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能型特色名校会计专业双师队伍建设探析
韩采宏,迟丹凤
摘 要:双师型教师是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特色和重点,对人才培养的成败意义重大。会计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仍存在着诸多问题,如认定标准不规范统一、多为"应试型"双师、实践锻炼效果不理想、缺乏科学规划等,为此应对双师型教师内涵有更全面的认识,通过制定科学的建设规划,建立以人为本的双师培养体系,构筑科学可行的质量保障体系。
关键词:双师;技能型特色名校;会计专业
随着高职教育教学的不断发展,尤其是国家示范院校、骨干院校以及技能名校的评建,我国高等职业院校积极探索和创新校企合作新模式,努力将就业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逐步引向深入。双师型教师是高职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特色和重点,对人才培养的成败意义重大。本文从山东商务职业学院技能型特色名校建设出发,探讨会计专业双师队伍建设。
1 高职会计专业双师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快速发展,职业院校基础能力显著提高,产教结合、校企合作不断深入,行业企业参与不断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也随之取得诸多成果,但是就目前情况来看,双师型教师培养与队伍建设存在诸多问题。就会计专业而言,包括以下方面:
(1)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不规范统一。为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快职业教育发展,我国在《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等诸多文件中均对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但却对"双师"的内涵缺乏详尽的解释或量化的指标,这直接导致双师的认定多为院校行为,不规范统一,质量也参差不齐。有的院校对会计专业的双师采取"双证书"法,即需取得教师资格和会计师(或注册会计师)资格;有的院校则采取"双能力"法,即要能胜任理论教学,又能指导学生实践;还有采取"双证书"和"双能力"并重的"双融合"型,即既需要有"双证书",也对理论和实践教学水平提出要求。
(2)会计专业多为"应试型"双师。目前,由于企业骨干薪资待遇相对学校优厚,从企业引进双师型教师较为困难,因此高职院校的会计专业教师大多还是来源于各高校毕业生。虽然有的毕业生具有短期会计实习实践经历,但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象仍然比较严重,必须经过院校的再培养才能胜任实践教学。然而,囿于高职繁重的教学压力和学校双师任务指标,许多青年教师盲目通过考取会计师、注册会计师等资格应付双师任务,但这种"应试型"双师往往使实践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3)会计专业双师型教师实践锻炼效果不理想。目前,我国双师型教师培养仍然以"走出去"为主要策略,主要模式有:一是继续教育模式,一方面将实践能力相对弱的教师输送到示范院校甚至国外参加职业教育相关培训,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如参加各种国陪、省培项目,另一方面将理论水平欠缺的教师选派到相关专业的名校或国外深造,学习专业理论,更新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如各种访学项目、在职攻读学位等;二是产学研合作模式,依托学院的产学研平台,对社会、企业开展技术服务和科技研发,从而提高教师的"双师"素质,如参加各种横向课题研究;三是企业顶岗实践模式,教师以脱产、半脱产的形式,或利用寒暑假到企业一线进行专业实践训练,提高实践能力。但是,会计专业的社科性决定了产学研合作方面存在劣势,很多企业对研究认识不足,很难有这样的机会,而职业的特殊性又使得企业不愿过多透露财务信息,教师只能接触简单的业务内容,短期培训和挂职效果不甚理想。
(4)会计专业双师型教师培养缺乏科学规划。尽管强调学生实践技能和应用能力已经成为了高职院校的共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但是,目前多数高职院校只有双师型教师培养计划,没有3-5年甚至更为长远的科学规划,从而导致双师型教师培养停留在低层次,没有上升为教育教学发展的战略高度。
2 技能型特色名校建设对"双师型"教师的内涵要求
当前,我国高职教育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作为建设重点,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逐步引导课程体系、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的进一步改革。其中,"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主导化"教学改革既是各高职院校课程改革的热点,又是技能名校建设的主要改革内容。山东商务职业学院会计专业在职业岗位调研基础上,制定了"课岗融合、虚实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重构了课程体系,对核心课程进行了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改造,这就要求双师型教师不仅要有"双证",而且还应具有以下素质和能力:
(1)教师应具备良好的基本素质,即良好的职业道德、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丧失了基本素质则失去了教师的本分。根据《山东商务职业学院双师素质教师认定和管理办法》,教师必须承担学校规定的教学工作量,教学质量测评达到合格要求。
(2)教师应具备良好的特性素质,即较强的职业技能和职业指导能力,能够胜任实践教学的需要,保证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根据《山东商务职业学院双师素质教师认定和管理办法》,双师素质教师每年至少组织或全程参与指导学生技能大赛活动一项或全程指导学生专业社团活动一项;每年密切联系一家以上的企业或担任企业的技术顾问或在企业兼职等。
(3)教师应具备良好的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能力,即可以依据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围绕工作任务和过程进行课程改革,并进一步序化教学情境,从而能够将实践经验转化为有效的教学能力。《山东商务职业学院双师素质教师认定和管理办法》规定,双师素质教师每年至少参与或主持校级及以上重点专业建设、精品课程建设、教学资源库建设、实训基地建设或在教学改革项目中承担一定的工作并取得实效。
