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时空的掌纹中遇见美学灵魂

    肖辛育

    《冈仁波齐》作为一部小众电影,在这个喧嚣的时代泛起了大众电影式的波澜,创造了诸多票房奇迹,在商业大片云集的后现代,它所创造的高于商业大片的投资回报率自有其根本原因。电影以一种朝圣者的宿命为表象,由细致入微的生活日常切入到生活中去,而又由生活日常跳出囿于掌纹的时空,形成了一种跃然于银幕之上的美的光影。

    一、 表象化的美学表达

    (一)平凡时空浓缩成的掌纹

    冈仁波齐是西藏阿里的圣山神峰,是多达28座现代冰川的起源地,在藏传佛教中象征着无量的幸福。冈仁波齐不仅位居藏传佛教的四大神山之首,而且更是由藏传佛教、西藏原生苯教、印度教、古耆那教等四教集体认定的唯一的世界中心。能去冈仁波齐朝圣已成为藏民们的终极心愿。当开篇中文、藏文、英文三种文字以极具美学质感的金色大字,将冈仁波齐烘托出来,那座金色的山峰即仿佛出现在了眼前。影片在开篇,即展现了美学的恢弘气度,一带远山下的小村庄炊烟袅袅鸡犬相闻,唯一的一条下山公路直通天际,上接村庄和云端,下接公路直通拉萨与神山。《冈仁波齐》的视觉表达在两个小时之内压缩了一年的时空,在开篇即描绘了藏民生活的日常,以平淡的话语诠释最平凡的生活,这种平凡且浓缩的时空一如观看掌纹,既熟悉又陌生,因为,一不小心就能够窥见美的灵魂。

    (二)平凡时空中美的灵魂

    《冈仁波齐》中的朝圣可谓是弥足艰辛,而其缘起过程却饱含着一腔赤诚。适逢2014马年恰是神峰冈仁波齐的本命年,来自4个家庭的11位成员,其中既有寄望来世的老者,也有期待新生命呱呱坠地的孕妇,亦有懵懵懂懂的九龄童,更有怀朴素祈愿的普通藏民。每一个平凡的生命都有着不平凡的故事,每一个平凡的生命都带着灵魂上路,磕着长头。仿佛未来的每一步,都要这样走,走完寻常人生殊不寻常的灵魂求索与救赎之路。这条灵魂求索与救赎的朝圣之路,这11位成员一磕,就是难以想象的磕了整整一年,这一磕就磕着走了4000里路。在时空的掌纹中,这已经不是时间范畴里的一年概念,可能很长也可能很短,可能长到如风马一样彻地连天,可能只是一刹那间,只是这一刹那间,却已将万水千山走遍,而美的灵魂亦随之流转。[1]

    (三)平凡时空表象之美的永恒

    《冈仁波齐》的较为奇特之处,就在于其摄制过程完全采取了主观不在线的技法,完全追随着朝圣者的足迹,这种摄制技法既为影片带来了诸多争议,又为究竟什么是真实电影这一母题提出了本世纪以来的最强诘责,但至少这种主观不在线的平常心,反而更易将朝圣的表象之美表达到极致,这种平常心秉持着信仰的灵魂,既不伟大也不渺小,既不愚昧亦不崇高,这种平常心與唯美的自然景观与唯美的人文心灵一道,形成了一种两相关照,更形成了一种由平常心裹挟着的娓娓道来的真正的美的力量。这种美的力量足以撼动灵魂,且与地域无关,与民族无关,与宗教无关。这种基于自然景观与人文心灵的双重融合着的美的力量,足令全世界为之感染、感悟、感动;而这种美的灵魂,亦足以随着摄影机掌纹上的时空令观众为之动容,同时,更将随着视觉光影的时空雕刻而传诸永恒。

