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卫家乡
杨旭民
家乡,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一个亲到心坎里永远无法割舍的字眼儿。
但是,伴随着现代化的推进,不少地域的传统文化或文化资源却加速消逝,美丽的生态环境也渐行渐远,以致让很多人觉得家乡在一天天变得陌生。那些年轻人越来越少的村子,不再那么生机勃勃,就像一个个衰去的老人。
保卫家乡!面对家乡传统文化及资源的流失和生态环境的劣化,不少有识之士做出了不同寻常的选择。
在云南德钦州,有一个叫“卡瓦格博文化社”的公益组织,用十几年的时间,致力于向社会传播藏族文化,保护本地区特有的生态环境和文化环境,向藏族民众宣传传统文化与环保理念。
还有一群关心社区建设的云南学者,在西部偏僻的乡村开展“社区影视教育”的参与性研究,帮助当地村民利用影像工具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并利用这些作品,进行本土文化的教育与传承活动。云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郭净说,参与这种行动和研究,让他受益匪浅,使他得以从“解放者”的眼光中解脱出来,获得了“观察者”的自由。
而在陕西潼关窑上村,一个叫车敏亮的村官,从带领群众种果树、办金矿,到打造旅游品牌“秦王寨”,在多年时间里以不同的方式守护着家乡的繁荣。“人生最快乐的是把理想变成现实”,这是车敏亮微信的个性签名。今日窑上村的情景,正是车敏亮多年来的梦想。
保卫家乡,并非要挡住时代发展的脚步,而是因为很多不该丢失的东西需要留住,需要坚守。这样的保护行动有时是无力的,最终得到的甚至只是无言的结局,但对行动者来说,做了,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