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就业为导向的地方本科院校实验教学改革实践
王铮
[摘 要]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关键就是提高自身的实践教学能力。实训条件不完善、课程体系不合理、实验师资队伍不成熟是制约其实践教学能力提高的主要原因。以就业为导向的实验教学模式改革是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它能最大限度地实现教学体系与职业、工作岗位要求的匹配,从而达到积极促进学生就业的目的。因此,地方本科院校的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 应包括以就业为导向的实验教学模式内涵、以就业为导向的实验教学体系构建和以就业为导向的实验教学队伍建设等内容。
[关键词]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实验教学模式改革;就业导向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7)06-0190-03
为了深入贯彻教育部关于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基本要求,不同地方的本科院校应围绕自身的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在实验教学的制度建设、师资建设和条件建设等方面进行以“促就业”为基本方向的改革与创新,从而将以理论知识和课堂教学为中心的学科化教学模式,逐步过渡到学练结合的创新型模式,实现学习与就业的有机结合。
一、以就业为导向的实验教学模式的内涵分析
以就业为导向的实验教学模式改革是一种以职业、岗位、工作为基本依据所设计的实验教学模式。该模式能够将教学体系与学生职业规划以及工作岗位的要求进行最合适的匹配,从而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就业。高等教育不仅是学术性的专业教育,也是职业性的专业教育,因此以就业为导向的实验教学改革是高等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首要任务,同时也是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重要方针。只有以实验教学为改革中心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就业质量,突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办学特色。以这一精神为指导,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应确立“融合理论与操作,注重实践能力培养,发挥实践项目特色,增强学科间实践项目交流”的实验教学理念,积极建设实验、实训与实习三者在教学体系的中心地位。这种以就业为导向的实验教学体系有利于各地方本科院校的实验教学实现阶段式跨越,有利于增强各地方本科院校实验课程的核心竞争力。
二、以就业为导向的实验教学体系构建
(一)构建循环渐进的“递阶式”实验教学模式
在实验教学模式上,构建各个实验项目从课程项目实验到专业综合实验,再到跨专业跨学科实验的“递阶式”模式,形成“专业领先、产学结合、模拟仿真”的实验教学特色。上述实验教学模式的中心由教转向学,旨在促进教学内容上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并丰富教学形式。积极构建以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考核方法为中心的改革,并加强特色实验课程的建设以及课堂仿真实训等。
(二)围绕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实验教学内容体系
实验教学内容体系的构建应以满足人才培养方案要求为主,将人才培养方案的精神细化到各个实践专业环节中。这个体系的构建要在調研分析结果的基础上做到以下几点:第一,使专业实验课和课程实验与社会需求保持一致,加强实验教学内容与时事的联系。第二,广泛吸取同类院校在实验教学体系上的有益经验,结合自身特点和能力目标来构建具有地方本科院校特色的实践课程体系。第三,根据各个专业的学科特色以及其对应的职业特点合理安排实验教学结构,并增设相关实验选修课程。通过这些做法,地方本科院校可以构建三大核心实验课程体系,现以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为例(见图1、图2)。
1.构建围绕实践能力培养的实用性实验教学内容体系
教师要明确就业是实验教学内容体系的基本导向,并结合学生的学习应用能力以及职业岗位的要求来培养学生在日后工作中的各项职业能力。这就需要明确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职业岗位所对应的职业能力要求,并理清上述职业岗位要求所对应的专业知识等,在此基础上来构建专业实验教学内容。比如在贸易行业职业岗位要求的基础上,设置外贸单证、外贸跟单等岗位,然后设置与上述岗位相对应的实验教学科目,以实现理论知识与就业要求的有机结合。
2.以“双证书”融合为目标,建立有效的实验教学考核体系
在学生的培养方案中要以“双证书”制为主要导向,使毕业生在毕业时不仅能获得毕业证书,也能获得证明其职业能力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各地方本科院校在实施“双证书”的目标时可以通过将专业对应的职业技能证书培训增加至相关课程的大纲中,甚至以职业能力考试的参考用书为教材,并在教学计划中增加职业考试辅导环节,提高学生的考试通过率。
3.在以能力培养规律为准则的基础上构建高标准实践能力训练体系
