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服务贸易的政策的比较与对策
【摘 要】 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多样化的发展,服务贸易正在逐渐占据货物贸易的比重,成为世界贸易中的重要部分。我们会发现,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更多的来源于它的服务贸易,而货物贸易则成为发展中国家的主要经济增长力。目前,亚洲的经济体中最具有影响力的必然是中国与日本。两国的贸易发展一直处于世界前列。據数据统计,2000-2015年中国服务贸易出口额由301.46亿美元增长为2854.8亿元,增长了8.47倍;日本服务贸易出口额由683.1亿美元增长到1578.6亿美元,增长了1.31倍[1]。2015年中日两国在全球服务贸易出口额分列第三和第七[1]。本文从两国服务贸易政策入手,进行研究与分析,重点研究我国服务贸易政策的不足和发展的影响,对症下药,试图找到我国服务贸易政策中最好的发展路径。
【关键词】 中日服务贸易 政策分析 对策
一、中日服务贸易现状
由于中日两国的贸易发展进程不同,日本从抗日战争后面临严峻的发展问题。当时,本国的资源相当匮乏,经济也因为战争的原因,面临巨额赔偿。日本只可以通过进口资源来推动本国经济的发展,因此它的服务贸易起步早,发展较快到上世纪末本世纪初已经在世界贸易行业中占据重要地位。而我国在二战后,虽然作为战胜国,由于战争时期,遭受了大量的资源掠夺,同样也面临资源匮乏的问题,以及我国的当时政治政策,导致我国的服务贸易起步较晚。此外,我国发展重工业在先,在改革开放后才有了服务贸易的发展,起步相对较晚。因为日本在发展初期便已经引进先进技术,推动其制造业发展。虽然前期不如发达国家,但是已经明显优于我国。
2008年前我国的服务贸易处于顺差状态,但是,之后开始逆差并且差距不断加大,而日本一直处于逆差状态。虽然从2006年开始我国的服务贸易出口额已经超过日本,并且一直处于增速中,但是我国的逆差比日本严重的多,这间接说明我国的贸易结构需要我们优化与调整。
二、中日两国服务贸易政策的分析
1.中国服务贸易的发展与政策
我国的服务贸易在改革开放以后才逐步发展起来,并且建立在重工业发展的基础上,整个行业的发展处于相对缓慢的进程,因此在国际上的竞争力也处于劣势。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的服务贸易增速加快。在2016年据统计,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额仅次于美国[2]。虽然增幅加快,但是服务贸易的幅度波动较大,说明我国的服务贸易易受国际环境的影响,在抵抗世界市场风险方面,能力较为有限。除此之外,我国的服务贸易中传统服务贸易占大部分比重,其中包括旅游,运输与建筑。但是新兴服务贸易的比重较低,只占到服务贸易总值的5%,此外,我国服务贸易的地区发展结构失衡,东部地区服务贸易结构比重占据较大,中西部地区发展较为缓慢。
2、日本服务贸易的发展与政策
日本的服务贸易发展于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当时,日本正处于灾后重建的过程中,本国资源稀缺而且经济也十分惨淡。当时,日本采取了进口他国先进资源来发展本国经济。此外,为了保护其国内经济的稳定发展,政府积极制定了一系列贸易保护措施,保护本国经济的发展。例如,《外汇外贸管理》《银行法》等[3]。这一切为日本的服务贸易发展奠定基础,使得之后能够稳定增长。九十年代,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中日两国之间的贸易往来极大的推动了日本的服务贸易。尽管后期金融危机带来了冲击,但是日本政府通过放宽服务贸易的政策来刺激经济的复苏,更加有利的推动了服务贸易。这也就使得在二十一世纪后日本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并且即使服务贸易仍不能超过发达国家,但已经在亚洲地区成为首屈一指的贸易国。
三、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的不足
进入新世纪以来,虽然我国的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居于世界前列,但是逆差始终暴露出我国服务贸易的问题。
第一,服务贸易增长迅速,但是波动幅度大。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一直在上升,我国服务贸易的进出口额由2000年开始逐年增加,从2000年的707亿美元增长至2016年的6575亿美元,但是在2009年出现了一次下降,此外,我国的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排名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4]。但是,虽然我国服务贸易增速交流,,但是震动幅度较大,这也说明我国容易受当时世界市场的影响,经济的稳定性有待提升。
第二,传统服务贸易占绝大部分,但增长速度较慢。
