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高专学生中国文化失语症现象探析
李清 张诗甯
摘? 要 分析高职高专学生产生“中国文化失语症”的原因,提出高职高专学生“中国文化失语症”应对策略,以期帮助教师及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改善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失语症”问题。
关键词 高职高专学生;中国文化失语症;大学英语;教材;第二课堂;跨文化交际能力
中图分类号:G715? ?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20)13-0100-02
1 引言
自从丛(2000)提出“中国文化失语”(许多有相当英文程度的中国青年学者,在与西方人交往过程中,始终显示不出来自古文化大国的学者所应具有的深厚文化素养和独立的文化人格)以来,国内外语界便对中国文化失语的问题展开激烈讨论。左娟霞(2019),关敏、苏雪梅(2019)等都对大学生“中国文化失语”作了原因及对策的探讨,他们提出大学生产生“中国文化失语症”是由于社会观念、资源配置、教师及学生的知识水平有限等方面的原因,提出的对策包括转变社会观念、优化资源配置、变革教学模式等,但大都笼而统之,缺乏系统性、全面性,且不够清晰。张莹莹(2019),徐春暖(2019)等对高职学生“中国文化失语”作了探析,认为是由于课程大纲、教育历史等方面的原因,但未作全面的系统探析及研究。
本文基于一定的调查及研究,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提出出现“中国文化失语”有着客观、主观两方面的因素。客观因素包括教学环境、教育历史、社会观念、文化政策、教学资源配置等一系列因素;主观因素是指作为涉事主体的教育者和学习者存在意识不足、引导不足等问题。基于此,本文试图分析课程设置、课程大纲、教学模式等一系列的客观因素,以及作为涉事主体的教育者、学习者的一系列的主观因素,进而提出相应应对策略,以期改善高职高专学生“中国文化失语症”问题。
2 高职高专学生“中国文化失语症”原因分析
高职高专学生出现“中国文化失语”存在教学环境、社会观念、文化政策等客观方面的原因,也存在自己内驱力不足、教师引导力不足等主观方面的原因。
客观方面? 我国高职高专英语教育早已适应了以传播目的语为主的西方文化教育理念,不管是各个层次的大学英语教育,还是以专业英语为主的英语教育,大多以传播西方文化知识为主,忽略了传播中国文化。中国文化融入英语教学缺乏理论指导,我国制定和颁布的文件和大纲,缺少中国文化教学的理论指导,教师无指向标,因而忽略了中国文化教育。另外,我国大学英语教育课程中极少涉及中国文化教育课程。中国文化相关课程稀缺,直接导致大学生对中国文化认识不够深入,不知道如何用英语准确表达中国文化。
教材中中国文化的缺失也是很重要的一个因素。通过调查,只有10.9%的教材内容中融入了中国文化教育。作为文化传播的载体,教材中中国文化的缺失成为“中国文化失语”的一个重要因素。再加上中英文结合的读本少之又少,相关慕课、微课等资源也是凤毛麟角。因此,中国文化的资源配置不足是导致学生“中国文化失语”的一个重要因素。
测评体系不完善。一直以来,大学英语教育中对学生的测评都集中在英语语言理解和运用的能力上,很少关注中国文化的输出能力。再加上大多数教育者对学生的测评都是以笔试方式进行,鲜有其他的考试方式。即使在作文等输出型的考题中,测评者也关注的是学生的表达能力及思维能力,而很少考测学生的文化内涵探究力。
教学模式单一也是“文化失语”的一个重要原因。据调查,只有5.24%的学校经常开展中国文化宣传活动,大多数学校从未举办或很少举办中国文化活动。第二课堂缺失导致学生学习中国文化的路径单一,这无疑也是造成高职高专学生“中国文化失语”的一个重要原因。
主观方面
1)学生。
①学生的内驱力。学生的内部学习动力不足是造成“中国文化失语”的一个重要主观原因。近年来,学生的关注点都在雅思、托福、四六级、国才考试等英语知识水平的考试上,而忽略了中国文化的学习。因此,学生的内部学习动力不足是造成“中国文化失语”的一个重要原因。
②学生的知识储备严重不足且学习惰性较强。75.75%的学生表现出不能用英语流利地表达中国文化;对于刺绣、武术、剪纸、京剧、节日等中国文化,65.05%的学生掌握的词汇量在50词以下;64.48%的学生课后从不主动学习中国文化。
③学生的学习方法欠妥当。61.41%的学生常常只是通过英文教材涉及的极少的中国文化作为读本,而很少去阅读中国文化经典等;60.08%的学生只是读取中国文化经典的中文读本,而很少去涉及英译版本。
2)教师。教师的知识储备不足是造成“中国文化失语”的一个重要原因,进而延伸为教师对学生的引导力不足。近年来,只有49.09%的教师在课后主动获取中华文化;54.55%的教师只是在課堂上偶尔讲授中国文化;而近23.64%
的教师竟不能讲授中华文化。“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另外,教师的教学模式较为单一,40%的教师从不在课后举办第二课堂活动。教材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毋庸置疑,而教师整合现有资源的能力不强也是学生“中国文化失语”的重要原因之一。
3 高职高专学生“中国文化失语”应对策略初探
综上,笔者就高职高专学生“中国文化失语”原因作了探析,接下来将针对高职高专学生“中国文化失语”问题提出相应应对策略。
改进客观条件
1)平衡中西方文化教学理念。全社会应当树立正确的文化意识观,既作文化的汲取者,也作文化的输出者,重视中国文化,发挥中国文化的正迁移作用,继而培养学生跨文化的交际能力,营造多元化的和谐教学环境。
2)开设课程,明确目标。教育行政部门需优化课程设置,开设中国文化相关教育课程。教育行政部门应制定中国文化教学大纲,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