职业能力的培养需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这需要在制定相应实验教学方案时理清专业知识和技能由初级向高级进阶的知识体系,结合学生在初级、中级和高级阶段不同的知识和能力诉求,合理地安排循序渐进的教学结构,实现不同水平的实践课程和训练的合理与顺利对接。
三、以就业为导向的实验教学队伍建设
以提高实验教学水平为主要目标以及根据“专兼职教师相辅相成”的原则来建设实验教学队伍。在实验教学人才的培养上,要以培养专职实验教师队伍为中心,并加强青年教师与老教师的互帮互助,从而形成以实验教师队伍为核心,以技术队伍为保障,以实验辅助人员为后备,能够满足实验课程教学需要、结构合理、水平较高的实验教学队伍。
实验教师培训工作要日常化,实训教学观摩要常态化。为了保证新开设实验课程教学的顺利开展,学校应组织新设课程教学团队的全体教师参加相关的培训。根据专业属性、教学经验和实训结果,推选实验教师,安排相关实验教学工作。同时,从其他培训人员中挑选实验辅助人员,参与实验教师的日常实验教学活动,并作为该课程的储备师资进入实验课程教学队伍。为了检查新设实训课程的真正效果,高校应定期进行实训的观摩课。
四、以就业为导向的实验教学改革的规划与建议
(一)以就业为导向的实验教学改革规划
为了更好地实现以就业为导向的实验教学改革,各地方本科院校应加强实验教材建设,带动实验课程与项目建设。论证和制定各地方本科院校3-5年内的专业实验教材建设规划;非自编实验教材要尽可能选用近3年出版的实验教材和实验指导书;以提高实验课程质量为目标对实验、实习教学大纲和实验指导书进行完善和补充,并对实验课程内容和实验项目进行科学的规范。
深化实验课程教学方法及其考核方式的改革。鼓励任课教师在相关研究前沿内容的基础上适时适量对实验课程內容进行更新和补充。在考核方式上要以实验课程不同教学要求对学生在教学训练中的实际操作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考核,寻求实践操作考核与笔试考核的合理比例,积极采用以操作能力为标的的综合考核体系,以提升实验教学质量。
增强科研活动与实验教学的联系,大力开展实践性的课题研究项目并给予各项支持;逐步将实践性教研课题作为校级课题立项的重点;对教师以及学生的相应科研活动给予支持和奖励。借此丰富实验教学的科研成果,推动地方本科院校的实践课程的学术水平和质量。
强化职业资格考证管理制度。将专业职业资格证书的相关知识和岗位技能融入相关专业课程中,有效引导学生参加专业职业资格考试,将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考证相融合,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
(二)以就业为导向的实验教学改革建议
完善实验师资队伍建设制度。在人才建设计划中增加“专职实验教师岗”,同时积极选聘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校外专家作为兼职指导教师。在实践人才培养方案上采取互相听课、培训、进修、研讨、交流、调研考察等多种途径,提高实验教师与技术人员的业务能力和管理水平。制定科学合理的实验、实训、实习等过程的教学评价指标体系,采取措施调动教师从事实验教学的积极性,把实验教学规划、设计和准备等前期工作量纳入到教学工作量体系中,以此制定《地方本科院校实验教学工作量计算标准》,调动教师开展实验教学工作的积极性。
建立健全实验教学质量保障与评价体系。在实验教学的过程中,以开展相关实验公开课的方法,构建一个由督导员、任课教师、学生以及用人单位共同参与实验教学的保障和评估体制。实验教学的评估具体通过教学检查、督导组听课、学生对教学质量的反馈、毕业生跟踪调查等来完成。
五、结束语
当前,在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为了提高教学质量,突出办学特色,必须把以就业为导向的实验教学模式改革作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关键点和突破口。要紧紧围绕本科教学评估对实验教学的要求标准,依托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在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基础上,通过形成专业核心课程群来完善实验教学课程设置、构建实验教学课程体系、打造实验教学平台以凸显专业培养特色,最终构建“实验、实训、实习”三位一体的“递阶式”实验教学体系,打造以就业为导向的实验教学模式的核心竞争力。
[ 参 考 文 献 ]
[1] 马倩.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国贸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初探[J].教育与职业,2006(36).
[2] 李明扬.以就业为导向的国际贸易专业教学改革措施刍议[J].经济研究导刊,2010(23).
[3] 董艳丽.民营高校国贸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与创新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3(3).
[4] 许烜.农林高校国贸专业本科实践教学改革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3(39).
[5] 曹华芳.基于市场需求发展的国际贸易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研究——以宁波××学院为例[D].杭州:浙江工业大学,2013.
[6] 禤福英. 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为例[J].高教论坛,2016(6).
[7] 王莉,于丹,胡彩梅.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国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2).
