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都脱贫记
张天清 李滇敏 张晶
7月29日,经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组织的第三方严格评估,瑞金市以群众满意度99.38%、综合贫困发生率0.91%的优异成绩脱贫摘帽,退出贫困县序列。
80多年前,中国共产党人在这片土地上践行着为人民谋幸福的理想;80多年后的今天,一场轰轰烈烈的脱贫攻坚战正是对他们初心的传承和回应瑞金市叶坪乡沙洲坝村。初秋的阳光炙烤着大地,可是前来参观的人依然络绎不绝——自从媒体报道了瑞金脱贫的消息,各地纷纷前来学习取经。每次,瑞金的同志都会带客人先到这里看看。
红井水依然清澈甘甜。当年为了解决群众的饮水问题,苏维埃中央政府主席毛泽东带领大家挖了这口井;离红井不远,是当年的列宁小学,空气中似乎还萦绕着80多年前的朗朗书声。静默于古樟下的元太屋,曾是毛主席办公与居住的场所,同时也是苏维埃中央执行委员会驻地。东面的一间小屋里,一床、一桌、一椅、一箱,当年,毛主席就是在这问小屋里写下了《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我们应该深刻地注意群众生活的问题,从土地、劳动问题,到柴米油盐问题。妇女群众要学习犁耙,找什么人去教她们呢?小孩子要求读书,小学办起了没有呢?对面的木桥太小会跌倒行人,要不要修理一下呢?许多人生疮害病,想个什么办法呢?一切这些群众生活上的问题,都应该把它提到自己的议事日程上。应该讨论,应该决定,应该实行,应该检查。要使广大群众认识我们是代表他们的利益的,是和他们呼吸相通的。”84年前的表达与今天竟然如此相像,我们党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从未改变!
在各部委旧址的陈列室里徜徉,苏维埃政府关心群众生活、为人民谋幸福的生动实践让人亲切而感动:3根木头架起的桥太不安全,干部扛来木头,加宽至7根;百姓生了疥疮,干部采来草药帮他们治,还教他们把衣物洗净、蒸煮、暴晒;为了帮助百姓发展生产,组建了耕田队、劳动互助社、犁牛合作社;为了解决群众穿衣问题,号召群众多种棉花为解决食盐奇缺的困难,苏维埃政府一方面想尽办法从国民党统治区购盐,一方面发动群众用老墙土熬制硝盐……在1931年9月27日发布的《江西省苏维埃政府第七号布告》上,我们看到了这样的表述:“先将没有完全烧毁的房屋赶快修盖起来……没有房屋住的群众,由政府暂时安置于存留房屋中,以免一部分群众因露宿而生疾病……”这是贴心贴肺的温暖、真心实意的惦记。
苏维埃的实践仿佛是今天脱贫攻坚的教科书,而那段历史又是瑞金脱贫攻坚的催征战鼓。作为著名的红色故都、共和国的摇篮,瑞金每一寸土地的颜色都暗合了历史的“红”,而它的红壤上,也生长着令人揪心的“穷”。
叶坪乡黄沙村华屋是一个著名的红军村。苏区时期,华屋家家都有人参加革命。在红军战略转移前夕,17位红军队伍上的华屋后生回到家乡,按照客家人的习俗在祠堂后山的蛤蟆岭上种下了17棵松树。17位好后生一去不回。80多年过去了,他们种下的松树却长得高大挺拔、郁郁苍苍,那是他们对革命不屈的信念,也是他们对故乡难舍的深情。
2012年4月,国务院42个部委组成的联合调研组深入赣南苏区实地调研。走进这个为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的村庄时,眼前的情景让他们震惊:泥泞狭窄的道路、老旧破落的土坯房,整个村庄看不到像样的家用电器,村民用的是土灶台,喝的是泥塘水,没有一家有厕所。一些村民甚至过着“柴当枕、盖蓑衣、露天浴”的日子。