我国服务贸易结构中传统服务贸易占据绝大多数,并且我国传统服务贸易发展相对稳定。新兴服务增速也较快,例如,以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等为代表的新兴服务在2000年合计只有35亿美元,占服务贸易总值的5%,到2016年这几个部门进出口合计上升至609亿美元[4]。可见我国新兴服务贸易增速较快,但是波动较大。
第三,沿海等重点地区发展迅速,中西部结构失衡。
从地区结构来看我国服务贸易出现严重的结构不平衡,东部地区的服务贸易进出口全国占比85%,而中西部相对缓慢,这也反映出我国地区结构上服务贸易发展的不平衡。因此,我们要继续发挥重点地区服务贸易的优势,并且带动中西部地区的发展,促进中西部服务贸易的发展潜力。
第四,新兴服务行业增速较快,但占比较低。
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我国新兴服务贸易在世界上已经有了较快的发展,但是占比仍然较低。例如,2016年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出口增至265.2亿美元,占服务贸易出口总值的12.9%[4]。
四 我国服务贸易的对策
目前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根据国内外的经济情况以及先进国家的发展经验,我们应当采用相应措施,来培植我国的服务贸易竞争力。
第一,大力发展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尤其是信息技术产业。我国先以重工业发展为基础,随后推动资本和劳动力的发展,现在朝着以信息和知识为基础的社会进行转变。对于我国来说,信息技术的现代化,不仅仅是对服务贸易出口的有效手段,更是提高各个服务部门效率的先决条件。服务贸易通过与互联网等科技的介入,将发挥互联网的巨大威力,创新贸易模式。这种方式可以降低企业之间的交流成本,更加促进了服务贸易的发展。
第二,建立健全完善的服务贸易管理的体制与法规。服务贸易活动无法依靠诸如关税等边境措施来加以限制。故只能通过国家立法,依靠相关法律规章制度来进行管理。我国的服务贸易不仅要适应外向型经济的发展需要,还要制约本国服务贸易深入国际市场。因此,应当尽快制定切合本国经济发展的目标,又符合国际规范的服务贸易管理法规,增加服务贸易的透明度,同时还要加强监督和执行的力度。
第三,拓展服务贸易的人力资本基础,加大教育投入和人力资源的开发。发达国家之所以在服务贸易占尽优势,很大一部分原因来自于其高质量的教育水平。其人力资本状况优于一般的发展中国家。我国目前拥有着巨大的人口数量,但由于教育的普及以及专门技术的培训水平还未完善,导致我国人力资源的优势没用从很大程度上来影响我国的服务贸易。因此,我们需要采取切实办法来提高人力资源的开发。
第四,加强政府在服务贸易中的作用。要推动服务贸易的发展,光靠企业自身,就目前来说还是有些困难的。因此,作为政府应当给与服务贸易一些相应的措施来提高我国服务贸易的竞争力。
第五,积极开拓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市场,拓展服务贸易发展新空间[5]。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对外开放取得巨大的进展,并且2013年提出了一带一路的重大倡议得到了全世界的关注。“一带一路”沿线大多数是新兴经济体或发展中国家,这些国家正处于经济发展上升期,与我国产业结构、市场互补契合度较高,我们应当根据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消费习惯和人均收入水平等,针对其不同的需求来提供不同的相对优势的服务产品,逐渐形成多部门,跨行业的服务产业链[6][7]。
【参考文献】
[1] 杨龙辉.中日服务贸易政策的比较探究[J].武汉商学院学报,2016,30(02):40-42.
[2] 韩岳峰,张龙.中日服务贸易竞争力、互补分析及政策比较[J].现代日本经济,2013(03):59-67.
[3] 刘东升,张志醒.新常态背景下我国服务贸易的运行特征及政策选择[J].国际贸易,2017(07):45-53.
[4] 莊芮,方领.基于国际竞争力比较的中日韩服务贸易谈判问题探析[J].国际贸易问题,2013(09):74-81.
[5] 郑吉昌.服务贸易:中国的战略意义与政策选择[J].浙江学刊,2003(04):153-157.
[6] 周启良,湛柏明.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服务贸易潜力研究[J].西部论坛,2017,27(05):111-124.
[7] 宋晓东.“一带一路”背景下的中国国际服务贸易发展[J].中国流通经济,2016,30(12):71-77.
[8] 王拓,刘晓峰.“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我国服务贸易促进体系构建及政策建议[J].现代管理科学,2016(01):76-78.
作者简介:胡婧婧 ,女 ,199309-, 汉, 研究生 苏州大学, 215006, 研究方向:应用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