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学生心理,提升实验教学效率

    魏小红

    [摘? ?要]教师在组织教学时要注意分析学生的心理特点,这是提升教学效率的前提所在。实验教学中,学生的心理活动复杂且多变,因此教师应帮助学生克服心理层面的负面影响,引导其树立正确的实验观,培养严谨科学的实验态度,形成良好的实验习惯,进而提升实验教学效率。

    [关键词]学生心理;实验教学效率;初中化学

    [中图分类号]? ?G633.8? ? ? ? [文献标识码]? ?A? ? ? ?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9)32-0067-02

    实验是初中化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最能彰显学科的内涵和魅力,它也是学生兴趣的主要激发点。同时,在实验教学中,学生的心理活动复杂且多变,因此需要教师认真分析学生的心理,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来组织实验教学,以此来提升教学质量。

    一、初中生化学实验心理研究

    1.学生的好奇心理分析

    化学实验能够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感官刺激,可能是绚丽的颜色变化,可能是刺激性的气味,还可能是奇怪的声响等,这些都能够勾起学生的好奇心。这种好奇心理对学生的化学学习有着积极的作用,如可以让学生对化学问题的探索产生浓厚的兴趣,并形成强大的内驱力,但同时它也会形成一些消极的影响,如不少学生会将自己的视线停留在实验的表面现象上,而忽视实验的本质;还有不少学生会因为猎奇的心理而抱着看热闹的心态来参与实验。

    2.学生的恐惧心理分析

    学生的恐惧心理来自于社会上的一些负面新闻,如近期江苏某地的化工厂爆炸新闻,再加上生活中诸如三聚氰胺等化学物质带来的食品安全问题,不少学生给化学贴上了“易爆”“有毒”的标签,对化学产生了恐惧心理。在这种恐惧心理的驱动下,学生自然会形成一种心理暗示,以至于在实验中畏首畏尾,不敢操作。比如,在对氢气的纯度进行检验时,不少学生对可能出现的“爆炸”现象心存恐惧,不敢拿着收集氢气的试管接近酒精灯;当教师在教室里演示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时,不少学生担心会中毒,纷纷皱起眉头,捂住鼻子。这些都是学生恐惧心理的表现。这种心理自然会让学生无法全身心地投入到实验中,最终只会降低实验教学的效率。

    3.学生怕出糗的心理分析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经常发现,不少学生在处理实验试题时能够表现得很好,表明理论层面的掌握还是比较好的,但是在实际操作时却总是不尽如人意,甚至连最基本的实验仪器操作都无法精准到位。比如,一些固体药品的取用,需要用镊子夹住药品将其垂直放入试管底部,而学生常常不按要求操作。又如,有的学生在用胶头滴管取用液体药品时,也是错漏百出,他们将滴管伸入试管,接触到试管侧壁,甚至将液体弄到试管外面来。

    上述错误是什么原因而造成的呢?首先,根源于学生重理论,轻操作。学生实验题答得头头是道,轮到操作却漏洞百出,这显然是疏于练习造成。然而学生越是疏于操作,他们的心理负担就越重,越害怕在实验过程中出糗,不愿意参与化学实验。

    4.学生忽视实验操作的心理分析

    学生之所以忽视实验操作,这在很大程度上和我们的考试评价体系相关。在当前的中考制度下,仅凭一张化学考卷的成绩来衡量学生的化学学习成果,导致很多学生在化学学习的过程中偏重于做题。这样的处理必然会让学生滋生错误的学习观,在学习过程中偏重于记忆和刷题,在他们看来背一些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显然更容易达到提高考试分数的目的,这是学生忽视实验操作的根源。

    客观来讲,实验课是非常耗费时间的,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手忙脚乱地进行各种尝试和操作,表面看来只是完成了一些实验操作而已,而且还无法直接服务于考试分值的提升。因此在功利心理的作用下,很多学生自然而然地将实验放在一边,不乐于参与实验,他们更希望通过刷题来提升自己的实验应试能力。

