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创新探析

    王玲

    【摘 要】 事业单位是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公益服务的重要载体,随着我国事业单位改革的深化,为进一步提高事业单位的社会效益,事业单位的管理工作尤其是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也愈加关键。研究表明,基于创新性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是比较契合事业单位发展需要的,能激发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单位内部的活力,从而让事业单位社会服务的功能得到进一步发挥与强化。

    【关键词】 大数据 事业单位 人力资源 绩效管理

    1、引言

    伴随我国整体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以及互联网信息技术水平不断提升,社会已经进入了大数据时代。创新性管理模式已被应用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能够帮助单位有效、全面地评估职员整体能力水平。只有不断创新此项工作,才能为单位创设良好的管理模式。

    2、新常态下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创新意义

    我国事业单位广泛分布在科教文卫等领域,给居民提供了大量的公共产品和服务,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对事业单位的服务效能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而事业单位沿用的传统人力资源管理模式逐渐暴露出一些缺陷和不足,制约着其社会效益的提高。在事业单位深化改革的大趋势下,传统人力资源管理的模式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事业单位将创新性纳入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建设之中。所谓创新性,是指在特定工作岗位、组织环境和文化氛围中绩优者所具备的可以客觀衡量的个体特征及由此产生的可预测的、指向绩效的行为特征。基于创新性的人力资源管理在工作中将突出优秀人才与普通工作人员工区分开来,能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效能,激发起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创新性,从而强化事业单位公共服务效能,进一步实现事业单位在公共服务领域的价值。

    3、基于创新性的人力资源管理

    3.1基于创新性的选聘机制构建

    选聘就是要选择合适的人去担任合适的岗位,做到人岗匹配。选聘这一环节对创新性模型的构建,对事业单位的发展都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如今事业单位在进行人才选聘时都倾向于有出色的知识技能的人员,却并没有考虑这些人到底适不适合这项工作。所以事业单位在选拔人才的时候,不能只看知识技能等浅层的表象,更应该注重应聘人员是否有积极的工作态度、学习能力强弱、价值观取向、性格特质以及个体行为的内在动机等更深层的内在特质,这些内在特质才能够决定这个人是否能够胜任这项工作。因此,以深层次特质为基础制定的创新性选聘机制才是真正科学的选聘机制,才有利于事业单位的长远发展。

    3.2基于创新性的培训机制构建

    人才是推动事业单位发展不可或缺的关键因素,而培训则是人力资源开发的核心。过去,事业单位都过于着重于知识技能等业务能力的培训,忽略了工作人员正确的价值观取向以及工作态度的培养,没能充分挖掘工作人员的工作潜能。事业单位应该根据创新性模型设计培训工作,从而加强工作人员和岗位的契合度,激发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其在单位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事业单位在开展基于创新性的培训工作时,应首先分析岗位的创新性标准,准确把握培训需求,进而结合工作人员的知识技能和素养实际,安排差异化培训,在培训过程中除了让工作人员收获符合岗位需要的专业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培养正确的价值取向、积极的工作态度等,这些深层次的东西才是真正提高工作人员创新性的关键。人力资源管理者还应,制定一套培训效果评估措施,在培训结束后进行培训效果评估,进而制定长期的培训计划,建立基于创新性的培训机制,根据事业单位的发展目标和员工的需求,安排差异化培训。

    3.3基于创新性的评估机制构建

    有效的评估机制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环节。在事业单位开展基于创新性的评估需要抓住具体岗位的创新性标准,综合各因素对工作人员进行评估。既然是基于创新性而设计的评估机制,那么评估的范围就不仅限于工作人员的知识水平和工作技能了,价值观取向、工作态度以及发展潜力等都在评估的范围之内,这些指标都是用于考察工作人员是否能够胜任某个工作岗位的重要依据。

    事业单位评估机制的构建主要是将工作人员的工作完成情况与完成目标进行对比分析,在选聘环节前制定的创新性模型与创新性标准,有利于在评估环节能依据预设的标准去考察评估工作人员的创新性。创新性视角下,事业单位的评估机制应该充分考虑员工的自我目标和单位目标之间的关系,建立起工作人员能力和单位期望值的联系。在实际工作中,人力资源管理者要定期对工作人员的知识技能、绩效、学习能力、发展潜力等进行多角度评估,让工作人员全面了解自己的工作能力,帮助工作人员找到自己在工作中的不足,从而让工作人员明确如何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并进行全面的自我完善,并针对工作人员在知识技能水平以及工作能力上的不足做出具体的、科学的改善措施,帮助工作人员抓住机遇,提升自我,提高岗位创新性。只有这样,才能在提高事业单位员工工作热情以及动力的同时,不断提高事业单位的社会公共服务效能。

    结 语

    综上所述,基于创新性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能使人力资源得到优化配置,激发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单位内部的活力,使工作人员的自我价值得到充分发挥,从而推动事业单位的发展,提高社会效益。然而,基于创新性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所涉及的内容和环节相对复杂,提升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任重而道远,需要各事业单位不断深入探究,广泛借鉴有益经验,探索出有自己单位特色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1] 金珊,严国荣,傅似楠.基于创新性视角下的人力资源管理分析[J].纳税,2018,12(36):288.

    [2] 董兵.创新性理论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科技经济导刊,2018,26(34):235.

    [3] 吴竞.创新性视角下的人力资源管理研究[J].商讯,2018(12):91+93.

相关文章!
  • 融资融券对日历效应的影响:来

    王璐摘 要:过去的研究表明,中国股市的运行效率受到政府监管与干预并存在非对称交易的现象。2010年3月31日,中国股票市场实行了融资融券

  • “踢屁屁”不要怕

    杨锦麟TPP实际上是由美国和日本主导的一个新的、甚至有可能会超越WTO架构的区域性或是国际性的贸易协定。你怎么解释它都可以,因为现在

  • 公司治理、内部控制对盈余管理

    金玉娜柏晓峰摘 要:按照形成原因——作用机理——解决机制的路径,对抑制盈余管理有效途径的实证研究表明:机会主义偏误和技术性错误是盈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