80多岁的华从祈是红军后代,蛤蟆岭上17棵松树的主人中就有他的父亲和伯父。调研组来到他家,两间半土坯房,屋外下雨屋内漏,破床顶上还盖着塑料布。老人说,自从孩子们结婚成家后,30多年了,家里从来没有吃过一顿团圆饭房子太小,住不下……调研组组长、时任国家发改委副主任的杜鹰哽咽了:“我们欠了老区人民的债!”两个月后,
《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正式出台。
泽覃乡希平村是瑞金第一任县委书记邓希平的家乡。1926年,邓希平与刘忠恩、谢仁鹤一道在这里创办了醒群小学,后来,又在这里组织农会、发展党组织,并成功领导了安治暴动,打响了瑞金武装反抗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然而,它的红让人有多崇敬,它的穷就让人有多辛酸。2016年清明,市委書记许锐来到希平村给邓希平烈士扫墓。村庄里的情景让他心情沉重:村民都住在破旧的土坯房里,村里污水横流,田里长满了杂草。邓希平烈士的过继子邓思明80多岁了,患有高血压、冠心病,老伴又罹患癌症。老两口守着一个四壁漏风、屋顶漏雨的家,满脸愁苦……那天,许锐在邓希平烈士的墓前肃立了很久,他脑子里反复回放着这样的画面:醒群小学的课堂上,年轻的邓希平在教学生们唱《国际歌》。有孩子问:“先生,什么是‘英特纳雄耐尔?”邓希平说:“‘英特纳雄耐尔就是让老百姓都过上幸福的生活!”为了“让老百姓都过上幸福的生活”,烈士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可是,80多年后的今天,烈士的家乡、烈士的亲人还生活在贫穷当中。回到办公室,许锐请人制作了一块铭牌放在办公桌上,朝外的一面写着“请先谈脱贫攻坚工作”,冲自己的一面写着“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以此时刻提醒自己也提醒全市干部:脱贫攻坚,瑞金等不起!
“日着草鞋干革命,夜打灯笼访贫农。”苏区干部好作风正是瑞金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法宝。在瑞金干部的口中,“压实”是一个高频词,“压实责任”“压实作风”……“压”的动力,一方面来源于一级一级的压力传导:考核、评比、流动现场会等等,“逼”着大家铆足了劲来干,谁也不敢懈怠;另一方面更来源于深藏于心的那份使命感
他们都是红都瑞金的干部!谁也不甘懈怠。
拔英乡是烈士曾拔英的家乡,位于瑞金市东南,山大沟深,交通极其不便。以前到拔英,汽车后备箱里一定要备锄头和高筒套靴路太破,不时要停下来修修。从乡里再往村里去,就只能靠双脚了。因为交通的制约,拔英的基础设施建设、村庄面貌、公共服务等“欠账”太多。2015年以前,这里的贫困发生率高达19.3%。
这样的贫该怎么脱?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乡党委书记刘小林。2017年4月17日,市里每月一次的脱贫攻坚流动现场会上,拔英乡的大富村排名垫底。按规定,作为党委书记,刘小林要作“表态发言”。那个晚上,他一夜没睡。历史原因、自然原因都不能成为贫穷的借口,条件差更要干!第二天的“表态发言”,他放出“豪言”:脱贫路上,拔英决不掉队,我们要拼一把!
