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学院实施课外学分制的必要性分析
吴秋华 曹镭 陈桂玲
[摘 要]独立学院发展迅速,已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独立学院学生在思想、学习、心理、能力等方面的特点进行分析,从全面素质教育、学生个性发展、学生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学生主动性与身体素质等方面阐述独立学院实施课外学分制的必要性。
[关键词]独立学院;课外学分制;必要性
[中图分类号] G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7)06-0177-02
独立学院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独立学院发展迅速,学生人数逐年增加。但因办学机制及招生层次与公立大学有明显差别,独立学院学生与公立大学学生存在较大差异。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有助于学生个性发展和创新能力培养,促进全面素质教育发展。在公立大学,尤其是重点大学,基本上都有大学生课外学分相关管理办法,且可操作性较强,实施效果明显;但在一些独立学院则不然。笔者结合在独立学院工作的经验,在分析独立学院学生特点的基础上,对独立学院实施课外学分制的必要性进行以下阐述。
一、独立学院学生的特点
(一)思想方面
独立学院学生的政治立场基本坚定,普遍认同党的方针政策,平时关心国家大事,具有较强的爱国主义精神;但对深层次问题仍存在模糊认识,政治敏感性有待提高。[1][2]目前,独立学院的学生基本都是“90后”,他们有着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思想健康、积极向上,但自我意识较强,奉献和服务的意识不够,集体主义观念相对薄弱。以东莞市某独立学院为例,除学生党员、学生干部和入党积极分子外,其余大部分学生的表现并不积极,主动参加院系各项活动的学生人数并不多,班集体的荣誉感不强。尤其是大二之后,较少学生会主动参加每年的班委换届竞选,大部分学生更注重个人的发展,服务班上同学的意识较弱,缺乏奉献精神。从每学年“先进班集体”评比活动可知,工科专业学生上述思想特点表现得尤为突出。
(二)学习方面
独立学院学生的高考分数与公立大学的有着明显的差距,他们的知识基础普遍较为薄弱,其学习的主动性不强,动力不足,在相对自由宽松的大学学习环境中更容易迷失自我,难以抵制校内外的各种诱惑,从而出现沉迷于网络、习惯性旷课、没有明确的奋斗目标等现象。大部分学生由于在中学阶段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基础又较差,进入大学后并不能很好地适应大学的学习模式,因此学生学习成绩两级分化现象较为严重,成绩好的学生所占比例较小。部分学生平时学习和期末考试对任课教师有较强的依赖性,存在教师讲什么就学什么、考前不画重点就难考过等现象。尽管近年来学生的考研意愿不断增强,但考研成功人数仍较少。从总体上讲,独立学院学生学习的能力及效率,尤其是对课内理论知识学习的能力及效率,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心理方面
獨立学院的学费较高,一般是公立大学的三到四倍,大多数学生家庭经济状况较好,在父母的百般呵护下成长,基本没遇到过较大的困难或挫折。与公立大学学生相比,当独立学院学生在大学的学习和生活中遇到困难时,更容易情绪化,产生消极的想法。[1]部分家庭贫困的学生还可能因高考失利、校园内贫富差距明显等问题而产生自卑心理。此外,独立学院学生个性比较突出、自主意识较强,但不善于换位思考和体贴他人,其心理状态不够稳定。[2]以东莞市某独立学院为例,2015级新生心理普查的结果表明,部分新生可能存在各类心理适应问题,集中表现为:强迫症状和人际关系敏感,与往年相同;男女生在心理问题上存在一定差异,男生在人际关系敏感、敌对、偏执上问题人数高于女生,而女生在强迫症、抑郁、焦虑上问题人数高于男生。独立学院学生心理方面的特点还表现在不会很好地处理与宿舍同学之间的关系,部分学生总以自我为中心,时常因为琐事申请换宿舍。
(四)能力方面
独立学院学生的家庭经济条件普遍较好,家长也较为重视对学生的教育,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培养各种兴趣爱好、技能,从而使学生在文体、社交、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等能力方面都有较好的表现。此外,独立学院学生思维活跃,实践动手能力、组织与沟通协调能力较强,适应新环境较快,乐于接受新事物和新理念。但其学习能力及学习效率不佳使得大多数学生干部并不能很好地兼顾学生工作和学习成绩。从东莞市某独立学院学生的实际表现可知,尽管独立学院学生在团委、学生会、社团等组织中表现突出,但参与活动过多或兼职时间过长,在学习上花费时间太少,不能很好地处理学习和兼职工作的关系,导致其学习成绩下降。
二、独立学院实施课外学分制的必要性
(一)实施课外学分制是全面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