[责任编辑:庞丹丹]
[摘 要]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关键就是提高自身的实践教学能力。实训条件不完善、课程体系不合理、实验师资队伍不成熟是制约其实践教学能力提高的主要原因。以就业为导向的实验教学模式改革是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它能最大限度地实现教学体系与职业、工作岗位要求的匹配,从而达到积极促进学生就业的目的。因此,地方本科院校的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 应包括以就业为导向的实验教学模式内涵、以就业为导向的实验教学体系构建和以就业为导向的实验教学队伍建设等内容。
[关键词]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实验教学模式改革;就业导向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7)06-0190-03
为了深入贯彻教育部关于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基本要求,不同地方的本科院校应围绕自身的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在实验教学的制度建设、师资建设和条件建设等方面进行以“促就业”为基本方向的改革与创新,从而将以理论知识和课堂教学为中心的学科化教学模式,逐步过渡到学练结合的创新型模式,实现学习与就业的有机结合。
一、以就业为导向的实验教学模式的内涵分析
以就业为导向的实验教学模式改革是一种以职业、岗位、工作为基本依据所设计的实验教学模式。该模式能够将教学体系与学生职业规划以及工作岗位的要求进行最合适的匹配,从而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就业。高等教育不仅是学术性的专业教育,也是职业性的专业教育,因此以就业为导向的实验教学改革是高等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首要任务,同时也是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重要方针。只有以实验教学为改革中心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就业质量,突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办学特色。以这一精神为指导,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应确立“融合理论与操作,注重实践能力培养,发挥实践项目特色,增强学科间实践项目交流”的实验教学理念,积极建设实验、实训与实习三者在教学体系的中心地位。这种以就业为导向的实验教学体系有利于各地方本科院校的实验教学实现阶段式跨越,有利于增强各地方本科院校实验课程的核心竞争力。
二、以就业为导向的实验教学体系构建
(一)构建循环渐进的“递阶式”实验教学模式
在实验教学模式上,构建各个实验项目从课程项目实验到专业综合实验,再到跨专业跨学科实验的“递阶式”模式,形成“专业领先、产学结合、模拟仿真”的实验教学特色。上述实验教学模式的中心由教转向学,旨在促进教学内容上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并丰富教学形式。积极构建以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考核方法为中心的改革,并加强特色实验课程的建设以及课堂仿真实训等。
(二)围绕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实验教学内容体系
实验教学内容体系的构建应以满足人才培养方案要求为主,将人才培养方案的精神细化到各个实践专业环节中。这个体系的构建要在調研分析结果的基础上做到以下几点:第一,使专业实验课和课程实验与社会需求保持一致,加强实验教学内容与时事的联系。第二,广泛吸取同类院校在实验教学体系上的有益经验,结合自身特点和能力目标来构建具有地方本科院校特色的实践课程体系。第三,根据各个专业的学科特色以及其对应的职业特点合理安排实验教学结构,并增设相关实验选修课程。通过这些做法,地方本科院校可以构建三大核心实验课程体系,现以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为例(见图1、图2)。
1.构建围绕实践能力培养的实用性实验教学内容体系
教师要明确就业是实验教学内容体系的基本导向,并结合学生的学习应用能力以及职业岗位的要求来培养学生在日后工作中的各项职业能力。这就需要明确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职业岗位所对应的职业能力要求,并理清上述职业岗位要求所对应的专业知识等,在此基础上来构建专业实验教学内容。比如在贸易行业职业岗位要求的基础上,设置外贸单证、外贸跟单等岗位,然后设置与上述岗位相对应的实验教学科目,以实现理论知识与就业要求的有机结合。
2.以“双证书”融合为目标,建立有效的实验教学考核体系
在学生的培养方案中要以“双证书”制为主要导向,使毕业生在毕业时不仅能获得毕业证书,也能获得证明其职业能力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各地方本科院校在实施“双证书”的目标时可以通过将专业对应的职业技能证书培训增加至相关课程的大纲中,甚至以职业能力考试的参考用书为教材,并在教学计划中增加职业考试辅导环节,提高学生的考试通过率。
3.在以能力培养规律为准则的基础上构建高标准实践能力训练体系
职业能力的培养需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这需要在制定相应实验教学方案时理清专业知识和技能由初级向高级进阶的知识体系,结合学生在初级、中级和高级阶段不同的知识和能力诉求,合理地安排循序渐进的教学结构,实现不同水平的实践课程和训练的合理与顺利对接。