    二、 抽象化的美感表达

    (一)抽象化为信仰的美的力量

    在《冈仁波齐》中,从芒康到冈仁波齐的4000里路的尘与土,与一年时空的云和月,都浓缩成了一种具象化于掌纹之上的虔诚符号,而这唯一的一条路也在这一瞬间化为千万条接引着灵魂的回家之路,为那些经历了灵魂重生的心灵送去了无处不在的祈愿祝福。而如这部影片中的11位朝圣者们,则经成了一个平静接受、从容面对、默然理解、淡然放下的灵魂洗礼过程。是的,我们的灵魂随着时空掌纹来此世上,即必要随着宇宙开合而纵横歙张,亦必要放下胸中的执念奢望,纯净地走在朝圣的路上,直至回归灵魂本来的模样。《冈仁波齐》以一种简单而淳朴的美,诠释着这一场老幼孕俱全的朝圣,以一种白描的笔法,由时空掌纹的静美诠释着一种形而上的人生真谛,那就是——无忧无伤,不卑不亢,这才是本乎天真的生命力量与灵魂的真正信仰。

    (二)抽象化为形而上的美的性灵

    电影《冈仁波齐》以一种另类的方式,开拓了一种真实电影的艺术主张,并以这种艺术主张,表达出了一种更加形而上的美学思想。这部影片以命运的视角平视命运,以文化的视角关注文化,以信仰的视角尊重信仰,以灵魂的触角触碰着灵魂。正如影片所言:“要有一颗虔诚的心,要为了更多的人去磕头朝圣,希望众生平安幸福。”影片不仅以平等的视角关怀众生一视同仁,甚至就连动物亦一体同观,同样去朝圣的老婆婆遇到平缓的路连拉车的毛驴,也会想到让它休息一下,而由自己拉着车子前行。且不论朝圣形式上的庄严,也不论朝圣意义上的神圣,仅这种极具赤诚的朝圣本身,就已经足够震撼。令观众难忘的是影片中茫茫白雪一路匍匐的剪影,这道剪影已经倏然跃出银幕,成为心灵的一道靓丽美景,为那种神圣建构起人性的形而上之灵,而朝圣之路则是一条接引冈仁波齐美的灵魂之路,在这条路上寻找天命安在,我为谁来。

    (三)抽象化为哲学神性的美学表达

    客观而言,在这样一个视觉称王的时代,《冈仁波齐》中的视觉表达并不十分引人注目,但这部影片却有着一种远高于其具象化的形而上的表达。这种表达虽然以宗教为支撑,但却反而比宗教更多了一份隐含着的神性与灵性。宗教是一种信仰,既不是神话,更不是迷信,影片中所表达的宗教却在光影的循环之间,为信仰逐渐构建出了一种无与伦比的强大力量。而这种美感表达,则显然是一种美学实践经验,与美学抽象超验的一体化阐发。在恢弘壮阔的时空大背景之下,《冈仁波齐》以其光影的美学力量,建构起了一种足以穿越时空的美学象征,这种美学象征形成了一种时空与审美相互指涉的他者对象,将美学象征以光影符号与生命符号交织在一起,在电影史册之中罕有地表达出了美与信仰、美与虔诚、美与灵魂的原生、原在、原始的审美基因。[2]

    三、 意象化的审美灵魂表达

    (一)哲学独特审美的意象化表达

    在《冈仁波齐》的前半部分,那种由纯粹自然质感所散发出来的美感,这种具象化的美感是如此地沁人心脾,以致于从这种美之中所提炼出来的审美符号,带着鲜明的能指表征,这种能指表征进而以其性灵而俨然成为了一种形而上的由自然指涉艺术,由艺术指涉心灵的进阶所指。影片中的审美由纯粹自然中生发而来,这种唯美的情感反而更加纯粹,反而更加执着、更加真诚、更加坚定,有着无与伦比的虔诚。从这种意义而言,这部影片意象化表达着的恰是每个人心目中的为众生幸福的美好祈愿。影片中,朝圣者们始终没有忘记“要把众生的平安幸福放在心里”。这样的最为诚挚、最为纯粹、最为善良、最为朴实热诚,足以让所有的观众的内心受到触动。这样的极度虔诚的信仰,从根性灵魂的意义而言,事实上已经无限地接近于一种神祗的性质。而朝圣之路则是一条引领灵魂回家的路,现实中的种种无奈与苦难在这部影片中,均已化为淡然,在这种淡然上生发出了神性的哲学独特审美意象。[3]

