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心即道

    徐敏

    

    所谓道者,仁也,葆有高尚人格之秉性方为有道。

    所谓仁者,道也,未受蒙蔽之天性使然,即为初心。

    在我国历史上,人性善恶论一直存在着两大分野,孟子主性善,荀子视性恶。本善论以为: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之所以人的后天活得越来越麻木、无耻、无畏、无良,那都是险恶的环境造成的,有一个好的环境就能“求则得之”,遇到一个坏的环境就会“舍则失之”,得失什么?人的本性啊。

    而本恶论则相反:“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也,是无待而然者也,是禹、桀之所同也。”笃定这些本能与恶习都是与生俱来的。如何改变?得靠后天的仁义礼智信来“化性起伪”。正所谓,不可学,不可事,生而具足谓之性;可教化,可学习,后天而成谓之伪。直至今日,人性善恶论仍旧没有争出什么科学的结论来,我们也无力去淌这池浑水了。

    深记二十年前,吾儿聪聪五六岁,一日午间突降大雨。我撑着伞前往校门口接他,左等右等不见,疑是走岔了,便急忙返回,怕他没有钥匙进不了家。但回到家里,仍不见其影,顿时有点慌神。此时离放学已过半个钟点,能到哪去了呢?被骗?被拐?被……狐疑的我再次准备去找。谁知刚出楼门,小先生落汤鸡似地远远跑来。一股无名火直窜脑门,揪住脖领怒责去哪了?小先生嗫嘘着解释:同学没拿伞,我脱了衣服遮雨送他回家了。一瞬间,我的泪腺被柔情捅破了,那是自己数十年记忆中少有的几次泪奔。

    人者,生而及具耳目之欲,好声喜色,憎丑恨恶。藉此布衣以为,这正好充分证明吾等天生具备向往光明的初心,此心无需师法教化,天性使然也。以逻辑论,倘人性本恶,何来之善者?若必须以后天教化之,又是谁调配出仁义礼智信来?莫非真有圣人、神者乎?

    前次所叙吾儿送人,绝非教化之结果,乃初心之所致焉。初心者,天然之本性,从善从心,无欲无求。故说初心即道,故而译作今日之道德,应该没什么错误吧。

相关文章!
  • 融资融券对日历效应的影响:来

    王璐摘 要:过去的研究表明,中国股市的运行效率受到政府监管与干预并存在非对称交易的现象。2010年3月31日,中国股票市场实行了融资融券

  • 公司治理、内部控制对盈余管理

    金玉娜柏晓峰摘 要:按照形成原因——作用机理——解决机制的路径,对抑制盈余管理有效途径的实证研究表明:机会主义偏误和技术性错误是盈余

  • 从财务集中到财务共享服务的一

    潘武【摘 要】 本文就财务集中到财务共享服务的转变作简要的探讨,并对财务共享服务的内容以及实施进行研究。1引言财务共享服务与财务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