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歌剧《逐月》中嫦娥咏叹调
王一凤
[摘 要]
中国歌剧《逐月》于2019年8月在沈阳盛京大劇院成功上演,该剧由辽宁歌剧院倾力制作,著名作曲家徐占海作曲,剧作家孙浩、丁晓春编剧,汇集了国内一流主创团队,以我国上古神话《山海经》中——“后羿射日”“嫦娥奔月”为题材,力求通过讲述民族故事,创作时代精品,该剧一经上演,便引起了歌剧界的广泛关注。
[关键词] 《逐月》;《情分飞,离别难》;徐占海
[中图分类号]J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233(2019)12-0147-02
一、创作背景
提到歌剧《逐月》,就不得不提及辽宁歌剧院在1990年排演的歌剧《归去来》。歌剧《归去来》是作曲家徐占海的第一部歌剧作品,29年前该剧一经上演,便引领了音乐创作与艺术呈现的双重先锋,从众多剧目中脱颖而出,获得第二届“文华新剧目奖”,作曲家徐占海也凭借该剧获得了“作曲文华奖”。29年后的今天,辽宁歌剧院决定对该剧进行复排,力求在原剧的基础上精益求精,大胆革新,精练了故事主线,徐占海教授更重新创作了六十余页音乐,并最终将该剧更名为《逐月》。此次演出中,我饰演了剧中的女一号“嫦娥”,真切地感受到了中国歌剧的魅力,并在此浅谈一下自己的认识和感受。
二、故事梗概
歌剧《逐月》,以中国古代神话人物中,后裔和嫦娥的故事为主线,讲述了二人之间凄美婉转的爱情故事。
故事梗概为,在上古时期,天帝十子化身十个太阳为祸人间,大地变为一片焦土,生灵涂炭。天帝发怒派下神仙眷侣后羿与妻子嫦娥来到人间为民除害,英勇的后羿用正义的神箭射下了九个太阳,并在嫦娥的劝说之下留下一个太阳照耀人间,使大地恢复葱茏,人间复享太平。天帝却因后羿射杀了他的九个儿子而懊悔不迭,遂将后羿贬在尘世,永远不得重返天庭,嫦娥深爱后羿,心甘情愿变为凡人,与丈夫共同留在人间生活。
后羿历尽艰险寻得仙丹两颗,此仙丹服用一颗能使人长生不老,服用两颗能使凡人成仙,后羿将两颗仙丹交给嫦娥保管。后羿众门徒之中有一个奸诈阴险的小人,名叫逢蒙,他佯装与后羿交好,实则觊觎嫦娥美貌,更时刻想要取后羿而代之,他设计让蝴蝶姑娘去勾引后羿,离间嫦娥与后羿夫妻感情,使嫦娥相信后羿对自己不忠,失去了理智,冲动吞下两颗仙丹。服用仙丹后,嫦娥双眼骤明,看清了逢蒙的奸计,懊悔自己误会了后羿,却为时已晚,带着无尽的不舍与悔恨飞升至月宫,从此与后羿天人相隔。而逢蒙见后羿猛然失去嫦娥,正值心痛神痴之时,趁机用神箭射杀了后羿。
后羿死后下至地府被奉为众鬼之神“宗布神”,最终后羿严惩了逢蒙,却与嫦娥月宫地府遥遥相望,默默无语,永不得相见。
三、音乐分析
在歌剧《逐月》中,“嫦娥”这个角色呈现出较为复杂立体的人物性格:“神性”与“人性”共生共存。她拥有无双的美貌,非凡的智慧,与丈夫携手从天庭下凡,斩妖除魔,拯救苍生;面对天帝的责难,她对后羿不离不弃,心甘情愿与之共同被贬至“人间”;面对平淡的生活,她用妻子的温柔端庄,贤惠自持,给后羿安慰与希望;面对逢蒙的调戏,她正颜厉色,坚贞不渝。无奈嫦娥对后羿爱之深、责之切,由于自己一时的心志不坚,终被小人所蒙蔽,冲动犯下弥天大错,酿千古之恨。可以说嫦娥身上既有“神”超凡脱俗、悲天悯人的大爱情怀,又有“人”多疑、善妒、冲动的性格弱点,为爱而来,为爱而去。