素质教育以提高大学生诸方面素质为目标,重视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全面素质教育要求各大高校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的过程中,不仅要制定出科学可行的课内教学计划(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同时还应设计好课外培养计划,充分利用课外第二课堂的有效方式为学生的成长成才创造良好的氛围和条件。[3]通过课外学分制的实施,逐步提高学生的各方面素质。与公立大学相比,独立学院学生的整体素质偏低,其综合素质和能力有待加强,因此独立学院设置课外学分有着重要意义。
(二)课外学分是课内学分的重要补充,符合学生个性发展的要求
为更好地培养出社会所需人才,必须制定出“课内学分+课外学分”的人才培养整体方案。按培养计划要求,学生在校期间,除了完成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等课内学分外,还必须取得规定的课外必修学分才能顺利毕业。考虑到独立学院学生的特点,以课外必修学分的形式鼓励和要求学生参加学科竞赛、文体艺术比赛、计算机及外语等级考试、各类学术讲座及报告和课外实践活动等,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智力素质,还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和创造力,有利于学生个性特征的形成。[4]课内学分主要以任课教师为主导,根据教学计划开展各项教学任务,传授知识;而课外学分更多的是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学生活动、比赛、各类考证等充分提升学生的能力与素质,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三)实施课外学分制有助于衔接课内外育人环节,全面拓展学生综合素质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通过对本科毕业生的跟踪调查表明,用人单位在招聘人才时很看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特长。[5]实施课外学分计划,有利于将课内教学与课外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发挥第二课堂的平台作用,有效衔接课内外育人环节,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以东莞市某独立学院为例,该校从2015级开始实施《本科生课外学分管理实施细则》,将课外学分认定标准分为基本技能提升、课外专业学习和课外实践活动三个类别,每个学生除完成课内教学规定的学分以外,必须从这三大类别中取得至少10个课外学分方能正常毕业。课外学分制实施的效果初显,过去一年该独立学院学生在国家、省、市级各类学科竞赛和文体比赛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都有了明显的提高。
(四)实施课外学分制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增强学生身体素质
从前面对独立学院学生的特点分析中可知,该层次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强,学习能力和效率偏低,但思维活跃,实践动手能力较强。独立学院要在充分考虑学生特点的基础上进行课外学分的设计、实施和管理,不断激发学生参加第二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引导学生将课外活动的积极主动性逐步转移到课内学习中来,从而促进其学习能力和效率的全面提升。此外,独立学院学生的两级分化现象较为严重,积极主动的学生不管是在学习、生活方面,还是在学生工作、课外活动中都有突出的表现;消极被动的学生则刚好相反,各方面表现都较差,“宅宿舍”“沉迷网游”“迟到旷课”等现象经常出现。把“修满规定数量的课外学分”作为学生毕业的条件之一,有助于这些消极被动的学生更好地进行自我约束与管理,也能使这些学生经常“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向操场”,不断增强身体素质,确保人才培养的质量。
三、结语
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独立学院规模日益壮大并扮演重要角色,在校生人数已超百万。与公立大学的学生相比,独立学院的在思想、学习、心理和能力等方面都表现出不同的特点。为鼓励学生通过参加第二课堂活动,提高学习主动性,增强身体素质,促进个性发展,全面拓展个人综合素质和培养创新能力,以便毕业后能较好地适应社会和具体工作岗位要求,实施科学、可行且有效的课外学分制显得尤为必要和重要。
[ 参 考 文 献 ]
[1] 张忠,李韦华.基于独立学院学生特点的教学管理理念[J].教育与职业,2015(5):45-46.
[2] 蔡磊,乔学斌.浅析独立学院学生的特点及管理[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2(2):184-187.
[3] 田东平,孟勤.全面素质教育与课外必修学分[J].中国大学教学,2001(5):18-19.
[4] 刘丹平,姜晓平,邱华.设置课外学分的实践与研究[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3(5):49-50.
[5] 王曉旭,季志刚,闫红敏. 调动学生主动性,衔接课内外育人环节——探索大众教育下课外学分导向作用的优化设置[J]. 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13(8):40-45.
