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争式和危机感设计教育模式的探索
霍楷
摘要:当前,设计教育教学改革多样化,对推动高校设计教学成果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国际化、竞争式和危机感方面探索设计教育模式改革,从分析教育模式的研究思路入手,探索这种教育模式的成果去向和转化,分析这种教学改革方式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最后拓展该成果的应用,这对深入探索高校设计教育改革、推动教学质量质量提升、研究高效的教学方法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国际化 竞争式 危机感 设计教育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7)09-0074-02
一、竞争式和危机感设计教育模式的探索与实践的研究思路
本成果基于创新的竞赛育人模式为驱动,培养学生具有国际化视野、竞争意识与危机意识,这是一个系统的教学改革和实践探索。思路如下:本文的核心是基于国际化、竞争式和危机感的竞赛创新驱动型育人模式研究。首先,以线上平台和线下平台如QQ群、微信群和东北大学创意设计创新团队等线下平台为教学指导平台,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在此平台开展设计竞赛研究工作。其次,本成果通过教师指导、师生共同创作、参与设计竞赛、举办和参与设计展览、撰写与发表设计论文等多种展赛活动和理论总结,提升学生的设计理论水平和设计实践能力。再次,本文研究的定位是培养学生具有国际化视野、竞争意识和危机意识、高端和实践型的高素质、实用型的设计人才。最后,总结教学改革评价标准,及通过获奖质量和获奖数量,评价竞赛创新驱动育人模式的教学效果。具体思路(如表1)所示。
二、竞争式和危机感设计教育的成果转化
竞赛驱动型的创新人才培养,要本着高端创新、特色实践和交叉研究的基点,只要基于此,才能保证学生的创作在众多竞赛中脱颖而出夺得头筹。此成果也能更多、更好和更快地转化为相关成果得以推广。
(一)学科交叉的高端创新设计与成果转化
在设计创新上,需要打破常规的创新形式,需要在功能上的创新、审美上的创新、造型上的创新、使用上的创新、推广上的创新等,需要与众不同又个性新颖,给人耳目一新的感受。经过案例的实证研究,如《以东北大学为例探索高校创意文化产品的创新形式和文化内涵》成果的创新,创造出一批面向高校不同群众层、代表高校品牌、符合校园生活需要的文化创意产品,将东大元素进行挖掘和再造,如东北大学四大建筑造型提炼和简化处理变成优盘盒;东大校门柱子变成钢笔盒;建筑的典型纹样提炼后变成纪念品包装的纹样等,再配以声光电等更多使用功能的设计与开发,这样既保留了东北大学的文化元素,又进行了实用和审美功能的再创作。将这些创新成果推广给校友纪念、学校馈赠纪念品、毕业生留念纪念品等,具有广阔的推广和实用前景。这需要3D建模技术的专业、包装设计与包装结构专业、自动化专业或信息专业的知识,学科交叉组建创作小组,实现高端创作的知识互补。
(二)竞赛成果转化的线下创意文化产品与线上表情
通过竞赛创作出优秀、具有推广意义的作品,赛后将这些创意文化产品继续开发和推广使这些竞赛作品转化为产品,而不至于停止在创作纸上和赛场上,进行深入的后续整理和加工,开发出具有实际功能的创意文化产品,实现了创意和创新的价值。在线下,竞赛之后的周边产品和动画等作品,经过实际加工和手法延续创作进行出售,服务社会使之价值最大化,具有可推广性;在线上,创新的设计竞赛作品如QQ和微信表情、APP等可以继续开发,在线上推广使用。
三、竞争式和危机感设计教育的成果创新
(一)竞争式和危机感设计教育模式的理论创新
1.良性循环增效竞赛育人模式理论。良性循环增效竞赛育人模式形成“竞赛实践——经验积累——指导竞赛”的理论循环体系。竞赛周期通常以年为单位,即每年参与国内、业内每一届设计竞赛,每届赛事的举办时间、主办单位、主题要求、竞赛形式等具有连贯性和传承性。在几轮的竞赛中,不断积累赛事的特点、获奖作品的共性特征、参赛的规律性问题,形成经验总结,对日后的参赛具有指导意义,这就形成了良性循环增效的竞赛育人模式理论。这种周期的循环增效竞赛育人模式,分别适用于各类设计竞赛的参与和创作,并在各个周期中开展丰富多彩的交流、讲座、观摩、研讨活动,推动良性循环增效的育人理论的不断积累、提升和完善,良好的经验总结具有可推广的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的理论价值和实际应用价值。
