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格瑞洛和双倍剂量氯吡格雷治疗氯吡格雷抵抗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贺丹娜
【摘要】目的 探究将双倍剂量氯吡格雷联合替格瑞洛治疗应用于治疗氯吡格雷抵抗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中的效果,评价其临床应用意义。方法 本次实验的主要研究对象为:本院在2017年4月~2018年5月间收治的92例氯吡格雷抵抗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根据计算机随机分组,分别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均包含46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应用替格瑞洛单药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应用双倍剂量氯吡格雷联合替格瑞洛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结果 实验结果记录为,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41(89.13%),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数据为28(73.91%),提示实验组患者疗效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 将双倍剂量氯吡格雷联合替格瑞洛应用于治疗氯吡格雷抵抗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疗效,对于患者康复有良好的促进意义,具有可用价值。
【关键词】双倍剂量氯吡格雷;替格瑞洛;治疗方案;药物治疗;用药方案
【中图分类号】R54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9.32..01
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是冠状动脉综合征常规的治疗方案,但是在临床研究中发现,大约有4%~30%的患者对氯吡格雷反应较为低下,甚至出现无反应状况,这种现象被称为氯比格雷抵抗。所以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时,需要采用药物更换或加大剂量的方式来保证患者的治疗效果。本次研究探究将双倍剂量氯吡格雷联合替格瑞洛治疗应用于治疗氯吡格雷抵抗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中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实验的主要研究对象为:本院在2017年4月~2018年5月间收治的92例氯吡格雷抵抗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根据计算机随机分组,分别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均包含46例患者。实验组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的比例分别为23:23,年龄51~73岁,平均年龄(61.1±2.6)岁,对照组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的比例分别为26:20,年龄53~72岁,平均年龄(62.8±1.8)岁。
本次研究获得患者家属的同意,且签署相关协议。本次研究中患者对实验方案均知情,且签署相关同意书,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分析差异不显著(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替格瑞洛进行治疗,用药方式为口服用药,患者氯比格雷首次用药剂量为90 g,随后用量为75 mg,每日用药2次。
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双倍剂量氯吡格雷联合替格瑞洛进行治疗,患者替格瑞洛用药剂量为75 mg/d,不在常规用药基础上增加首次用药。同时加用双倍剂量氯吡格雷进行治疗,用药方式为口服用药,用药剂量为150mg/次,每日用药1次。
所有患者均连续治疗7天后,观察疗效。
1.3 评价标准
显效:治疗完成后,患者临床症状完全改善,患者经冠脉造影检查恢复正常,未见复发。有效:治疗完成后患者临床症状有明显改善,患者经冠脉检查,患者偶感症状,但不影响生活。无效:治疗完成后,患者临床症状未见改善。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软件作为本次实验的数据处理软件。本次实验期间,t值用于检验文中患者的年龄信息数据计量资料,x2值应用于检验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以P<0.05说明实验结果中统计学意义存在。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对比
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41(89.13%),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28(73.91%),提示实验组患者疗效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
3 讨 论
氯比格雷是目前抗血小板聚集的常用药物,这种药物在应用时,部分患者可能存在氯比格雷抵抗现象。究其原因与患者个体差异有较为密切的关系,及可能机制之一是氯比格雷在发挥其抗小板作用时存在剂量和时间的依赖性。部分临床研究中表明,高剂量的氯比格雷能够有助于降低患者發生氯比格雷抵抗的状况,进一步避免患者发生血小板聚集而达到目标疗效。
而在这种状况下,将双倍剂量氯吡格雷联合替格瑞洛进行应用,能够保证患者治疗效果,并提高患者对氯比格雷的敏感度,使患者在应用双倍剂量治疗时,保证药效,避免不良反应的出现。而替格瑞洛属于一种非前体药物这种药物无需经由患者肝脏代谢,能够有助于降低患者氯吡格雷抵抗事件的发生,所以在对患者进行氯吡格雷应用时,配合吉格瑞洛开展应用,能够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更好的起到抗血小板聚集的功效。
综上所述,将双倍剂量氯吡格雷联合替格瑞洛应用于治疗氯吡格雷抵抗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疗效,对于患者康复有良好的促进意义,具有可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张 胜,孙建辉,周学中.替格瑞洛和双倍剂量氯吡格雷治疗氯吡格雷抵抗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岭南心血管病杂志2016年05期.
本文编辑:李 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