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豫剧在湖北襄阳地区的发展探究
王宏丽
[摘 要]
河南豫剧是全国五大地方戏曲之一,中国最大的地方剧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豫剧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除了流行于河南本省以外,还形成了当今大致稳定的豫剧次生区版图,即沿河南周边,包括安徽、湖北北部、山西、河北南部以及陕西关中地区而向甘肃、新疆伸展的版图。湖北省襄阳市作为与河南省交界的城市,豫剧在此地的发展可谓是根深蒂固,在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创作与演唱风格,形成了中国“南派豫剧”,从而丰富了汉水流域的音乐文化发展研究。
[关键词] 豫剧;襄阳;发展;探究
[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233(2019)12-0142-02
一、河南豫剧的发展概述
(一)起源
河南豫剧起源于中原地区大省河南省,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中国最大的地方剧种,居全国地方戏曲之首,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据国家文化部统计的专业豫剧团体达160多个,非专业团体多达2000多个,从业人员10万余人,是全国拥有专业演出团体和从业演员最多的剧种。
河南豫剧是在河南梆子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我国戏曲梆子腔家族的重要一員。经过不断的改革与创新,最终形成了新的声腔演唱形式,因河南简称“豫”,故称为豫剧。豫剧唱腔流畅,节奏明亮,旋律优美,极具中原音韵,经典的传统剧目及丰富的现代剧目,加之艺术家精湛的表演深受广大群众喜爱。自清末明初以来,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豫剧发展迅速。到目前为止,东至台湾,西至西藏,南至广东,北至黑龙江的21个省区的广袤土地上,都有豫剧艺术活跃的身姿。不仅如此,随着近年来河南卫视的《梨园春》节目的盛行,河南省豫剧院、台湾豫剧院等多个演出团体应邀出访世界多个国家进行演出交流活动,如美国、英国、新西兰、加拿大、法国、德国、意大利、澳大利亚等国家,被西方人称为“东方的咏叹调”。
豫剧的发展起源问题,至今仍然无法判定其产生的确切时间。在当代,音乐史论工作者们对成书于乾隆十年(1745年)的《杞县志》和成书于乾隆四十年(1775年)的小说《歧路灯》中所描述的内容进行分析考证,认为在清朝乾隆年间出现了河南梆子,并且确定这一时期就是河南梆子的形成时期。
(二)流派
1地域性划分
豫剧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受到各地语言和各地民间音乐等因素的影响,形成了带有区域性的艺术流派。大致分为五大流派,分别是:以今河南开封市为中心发展的“祥符调”;以今河南商丘市为中心发展的“豫东调;以今河南洛阳市为中心发展的“豫西调”;形成于豫南沙河一带的“沙河调”;流行于豫北地区的高调。
2艺术家个人风格流派
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豫剧的不断发展,其流派逐渐从地域性向演员的演唱风格而定的流派转变。上世纪的八十年代,在河南省省会郑州市举办的“河南豫剧流派调演”,常香玉、马金凤等艺术家的精彩演唱,得到了观众及广大专家的极大肯定,从此,便开启了以个人风格而定称流派的新时代。以演员个人风格为代表的豫剧流派,大致可分为六大流派,以常香玉为代表的“常派”;马金凤为代表的“马派”;陈素真为代表的“陈派”;崔兰田为代表的“崔派”;阎立品为代表的“阎派”;桑振君为代表的“桑派”。
由于在这些流派唱腔里融合了大量的艺术家的个人风格,所以,各流派之间的风格迥异。其中,以常香玉为代表的“常派”的艺术影响力最大,流行最广泛。“常派”唱腔韵味醇厚、音域宽广,高亢明亮,广泛吸收京剧、河北评剧、陕西秦腔、河南曲剧和坠子等艺术之长,同时又将风格不同的豫剧唱腔融合其中,从而形成了独特的演唱风格,成为豫剧流派中的一支主流。
3现代新流派
随着时代的变迁,豫剧的发展也在经历着其突破创新的变革。在作曲手法上引进了现代创作技法,多种音乐体裁的不断渗透,使其音乐创作逐渐走向了专业化道路。以河南省豫剧三团的杨春兰为代表的艺术家们,在豫剧的唱腔、剧本创作、乐队编制和演奏等方面都进行了大胆的创新,使豫剧音乐从传统走向现代,丰富了豫剧音乐的表现体制和发展格局。其经典代表剧目为现代戏《朝阳沟》《香魂女》等。
二、豫剧的次生区发展
次生区是指一种文化占有一定的优势,但处在与其他文化区的交汇地带,带有临近地区的文化风格的区域文化,呈现出区域间的过渡性特征。在特定的文化区域内部,文化核心区拥有高于其他地区发展水平与实力的绝对优势,但它又不是悬浮于区域之上的文化孤岛。区域文化发展的自然结果是一种具有特色及有生命力的文化,对边缘地区产生了主导影响,同时,不同地区之间的文化也不是简单的空间并存,而是在文化中心的主导作用下互相之间形成的层级关系,这样就形成了文化的次生区。
