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环境下大班幼儿数学核心经验习得策略的初探
毕大华
摘要:由于數学学科的特点,幼儿有效习得数学核心经验需要操作大量的材料,这增加了老师们的工作量,繁重的准备工作让老师们无暇关注幼儿的学习过程,使得教育活动流于形式。然而信息技术资源可以有效重复地利用,并且互相补充更新,便于推广,能够减少教师的重复劳动,而更关注幼儿的学习过程。
关键词:信息技术?大班幼儿?数学核心经验?习得策略
数学是一门比较抽象的学科,学前儿童较难理解。由于幼儿独特的学习方式和年龄特点,因此相关数学核心经验需要他们通过直接感知、行动、体验获得,不仅更有效,而且更有利于他们的长远发展。信息技术的应用丰富了教育手段,能够将抽象的数学概念形象化,便于幼儿理解,丰富幼儿多方位感知体验的途径。
2018年11月,我园成功申报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规划课题《信息技术环境下支持大班幼儿数学核心经验习得的实践研究》,并成功开题,目前正处于中期研究阶段。课题对大班幼儿数学核心经验习得的难点进行梳理,以期形成在信息技术背景下幼儿习得数学核心经验的指导策略,促进幼儿数学能力发展。通常幼儿的数学学习需要操作大量的材料,这增加了一线教师的工作量,繁重的准备工作让老师们无暇关注幼儿的学习过程,使得教育活动流于形式。然而信息技术资源可以有效重复地利用,并且互相补充更新,便于推广,能够减少教师的重复劳动,而更关注幼儿的学习过程。
当前,幼儿教育领域中信息技术应用存在不少问题。例如,有的幼儿园空有硬件,软件却没有及时更新,导致教师只能利用一些简单的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活动,没有充分发挥其功能。一些教师认为信息技术手段越多越好,有时一个课件里用了许多眼花缭乱的效果,没有考虑到教育活动真正的目标到底是什么,没有考虑到信息技术的有效性和适宜性,也就是现代信息技术该怎么用、该用在哪里的问题。
课题组通过教师问卷调查,让幼儿园带过大班的24名一线教师均参加了问卷的填写。梳理和了解在信息技术背景下,教师对数学核心经验的理解、在日常数学活动中的开展状况、常用的利用信息技术指导策略与方法,分析大班幼儿习得数学核心经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得到第一手的资料。通过统计梳理,确定数学“模式”“测量”“量的比较”“空间”“时间”“数的加减”“几何形体”等大班幼儿核心经验的习得重点进行探讨,梳理难点,寻找对应的指导策略,也进一步探讨利用信息技术的策略,以实现高效的数学启蒙教育,提升幼儿数学能力,为幼儿顺利度过幼小衔接阶段,更好地进行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以及他们的后续发展打好基础。
一、利用有趣的情境激发幼儿积极的情感和态度
幼儿思维处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对数学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来自对学习材料感兴趣。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激发他们积极的情绪情感体验,吸引他们主动参与。当幼儿对于他们所学的事物产生兴趣时,他们就会产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大班数学活动《有趣身体尺》中,教师从绘本情境导入,激发幼儿对身体尺的兴趣。绘本中的美美测量身边的物品,教师有意将绘本中美美测量椅子的图片放大,引导幼儿尝试用绘本中的方法来量一量小椅子的高度,从而在自主、自觉、自愿的学习情感中,学会测量的方法,掌握测量的核心经验。
在大班《五只猴子来表演》活动中,教师利用smart电子白板创设了“舞台”情境,通过生动、多彩的形象,配以悦耳的音乐,充分调动幼儿各种感官,激发他们积极参与活动的兴趣,主动参与探究活动。这不仅是一个数学认知过程,而且是一个情感过程,对培养幼儿非智力因素和态度是非常重要的。
二、利用丰富的素材库满足幼儿对大量材料的需求
当今时代,是互联网的时代。互联网让资源海量开放、形式多样,在这种丰富的资源环境下,教师更具有选择性。当然,这样的选择性一定是基于对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原有经验的分析下进行筛选,选择合适的素材为活动所用。
大班数学活动《五只猴子来表演》,属于“量的比较”数学核心经验范畴,常规教学中,教师会提供5只高矮、胖瘦等特征不同的猴子图片,幼儿选择其中某一特征进行比较。然而真正符合幼儿观察特点的材料并不容易寻找,往往找到的现成材料会有许多其他干扰因素影响到幼儿的观察,如果教师制作材料,那更是费时费力,又不能经久耐用,往往一次活动后就不能再用了。但是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可以先从网络上找到合适的素材,通过图片处理软件进行简单的编辑,加入合适的便于幼儿观察到的特征要素,运用放大或缩小、拉长或缩短功能,只要短短的十分钟就可以满足幼儿对素材的需求,也大大减少了教师的工作量。可以多搜集一些幼儿喜爱的形象进行编辑处理,不仅是猴子,还可以是其他形象,多提供让幼儿语言表达的机会,有助于促进幼儿核心经验的习得。
三、利用多媒体记录方式帮助幼儿前期经验的迁移
幼儿经验的习得不是一次性的、孤立的,需要经验的迁移。通过回忆已有经验,加工拓展后,获得新经验。教师可以在活动中有意识地思考幼儿已有经验,选择其可以习得的经验,并尝试用信息技术记录下来。由于儿童的思维特点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因此用图片、视频或录音的方式记录幼儿已有经验,有助于幼儿更直观地回忆,从而取得提升新经验的效果。
在大班数学活动《有趣的身体尺子》中,幼儿前期已经有了用自然测量物测量的经验,并且教师有目的地用图片和视频记录下来。在活动开始前,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创设问题情境:你是怎么用木棍测量椅子的?激发幼儿的思考,让幼儿回忆曾经用木棍测量的方法,将原有测量经验迁移到活动中用手测量椅子,自然而然地在用手测量时知道“一拃接着一拃,不能断开”,有效促进了新经验的提升。
四、利用多种功能的组合促进幼儿有效地互动和主动地学
在数学活动中,如果教师主导,那么幼儿只能被动地跟随教师的节奏,缺乏学习的主动性。而现代信息技术越来越注重互动功能的开发,尝试将适宜的功能进行组合,有助于幼儿积极有效地参与,通过人机互动、生生互动和师幼互动,自主建构幼儿数学核心经验。
大班数学《认识时钟》属于数学核心经验“时间”的范畴,时针走一格,分针走一圈,幼儿对这一经验较难掌握。教师可以利用课件创设情境,带领幼儿参观“钟表王国”,幼儿观察画面上的大钟面,设计“分针走一圈,时钟走一格”的动画。单击一次课件,幼儿就能看到分针走一圈。像这样反复操作,当点击到第十二次时,幼儿可以直观地获得感知结果:分针转了十二圈,时针只转了一圈。另外还可以设计游戏,让幼儿和课件互动,把时针、分针拨到自己想要的位置,让其他幼儿讲述时间。这将抽象化数学经验可视化、游戏化,增加了其趣味性和互动性,激发了幼儿更加积极地学习的主动性。
另外,现代软件还有许多功能能够促进幼儿积极主动地学习,如电子白板中遮罩板和探照灯的组合,可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排除干扰,引导幼儿进行有目的的观察和比较;电子白板中的容错功能和希沃软件中的分类小插件,合理运用可以帮助幼儿有效习得集合与分类的核心经验。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现代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领域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合理运用能更好地为教师“教”和幼儿“学”服务,让教育活动更加有效地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