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钢琴教学中提升学生音乐表现力的策略探究

    王玮

    [摘要]目前高校钢琴演奏教学要打破只让学生反复练习评级作品来提高基本功的传统模式,要在这个基础上,全面提升学生的钢琴演奏表现力,具体要从对钢琴音乐艺术的领悟,音乐作品的理解,表演心理素质和情感抒发等方面加强锻炼。学生要明白钢琴真正打动人的地方,在于基于扎实钢琴基本功之上的,演奏时赋予作品鲜明的个人特色,让听者有生理上的愉悦感,精神上的升华感,这才是钢琴演奏表现力要达到的效果。

    [关键词]高校音乐;钢琴教学;音乐表现力;提升策略

    [中图分类号]G61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2233(2019)10-0052-02

    音乐是跨越国界、民族的通用语言,也是跨越历史时空的永恒存在,音乐的作用就在于通过声音的巧妙组合来实现人类情感的抒发,从而让听众产生触及灵魂的精神熏陶。一部好的音乐作品,既是对生活的生动体现,也是高于生活的情感表达,让听众在身心愉悦的基础上实现思想认知自我升华。

    当前高校钢琴演奏教学中,加强学生音乐表现力的培养,是提升其钢琴演奏技巧与钢琴作品情感内涵的重要方式,能够激发学生对音乐的深刻认知,是将音乐教学从单纯的钢琴演奏技能的培育转变为音乐综合能力的塑造,能够提高学生钢琴课程学习的兴趣,延展音乐教学的内容,从而促进基于钢琴教学的学生音乐综合素质的形成。

    一、音乐表现力概念阐述

    钢琴音乐是一门技巧性要求很高的艺术形式,其弹奏技术在钢琴历史演变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是钢琴的艺术魅力不仅仅局限于演奏技巧带来的视听享受,还需要通过音乐作品蕴含的情感内涵,让听众能够感受到“琴外之音”给思想、心灵、精神带来的感染与影响,这就涉及音乐表现力的范畴。

    音乐表现力,属于音乐美学的概念之一,是指用乐器音质、音色的控制,乐曲节奏的强弱起伏变化,来传递表演音乐作品的风格类型,从而抒发具体的情感内涵[1]。音乐作品不是单纯的弹出声音,就像文学作品不是简单的词语堆砌,它是作曲家特定情境里的思绪万千,思想澎湃,思维想象将抽象的意识转化为音符的表现。虽然作曲家赋予了作品特定的含义,但是“一千个观众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理,不同的听众因自身音乐素养的不同,对音乐理解认知也会不尽相同,在同一部作品中能够体会出不同的感悟,但凡是能够激发听者内心感受的,都是音乐表现力的体现。

    二、音乐表现力的基本要素分析

    (一)抓住音乐特性是表现音乐的关键

    音乐特性是指音乐内容、情绪或形象意境等演奏形态来展现出作品的整体或局部风格。音乐特性是音乐表现力的关键,它决定了演奏者需要什么方法技巧,什么表演情绪,什么肢体力来表现音乐。所以,要让音乐有表现力,首先就要抓住音乐的特性,主要从风格类型方面来抓住其本质,比如抒情类的钢琴作品《梁祝》《致爱丽丝》等,应该以优美如歌的旋律来抒发情感,在演奏过程中应该以亲切、动人或者是安宁的表达风格,来展现这类作品纯洁的美;而对于类似《欢乐颂》等活泼激情类的钢琴作品,则需要以节奏性强、力度较大、手法较复杂的演奏技巧来展现作品情感的饱满充沛和精神力量的震撼强大[2]。

    (二)培养音乐欣赏能力和分析能力是表现音乐的核心

    钢琴教学中学生音乐表现力的提升关键在于学生音乐综合能力的塑造,应该教育学生从音乐内容作为学习出发点而不是盲目单纯地靠练琴,只有从作品的意境,风格进行分析领悟,才能让学生明白如何触键,处理音色,解决技术难点。钢琴教学的最佳效果是让学生实现演奏技术与音乐内容的完美统一。这需要从听觉能力、知觉能力和情感感知能力三个方面去练习。

    培养学生的听觉能力,是指让学生接受声音、分辨声音能力的训练。在弹奏音乐作品时达到“用耳朵练琴”的目的;在钢琴演奏过程中实现“手耳连心”,即双手在演奏音乐作品的同时,耳朵能够仔细聆听弹奏出来的声音,判断音量、音色符不符合作品的风格,曲调感、节奏感和多声部音乐感符不符合音乐作品表达的意境。

    培养学生的知觉能力,是指学生演奏作品时将自我感受与音乐碰撞出来的思想火花,能够淋漓尽致地通过面部知觉展现出来。在钢琴演奏中,学生运用丰富的表情实现心理活动的真实流露,进而在个人情感抒发上完成对音乐作品的驾驭,通过对作品意境和风格的定位来控制表演的节奏,让音乐效果不是学生机械地看曲谱按部就班地传达,而是提前在心中经过酝酿而行云流水般自然流露出来。因此,让学生在钢琴表演中需要沉浸在音乐氛围中,将音乐表现出来的抽象体验转化为具象意境,利用知觉能力对音乐作品进行一个转化,通过自身的人生阅历和音乐理解认知水平,来形成具有个人特色的情感内涵传递,才是钢琴音乐演奏的真谛。

    三、当前高校钢琴教学缺乏表现力的原因分析

    (一)师资力量匮乏,教育理念滞后

    首先,随着我国文化事业对音乐人才的大量需求,很多高等院校都开设了音乐专业。但是音乐专业涉及内容非常广泛,只是简单笼统地将所有音乐教学内容糅合在一个音乐专业中,无法进行专业的细分,这无法让学生的音乐兴趣发挥出来,不能形成“术业有专攻”的音乐技能。