[责任编辑:庞丹丹]
[摘 要]独立学院发展迅速,已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独立学院学生在思想、学习、心理、能力等方面的特点进行分析,从全面素质教育、学生个性发展、学生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学生主动性与身体素质等方面阐述独立学院实施课外学分制的必要性。
[关键词]独立学院;课外学分制;必要性
[中图分类号] G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7)06-0177-02
独立学院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独立学院发展迅速,学生人数逐年增加。但因办学机制及招生层次与公立大学有明显差别,独立学院学生与公立大学学生存在较大差异。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有助于学生个性发展和创新能力培养,促进全面素质教育发展。在公立大学,尤其是重点大学,基本上都有大学生课外学分相关管理办法,且可操作性较强,实施效果明显;但在一些独立学院则不然。笔者结合在独立学院工作的经验,在分析独立学院学生特点的基础上,对独立学院实施课外学分制的必要性进行以下阐述。
一、独立学院学生的特点
(一)思想方面
独立学院学生的政治立场基本坚定,普遍认同党的方针政策,平时关心国家大事,具有较强的爱国主义精神;但对深层次问题仍存在模糊认识,政治敏感性有待提高。[1][2]目前,独立学院的学生基本都是“90后”,他们有着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思想健康、积极向上,但自我意识较强,奉献和服务的意识不够,集体主义观念相对薄弱。以东莞市某独立学院为例,除学生党员、学生干部和入党积极分子外,其余大部分学生的表现并不积极,主动参加院系各项活动的学生人数并不多,班集体的荣誉感不强。尤其是大二之后,较少学生会主动参加每年的班委换届竞选,大部分学生更注重个人的发展,服务班上同学的意识较弱,缺乏奉献精神。从每学年“先进班集体”评比活动可知,工科专业学生上述思想特点表现得尤为突出。
(二)学习方面
独立学院学生的高考分数与公立大学的有着明显的差距,他们的知识基础普遍较为薄弱,其学习的主动性不强,动力不足,在相对自由宽松的大学学习环境中更容易迷失自我,难以抵制校内外的各种诱惑,从而出现沉迷于网络、习惯性旷课、没有明确的奋斗目标等现象。大部分学生由于在中学阶段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基础又较差,进入大学后并不能很好地适应大学的学习模式,因此学生学习成绩两级分化现象较为严重,成绩好的学生所占比例较小。部分学生平时学习和期末考试对任课教师有较强的依赖性,存在教师讲什么就学什么、考前不画重点就难考过等现象。尽管近年来学生的考研意愿不断增强,但考研成功人数仍较少。从总体上讲,独立学院学生学习的能力及效率,尤其是对课内理论知识学习的能力及效率,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心理方面
獨立学院的学费较高,一般是公立大学的三到四倍,大多数学生家庭经济状况较好,在父母的百般呵护下成长,基本没遇到过较大的困难或挫折。与公立大学学生相比,当独立学院学生在大学的学习和生活中遇到困难时,更容易情绪化,产生消极的想法。[1]部分家庭贫困的学生还可能因高考失利、校园内贫富差距明显等问题而产生自卑心理。此外,独立学院学生个性比较突出、自主意识较强,但不善于换位思考和体贴他人,其心理状态不够稳定。[2]以东莞市某独立学院为例,2015级新生心理普查的结果表明,部分新生可能存在各类心理适应问题,集中表现为:强迫症状和人际关系敏感,与往年相同;男女生在心理问题上存在一定差异,男生在人际关系敏感、敌对、偏执上问题人数高于女生,而女生在强迫症、抑郁、焦虑上问题人数高于男生。独立学院学生心理方面的特点还表现在不会很好地处理与宿舍同学之间的关系,部分学生总以自我为中心,时常因为琐事申请换宿舍。
(四)能力方面
独立学院学生的家庭经济条件普遍较好,家长也较为重视对学生的教育,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培养各种兴趣爱好、技能,从而使学生在文体、社交、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等能力方面都有较好的表现。此外,独立学院学生思维活跃,实践动手能力、组织与沟通协调能力较强,适应新环境较快,乐于接受新事物和新理念。但其学习能力及学习效率不佳使得大多数学生干部并不能很好地兼顾学生工作和学习成绩。从东莞市某独立学院学生的实际表现可知,尽管独立学院学生在团委、学生会、社团等组织中表现突出,但参与活动过多或兼职时间过长,在学习上花费时间太少,不能很好地处理学习和兼职工作的关系,导致其学习成绩下降。
二、独立学院实施课外学分制的必要性
(一)实施课外学分制是全面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
素质教育以提高大学生诸方面素质为目标,重视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全面素质教育要求各大高校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的过程中,不仅要制定出科学可行的课内教学计划(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同时还应设计好课外培养计划,充分利用课外第二课堂的有效方式为学生的成长成才创造良好的氛围和条件。[3]通过课外学分制的实施,逐步提高学生的各方面素质。与公立大学相比,独立学院学生的整体素质偏低,其综合素质和能力有待加强,因此独立学院设置课外学分有着重要意义。
