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什老城的手艺人

    秦沣+徐敏

    

    

    不进天山,不知新疆如此人强马壮;不走南疆,不知新疆如此天高地广;不到喀什,不知新疆如此源远流长。这是诗人郭小川写下的诗句。

    三次进疆,只有到了喀什,从手艺人的日常劳作中,才真正领略到了扑面而来的新疆风情。

    在阿克苏到喀什的绿皮火车上,一个老新疆告诉记者:买纪念品就去东门大巴扎,那里价格实在。但去了之后却很失望,号称上千年历史的国际大巴扎,就是一个大型批发市场。

    不过,喀什手艺人却很多,做木雕的,做铁艺的,做花帽、皮帽的,遍布在老城曲里拐弯的小巷子里。

    喀什古城,原称疏勒,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最早记载见于我国西汉张骞。目前的喀什老城是在喀喇汗王朝王都遗址之上建的,有八百多年的历史。

    大约两平方公里左右的老城,有两三百条巷道,居住了两万多居民。2015年7月20日,喀什老城被国家旅游局授予国家5A级旅游景区的称号。

    喀什老城人居住的房子,虽大多是土木结构的房子,外立面就是一层质朴的褐红色的泥巴,但在建筑物的门窗、廊柱以及挑檐上,却都饰以大量的木雕。喀什的木雕,常常是在整棵原木上锯、砍、磨、凿,采用圆雕、镂雕、浮雕的手法,刻出植物的枝蔓、花蕾、果实,而且必须用紫檀、胡杨、银杏、榆木等质地细密的木料。

    记者在老城看到的最多的手艺人正是木雕艺人,小小一间屋子,艺人师傅们几乎被埋在木制品中。他们除了做建筑部件,还做婴儿摇篮,学步车,还有打馕用的印图案的小工具。最后剩下的小木头块,可雕成小葫芦状的钥匙扣—用水彩笔画上具有喀什元素的图案,简简单单的红绿两色,刷上清漆后透亮,是很好的纪念品。

    花帽一条街由卖花帽的店铺形成。花帽,也叫朵帕,是维吾尔族人节假日走亲访友,包括参加婚庆盛会,必然要配戴的一种不可或缺的装饰物。花帽造型从上面俯瞰,像金字塔,平视是圆形的。帽子上的图案多是花卉、果实,高档一些的还在帽子上缀着珍珠、宝石和玛瑙。很多游人是当工艺品来买的。

    在喀什做花帽的多是女子,年轻的母亲边看孩子,边忙活着手里的活计;在街角,也能看到老奶奶一边聊天,一边做帽子的部件。

    老城速八酒店旁边,有一条“喀赞其亚贝希”西巷,那里有很多做铁锅的手艺人。他们就在街边,坐在小凳上,叮叮当当地敲着。你从边上走过,会被他们专注的神态所吸引,但即使你用相机对着他,他也不会瞟你一眼,或许是司空见惯了。

    “喀赞其”是锅的意思,“亚贝希”是河崖上的意思。传说很早之前,吐曼河有一个河妖,每年春天就令附近村庄祭献一个年轻女孩,否则村庄就会被水淹。有一年,一个叫素来曼的年轻小伙决定反抗,他听从一位长者的建议,拔山涉水取得昆仑山上的神铁之石,锻造了一口铁锅,千辛万苦最终将河妖收入其中,他却精疲力尽而逝。后来,铁锅所处的位置上升,变成了村庄,村里人延续了制锅手艺,家家户户靠做锅为生。村庄边上的巷道,就被叫做“喀赞其亚贝希”西巷。

    还有一条街,是坎土曼巴扎街。令人惊讶的是,这里出售的坎土曼,正面还浅浅地刻着好几种图案。也有打馕必用的长铁钩—将烤熟的馕从炉子里取出时用的一种工具,烤肉用的铁签子。喀什的铁匠,无论加工铁锅、铁勺,还是刀剑、长矛,常常是从废铁中选材,扔进铁炉烧红,打制直到成型。

    一天早上,记者在老城东门边吃烤包子,包子店旁边就是一个铁匠铺。炉火烧得红红的,师傅将一根铁棍放进炉膛烧红、取出,放在铁砧板上,和徒弟两个人你一锤我一锤地敲打着,节奏分明,配合默契,敲打十来下之后,师傅用一个工具将打好的铁钉斩断,如此反复。铁匠铺的南墙上,挂有一幅嵌在玻璃镜框上的照片,是三年前时任温家宝总理在铁匠铺与师傅的合影。

    铁器制造在喀什是一种文化,千年之前喀喇汉王朝非常兴盛,紧邻王宫的“喀日克大门”(打靶之门)里,有士兵经常列队出操,于是,这一带遍布修理兵器的作坊,后来逐渐演化成了传统民族手工业。

    在现代化的机器制造业冲击下,传统手艺日渐凋零消亡,能在喀什看到这么多忙活着的手艺人,也算是大饱了眼福。

相关文章!
  • 融资融券对日历效应的影响:来

    王璐摘 要:过去的研究表明,中国股市的运行效率受到政府监管与干预并存在非对称交易的现象。2010年3月31日,中国股票市场实行了融资融券

  • 公司治理、内部控制对盈余管理

    金玉娜柏晓峰摘 要:按照形成原因——作用机理——解决机制的路径,对抑制盈余管理有效途径的实证研究表明:机会主义偏误和技术性错误是盈余

  • 新时代社交媒体对大学生价值观

    许艳 刘叙彤 高妍【摘 要】 在当今社会互联网飞速发展,而随着网络社交媒体等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受到了人们的重视。社交媒体显然已经成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