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数学随笔”,提高小学高年级数学的有效性

    张文清

    摘 要 数学随笔是学生纪录日常数学学习的一种特殊日记。学生在每日的数学学习中都有不同的感悟,或是教学内容记录,或是课堂学习感悟,也包含了数学课堂中学生对于数学的所思所想。数学随笔是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一种思想反馈,可以帮助学生记录数学课堂要点与数学学习方法。笔者作为一名高年级小学数学教师,在多年的教学中通过开展数学随笔活动,提高了小学生对于数学课堂的参与度,通过加强数学知识认知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为此笔者将浅谈做好数学随笔,对于提高小学高年级数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 数学随笔 小学数学 高年级 小学生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数学随笔在一定意义上来说可以看做数学日记,记录了学生对于数学课堂以及数学知识的所思所想,可以帮助教师更好的了解学生的数学心理状态。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可以发现,由于数学课堂时间有限,教师无法在短时间内了解学生数学知识的掌握情况,无法开展针对性的教学,从而降低了高年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开展数学随笔教学可以增强师生之间互动,拓展师生之间的交流渠道,有助于教师更好的了解学生,从而提高高年级数学的有效性。

    1以生为本,数学随笔

    数学随笔作为学生反馈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对于师生之间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此许多数学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引入了了数学随笔这种模式,从而更好的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但在实际的教学中可以发现,由于数学教师忽略了小学生的个性特征与数学随笔的特性,在实际的执行中要求学生每天进行随笔记录。这种开展数学随笔的方式无疑加重了学生的心理负担与学习负担。数学随笔的重点在于“随”,数学随笔的“随”性主要包括了内容的随意性与时间的随意性。小学生在进行随笔记录时只要与数学教学相关即可,并不用强制要求学生每天进行知识点与学习感想的记录,教师只要定期征得学生许可进行随笔的查看即可。如果教师在开展数学随笔活动时,将其成为教学的硬项规定,反而会增加学生的心理负担。为此数学教师在开展数学随便活动时应该以生为本,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如何引导学生进行随笔教学。

    例如:教师在开展高年级小学生数学随笔时,教师在开展随笔活动的初期可以发现,虽然高年级小学生已经建立了一定的数学知识体系,但由于学习经验有限部分学生仍然无法把握随笔记录重点,误认为数学随笔就是错题本,数学知识摘录本。为此数学教师应该以学生为本,为学生详细的讲解开展数学随笔的目的是让学生将数学学习时不懂的知识点,对于数学课堂教学的看法记录在随笔本上,从而用纸质的文字形式与教师交流,放下师生之间的隔阂,加强师生互动。笔者在利用随笔开展师生互动时发生过这样的一件事情,一名数学学习能力较强,但性格内向的学生成绩下降很快。笔者尝试多次与其沟通都无法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后来笔者对这名学生说“你是不是有什么话对老师说,你最近数学课堂上都不爱举手发言了,你可以把你想对老师说的话写在数学随笔上,老师一定会理解你!”,笔者在第二天查看了这名学生的随笔意识到,由于笔者在开学之初因这名学生在课堂上批评他讲话,他心理十分难过,真正讲话的是他的同桌,他却无法在课堂上为自己辩解。笔者认识到自己在数学教学中的失误,忽视了学生的心理感受,如果早些让这名学生用数学随笔说出自己的心声,可以避免学生学习成绩下降的现象。教师用数学随笔开展教学活动,应该注重以生为本,从而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2结合课堂,多样记录

    数学随笔必然要与数学相关,数學课堂作为高年级小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渠道,是夯实学生数学基础关键过程。对于数学知识点学习的反馈必然是数学随笔的重要内容之一。但数学随笔的记录形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笔的记录也可以采用图像、文字等多种形式。教师甚至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电子数学随笔记录,可以让学生将视频、音频等多种内容共同放在随笔之中。数学教师在开展与数学课堂教学相关的数学随笔活动,应该注数学课堂教学重点知识的讲解,从而帮助学生更好的进行知识点数学课堂随笔记录。

    例如:在《2、5的倍数的特征》这一课的教学中,数学教师为学生讲解2的倍数特征与5的倍数特征。一名学生在随笔中记录到“2的倍数除以2后没有余数,5的倍数除以5后没有余数”,可以看到这名学生虽然认识到2、5的倍数与2、5之间的关系,却没有正确认识到2、5的倍数自己本身的特征,学生对于课堂知识重点存在一定偏差。教师在面对学生数学出现数学知识点学习的偏差时,一方面要帮助学生再次复习相关知识,使其更好的掌握相关知识;另一方面也要做好教学反思,为什么学生对于2、5倍数特征的学习重点产生较大的偏差,是不是教学方法存在一定的问题。高年小学生虽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抽象能力,但相对于抽象的数学知识讲解,直接的感官教学更容易被高年级小学生所接受。为此数学教师在经过分析学生的数学随笔,并提出教学改进策略,在讲解2、5的倍数特征时,分别进行详细的讲解,再进行对比分析。以2的倍数特征为例,教师可以将2的倍数写在黑板上,让学生仔细观察2的倍数都具备哪些特征,并在黑板上写出3、5等奇数,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偶数与奇数。