    (二)神性之美的根性灵魂的意象化表达

    《冈仁波齐》向世界释放出了一种天然具足的美学表现,这种美学表现为观者提供了一种其他影片所不法达致的精神抚慰与精神快感,引人深思且发人深省。其实,每个人的一生都是一种朝圣,都是一种将一生浸入到一个朝圣祈愿的过程,只不过是为了心中的形形色色的梦。而影片中的朝圣者们,则怀着更为淳朴,更加博大的胸襟,将所有祈愿简化为“为了众生的平安幸福”,这崇高伟大不凡的铭刻于心中的信仰,使得他们脚下所走的每一步,所磕的每一头,都凝刻了美的影踪,美的灵魂。《冈仁波齐》理性地揭示了审美与时空本质上的关联,将历时长达一年的时空浓缩于掌纹之上,并从中显现出一种时空所赋予的别样峥嵘。正如冈仁波齐这座圣山神峰一样辉耀着神性的至高至盛至极之美,与这座圣山神峰所哺育的28座冰川同样,成为了一种神性之美的根性灵魂。

    (三)以人性激活神性的意象化表达

    《冈仁波齐》对于普通大众既进行了淡然旁观式的主观不在线式的表达,又进行了客观冷峻贴近抽象的大他者式的表达,同时,更以一种深度融合的视角,潜移默化地将镜头与其所表达的世界巧妙地嵌为一体,使之成为其中的一员,追随着时空掌纹触碰着美学灵魂。冈仁波齐这座圣山神峰将永远居于世界中心,而《冈仁波齐》这部由朴素光影理性客观地凝结而成的杰出作品,则将成为一部对于哲学神性客观化与社会化诠解的作品,这部影视艺术作品虽然将人性表达得质朴而卑微,但却并未将人性踩在哲学神性之下,反而以一种由具象化而表象化,由表象化而意象化的不断进阶的技法,对于人性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刻畫,由人性中提取出了足以符号规训世人的抽象表达,同时,亦以原汁原味的镜头视角,对人性进行了更加切近且更加接近于神性的艺术且意象化的表达。[4]

    结语

    《冈仁波齐》作为一部以朝圣为主题的真实电影,有着非纪录性、非剧情性、非公路类型性等迥异特质,电影充分运用主观不在线的表象化游离的理性化,既以大他者的视角表达了整个朝圣过程,亦具象化地表达了,审美主体作为主观亲历者感性嵌入其中的那种更加切近的真诚。恰恰以这种客观性印证了艺术的取材于自然,同时,更以一种主观感性的内在驱动,将源于心灵的感动,与时空掌纹上的美学灵魂深度相融。冈仁波齐作为一座圣山神峰汇聚了众生的向往,而《冈仁波齐》则以其一步步朝圣表达了一种形诸于美学灵魂与人文精神的无上信仰,这种无上信仰无关种族、无关地域、无关宗教,而只关乎人性本真中的那颗赤诚之心,而《冈仁波齐》这部影片恰恰以电影的逐格造梦将这种无上信仰以美学灵魂的形式艺术化地嵌入其中。

    参考文献:

    [1]俞敏洪.用脚步丈量人生的长度和灵魂的深度——观《冈仁波齐》有感[J].中关村,2017(8):101.

    [2]王霞.《冈仁波齐》:可否借他者的虔诚寻我迷失的灵魂?[N].中国电影报,2017-07-19(007).

    [3]桂杰.张杨:《冈仁波齐》让我完成了一次电影的朝圣之旅[N].中国青年报,2017-07-10(006).

    [4]张杨,王红卫,孙长江.发现自我的朝圣之路——《冈仁波齐》导演创作谈[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5(6):41-43.

相关文章!
  • 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问题研究

    【摘 要】探究我国当前严峻的环境质量问题现状,思考环境治理的薄弱之处,追本溯源探究环评制度在环境治理中价值。通过与美国在法律依据与

  • 现代水彩画的绘画技巧分析

    任杰于琼摘要:现代水彩艺术作为一种新兴绘画形式,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水彩画的技巧综合了多个画种的精华扬长避短极大地体现了水彩的

  • 微动画在儿童科普领域的现状与

    摘 要:面对快节奏的生活和日常中海量的数据,人们倾向于在短时间内获取更多浓缩的信息。碎片化的阅读和观看成为习惯,社会逐渐步入了“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