从那以后,他带着全乡干部开启了“拼”的模式。下村组调研,到农户家走访。了解村情、了解组情、了解每一户老百姓的具体情况和诉求。一组一组、一户一户地访过来,脱贫的思路就出来了:不照搬照抄,不搞“高大上”,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因组施策、因户施策。
当年那群着草鞋、打灯笼的干部,也是这样一户户走,一家家访的。哪家缺盐缺米,哪家劳力困难,哪家媳妇要生小孩,需要红糖新衣,他们心中都有数,而且总是想尽办法帮助解决。就是凭着这样的工作作风,张英桂、谢益清等烈士在这片土地上意气风发地开展工作:组织生产、筹款备粮、运输护送,还发动了47名青壮年参加红军。
“日进万户访民情,夜晚开会到天明。”这是今天瑞金扶贫干部的写照。每个决策、每个方案出台前,他们都要上门入户,反复与村民沟通,征求意见,然后根据群众的意见不断修改,直到意见统一。他们说,从苏区干部那里学来的工作方法太灵了,关心群众、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发动群众,做群众满意的事,就能得到群众的支持。
邱坑村是拔英最边远、最贫困的村,村民大部分过着候鸟式的生活
生产在山上,生活在山外。在村庄里常住的人少,村子就越来越破败。
拔英乡的人大主席王瑞生在邱坑驻村快两年了。刚进村时,他说什么村民都不理、不信。他就在村里住下来,每天去村民家聊天,跟他们一块儿干活。68岁的刘世发老人耳朵听不见,生活非常不方便,王瑞生每天都上门照顾,老人缺了什么,他记下来,回乡里时给他捎回来。有一天,老人把自己领低保金的存折塞到他手里,比划着说:放在你那里保管,我放心。刘立召老人身体不好,儿子刘诚发牵挂父亲,在外面打工总是不安心,三天两头往家里跑。王瑞生打电话给小刘说,你安心工作,老人有我呢。小刘将信将疑,往家里打电话,父亲声音很爽朗:比你照顾得贴心多了!现在小刘不再经常往家跑了,他说,没想到,干部像儿子一样亲。现在,王瑞生在村里可谓“一呼百应”。村民们说:他就是我们的亲人呀,不信他还能信谁?
融洽了干群关系,锻炼了干部,瑞金市委组织部部长潘少平说,脱贫攻坚有这样的收获是他没有想到的。
2018年8月16日,希平村党支部换届选举,肖季炀全票当选村党支部书记。肖季炀是泽覃乡人大副主席,2016年7月县乡班子换届,由叶坪乡调到了泽覃乡。上任第一天,就接到了驻希平村的任务。在这700多天里,他眼看着一个凌乱破败的村庄变得整齐干净,眼看着撂荒的田地里种上了大棚蔬菜,种上了猕猴桃、鹰嘴桃,眼看着乡亲们紧锁的眉头舒展开来……而这一切的变化,他不仅是见证者,更是深度参与者:调查谈心、收集意见、说服解释,找项目、找资金、搞建设,送米送油、送医送药、嘘寒问暖……这个过程中,他自然地变成了村民的子侄、兄弟、叔伯,而乡亲们也把他当成了亲人。他体会到了一个基层干部的价值和荣光。
苏区群众的血性、忠诚、无畏、坚忍、深明大义……总是让人心生崇敬。这种精神已经深入血脉,成为基因文献中、影视里、舞台上,苏区群众总是给我们别样的感动:她们把自己的儿子、丈夫送进红军队伍,他们把自己仅有的粮食送给红军,他们为了掩护红军的孩子,眼看着自己的骨肉被敌人枪杀……党史专家告诉我们,苏区时期,瑞金百姓自愿认购战争国债77.3万元,支援粮食25万担,捐献银器22万多两。为了把头饰上的银子捐给红军,妇女们纷纷剪掉长头发
今天我们在红都寻访,这种感动仍在延续。
我们来到黄柏乡龙湖村的时候,邓大庆正在他的脐橙园里干活,陪同的干部调侃他起得比太阳早睡得比月亮晚。他一边放下手上的工具,一边指着已是硕果累累的脐橙园说:“没办法,果子在催我哩!”
老邓是个有志气也有想法的农民,前些年他先种榨汁脐橙,后来又改种青梅,本想着闯出一条别人没走过的路,可是没想到亏了20多万元。祸不单行,从2006年起,他的双侧股骨头先后坏死,2011年,眼睛又受伤,那时孩子还在读大学。接二连三的灾难,不仅花光了家中所有积蓄,还欠下了17万元的债务。
尽管自己从来不说,可是他的困难村里的干部和乡亲还是了解到了。县农技站专家多次上门,给他分析失败的原因,建议他改种脐橙,他接受了。可是村里把他评为贫困户,他發火了:我爷爷是苏区干部,我父亲是共产党员、土改时期的干部,我自己也是一名老党员,怎么能当贫困户,拿国家救济?这不是给共产党丢脸吗!他坚决要把这个“贫困户”退回去。干部耐心地劝他:大家评你为贫困户是实事求是的。不想给共产党丢脸就好好干,争取早日脱贫!
