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提高学生语文素质

    摘要新课程标准对中学语文教学提出新的要求,在此背景下,语文教师应转变教育思想。创设自由和谐的教学环境,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关键词语文教学以人为本教学理念语文素质

    语文课程标准的颁布和实施,为语文教师开展教学开辟了广阔的空间。新课程标准按国家的教育方针和素质教育的要求,确立了新的教育理念。一是以人的发展为本,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为学生终身学习、发展奠定基础。二是坚持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既注重丰富语文教材的入文内涵,重视对学生精神领域的深广影响,又注重科学而严格的读、听、写、说的语文基本技能训练。三是确认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培养学生自主独立学习,在自我构建过程中获得能力。面对这些新理念的确立,作为语文教学第一线的教师,如何按课程标准和新大纲的要求,以人为本,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呢?

    一、转变教育思想,确立新的教学观

    古人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但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进步,当代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入,教师仅仅扮演好这一角色是不够的。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语文教师J必须用现代教育思想指导自己的教学行为。新语文课程标准强调以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尊重和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把学生的发展情况作为衡量教学成败的重要标准,提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客观基础在于“人”的完整性。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习惯,倡导自主的学习方式。”,“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师必须要具备现代教育的新观念,从“解说员”转向课堂的“策划师”,从“传道者”转向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从“授业者”转向学生发现问题的“启发人”。将教学的目标重新定位于对学生心灵的陶冶和人格的塑造,用长远的、发展的教学观念指导教学。

    二、改变课堂教学中教师唱主角的局面。要让学生唱主角

    陶行知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在教学过程中,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把读书思考的时间交还给学生。过去,我们总是担心讲不深、讲不透,喜欢在课堂上滔滔不绝,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由于学生自主读课文的时间太少,对课文的认识并不真切,思考并不深刻,感受并不强烈,所以尽管老师费尽心血,效果并不是很好。而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和新教材的使用,教师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会学生学习,要让学生有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课堂教学从以教师讲解为主转变为以学生诵读为主,放手让学生专心读课文,在默读中思考,在朗读中培养语感,并大胆地发表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看法,把“教”建立在“学”的基础上,通过多种途径对学生的学习方法进行有效的指导与培养。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学”是“教”的目的,也是“教”的出发点和归宿。

    三、实现教学民主。创设宽松、和谐自由的教学环境

    “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是“育入”的教学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首先必须树立让学生“自主”的教学观念,教师要确立民主、平等、友好、和谐的现代师生观念。实现课堂民主开放,建立新型师生关系,营造和谐、轻松的教学氛围,让学生畅所欲言,充分发展个性。语文区别于自然科学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答案的模糊性和丰富性。同样一个问题,不同的学生基于不同的知识背景,个性因素和生活经验,就可能有不同的答案,这些答案应该都有一定的合理性,许多富有创造性的火花就产生于这些五花八门的解答中。我们只有维护学生独立思考的权利,支持学生独到的见解,才能真正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才可能为学生的创新思维发展提供必要的条件和空间。

    另外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建立民主、平等、友好、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也是人文精神的高度体现,因为现代化的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的过程,师生充分自由地展现丰富的情感和独特的个性,以各自的知识和经验,情感和需求,进行彼此间的交流和对话,相互交融,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成为教育教学过程发展的基本方式:同时教师在与学生进行共同的“教学”实践中,成为与学生平等的一员,无时无刻地以自己的学识、能力、精神、人格魅力感染、激励学生,建立起平等、协调的师生关系,既使教师的“教”产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又使学生的“学”超越了知识、能力的层面,在学会人际间的平和协调,处理各种复杂人际关系的过程中,升华了精神,塑造了人格。

    四、要重视培养学生质疑、善疑的能力

    古今中外的哲人很重视发现提出问题,费尔巴哈说:“新知识从怀疑中产生。”我国宋代教育家张载说:“学则须疑,学贵善疑。”我们实施素质教育,培养新世纪开拓型人才,就应该教会学生生疑、质疑、善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是恩之始,学之端。脑中有问题,学习就能深入,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思维能力,发展智力,培养创造力,才能使学生由“学会”转变这“会学”,使教师由“教”过渡到“不教”。

    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产生疑问,不断解决疑问的过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用广博的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可亲的教态、生动的语言、富有吸引力的教学方法,去激发学生的思维,扩展学生的思路,启发诱导鼓励学生去思考、去探索、去发现问题。应当创设这样一种环境气氛:每个学生随时都可以提出问题,各抒己见,畅所欲言,不管自己的意见正确与否,都会受到正确的对待,因为任何探索都是有意义的。这样才能使学生的心理健康地发展,才能积极地生疑、质疑。

    在教学中,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不急于表态下结论,而应组织学生讨论。这样多方交流,各抒己见,相互启发,深刻反恩,使思维处于最积极最活跃的状态,将大大锻炼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而且往往是茅塞顿开,收到“心有灵犀一点通”的效果。当然在讨论中,也需要教师组织调控,当学生的思维裹足不前时,这就需要教师点拔疏通,当学生提出的问题偏离了教材时,教师要调整修正,有时学生提的问题过于分散杂乱,这就需要教师集中理顺,当时机成熟时,还要归纳总结。

    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特点,决定了语文教学必须与时俱进,肩负着培养素质人才的教育工作者,理应本着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来洞悉时代的要求。不断更新观念,大胆改革课堂教学,切实把应试教学和知识训练转变到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上来,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学生自主活动为基础的新型教学过程,大力推进教学活动由教向学的转变。让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索,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素质。

    作者简介:孙桂华,四川省汉源县二中教师。

相关文章!
  • 基于“深度学习”理念的高中数学

    把光红摘 要:深度学习是一种面向真实情境和复杂环境的学习方式和学习理念,是实现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深度学习倡导深度加工知识信息,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应用文写作技巧探究

    邬燕敏《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通过对语言知识的学习,能够用简短的书信、便条进行交流。这就需要学生掌握应用文的写作技巧。从目前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