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弘扬“庐州文化”校本教材的实践研究
王承景 黄晓静
摘要:本次研究通过调查分析,结合学情,于传承中汲取养料,探索开发适合低、中、高年级段学生的“庐州文化”校本教材。教材内容选择立足庐州本土与校园生活,教材特点明晰,教材实施途径多元,让学生通过阅读、思考、交流等活动熟知庐州文化。同时,实践过程中定期召开课题会,实地取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升科研能力,进一步完善校本教材。
关键词:庐州文化 校本教材 凸显序列 方法多样
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庐州名人是庐州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含永恒的主题和经典的人物形象。让学生阅读庐州名人故事,熟知庐州文化,积极地传承和弘扬,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家乡文化的兴趣与强烈的热爱家乡之情。开发“庐州文化”校本教材,是推动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更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最根本、最有效的手段。
一、教材开发目标:传承中汲取养料
开发校本教材旨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将庐州文化与学校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补充学生课本中无法学到的知识。庐州文化是凝聚地域力量的源泉,它蕴含着千百年来地域文化的精髓,学习庐州文化能激发学生对于家乡的热爱之情。
二、教材特点明晰,凸显教育序列
合肥市《开发弘扬“庐州文化”校本教材的实践研究》课题组,将当地庐州文化中蕴含孝、信、爱国等精神的童谣、故事、传说编进教材,把庐州文化的相关内容更好地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爱学、乐学。以庐州名人为主线,将学生身边的故事、童谣等庐州文化引入课堂,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通过探索、发现、获得、实践,让学生感受到庐州文化的魅力。
(一)遵循学生年龄特点,由易到难
校本教材围绕庐州名人确定三个学段的编撰方向。低年级段以绘本的形式,收录一些庐州地名与童谣,向学生介绍家乡的名景名人。中年级段以故事、传说的形式介绍家乡的名景与名人。而高年级段通过介绍庐州名人对家乡、对祖国的贡献让学生受到爱国思想教育,突出庐州的“文化”。
(二)教育重点呈序列,育生美德
“庐州文化”校本教材的价值集中体现在学习过程中突出美德熏陶,而这种美德熏陶不仅仅停留在语言层面上。每个单元设置一定的活动体验板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读一读、诵一诵、想一想、写一写、演一演、游一游,在阅读、交流、展示等活动中受到孝、信、爱国等思想的熏陶。同时,让学生将自己认识的庐州名人,知道的相关故事、传说等讲给家人和好友听,以“小手拉大手”的形式,使学生在动脑、动口、动手以及交流合作中将庐州文化的精髓传播开。
三、教材实施途径:普及与精专结合
教材实施基本途径有普及式和社团式两种。普及式是教师运用教材在阅读课上教学;社团式是利用课后相关时间段进行教学,为有兴趣和有潜质的学生提供特殊的营养。
(一)教育方法有针对性,灵活多样
1.采访参观式
班主任们利用放学送学生之际,向家长们询问、了解一些庐州名人故事,或发动家长带着孩子利用双休日去李鸿章享堂、包公祠参观并了解这些名人的故事。
2.活动渗透式
在班级开展“庐州文化”手抄报、“庐州文化”黑板报、庐州名人故事会和“庐州文化”小征文等一系列活动。
虽然《我爱庐州》校本教材未出,但各个老师已经在积极搜集材料,也在学生中积极开展有关庐州文化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了解庐州,受到思想熏陶。
(二)校本與教学对接,潜移默化
在这个课题研究组成立将近一年的时间里,老师们通过网络和图书馆围绕庐州名人搜集了许多有关他们的故事、传说等,并把这些故事、传说与自己的教育教学相结合,潜移默化地向学生传播庐州文化。
如李亭玉老师在教授《庐山云雾》时拓展了庐州八景之一——蜀山雪霁,让学生在感受祖国壮美河山的同时也了解了自己家乡的美景;蒋涛老师在教授《牛郎织女》时拓展了庐州传说《大蜀山钥匙》《廉泉》和《三孝口》。
老师们在课堂上将学生身边的故事讲给他们听,将身边的美景展示给他们看,大大激发了学生探索庐州文化的兴趣和作为庐州人的自豪感,更坚定了他们要把家乡的文化传承下去的信念。在每一次这样的课堂实践中,不仅我们教师深深地被庐州优秀传统文化所吸引,学生也能沉浸其中,内心深处被庐州优秀传统文化所触动。
(三)校本与研学结合,实践中学
2019年开春,我们组织学生开展踏春、包粽子、研学旅行等活动,带着他们沿途欣赏庐州的美景,谈论庐州的美食和庐州名人故事、传说,让学生感受庐州的美丽风光和淳朴民风。
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升科研
(一)定期召开课题会,撰写报告
我们教师除了日常零零碎碎交流外,还会定期召开课题会,反馈交流各人实践情况。每一次交流,我们会介绍自己的实践进程,提出自己认为好的方法,以及自己面临的疑惑和困难。大家每一次的推心置腹,都让彼此有了新的认识,并对自身不足进行反思与调整。
2018年11月中旬,课题组成员制作了三份调查问卷,分别是学生问卷、教师问卷和家长问卷。学生问卷针对11个班级438名学生进行“对庐州文化了解”的调查,教师问卷对全校35位教师进行“对庐州文化的了解”的调查,家长问卷在五、六年级5个班级中对207位家长进行“庐州文化知多少”的调查。之后课题组成员共同汇总调查结果,初步明确了学生、教师和家长对庐州文化的了解现状。
(二)组织学习参观,实地取经
为了全面了解庐州名人,2018年11月下旬,课题组负责人王承景、黄晓静带领课题组全体成员到合肥名人馆实地参观学习,在名人馆购买书籍、查阅资料。两位负责人在去名人馆之前就给每位教师分配了明确的任务。到了名人馆,各个老师根据自己的任务或手抄,或拍照记录,或向馆内工作人员虚心请教。总之,这次名人馆之行可谓是满载而归。
此外,2018年暑假,课题组还组织教师学习庐州文化的相关理论知识,并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形式组织课题组成员去无锡学习取经。
五、课题成果初显,反思感悟
目前,低年级段《我爱庐州文化之庐州童谣》校本教材已完成,且形成了具有庐州特色的校园环境。经过一年的努力与实践,老师们也积累了一些经验,并利用2019年暑假,把经验加以提炼形成理论,以论文的形式呈现了出来,如孙倩倩老师撰写的论文《庐州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传承》、蒋涛老师撰写的论文《让庐州传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绽放》。
在市区专家的指导下、各实验校领导的关注下,课题组经历了一年多的实践,体验到了课题研究的艰辛与快乐,研究的脚步一刻不停。例如:如何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如何引导教师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完善创新型教学模式?如何在校“三点半”课程中分学段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思考、交流等活动熟知庐州文化,做到开展教学活动、阅读校本教材和弘扬庐州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为了更好地实现“庐州文化”校本教材的教育功能,更好地满足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需要,这些还需要课题组进一步探究。
参考文献:
[1]项家庆.教你开发校本课程[M].广州:世界图书广东出版公司,2012.
[2]戴红顺.一体两翼三沟通语文教学研究[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