嫦娥的咏叹调《情分飞,离别难》是全剧的核心唱段,音乐上极具戏剧张力,非常准确地刻画了嫦娥的人物性格,在剧情上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接下来,我将对这首咏叹调的音乐结构以及作曲家所用音乐素材两方面进行分析。
(一)音乐结构
“嫦娥”咏叹调,根据嫦娥的三个情感转折点,在结构上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妒火中烧,怒吞仙丹。”
嫦娥在逢蒙的诱导之下,远远见到蝴蝶姑娘手里拿着象征她与后羿爱情的神箭,看着与一群美人簇拥着渐行渐远的后羿,被嫉妒与愤怒冲昏头脑的嫦娥丧失了理智,心痛神痴,唱出:“只有他才能让我心里这么难过……多情人不禁折磨,我只想离开这儿,不论对与错,让他永远难寻我。”遂找出仙丹,毅然决然将两颗全部服下。
第二部分:“幡然顿悟,识破奸计。”
嫦娥吞下仙丹后“脚下生风双眼骤明”,猛然发现自己误会了后羿,一切都是逢蒙的奸计,因此一连唱出三遍“你欺骗了我”这个旋律,音域由高至低,跨越两个八度,情绪由难以置信过渡到对逢蒙的无比憎恨,最后更是咬牙切齿含恨道出“奸诈的逢蒙”。
所以,前两部分着重表现了“情分飞”的情感主题。
第三部分:“无限懊悔,含恨飞天。”
第三段是嫦娥咏叹调中最重要、最精彩的部分。作曲家用较长的音乐篇幅渲染了嫦娥“怕离散,离散偏到你身边”的懊悔感伤,又到“从此地北天南,永世难再见”为接下来嫦娥与后羿遥遥相望的命运定下了基调。最后在咏叹调的结尾处又突然加快速度,呼唤“后羿,后羿,快用射箭将我射穿回还”,却一切为时晚矣,更凸显出嫦娥纵然万般不舍后羿,却终究难敌命运捉弄的无奈与凄凉。特别是在最后嫦娥奔月时,作曲家为嫦娥谱写了在High C 的音高上唱出“后羿”作为咏叹调的结尾,高声泣血呼唤,更淋漓尽致宣泄出了嫦娥的“悔恨绝望”,让观众也为之动容。
值得一提的是,作曲家创作出富有生命力和戏剧情节的间奏音乐巧妙的将这三个音乐联系起来,段落之间过渡衔接十分自然,相辅相成,浑然一体。凸显了“离别难”这一主题,将全剧推向了高潮。
(二)音乐素材的使用
作曲家在“嫦娥”咏叹调的音乐创作中,使用了泛五声调式的音高组织,在音乐上直截了当刻画出人物心理,并由于音程跨度较大,在听觉上形成强有力的冲击,增强歌唱与表演的戏剧性,凸显人物性格。
尤其要重点阐述的是嫦娥咏叹调核心唱段“离别难”中的前两句:“一切都不该完,什么也不能完。”作曲家大胆地将秦腔元素融入进嫦娥的唱腔之中,用秦腔特有的苍凉之感,诠释了嫦娥凄凉的心境,并且停掉了一切伴奏织体,让演员几乎以清唱的形式尽情发挥,准确传达出嫦娥大彻大悟之后,混沌虚无、失魂落魄的内心世界,更凸显了嫦娥无尽悲伤悔恨、孤独落寞。
作曲家精准运用民族音乐素材来渲染人物情感,赋予了演员极大的演唱表演发挥空间。
四、演唱处理
