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下农家书屋的机遇与挑战

    【摘要】农家书屋对保障农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小康社会建成具有重要意义。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发展的背景下,农家书屋只有通过主动走出去的方式,采用多种形式,才能获得不断的发展。当前,农家书屋发展既面临机遇,也面临挑战。对农家书屋因地制宜地进行建设,是当前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

    【关键词】农家书屋;问题;机遇与挑战

    【作者单位】陈茂,四川三台县图书馆。

    农家书屋是在行政村建立,由农民自己管理,并能够为农民提供实用的书报刊和音像电子出版物的公益性服务场所。农家书屋在建设的伊始就受到了农民们的欢迎,然而在发展过程中,却遇到不小的困难,很多农家书屋形同虚设,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农家书屋在经历发展的停滞期后,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发展的新时期,应该主动出击,采用多种形式,推动自身不断发展。

    一、挑战:农家书屋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虽然农家书屋这些年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对提高广大农民的阅读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其运营仍然存在不少的问题。在调研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很多农家书屋形同虚设,许多图书都蒙上了厚厚的灰尘,除了借阅率较低,有许多农家书屋基本不开放或者开放时间较短 ,管理混乱。在对农家书屋的走访中,笔者发现当下的农家书屋存在以下问题。

    1.宣传力度不够。相关部门的引导不够,书屋的优势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一些农民还不知道农家书屋的存在,农家书屋变成一个摆设,应有的效果没有发挥出来。

    2.书籍选择混乱。一些农家书屋的书籍与当地实际没有紧密结合,有些当地农民不需要的书籍复本量竟然达到20本,一些书籍内容已经过时,实用性大打折扣。

    3.管理机制不健全。针对农家书屋的日常管理,各地方均设立“农家书屋工程建设管理办公室”,这些办公室多半设在县文化局的新闻出版部门,或者由县图书馆监管全县的农家书屋。镇党委政府是监管农家书屋运营的主体责任单位,但是其普遍对农家书屋重视不够,监管和考核措施不力。大多数农家书屋建在村委会,由于没有管理经费,由村干部负责管理。村干部身兼数职,没有更多的精力来好好管理书屋,导致这些书屋管理混乱,不能按时开放,农家书屋的作用不能得到很好发挥。

    4.资金投入不足。农家书屋在实际运营中需要长期投入。但是,笔者发现,对农家书屋的民间捐助几乎没有,农家书屋仅依靠地方的财政支持明显无法弥补资金的缺口。

    5.服务理念跟不上。农家书屋本质上应该满足农民的文化需求,免费开放并举办形式多样的书籍推荐和读书活动,但由于缺乏激励机制,农家书屋的管理者难以自觉主动开展这些活动。现代化的平板电脑、手机等智能终端阅读设备也还没有走进农家书屋。

    二、应对:农家书屋运营的对策

    虽然农家书屋在运营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但是瑕不掩瑜,它的作用还是无法忽视的。笔者在走访的时候发现,一些地方的农家书屋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彻底改变了所在村的文化状况。比如,有的村子的老人识字率上了一个新台阶,还有的村子将农家书屋变成文化沙龙的聚集地,至今已经举办多场活动。这些农家书屋成功运营的背后,或许可以给我们一些启示。

    1.切实加强县级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以县级图书馆为中心馆,镇乡文化站和农家书屋、社区书屋为分馆,中心馆搭建好全县集群化管理系统。例如,笔者所在的县使用的是interlib系统。总馆统一负责分类编目加工和统一分配、配送等,增加全县图书的品种数量。笔者所在的县每年书籍更新品种可以达到1万至2万种,实现通借通还和书籍定期流通。除此之外,我们还要紧跟时代步伐实施农家书屋现代化管理。笔者所在的县图书馆通过搭建文化城域网平台,供镇乡文化站、农家书屋和社区书屋开展互联网服务,可使全县读者通过微信查询到全县书目信息、本人借阅情况,并在网上续借。除此之外,读者还能阅读几十万种中文图书和收听有声读物。

    2.加强宣传,让农民了解农家书屋的好处。很多农家书屋因宣传不力,导致农家书屋发展迟缓,处境尴尬。对此,各级政府特别是村委会应该对农家书屋进行有目的的宣传,让农民知道农家书屋开放时间和免费开放的政策,鼓励他们进书屋,多看书,多借书,在必要的时候可以为农民配以荣誉奖励。

    3.积极探索农家书屋服务新模式,进行转型升级。针对各个农家书屋分散、管理员待遇较低等情况,我们要探索新型的转型模式,整合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和农家书屋工程,加强镇乡文化站和中心农家书屋的建设管理。镇文化站作为一个镇图书服务的中心,藏书规模应达到2万册以上,把分散的农家书屋集中到中心农家书屋来管理。中心农家书屋的数量要根据镇的面积和人口规模划分,书籍要达到1万册以上。另外,相关部门还应把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功能室和中心农家书屋整合在一起,并由一个专职人员管理,切实解决文化站和中心农家书屋管理员的待遇问题。农家书屋的资金问题是制约其发展的关键,除了政府提供的专项资金,农家书屋自身也要探寻新的盈利模式,比如,与电商平台结合,或者举办相应的培训班,拓宽发展思路。