随着豫剧核心区的形成,中原文化发展及人口的稠密,豫剧负载着的中原文化必然向周边地区延伸。在豫剧诞生后的一百多年的时间里,形成了当今大致稳定的豫剧次生区版图,即沿河南周边,包括安徽、湖北北部、山西、河北南部以及陕西关中地区而向甘肃、新疆伸展的版图。
三、豫剧在襄阳地区的发展
河南豫剧在湖北襄阳地区十分盛行。豫剧是在哪一年传入襄阳地区的,目前尚无可考证。但在《襄阳县志·风俗志》中曾有这样的记载,明、清时期,襄阳地区确实出现过“商民杂处,服食酬酢尽繁华”的景象,一时间,“龙舟竞渡,赛神演剧等事靡费颇多”。[1]因而在汉水中上游的这块土地上,便孕育、产生、流传和发展的汉戏、清戏、湖北越调、襄阳花鼓戏、河南越调等戏曲剧种,河南豫剧也是在这期间发展和流传的。
湖北襄阳地区的专业豫剧团体,大都是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成立和发展起来的。现有襄阳市豫剧团、老河口豫剧团等专业豫剧团体,非专业豫剧团体数量之多,普及面甚广。河南豫剧之所以能够在襄阳地区落地生根,究其根源,是因为河南豫剧在襄阳地区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
(一)地理环境因素
襄阳地区有流传、发展、融合豫剧的地理位置条件。湖北襄阳市,位于湖北省的西北部,鄂西北重要发展城市。为历代军事战略要地,历代兵家必争之地。自古为交通要道,凭汉水贯东西,被称为南北经济的咽喉。元代,襄阳被划分在河南省,直到明代,襄阳才被划为湖北所有。自明清以来,襄阳地区商贾云集,逐渐形成了各地文化的一个交流中心。全国各地的商人因经济商务发展需要,都纷纷在这里修建公馆、戏楼等。襄阳地区面积在清朝康熙、乾隆年间仅3.2平方公里,但当时各省地修建的公馆、会馆就有二十多所。襄阳地区山水相连,长江最大支流汉水穿城而过,并与河南南阳流入的境内的唐白河汇合,这样,湖北襄阳和河南南阳就成了“南船北马”的汇集地。加之襄阳南接汉江平原,北接南陽盆地,北方人和南方人在这里汇聚与生活,给予了豫剧在此地发展的地理条件。
(二)语言和音乐创作因素
由于湖北襄阳与河南省交界这个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其语言与豫西南地区大致相同,四声的发音基本一致,语言颇为相似,特别是和河南接壤的襄阳老河口地区,其语言几乎和河南话完全一致。在元代老河口是隶属于河南,直到明代才被划为湖北所有。可见,它是一个深受中原文化影响的城市。在襄阳话中,例如“妈”“娘”“想”“爸”这四个字,在阴平、阳平、上声、去声的四声发音中,河南话和襄阳话是也一致的。直到今天,还有襄阳人会说,“一开口说话,别人就说我们是河南人”。所以,语言的相似性也是为豫剧在襄阳地区的流传与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而今的襄阳市豫剧团,有一多半为河南人。河南人在襄阳区的人口数量的增加,也为豫剧在当地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此外,我国戏曲声腔创作的原则一般是“音随字走”,这也为豫剧的在襄阳地区能够落地生根创造了条件。研究表明,河南民间音乐和襄阳民间音乐的创作手法具有一脉相承之处。
(三)襄阳地区梆子腔的发展因素
在张庚、郭汉成主编的《中国戏曲通史》中,有明确的记述:“西皮腔兴起于湖北,但它不是从湖北本地的民间曲调中成长起来的,而是外来声腔,即梆子腔在当地演变形成的一般认为梆子腔是由陕西地区传到了湖北襄阳一带,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襄阳腔,后来再经湖北艺人的丰富加工成了西皮腔。”[2]由此可见,在豫剧还在称为“河南梆子”的时候,梆子腔就已流传并发展于此。这就为豫剧在此的流传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前提与基础,使豫剧在襄阳的发展显得顺理成章。
(四)豫剧在襄阳地区的变异性发展
由于语言与文化背景等因素的影响,豫剧在襄阳地区的发展逐渐产生了渐进的、微妙的变化。首先是在演唱风格上,河南豫剧的演唱特点是高亢、嘹亮,而在襄阳地区的演唱则追求委婉与细腻,颇具南方风格。襄阳豫剧团李天生老师曾以现场演唱的形式来展现同一段豫剧唱段的不同风格,分别用河南豫剧风格与襄阳本土风格进行了演唱,从而展现出了极具当地演唱的风格特点,被称为“南派豫剧”。其次,表演形式的创新。例如襄阳豫剧院编排的豫剧乐舞《花木兰》,使多种表演形式相结合,极具创新风格。
(五)襄阳本地的豫剧表演团体
襄阳本土的专业豫剧团体有襄阳市豫剧院、老河口豫剧团、南漳县豫剧团、保康县豫剧团、枣阳市豫剧团,非专业豫剧团和表演团体更是举不胜举,可见豫剧在襄阳地区是深受群众喜爱的。
结 语
中国文化强大的生命力,表现在它的同化力、融合力、延续力和凝聚力。豫剧文化的核心区与次生区的格局,是对于豫剧之文化现象而言的,文化的发展从来都不是从一而终的,任何文化区域内均有可能有众多文化层面的存在,还须我们不断学习、探索、传承与发展,为我国传统文化研究做出更多的贡献。
(责任编辑:崔晓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