    其次,高校扩大了音乐招生规模,但是由于自身教育资源的局限性导致音乐教师队伍跟不上教学需求,经常出现一个老师兼职多门课程的现象,这就容易让老师无法集中精力投入到其专业课程教学研究中,长期车轮战式的教学压力会让老师丧失教学兴趣和主动性,最终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

    最后,音乐教师在钢琴演奏教学中受传统音乐理念的影响,一直以来都是重视演奏技巧的训练,经常性地出现手把手教学的情形。学生跟着老师一起演奏,虽然对快速掌握整个作品的演奏能力有巨大的作用,但是这也舍弃了钢琴教学中對的诸多环节,只会让学生形成单调的动作记忆,致使演奏有音无乐,让听众无法感知作品精神内涵。这是目前钢琴教学只重视考级作品的训练,忽视钢琴音乐表现力相关知识教学中普遍存在的现象。钢琴艺术是一门具有几百年历史的音乐形态,具有丰富的艺术类型和精神文化属性,如果老师只是强调钢琴演奏技能的教学,而忽视钢琴文化对学生思想认知的提升,是音乐教学短视现象的体现,并不能激发学生的音乐创造性。

    (二)学生学习压力大,忽略了音乐综合能力的塑造

    当前大学生的学习压力主要来自于需要通过专业考试来获取学分,以期顺利拿到毕业证。在学校掌握扎实的专业技能来获得良好的工作机会。因此,毕业压力和就业压力让学生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去进行一些与专业不相关的学科学习,这在客观上挤压了专业课程的学习时间。

    钢琴演奏需要强大的心理素质和日积月累的登台表演经验,但是目前我国的钢琴教学还停留在课堂之中,没有对学生进行演奏心理相关方面的疏导,加之学校的音乐氛围不浓厚,缺乏钢琴表演活动的舞台锻炼,这就会让大学生会因演奏心理素质不高,产生怯场、紧张、动作僵硬等状况,使得在演奏中出现速度不统一、段落衔接不够流畅、音阶与琶音的把握不够准确,音乐分句不够清晰等问题,这些都是影响钢琴演奏音乐表现力的重要因素。

    四、钢琴演奏教学中学生音乐表现力提升策略

    (一)对钢琴音乐作品熟能生巧地弹奏是基本前提

    没有对音乐作品基本演奏技巧的深入学习掌握,那么音乐表现力就是一句空话。因此,具备钢琴演奏基本功,才能够呈现出不同力度、速度;不同长度、难度的作品,才能够奏出由不同音符组成的具有规律性的声乐,实现思想意境的有效营造。钢琴演奏基本功不仅包含演奏技能的熟练,还包含演奏坐姿的端正自然,演奏状态的合理调整,对钢琴音色和音准的良好把握,以及对音乐作品风格和韵味的正确认知等。钢琴演奏的特点在于技术的复杂性和呈现效果的唯美感,只有基本功扎实,才能实现声韵协调,达到“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音效。

    (二)提高音乐文化修养是提升音乐表现力的重要抓手

    在钢琴教学中,大量练习曲的训练不可缺少,但是不能代替音乐文化修养教学。因为音乐表现力的实质就是让听众通过钢琴有节奏的音符跳动,实现由耳入心的情感共鸣。在音乐艺术美学中有一个重要原则,即音乐内容决定形式。因此,老师在钢琴教学中,要注重围绕学生的音乐文化修养塑造,从文学、历史、美学和哲学角度对钢琴艺术进行延伸学习,让学生形成通过作品声乐韵律内容传递思想情感的驾驭能力,获得艺术的灵感,达到钢琴演奏“音由心间出,功夫在弦外”的境界[3]。

    (三)培养良好的心理状态是增强音乐表现力的重要保证

    前文所述,演奏者个人心理素质对钢琴表演的临场效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老师应该在钢琴演奏教学中帮助学生分析如何克服紧张心理状态,如何利用情感的投入升华到演奏时的忘我境界,将自己的钢琴基本功完美地展现出来。要让学生明白音乐表现力不是技巧的炫耀,而是通过作品与听众实现情感上的同频共振。因此,强大心理素质的重要性,在于钢琴演奏中技巧与作品内容的无缝衔接。

    结语

    总之,老师作为引路人,要因材施教,注重学生音乐素养的塑造。学生要掌握扎实的钢琴基本功,用丰富的舞台经验来提升心理素质,在钢琴表演中结合自身对作品的理解,发挥其个人特色,实现心手合一,情景交融的演奏境界。

    注释:

    [1]潘乐.浅谈高校钢琴演奏教学中学生音乐表现力的培养[J].北方音乐,2017,37(03):238.

    [2]刘娟.论高校钢琴演奏教学中学生音乐表现力的提升[J].黃河之声,2018(03):99.

    [3]邵岚.高校钢琴演奏教学中学生音乐表现力的培养[J].艺术研究,2018,78(01):136—137.

    (责任编辑:张洪全)

相关文章!
  • 《摔跤吧!爸爸》女性抗争主题的

    杨会《摔跤吧!爸爸》是尼特什·提瓦瑞执导、阿米尔·汗领衔主演的印度电影。影片根据真实事件改编。在印度农村偏僻的山村里,摔跤冠军马哈维

  • 平面设计专业书法教学理念探究

    【摘 要】书法作为多数院校平面设计专业选修课程之一,其教育意义并不仅限于对经典作品的临摹,书法本身广博的内涵与其所承载的丰富的思

  • 《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的价值

    摘要: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体系的构建是教育部当前素质教育的重点内容之一,主要内容包括《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办法》、《中小学校艺术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