    二、基于学生心理的化学实验教学策略

    1.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实验观

    心理学研究表明,个体如果要能够取得成功,他们的智力因素和情感因素所起到的作用非常关键,尤其是后者,所产生的影响能够达到80%。因此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务必要关注学生的心理特点,不能让负面的心理因素干扰学生的情感,进而对学习效率的提升带来影响。换言之,教师要关注学生良好情感的激发,通过各种教学手段来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

    此外,教师还应利用每一次实验教学的机会,关注学生实验意识的培养,让学生意识到:实验首先是化学研究不可或缺的一种手段和方法,只要掌握科学规范的操作细则,实验过程是有足够的安全保障的。这样处理首先是为了消除学生的恐惧心理,同时也让学生能够对化学实验进行正确的定位。比如,氢气的纯度检验、一氧化碳的还原性研究等,虽然涉及爆炸现象,也涉及有毒气体,但只要正确处理和操作,就不存在任何的安全问题。笔者认为,当前整个社会对化学都有一种偏见,为此教师可以实验教学为支点,引导学生重塑对化学的认识,这将会对学生的终身学习大有裨益。

    2.關注学生实验态度的培养

    如果只是将实验定位为有趣和好玩,那么相应的实验教学将显得非常肤浅。好奇是学生探索未知的重要诱因,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必须要用好学生的好奇心理,引导学生向更深层次展开探究,让学生能够以严谨而理性的目光来审视实验,并逐步端正实验态度。

    比如,“蜡烛的燃烧”实验,学生能够结合实验展开总结:石蜡能够浮在水面上,且不溶于水;蜡烛逐渐受热发生熔化,燃烧时发着光,散发着热量;将干燥的烧杯倒扣在蜡烛火焰的上方,烧杯内壁出现水珠,迅速向烧杯中倒入澄清的石灰水,适当振荡,石灰水变浑浊。针对实验中出现的现象,不少学生不会深究对应原因。对于这样的情形,教师要引导学生展开思考,并采用设问和比较的方式,引导学生积极探索,以此来培养学生严谨的实验态度。

    3.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对学生的学习而言,良好的学习习惯才是最重要的。初中化学是学生系统化学习化学的起始阶段,教师尤其要关注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

    在实验之初,教师就要让学生认识各项器材的性能与基本作用,让每一个学生在日积月累中把握实验的诸多细节,而且教师的实验演示也务必要做到操作标准、示范到位,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把握实验操作的规范性。

    在学生进行自主实验时,教师尤其要做好引导工作,不但要关注学生对实验思路的组织,还要关注学生对实验操作的把握,更要关注学生对实验问题的处理。须知,化学实验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很多的意外事件,虽然这些事件的出现很可能成为干扰实验成功的因素,但这些意外生成的问题也是实验教学中的生成性资源,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放松心态,以缜密的思维来展开分析和研究,并积极在学习小组中和同伴围绕问题展开探索,在相互启发下发现解决问题的途径。如此处理将有助于学生探究能力的提升和发展,也有助于学生良好实验习惯的形成。

    综上所述,初中化学教师要正视学生在实验教学中所显露出的心理特点,并且要在教学中及时应对各种问题,积极消除学生负面心理因素的影响,引导学生全方位地投入到化学实验探究中,提升实验教学效率。

    (特约编辑 温? ?简)

相关文章!
  • 世界遗产型景区旅游环境教育优

    罗丹霞+陈贵松+陈小琴+林碧虾+范梦丹摘要:环境教育和科学研究是世界遗产型景区不同于普通景区的重要功能,尤其是环境教育近年来得到学

  • 质谱法测定水中溶解氙的含量及

    李军杰+刘汉彬 张佳+韩娟+金贵善+张建锋<br />
    <br />
    <br />
    <br />
    摘要 利用设计的一套水样中提取并分离Xe的装置,与稀有气体质谱

  • 谈谈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兴趣的

    陈少华学习的动机是激励学生努力学习以达到一定目的的内在动力,而构成学习动机的成份中最主要、最现实、最活跃的成份乃是学习的兴趣.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