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四大支撑建设盆地现代农牧业

    诺卫星

    近年来,经过全州上下不懈的努力和积极的探索,海西特色农牧业发展实现了新突破,农牧区基础设施条件得到了新改善,转变发展方式取得了新进展,开始进入由传统农牧业向现代农牧业转变的关键时期。面向“十二五”,展望未来,我们必须立足盆地环境条件和农牧业发展阶段性特征,遵循农牧业现代化建设的一般规律,突出特色,发挥优势,加快改造传统农牧业,构建具有高原特色盆地特点的现代农牧业体系。

    一、优化区域布局,大力发展特色农牧业,强化现代农牧业产业支撑

    立足海西独特的农牧业资源和高原无污染的生态环境,按照“西部枸杞、东部马铃薯、城郊蔬菜、基地养殖”的思路,进一步调整农牧业结构,促进生产要素向优势区域聚集。种植业在稳定农民基本口粮田、优化品质、提高粮食单产的前提下,继续扩大枸杞、马铃薯、无公害果蔬的种植面积,到2015年,分别达到30万亩、20万亩、2万亩,特色作物种植面积达到90%。畜牧业按照生态化的要求,以推进草畜平衡为核心,加快藏系羊、牦牛、绒山羊等优势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加快草原畜牧业向集约型转变,继续实施畜禽良种工程,加快畜种改良,优化畜群畜种结构和产品结构,到2015年,适龄母畜比例达到65%。出栏率达到60%,商品率达到50%。将农牧业发展融入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建设中,依托德令哈生物园区和茶卡高原有机食品园区,重点培育壮大起点高、规模大、带动力强的骨干龙头企业,使具备一定基础的枸杞、牛羊肉加工等产业率先实现突破。扶持发展运作规范的农牧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中介服务组织,提高农牧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在特色农畜产品生产的重点地区、品种、环节和企业,加快推行标准化管理,搞好无公害产品、绿色产品、有机产品认证工作,力争在生态农畜产品品牌培育上实现新突破。充分利用高原无污染的有机产品“卖点”,以高效益的有机农畜产品发展壮大主导产业,从而把特色做大做强,做出亮点和效益,使潜在的资源优势尽快转变为现实发展优势。

    二、加快基础建设,改善农牧业生产条件,强化现代农牧业设施装备支撑

    从海西水资源紧缺、农牧业基础依然薄弱的实际出发,继续强化基础,创造条件,推动生产方式的现代化。首先抓好重点水源工程建设,到2015年完成蓄集峡水库、哇沿水库、下湾水库和三岔河水库建设任务,缓解工程型缺水矛盾。积极推进柴达木绿洲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和草原节水灌溉工程,到2015年基本完成全州农牧业节水改造项目。鼓励和支持农牧民广泛开展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小流域综合治理等项目。其次以日光节能温室和畜用暖棚为重点,通过实施格尔木“千户万棚”和德令哈“千户千棚”等工程,集中连片发展设施农牧业,突破高原缺水、缺温等气候制约,提高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到2015年基本实现农牧区户均一座温棚(暖棚)。第三,重点规划、统筹建设一批农牧区水、电、路、气、房及太阳能灶、光伏电源等项目,推动公共服务向农牧区延伸。到2015年,全面解决农牧区人饮安全问题,实现全州所有乡镇通油路,所有建制村通硬公路,基本实现村村通电、通广播电视、通邮政、通电话,解决全州牧民定居问题,基本完成贫困群众危房改造任务。

    三、大力推广实用科技,提高农牧业科技水平,强化现代农牧业科技支撑

    从海西农牧业科技水平偏低、生产方式总体粗放的现实出发,坚持把提高农牧业科技进步水平放在突出位置,着力转变农牧业发展方式。着眼于加快农牧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在加快开发引进适合盆地生态特点的优良农畜品种和先进适用高效配套技术的基础上,按照强化公益性、放活经营性服务的要求,大力开展多元化的农技服务,构建“科技指导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农牧业科技推广新机制,重点推广旱作节水农业、测土配方施肥、牦牛提纯复壮、农畜产品加工保鲜储运等一批增产增收和标准化生产新技术。组建公益性农林牧水科研机构,开展农牧业基础性、公益性、特色性研究工作和新品种、新技术和新产品的区域性试验,推进农牧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稳定和壮大农牧业科技人才队伍,大规模开展农牧民科技实用技术培训,提高农牧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大力推广农机节本增效、保护性耕作等技术,加快农牧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改造、利用好12316专家热线和“柴达木农业信息网”,推进农牧区信息服务体系建设。

    四、推进改革创新,完善农牧业经营体制,强化现代农牧业的政策支撑

    从农牧户规模小、经营分散的实际出发,加快创新体制机制,推动农牧业经营方式转变。首先,创新和完善土地草场流转机制。在坚持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不动摇的前提下,继续探索扩大土地草场流转的方式,制定土地草场流转扶持政策,加快建立规范的流转制度,积极在农区推广“丰农薯业合作社土地流转模式”,在牧区推广“梅陇草场承包入股模式”,支持农牧民专业合作组织、种养大户和龙头企业把分散的土地草场集中起来进行适度的规模经营,提高土地草场使用效率。其次,创新农牧业支持保护制度。继续提高州、县财政资金用于农牧业的总量和比重,全面落实农牧业补贴制度,进一步提高补贴标准,扩大补贴范围,将油菜纳入良种补贴,将牦牛、藏系羊、青稞纳入保险保费补贴品种范围。建立州、县两级农牧业发展基金,保证农牧业特别是特色农畜产品生产持续稳定增长。加大财政贴息、税收优惠、民办公助、以奖代补、项目支持力度,引导信贷资金和社会资金向现代农牧业聚集。加快发展政策性农牧业保险,努力规避农牧业生产风险。第三,建立一体化保障机制。按照农牧业现代化与工业化、城镇化协调推进的思路,把工业与农牧业、城市与农牧区作为一个整体来谋划,继续深入开展“百企联百村”共建活动,进一步健全城市辐射带动农牧区发展的体制,形成发展现代农牧业的一体化保障机制。重点在“三化”进程中构建农牧民持续增收长效机制,在现代农牧业建设中,提升农牧业发展效益,培育农牧民增收的新增长点;在推进工业化进程中,促进农牧民转移就业,扩大农牧民增收的新领域;在城镇化发展中,促进繁荣农牧区经济,开辟农牧民增收的新渠道;在统筹城乡中,加大以工补农力度,提高农牧区社会保障水平,拓展农牧民增收的新来源。

    (作者系中共海西州委副书记、州人民政府州长)

相关文章!
  • 融资融券对日历效应的影响:来

    王璐摘 要:过去的研究表明,中国股市的运行效率受到政府监管与干预并存在非对称交易的现象。2010年3月31日,中国股票市场实行了融资融券

  • 初心即道

    徐敏所谓道者,仁也,葆有高尚人格之秉性方为有道。所谓仁者,道也,未受蒙蔽之天性使然,即为初心。在我国历史上,人性善恶论一直存在着两大

  • 公司治理、内部控制对盈余管理

    金玉娜柏晓峰摘 要:按照形成原因——作用机理——解决机制的路径,对抑制盈余管理有效途径的实证研究表明:机会主义偏误和技术性错误是盈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