冲着“不想给共产党丢脸就好好干”这句话,他豁出去了,没日没夜地在果园里忙。邻居说:“经常我们都上床睡觉了,他才从果园回来。”土地是最深情也最诚实的。2012年,邓大庆种下了800多株脐橙,2014年第一批挂果就卖了3万多元,2015年又卖了6万多元,邓大庆脱贫了。之后他一鼓作气,分别在2016年、2017年扩种了600多株脐橙,收入连年翻番。
他领着我们去看他的脐橙:“前年这个时候,总理也是站在这里看我的脐橙,他竖着大拇指给我点赞呢。”“贫穷不可怕,我们完全可以打败它!没有路就去闯!”阳光下,老邓“金句”不断,笑容灿烂。
拔英乡大富村珠长洞小组的后山上翠竹幽深,那里面藏着一个有趣的竹林鸡舍。鸡舍并不稀奇,稀奇的是鸡,白天满山跑着觅食,吃饱了随便找个草窠,闲闲地下个蛋,晚上飞上竹梢树巅,睡个“高大上”的觉……在这片竹林里,诗意地栖居着近6万羽鸡,它们的“家长”叫邱新发。
邱新发是个能人,早年在外务工,2008年回到家乡。这些年,他带领村民修通了长达4公里的连接村道和竹山的林区公路,还种了数千亩杉、松和毛竹。
2010年,邱新发萌发了林下养鸡的想法。学习、摸索了一年,他就掌握了养殖、防疫等关键技术。2011年,他建起了8栋鸡舍,开始了规模养殖。他发现,这项产业投入不高、见效很快、市场广阔,而且不会破坏环境,非常适合拔英。于是,他来到贫困户家中,给他们讲林下养鸡的好处,还给他们一笔一笔算投入产出账,并承诺提供技术帮扶和销售帮助。贫困户邱寿发一听就动心了,可他没有场地。邱新发立刻把自己家的林地免费提供给他,还帮助他规划设计鸡场。现在,邱寿发养了蛋鸡300余羽,每天捡的蛋在微信上卖,供不应求;石公坑小组贫困户谢芳燃也想养蛋鸡,邱新发帮他选好场地、选好种苗,还把育苗的事包揽下来。现在,谢芳燃养了600多羽蛋鸡,月收入3000余元。
2017年,邱新发成立了瑞金市拔英乡林珍种养专业合作社,吸纳农户15户,其中贫困户5户。
采访中我们注意到邱新发胸前别着一枚党徽,问:“你有佩戴党徽的习惯?”他低下头,神情严肃地抚了抚:“每天出门前,我都会把它别在胸前。”他说:“以前并没有觉得党员的身份有什么不一样的意义。这些年,看着身边的党员干部为了老百姓脱贫的事,那么拼命,作为一名新党员,我真是感动了。世上还有谁会把别人过日子的事情看得比自家的日子更重要呢?也只有中国共产党吧!”