三、以就业为导向的实验教学队伍建设
以提高实验教学水平为主要目标以及根据“专兼职教师相辅相成”的原则来建设实验教学队伍。在实验教学人才的培养上,要以培养专职实验教师队伍为中心,并加强青年教师与老教师的互帮互助,从而形成以实验教师队伍为核心,以技术队伍为保障,以实验辅助人员为后备,能够满足实验课程教学需要、结构合理、水平较高的实验教学队伍。
实验教师培训工作要日常化,实训教学观摩要常态化。为了保证新开设实验课程教学的顺利开展,学校应组织新设课程教学团队的全体教师参加相关的培训。根据专业属性、教学经验和实训结果,推选实验教师,安排相关实验教学工作。同时,从其他培训人员中挑选实验辅助人员,参与实验教师的日常实验教学活动,并作为该课程的储备师资进入实验课程教学队伍。为了检查新设实训课程的真正效果,高校应定期进行实训的观摩课。
四、以就业为导向的实验教学改革的规划与建议
(一)以就业为导向的实验教学改革规划
为了更好地实现以就业为导向的实验教学改革,各地方本科院校应加强实验教材建设,带动实验课程与项目建设。论证和制定各地方本科院校3-5年内的专业实验教材建设规划;非自编实验教材要尽可能选用近3年出版的实验教材和实验指导书;以提高实验课程质量为目标对实验、实习教学大纲和实验指导书进行完善和补充,并对实验课程内容和实验项目进行科学的规范。
深化实验课程教学方法及其考核方式的改革。鼓励任课教师在相关研究前沿内容的基础上适时适量对实验课程內容进行更新和补充。在考核方式上要以实验课程不同教学要求对学生在教学训练中的实际操作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考核,寻求实践操作考核与笔试考核的合理比例,积极采用以操作能力为标的的综合考核体系,以提升实验教学质量。
增强科研活动与实验教学的联系,大力开展实践性的课题研究项目并给予各项支持;逐步将实践性教研课题作为校级课题立项的重点;对教师以及学生的相应科研活动给予支持和奖励。借此丰富实验教学的科研成果,推动地方本科院校的实践课程的学术水平和质量。
强化职业资格考证管理制度。将专业职业资格证书的相关知识和岗位技能融入相关专业课程中,有效引导学生参加专业职业资格考试,将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考证相融合,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
(二)以就业为导向的实验教学改革建议
完善实验师资队伍建设制度。在人才建设计划中增加“专职实验教师岗”,同时积极选聘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校外专家作为兼职指导教师。在实践人才培养方案上采取互相听课、培训、进修、研讨、交流、调研考察等多种途径,提高实验教师与技术人员的业务能力和管理水平。制定科学合理的实验、实训、实习等过程的教学评价指标体系,采取措施调动教师从事实验教学的积极性,把实验教学规划、设计和准备等前期工作量纳入到教学工作量体系中,以此制定《地方本科院校实验教学工作量计算标准》,调动教师开展实验教学工作的积极性。
建立健全实验教学质量保障与评价体系。在实验教学的过程中,以开展相关实验公开课的方法,构建一个由督导员、任课教师、学生以及用人单位共同参与实验教学的保障和评估体制。实验教学的评估具体通过教学检查、督导组听课、学生对教学质量的反馈、毕业生跟踪调查等来完成。
五、结束语
当前,在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为了提高教学质量,突出办学特色,必须把以就业为导向的实验教学模式改革作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关键点和突破口。要紧紧围绕本科教学评估对实验教学的要求标准,依托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在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基础上,通过形成专业核心课程群来完善实验教学课程设置、构建实验教学课程体系、打造实验教学平台以凸显专业培养特色,最终构建“实验、实训、实习”三位一体的“递阶式”实验教学体系,打造以就业为导向的实验教学模式的核心竞争力。
[ 参 考 文 献 ]
[1] 马倩.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国贸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初探[J].教育与职业,2006(36).
[2] 李明扬.以就业为导向的国际贸易专业教学改革措施刍议[J].经济研究导刊,2010(23).
[3] 董艳丽.民营高校国贸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与创新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3(3).
[4] 许烜.农林高校国贸专业本科实践教学改革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3(39).
[5] 曹华芳.基于市场需求发展的国际贸易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研究——以宁波××学院为例[D].杭州:浙江工业大学,2013.
[6] 禤福英. 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为例[J].高教论坛,2016(6).
[7] 王莉,于丹,胡彩梅.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国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2).
[责任编辑:庞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