2.竞争式与危机感的创新驱动理论。竞争式与危机感教育形成“创新驱动——效果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创新驱动理论体系。竞赛的竞争式教育驱动,从学生自身角度能集中精力创作作品,提升作品核心竞争力和获奖几率;从参赛过程中,能使学生增加专业技能、团队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提升学生就业所需的综合能力,从而在竞争浪潮中脱颖而出;从竞赛后期总结来看,能使学生发现真正自我,查找不足,取长补短,针对性学习,提升日后就业与升学学习的竞争力。如果在各类竞赛中能获取更多的认可,即获奖证书、作品集等,对于学生升学和就业都是一种认可,提升了学生的优势。竞赛的危机感教育驱动,是在育人过程中,为了提升核心竞争力和增加教学效果而赋予的紧迫感和期待性,在竞赛中,培养学生紧迫意识和前进向上的动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作激情。在竞争浪潮日益激烈的当今社会,竞争式与危机感教育是高端就业和升学的推动力,是提升学生核心竞争力的法宝。
(二)竞争式和危机感设计教育模式的实践创新
1.竞赛推动创新,寓教于乐、教学相长。近年来,以竞赛为载体,教师指导、学生创作,师生共同参加国际、国内各项设计竞赛、展览,“赛中学、赛中做、赛中研、赛中用”的四赛实践教学模式推动了师生同创,教学相长。学生在竞赛中,通过学科交叉、团队合作、答辩应变、沟通表达、礼仪着装方面的竞赛实践,提升了综合素质,收获了奖项,收获了成就,收获了友谊。教师在组织指导竞赛过程中,通过创新的设计定位、設计指导、设计修改、带队答辩、现场指导,以及指导教师与学生同时参加国内外大赛,提升了设计的前瞻思想、表现技巧、设计定位和作品把控能力。教师在几年的参赛过程中,不断成长,被吸收为国际设计理事会等几大国际协会的成员,被邀请担任国际A设计奖与竞赛评委、秘鲁国际海报展评委和策展人、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评委、中国包装创意设计大赛评委、中国平面设计大展评委等,也被吸收为国内众多行业协会如中国包装联合会设计委员会全国委员、中国设计师协会理事、国际包豪斯设计协会委员和理事、中国国际设计师协会会员等。师生在竞赛实践中共同创作、共同进步,实现了驱动创新和教学相长。
2.互动性增进式研究型实践创新。所谓互动性,是师生在竞赛创作与指导过程中,通过线上、线下,集中与个别讨论、分组讨论等交流形式。互动主要包括前期创意的定位互动、中期的阶段性研讨与修改互动、后期的模拟答辩互动、赛后的经验交流互动等形式。互动性是竞赛常用的实践创作形式。增进式包括两部分,一是指周期内作品创作的一改、二改、三改,不断修改作品,增进作品的完善程度;二是指上一个竞赛周期与下一个竞赛周期的经验增加和扩充。如此增进经验的循环模式,不断增加创作实践的经验和竞赛中各种问题的解决对策。所谓研究型,是把参与竞赛当作一门学问来研究,竞赛的本质是创新育人,因此在客观上研究竞赛的主旨思想和特征、競赛的类别和形式,主观上研究如何在竞赛中确保提升创作品质以提升作品核心竞争力获得奖项。
3.教学改革人才培养的实践创新。教学改革一直在路上,探索适合专业发展、学生创新和高效实用的教学模式,是教师执着的追求。基于竞赛创新驱动型的国际化、竞争式和危机感设计教育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成果,就是教学改革探索与尝试的成果总结,通过参与竞赛、研究竞赛、摸索竞赛,对竞赛的类别、形式、特点等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逐步探索出一条适合理工科为主的综合性院校校情、适合本科设计专业创新发展的教学之路。经过竞赛的实践研究和获奖数量与级别的实证,这条教学改革与人才培养之路是高效的、可行的。四、竞争式和危机感设计教育的成果应用
(一)成果的校内应用
本成果在校内得到广泛应用,参与学生人数多、参与竞赛类别多、参与竞赛获奖多、参与交叉合作广泛深入。参与本工作室各类竞赛的学生来自艺术学院、机械学院、信息学院、软件学院、文法学院、工商管理学院等众多学院。每年参加韩国国际数码设计展将近50余人次、参加中国包装创意设计大赛50余人次、参加创意中国设计艺术大奖40余人次、参加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60余人次、参加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70余人次,累计几年参加国际、国内各类设计大赛的人数多达数百人,获得设计奖项1000余项。另外,校内每年开展多场计算机设计大赛、广告艺术大赛、设计竞赛与创新等专题讲座、经验交流会等,使得本成果得到更广泛的推广,让更多的学生受益。
(二)成果的校外应用
本成果在校内取得一定的认可好评之外,同时受到校外兄弟院校的认可,被兄弟院校邀请开展各类设计竞赛讲座和学术交流。分别受邀到省内兄弟院校邀请开展《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经验推广讲座》《设计竞赛创新驱动》《创新设计研究》《设计创新思维》讲座等数十场,设计成果在校外得到推广对于开展国际化、竞争式和危机感教育模式的创新驱动型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推广意义和实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