脱贫有目标,幸福却没有终点。如今红都人又有了新时代的新梦想。
在拔英的山里穿行,车行平稳,让我们得以专注于车窗外的美景。与别处不同,这里的美景让我们有更多的遐想:那一处鹭鸟翩飞的竹林里藏着什么呢?鸡?蜜蜂?那云雾下面,可是种着珍贵的药材?拔英的脱贫产业都围绕着一座山做文章,于是,这山的美在我们心里又有了不一样的成色。
邱坑到了,并没有觉得远,也完全没有行路难的感觉。一番治水、改电、修路、架网……之后,这个远近闻名的穷村真的变了。
土坯房该拆的都拆了,能修的都修了——外墙刷成赭色,内墙刷成白色,屋顶盖上灰蓝的琉璃瓦,院子外面筑道篱笆,在院子一角建一个水冲式厕所,大山怀抱里的这些农家小院美得低调内敛却隽永。通组公路、林区公路、入户道路修通了,毛竹、山货欢畅地往山外跑,滚滚的财源涌进来。前不久,契头小组的刘思明一口气卖了18车毛竹,赚回4万多元!移动、电信的通信基站一建,手机信号立刻满格,山里的宝贝又搭上了电商的快车。
路通了、网通了,陈运娇“半岭有家”的梦想也实现了。
陈运娇是邱坑村半岭组的媳妇。20多年前,她嫁到半岭,新郎是全村第一个大学生。之后,她跟随丈夫定居东莞。前些年,公公去世了,半岭那座土坯房因为没人照看,几乎要塌了。每次聊到这些,丈夫就怅叹“半岭无家”。陈运娇理解丈夫,她回到半岭,要给丈夫建一个家。可是那时候邱坑村的条件实在是太差了,一条坑坑洼洼的泥巴路,连摩托车都进不了村,从村里去趟瑞金市,早上6点出门,下午3点才能到……
幸运的是,她赶上了脱贫攻坚。仿佛一夜之间,村里大变样。她把原先的老房子整修加固又重新粉刷了一遍,一栋朴素清爽的客家土楼又端端正正地站立在半岭上,门前还有一个小院,邮乐购的小货车正好可以自由地进出。陈运娇当上了邮乐购的“店主”,幫乡亲们卖笋干、卖香菇、卖蜂蜜……去年,每月销售额超过了5000元。这个能干的半岭媳妇不仅在故乡还给了夫君一个家,还有了一份自己的事业。借由这个平台,她广泛联系村里的贫困户,帮他们销售山货。今年,光是帮村民刘厚华家就卖了100多公斤冬笋……
到华屋必定要上蛤蟆岭去看看那17棵松树
如今,大家都称它们为“信念树”。蛤蟆岭已经建成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新修的游步道一直通向山顶,每一棵“信念树”旁都竖起了碑,上面记载着每位烈士的生平。导游告诉我们,两年前,瑞金市新的四套班子组建后第一天,就集体来到这里。我们能想像当时他们站在“信念树”下的情景,甚至能揣摩到他们内心的活动,在那场庄严的仪式中,他们一定获得了一种精神力量。
从蛤蟆岭俯瞰华屋,正是17位烈士守望故乡的角度。东面是66套新建的两层半的小洋楼,里面住着他们已经脱贫、开始新生活的亲人;西面,他们当年住过的土坯房以博物馆的形式保留下来。华屋人说,要让来来往往的游客和华屋的后代都知道,是共产党把华屋人从土坯房带进了小洋楼;村庄外围是连片的大棚,里面种着各种蔬菜,还有红心火龙果、葡萄等等;村子的中央是红军祠,祠堂内部是村史馆的布局,里面记录着华屋的80年。华从祈老人的第一张全家福也挂在这里。那是去年春节照的,一大家子20多口站在新居前,每个人脸上的笑容都是发自内心的。
从红军祠出来,夜幕已经降临,健身广场上,村里的男男女女已经陶醉在欢快的舞蹈中。
华从祈的儿子华水林家的小洋楼前停着一辆绿色的小面包车,这是邮乐购的运货车。夫妻俩正忙着把白天采摘下来的蔬菜往车上装。华水林曾是贫困户,在乡干部的帮助下,他和妻子种了lO多亩大棚蔬菜。“1亩蔬菜可以赚1万多元,一年有10多万元的收入,很好了。”华水林一边忙着,一边给我们算账。村干部打趣他:“10万不止,打了点‘埋伏吧?”夫妻俩憨憨地笑了。
是的,很好了,这一切都很好了!
然而,脱贫有目标,幸福却没有终点。
9月30日是纪念烈士的日子。那天,瑞金人会前往叶坪红军广场纪念先烈。今年,他们的心情一定不同于往年,他们可以欣慰地向烈士捧出一张成绩单,还要汇报他们新的梦想:加快发展红色旅游,把家乡打造成为全国红色旅游一线城市。他们深信,红都土地上的红色,既是宝贵的精神财富,也将成为最生动的人文景观。
(来源:江西日报)
责任编辑:邵猷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