(4)教师应具备一定的社会服务能力,即能够积极参与职业培训或技术研发推广,为职业院校服务地方经济贡献力量。《山东商务职业学院双师素质教师认定和管理办法》规定,双师素质教师每年至少参加一项社会服务工作或至少承担一项横向研究课题或在企业兼职2个月以上。
总之,在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形势下,双师型教师的现实选择应是"双证书的多能力型",既要有资格认证方面的要求,还应通过科学的量化考核体系对素质和能力进行考察。
3 技能型特色名校会计专业双师队伍建设途径与实践
教师队伍的质量,是办好职业教育的关键。高职院校双师队伍建设得好与坏,将从根本上影响高职教育的健康发展和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建设一支优秀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各高职院校的迫切任务。山东商务职业学院作为山东省技能型特色名校,在认真贯彻落实有关文件精神基础上,深入研究探讨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工作,会计专业双师队伍建设成果显著。
(一)制定科学的双师队伍建设规划
为了保证双师队伍建设效果和师资培养的可持续性,各高职院校必须顶层设计、长远规划,对师资培养建设科学设计。各教学系部则必须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制定本部门的双师建设规划和目标,做到"一年一计划,三年一规划"。为此,会计专业根据技能名校建设要求,在专业建设委员会指导下,制定了详细的双师培养计划和三年建设规划,在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青年教师方面强化双师培养要求,并进一步细化为建设任务书,按任务确定预期目标和验收要点,按项目指派责任人员。
(二)建立以人为本的双师培养体系
(1)建设教师成长工程
为全面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整体素质,提升内涵实力,学院出台了《山东商务职业学院实施教师成长工程建设指导意见》,遵循教师发展规律,以教师专业成长为主线,将教师的成长历程分为见习期、适应期(助教)、成长期(讲师)、成熟期(副教授)和再提高期(教授)五个阶段,以课堂、科研、生产作为根本出发点和着陆点,明确各阶段教师的工作目标和要求,完善各项管理制度,以制度保障各项工作的开展与实施,以制度落实各项任务的质量评价,并通过建立教师业务档案,记录教师的专业发展与成长历程。
(2)搭建教师成长锻炼平台
根据院校实际认真分析双师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正视制约双师队伍建设的不利因素,努力搭建双师成长平台。为此,学院制定了《关于教师进修培训等暂行规定》,完善教师进修培训工作的政策导向,采取有效措施鼓励和支持教师更新观念,树立终身教育意识,规范教师进修培训管理。
①提升教师专业理论水平,增加业务知识储备。鼓励教师参加业务学习,考取专业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并根据证书级别或含金量进行物质奖励;鼓励教师参加业务进修,如国内访问学者项目的培训、国际合作培养计划项目的培训、专业发展提升培训等,学费及住宿费由学院全额负担,差旅费等其他费用按标准执行。近3年,会计专业每年至少选派1人到高校访问进修,每年至少选派5人参加国陪、省培等各种项目,"双证书"比例也逐步提高至90%。
②提高教师专业技能水平,增强实践教学能力。要求专业教师每三年不小于六个月的企业顶岗实践时间;无实践经验的新教师,进校三年内,在企业顶岗实践时间不小于一年;学院寒暑假期间,专业教师由系部自行安排不小于一个月的顶岗实践时间。同时,为了保证实践效果,会计专业每年至少安排1人脱产实践4个月以上。
③重视教师团队建设,发挥团队带动作用。为了加快青年教师成长,会计专业坚持发扬"传、帮、带"传统,并根据专业特长组建会计教学团队,通过团队合作取长补短,带动青年教师逐步具备双师素质要求。2012年会计教学团队被评为省级教学团队。
(三)构筑科学可行的质量保障体系
(1)制定考核标准,强化考核监控。有效的考核机制是提高双师培养质量的可靠保证。山东商务职业学院会计专业严格执行岗位职责履行情况考核,制定了《专业带头人培养办法》、《骨干教师培养办法》,详细规定了考核标准,客观、科学评价教师师德和工作业绩,尤其加大了教师参加企业工作实践、教育教学改革和社会服务等方面的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作为年度评奖评优、岗位聘任、专业技术职务聘任的依据。
(2)调整收入分配,完善激励措施。加大岗位职责考核的同时,必须进一步完善激励制度,调动教师实践锻炼、参与教改项目的积极性。如根据山东商务职业学院《教师实践进修管理办法》规定,经批准参加脱产实践进修的教师,实践进修期间岗位工资按照教师的平均工作量乘以0.8的系数计算,报销相关路费;取得相应职业技能证书者,学院给于一定奖励;在职称评聘时,同等条件下有实践进修经历者优先。
(3)深化校企合作,保证培养效果。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不仅是高职院校办学的方向,也是"双师素质"师资队伍培养的重要途径。鉴于会计职业的特殊性,只有高职院校创新校企合作途径,积极推进校企深度合作,真正实现校企双赢,才能保证实践锻炼的效果。会计专业依托粮食职教集团,以企业需求为突破口,根据行业特点积极发挥专业优势,急企业之所急,通过社会服务寻求深度合作契机,目前已与几十家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以威海港湾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为例,一方面会计专业教师不仅帮助其建立了科学的内部控制制度,而且量身制定纳税筹划方案,年节余资金达几十万元,另一方面公司年均接收毕业生10人,先后投入20多万捐助贫困学生、奖助教科研项目,并定期开展校企联谊活动,接纳教师实践锻炼,良好的校企互动有效保证了双师培养效果。
4 结语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直接关系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会计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目前仍存在着诸多问题,各高校必须对双师型教师内涵有更全面的认识,通过制定科学的建设规划,建立以人为本的双师培养体系,构筑科学可行的质量保障体系。
参考文献:
[1] 朱清.基于三维管理理论的"双师素质"教师培养体系[J].教育与职业,2014(4):78-80.
[2] 张惠芳 祝频.高职院校"双师素质"师资队伍建设探析与实践[J].中国职工教育,2014(2):23-24.
[3] 熊文林,刘艳,平田文.我国职业教育"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瓶颈及对策[J].职业教育研究,2014(4):22-24.
本文系山东商务职业学院2013年院级课题"基于岗位职业能力的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双师素质培养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3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