获得由表及里的认识。该曲主要可以分为三部分,结构井然有序,要求演唱者先从整体把握,然后细化到每一个部分,每一个乐句,最后再融为一个整体。在此基础上,演唱者还要对作品进行试唱。在这个试唱过程中,不用追求过高的演唱质量,而是重在体味和验证,即将之前准备工作的所思所感还原到作品中去,验证是否正确,还有哪些环节需要丰富等。可见,详细的准备工作是必不可少的,缺少了这个环节,整个演唱就失去了根基,理想演唱效果的获得也成为了空谈。
(二)全面把握技术要点
与一般歌曲相比,歌剧唱段的艺术内涵是更为丰富的,由此也形成了较高的演唱难度。要求演唱者要合理灵活地使用演唱技巧。具体到这首唱段来说,首先是气息。气息是歌唱的源动力,如果气息不够充沛和灵活,既难以完成演唱任务,更难以表现出人物的情感。如该曲的第二小节“你可知道人世间的善与恶”一句,在“你”字之前,演唱者必须提前做好换气,否则将很难一口气唱完。后面“你能否理解我的爱和憎”一句,除了要在“你”字之前换气外,还要对“憎”字进行渐强处理,仍需要充沛的气息作为支持。要求演唱者要夯实基本功,在分析作品时提前做好准备,然后再予以合理有效的运用。其次是润腔。润腔是中国戏曲和民族演唱中的特殊技法,在增强情感表现和突出演唱韵味等方面具有奇效。该唱段作为一段内心独白,在情感表现上是既丰富又真挚的,需要演唱者对润腔技法予以合理利用。如演唱“思明,思明你在哪里”一句时,可以采用哭腔,让演唱稍微带有抽噎之感,无疑可以获得更真切的表现效果。此外还有抽气、颤音等,也都可以结合个人实际条件灵活选用。再次是唱法。无论是整部歌剧还是这首唱段,都呈现出了中西融合的风格,所以演唱者也不能拘泥于美声或民族一种唱法,而是要取两者之长,融会贯通,音色既要有真切感,又要有张力,继而达到以声塑形的目的。
(三)充分展开审美想象
歌剧唱段是以歌剧为母体的,这就意味着其有着特定的形式和内容,需要演唱者凭借自身的回忆经历、所见所闻等,塑造出真实的情境和形象。然而多数作品中所表现的内容,都是演唱者未曾听闻过的,这就需要展开想象的翅膀,带给观众身临其境和感同身受之感,并在此基础上获得个性化演唱效果。具体到该唱段来说,首先是对背景的想象。所有的叙事都是在一定背景下展开的,如果演唱者没有过相似经历,则可以借助于影视或文学作品等,对作品的背景进行复现。新中国成立前,一批青年学生投身于战场,不仅不畏牺牲,更坚信胜利和光明一定会到来。想到这里,也就对作品有了更加深刻的体验。其次是对歌词的想象。歌词是以文字形式对情境的勾勒,也是演唱者復现情境的重要线索。该曲中,白云先是拷问上帝,随后思念思明,最后鼓励战友,歌词的描绘是十分生动而准确的,需要演唱者认真体味和现象。最后是对人物的想象。“当演唱者站在歌剧舞台上时,自己就是歌剧中的主人公。要尽可能地淡化表演色彩,让观众觉得这就是白云。”[2]所以演唱者要明确自己是谁,在哪里歌唱。白云原是一个生活条件优越,温柔善良的女学生,虽然在情感上遇到了波折,但是心中却有着更远大的志向和理想,所以从学校来到了战场,最后不幸牺牲。这个对人物想象的过程,也是演唱者感动自己的过程,感动了自己,也自然形成了演唱欲望,演唱效果也注定是以情带声,生情并茂的。
(四)合理运用肢体语言
歌剧是一门集戏、歌、舞于一身的综合性舞台艺术,所以演唱者给观众的角色感更强。要想真正让观众感到是剧中的人物在歌唱,除了歌唱本体之外,还要合理地运用肢体语言,从而使形象塑造更加真实,达到形神兼备的效果。具体到该唱段来说,主要包含形体、眼神和表情三个方面。首先是形体。演唱者要根据表现内容,辅以合理的形体动作,从而让整个歌唱更加自然和真实。比如在第一段中,表现的是白云拷问上帝的内容,上帝是在天上的,所以就可以适当抬起头来歌唱,获得由心而生,随情而动的效果。其次是眼神。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一个优秀的歌唱者一定有着一双会说话的眼睛。比如在唱到“思明,思明,你在哪里”时,因为是对思明的找寻,所以眼神一定是慌乱的,左顾右盼的,让观众透过双眼就可以感受到角色的无助和慌乱。最后是表情。面部表情的变化,应该是与形体动作、眼神运用有机结合在一起的。比如白云在拷问上帝时,表情一定是疑惑的;寻找思明时,表情一定是急切的;在鼓舞战友时,表情一定是坚定的。既不能自始至终都是一种表情,也不能装腔作势,过分夸张,而是力求给人自然准确、表里如一之感。
结 语
综上所述,《悲怆的黎明》通过全新的理念和手法,深刻展示出了一代青年所具有人性美、崇高美和悲剧美,使主旋律题材的歌剧有了更广泛的社会意义。《我多么想》虽然不是全剧中最核心的唱段,但是其作用却是不可替代的,艺术价值更是不容忽视的。通过白云人生历程的变化和真实心声的写照,使“爱与恨、生与死”的主题得到了深刻的揭示。所以在演唱时,必须将自己想象为作品的主人公,把握人物性格,投入真情实感,并辅以恰当和灵活的演唱技巧,方能将真实的人物形象呈现在观众面前,使唱段的价值和意义得到最大化的体现。
(责任编辑:崔晓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