(二)课外学分是课内学分的重要补充,符合学生个性发展的要求
为更好地培养出社会所需人才,必须制定出“课内学分+课外学分”的人才培养整体方案。按培养计划要求,学生在校期间,除了完成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等课内学分外,还必须取得规定的课外必修学分才能顺利毕业。考虑到独立学院学生的特点,以课外必修学分的形式鼓励和要求学生参加学科竞赛、文体艺术比赛、计算机及外语等级考试、各类学术讲座及报告和课外实践活动等,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智力素质,还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和创造力,有利于学生个性特征的形成。[4]课内学分主要以任课教师为主导,根据教学计划开展各项教学任务,传授知识;而课外学分更多的是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学生活动、比赛、各类考证等充分提升学生的能力与素质,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三)实施课外学分制有助于衔接课内外育人环节,全面拓展学生综合素质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通过对本科毕业生的跟踪调查表明,用人单位在招聘人才时很看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特长。[5]实施课外学分计划,有利于将课内教学与课外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发挥第二课堂的平台作用,有效衔接课内外育人环节,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以东莞市某独立学院为例,该校从2015级开始实施《本科生课外学分管理实施细则》,将课外学分认定标准分为基本技能提升、课外专业学习和课外实践活动三个类别,每个学生除完成课内教学规定的学分以外,必须从这三大类别中取得至少10个课外学分方能正常毕业。课外学分制实施的效果初显,过去一年该独立学院学生在国家、省、市级各类学科竞赛和文体比赛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都有了明显的提高。
(四)实施课外学分制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增强学生身体素质
从前面对独立学院学生的特点分析中可知,该层次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强,学习能力和效率偏低,但思维活跃,实践动手能力较强。独立学院要在充分考虑学生特点的基础上进行课外学分的设计、实施和管理,不断激发学生参加第二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引导学生将课外活动的积极主动性逐步转移到课内学习中来,从而促进其学习能力和效率的全面提升。此外,独立学院学生的两级分化现象较为严重,积极主动的学生不管是在学习、生活方面,还是在学生工作、课外活动中都有突出的表现;消极被动的学生则刚好相反,各方面表现都较差,“宅宿舍”“沉迷网游”“迟到旷课”等现象经常出现。把“修满规定数量的课外学分”作为学生毕业的条件之一,有助于这些消极被动的学生更好地进行自我约束与管理,也能使这些学生经常“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向操场”,不断增强身体素质,确保人才培养的质量。
三、结语
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独立学院规模日益壮大并扮演重要角色,在校生人数已超百万。与公立大学的学生相比,独立学院的在思想、学习、心理和能力等方面都表现出不同的特点。为鼓励学生通过参加第二课堂活动,提高学习主动性,增强身体素质,促进个性发展,全面拓展个人综合素质和培养创新能力,以便毕业后能较好地适应社会和具体工作岗位要求,实施科学、可行且有效的课外学分制显得尤为必要和重要。
[ 参 考 文 献 ]
[1] 张忠,李韦华.基于独立学院学生特点的教学管理理念[J].教育与职业,2015(5):45-46.
[2] 蔡磊,乔学斌.浅析独立学院学生的特点及管理[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2(2):184-187.
[3] 田东平,孟勤.全面素质教育与课外必修学分[J].中国大学教学,2001(5):18-19.
[4] 刘丹平,姜晓平,邱华.设置课外学分的实践与研究[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3(5):49-50.
[5] 王曉旭,季志刚,闫红敏. 调动学生主动性,衔接课内外育人环节——探索大众教育下课外学分导向作用的优化设置[J]. 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13(8):40-45.
[责任编辑:庞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