作曲家徐占海的歌剧作品向来是考验歌剧演员歌唱能力的“试金石”,而这首嫦娥咏叹调,堪称女高音中国歌剧咏叹调之典范。无论是宣叙部分还是咏叹部分,均对女高音歌剧演员有着非常高的要求。为了精准表达出作曲家的创作意图,演绎好这首咏叹调,我总结了以下几点:
(一)对音高的把握。
该咏叹调歌唱音域跨度非常大,低音从小字组的降b至小字三组的c3。若要完成好如此音域跨度的咏叹调,则必须要进行良好的气息训练,气息稳定是形成歌唱腔体稳定的基础,只有歌唱腔体稳定保持,在演唱大跨度音程时才能够轻松自如掌握音高,声音和谐统一,不论低中高音域都有漂亮、有穿透力的音色。
另外,由于作曲家在其中大量运用了商调式的音乐主题,调性转换频繁,若只以西洋固定调演唱则断不能把握其准确的音乐调性,必须对每个段落进行民族调式的分析,获得准确的调式调性,才能进而准确把握音高。
(二)保持歌唱情绪的连贯性
对于歌剧演员来讲,在歌剧演唱中保持连续不间断的歌唱情绪是非常重要的。“嫦娥”的这首咏叹调每段的歌唱情绪都有骤然突变,如此大的转折,演唱与表演的难度系数都大大增加,更增加了对于歌唱演员演唱技巧与情感把握的考验。只有做到全情投入角色,戏人合一,沉浸在戏剧状态中维持表演与歌唱的热度,达到心、神、意、智的高度统一,几方面通力合作,才能做到收放自如,歌唱情绪便自然连贯。
(三)对音乐风格的准确把握
在演唱“嫦娥”这个角色之前,徐占海老师带领我做了充分的音乐作业。剧中大量民族调式和民族元素的曲调,对于惯于美声方法演唱的我来说,都是一次新的体验。
“嫦娥”这个角色在演唱上既不能太偏“民”也不能太偏“美”。嫦娥的个性是复杂的,戏剧性张力十足,若过于偏民,则甜美有余,厚重不足,削弱角色的戏剧性呈现;若过于偏美,则又丧失了民族调式特有的亲切感与真实感,不够接地气。因此,我在演绎这首咏叹调时既运用美声演唱方法,维持立体的歌唱腔体,又在咬字与发音习惯上则借鉴了民族演唱方法,根据中文的音调语气,加入了适当的倚音和滑音,力求吐字清晰,語法准确,用“中西结合”的演唱方法诠释这首中国歌剧作品。
(四)语言化的刻画
在徐占海老师的歌剧创作中,叙事部分大多借鉴西方歌剧唱法中的宣叙调模式,如嫦娥咏叹调中:“你欺骗了我”“奸诈的逢蒙”等,均要求演员用“说着唱”“唱着说”的方法表现音乐,用口语化的演唱来塑造人物性格,直抒胸臆,更加鲜明地刻画人物形象。
结 语
29年前《归去来》横空出世,29年后《逐月》续写辉煌。经过近三十年对中国歌剧的探索开拓,作曲家徐占海为中国歌剧的发展谱写了浓墨重彩的篇章,他用事实证明,西洋的歌剧形式与中国的民族音乐元素能够在中国歌剧中得到完美的结合。嫦娥与后羿的神话故事在中国民间广为流传,而今,以歌剧这一全新的形式再次展现于大众的视野当中,正如导演沈亮所说:《逐月》的初心,是用最国际化的语言讲述中国故事,传递中国的哲思和美学。嫦娥是“美”与“爱”化身,歌剧《逐月》在对爱的讴歌中,也表达出我国代代歌剧人对中国歌剧“爱”的追求,相信未来,中国歌剧一定会有无限的发展空间,迎来百花齐放的春天。
(责任编辑:崔晓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