    4.精选图书品种,选取农民需要的图书。农家书屋的图书选择问题由来已久,在此笔者希望各地农家书屋在接受捐赠或者采购的时候,应建立完善的机制,对旧书、库存书应该采取谨慎的态度。

    5.规范管理制度,并有效执行。农家书屋在制定好制度之后还要有执行力,在管理方面应该落实到责任人,同时,管理部门要进行不定时的考察,一旦发现问题应该及时处理。农家书屋还应该建立与读者的联系机制,设立举报电话或者信箱,及时了解并解决问题。

    6.拓展外延,提升内涵和品位,以活动助推农家书屋建设。要想建设好农家书屋,切实发挥农家书屋的有效作用,管理者要以农家书屋为阵地,根据当地农民对文化的实际需要,积极开展群众喜闻乐见、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比如,给农民开展基础的文化培训,给幼儿开展幼儿园适园活动,或者给农民开展基础的农耕提升培训等。这不仅有利于提升农村读者的文化素质,还有利于扩大文化活动的影响,培育农村的文化氛围。活动内容在不失品位的同时,要通俗化和大众化,贴近农民,激发农民的阅读热情。农家书屋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活动,使读书活动深入到广大农民中,增强了自身的影响力和凝聚力。

    三、机遇:与互联网融合发展

    农家书屋的属性使其方便采用多种形式开展服务活动,近两年流行的“农家书屋+电商”就是最显著的例子。

    在江西省赣州市寻乌县南桥镇古坑村,“农家书屋+电商”服务站电子信息显示屏滚动播放着各种服务信息。这个农家书屋在嫁接了“农家书屋+电商”服务平台后焕发出新的生机,为贫困落后地区的农民脱贫致富探寻出一条新路。

    2015年9月以来,寻乌县按照“政府主导、统筹规划、分级管理、资源共享”的原则,为原有的农家书屋增加了电子商务、信息服务等功能,建设 “农家书屋+电商”服务站,推动农村经济和基层公共文化互为促进,共同发展。目前,寻乌县已建成首批“农家书屋+电商”服务站30个,2016年年底将建成服务站39个。

    南桥镇古坑村“农家书屋+电商”服务站就是寻乌县首批“农家书屋+电商”服务站之一。该村结合本村实际,将农家书屋建设作为落实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的重要项目来抓,在人力、财力和物力等方面不断加大投入。同时,以服务群众为出发点,南桥镇古坑村把农家书屋打造成传统书籍和电子书籍借阅相结合的现代化农家书屋、村级电商服务站和便民服务新平台,特别是利用服务站网上交易平台,探索出了一条新的脱贫攻坚路子。

    古坑村村民通过网上交易平台(“农家书屋+电商”文化服务站)、乡村双向物流体系,直接销售脐橙、鸡蛋、蜂蜜、花生和茶油等农产品,达到了增收致富的目的。以前土蜂蜜20元一斤没人买,现在通过网上交易平台可以卖到50元一斤的价格,脐橙网下的价格是2元一斤,网上能卖到5元一斤。网上交易平台解决了农民“销售难”的问题。服务站运行以来,村民通过网上售出农产品产值达30余万元,实现增收10余万元。这种模式提升了农家书屋的人气和书籍的借阅率,增强了农家书屋的服务功能。农民获取知识和资讯的方式从线下升级为线上线下并举,农民通过手机扫一扫就可以下载自己所需的书籍或资讯。

    通过“农家书屋+电商”帮扶起来的电商,反哺农村文化事业的积极性很高。有的村民创办文化实体企业;有的村民拿出经费为农家书屋添新设备,购新图书;有的村民在政府的支持下,把自家一间店面升级成“农家书屋+电商”服务站点,把涉农政策、农情资讯和农业技术等报刊书籍摆上书架,将具有当地特色的农产品上线销售,受到群众欢迎。通过上述例子,我们可以发现,农家书屋在新时期,要勇于创新,积极探索新的运营模式,只有这样,才能获得新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杨红卫.“农村书屋”是“长尾”而非“蓝海”[J].出版广角,2007(12) .

    [2]王嘉雷.“互联网+农家书屋”模式浅析[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6(7) .

    [3]杜金卿.巩固试点成果,建立四个机制,扎实推进新农村书屋工程建设[J].中国出版,2008(2) .

相关文章!
  • 数字传播语境下提升高校新闻宣

    邵云<br />
    摘要 新闻宣传作为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舆论阵地,在推进意识形态建设、构建和谐校园文化、促进学校改革发展等方面具有不

  • 地市报评论版,如何螺蛳壳里做

    陈传坤<br />
    【摘 要】新闻评论是报纸的旗帜和灵魂,是纸媒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可是由于受政策、宣传纪律等的制约,一般观点认为地方报纸

  • 论大众传媒下的图书馆信息服务

    【摘要】大众传媒凭借信息量大、娱乐性强等优势,吸引了大批读者,给依靠传统模式来传播知识的图书馆带来了很大挑战。面对这一挑战,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