    数学随笔是学生反映自己数学知识课堂学习的一种有效方式,教师可以通过随笔了解学生的课堂知识掌握情况。教师可以征得学生的同意,如果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遇到困难可以将其记录在课堂随笔中,放在教师的讲台上教师在观看后为学生提出针对性的意见。同时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借助微信等通讯软件将自己的在数学课堂上的感想以语音或视频的方式转发给教师,从而实现数学随笔记录的多样性。

    3课外拓展,培养思维

    数学教学不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学,尤其对于高年纪小学生来说经过多年的数学学习本身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学习能力。数学教师可以通过数学随笔的形式进行课外拓展活动,从而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教师利用课外活动与课堂随笔的形式开展相关数学活动,可以从课外数学知识积累与课外活动专题两个方面出发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在数学知识积累方面,教师可以从学校图书馆借阅数学刊物,如《小学生数学报》、《数学名人传》等,让小学生在阅读数学课外读物中将自己的学习感想与不会的习题进行记录,最后寻求数学教师的帮助。

    例如:部分学生在阅读到与正比例相关的知识时,学生碰到这样的一道习题“小亮的体重每年都会随着他的年龄增加,那么体重与年龄之间的关系之间是否成正比例关系?”学生最后翻看答案是二者的关系并不是正比例关系,但学生翻看以前的随笔认为小亮的体重与年龄是存在着关联量的,体重确实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为什么却不是正比例关系,最后学生将这道习题记录到数学随笔上寻求教师的帮助。教师可以让学生仔细观看教材中《正比例》这一课中对于正比例的定义,并为学生分析题中虽然小明的体重随着年龄增加,但是二者的变化关系却没有规律,每年增加体重的数量是不确定性的,并且找不出不变量。

    同时教师可以《正比例》这一课设置相应的专题活动“寻找生活中的正比例”,让学生将生活中所寻找到的正比例通过数学随笔形式记录下来。由此可见,高年级数学教师可以通过课外拓展活动与数学随笔的有效结合,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真正的发挥数学随笔的作用。

    4小组合作,随笔交流

    随笔是以学生为核心的一种促进教学的辅助模式,充分尊重了小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小组合作教学模式与随笔教学存在着一定的共性,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重要原则。为此数学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将小组合作与随笔交流进行有效结合,从而最大限度的发挥数学随笔的教育促进作用。教师在利用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开展随笔交流活动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问题:第一,小组成员的构成的多样化,这种多样化包括学习能力的多样化、性别的均衡性、性格的多样化,从而为小组讨论提供更多交流的角度。第二,讨论程序的规范化,高年级小学生虽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学科能力,但仍然具备小学生的思维跳脱性,因此数学教师在鼓励学生进行随笔交流时,可以通过示范教学法,帮助学生进行随笔交流。

    例如:在《统计与概率》这一章的课堂随笔交流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交流“统计”、“可能性”等知识点的理解以及學习情感态度感悟,为学生明确交流的方向。当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如果对“统计的概率是否具有代表性”这一观点产生争执时,教师可以适时的参与到讨论当中,引导学生思考样统计过程中对于概率的影响,从而充分发挥随笔交流的教育促进作用。

    5结语

    小学高年纪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利用数学随笔开展数学活动,拓宽了师生之间交流渠道,让学生通过数学随笔告诉数学教师自己在生活中遇到数学学习困难。数学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应该结合教材内容,分析学生的数学随笔中反映的学习问题,从而针对性的帮助学生提出学习中的困境。数学教师也可以通过数学课外拓展活动与数学随笔的有效结合,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夯实学生的数学基础。同时教师也可以借助数学随笔关注学生的数学心理动向,从而提高学生的学科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 努尔斯曼古丽·阿卜杜热伊木.小学数学教学随笔[J].中外交流,2017(30):222.

    [2] 周京广.基于“数学随笔”思路下的初中数学教学漫谈[J].教师,2014(26):85-85.

    [3] 杨磊.教学随笔:协助学生实施数学学习的有效策略[J].数学教学通讯,2018(09):58-59.

    [4] 黄娅丽.高中数学教学随笔——一堂别样的数学课[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8(09):100.

相关文章!
  • 基于“深度学习”理念的高中数学

    把光红摘 要:深度学习是一种面向真实情境和复杂环境的学习方式和学习理念,是实现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深度学习倡导深度加工知识信息,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应用文写作技巧探究

    邬燕敏《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通过对语言知识的学习,能够用简短的书信、便条进行交流。这就需要学生掌握应用文的写作技巧。从目前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