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性策略
袁冠斌
【内容摘要】文言文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对促进学生的生活与发展也有着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由于文言文教学受到传统教学观念与模式的束缚,导致文言文教学缺失人文性,同时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性也普遍较低。由此来看,在文言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文言文学习,是每一个初中语文教师应该深思熟虑的问题。
【关键词】初中语文 文言文 教学
一、当前文言文教学中的问题
(一)工具性大于人文性
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言文教学是学生与优秀文化接触的重要机会,很好地把握这个机会,学习文言文就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但是,目前的情况是许多教师放弃了文言文中的文化特质,忽视了人文性文化特性,转而过分注重语言工具的实用性质。这使得教学过程死板生硬,学生也是听得云里雾里,学习效果就可想而知了。例如,当前许多语文教师在教学时候过分注重翻译、句式结构以及通假字等的教学,而根本不去涉及情感体验与审美品位,最终的结果就是教师讲得枯燥乏味,学生学得也是没有效果,这种毫无生机的课堂没有实际意义存在。
(二)忽视学生的参与性
与现代文教学相比,文言文教学具有属于自身的特征,最主要的特征是需要具备一定的知识作为基础才能进行学习和理解。初中学生缺乏一定的文言文基础知识积淀,很难对文言文进行准确理解和学习,很多教师正是意识到了这一点,在文言文教学中全力发挥自己的组织和领导作用,带领学生去翻译、理解和感悟文章,全盘操作了课堂程序,学生只是跟着教师的思路和安排进行学习。需要注意的是,初中学生虽然没有较强的文言文基础知识积累,但是却有着属于自己的理解和感悟,而且在学习中有着一定的主动性,如果教师忽视学生的主动参与学习,是必然会影响学生高效学习的。
二、如何打造高效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
(一)发挥诵读作用,引导学生体会
古人有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那么读书的好处就不言而喻了。由此,文言文教学应该发挥读书的积极作用。文言文的字句虽然较为短小,但是蕴含着丰富的感情,结构上面注重优美,朗读起来较为押韵,教导学生正确地朗读文言文,细细品味课文,既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兴趣,又能够提升教师的教学质量。为此,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入手:①根据初中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实际情况来分配出合理的时间,引导学生进行多样化、分层次的阅读模式,要充分运用各种形式,形成良好的朗读氛围。例如,实行早、中、晚三种朗读自习模式,或者短期、中期、长期的阅读形式。更甚至采取分组形式,例如男生一组女生一组或者男女混搭小组形式,也可以采取个人、小组或者全班读的形式。总之就是运用各种各样的阅读形式,达到促进学生阅读文言文的目的。此外,针对一些具有对话特色的文言文,如《两小儿辩日》,可以采取角色扮演的阅读模式。②制定出有重点与次要的阅读计划。朗读虽然是学习文言文重要的一环,但是毕竟课堂时间是有局限的,不能顾此失彼,所以需要制定适当的阅读计划,充分利用课堂时间与课下时间,逐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③正确地要求学生进行一些课前朗读。有效的课前阅读是为课堂上的讲解做好必要的基础,在讲解时也能引导学生进入到良好的学习氛围之中。
(二)引导学生领悟文章,强化课文内容理解
新课程标准要求初中语文教学老师明白,文言文中字词句的理解与翻译都只是为了巩固学生的文言文基础,而不是学生学习的最终目的。毕竟大家都知道,初中阶段的文言文都是具有很高文学价值与思想价值的大家手笔,对于学生的知识涵养、艺术修养、价值观等方面都有着积极的影响。由此,初中语文教师不仅要带领学生学习知识,还要带领学生领悟文章的思想内涵,对文章中的思想艺术价值进行必要的思考与探究。其次,对于有条件的教学单位,教师需要有目的地充分运用多媒体设备的作用,营造良好的学习情境,为学生展现富有想象力的场景。例如在学习《桃花源记》文言文学习时,运用多媒体来营造一种美丽的人间仙境,同时带领学生感悟那种和谐美好的画面,通过音乐与视觉来呈现出想象中的意境。如教《陋室铭》,就可抓住作者精心构思的“陋室不陋”这几个字来设疑、激疑,激起学生思维的波澜。
(三)引导学生灵活翻译文章,促进学生掌握学习方法
文言文教学需要有翻译来巩固基础学习,但是一味死板翻译并非是有效的方式。教师没必要给出标准化的翻译,多多鼓励学生进行翻译,灵活翻译,并进行一定总结。由此要做到以下几点:①初中语文教师积极引导学生自主翻译,可以借助课本注释以及工具书的帮助,但是不能过于依赖工具书而忽视自我思考的能力培养。对文章内容认真思考,理解文章的大致事情与情感的发展走向。②教师与学生共同探讨,交换意见,对待翻译达成共识,同时找出翻译过程中共同存在的问题。③初中语文教师善于引导学生质疑,针对有争议的点,鼓励学生提出疑问,并经过思考得出自己的结论。④教师将学生们在文言文学习中的成果进行必要的展示,这对鼓励学生学习有着积极的作用,对提升学生的参与性也有着一定的作用。如《马说》中有两个句子出现到“策”字,即“策之不以其道”“执策而临之”,这两个“策”词义各不相同,前者是“驱使”的意思,后者是“鞭子”的意思。这样加以综合,使学生能一目了然,便于理解。至于古今异义词,则把古义和今义加以对照、比较,加深印象。通假字则列成表格,分读音、通什么字、意义三格加强记忆。
【参考文献】
[1] 郭仕康. 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文言文课堂教学模式探析[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14).
[2] 潘英祥. 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教学策略探讨[J].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4(05).
(作者单位: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龙回中学)
【内容摘要】文言文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对促进学生的生活与发展也有着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由于文言文教学受到传统教学观念与模式的束缚,导致文言文教学缺失人文性,同时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性也普遍较低。由此来看,在文言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文言文学习,是每一个初中语文教师应该深思熟虑的问题。
【关键词】初中语文 文言文 教学
一、当前文言文教学中的问题
(一)工具性大于人文性
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言文教学是学生与优秀文化接触的重要机会,很好地把握这个机会,学习文言文就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但是,目前的情况是许多教师放弃了文言文中的文化特质,忽视了人文性文化特性,转而过分注重语言工具的实用性质。这使得教学过程死板生硬,学生也是听得云里雾里,学习效果就可想而知了。例如,当前许多语文教师在教学时候过分注重翻译、句式结构以及通假字等的教学,而根本不去涉及情感体验与审美品位,最终的结果就是教师讲得枯燥乏味,学生学得也是没有效果,这种毫无生机的课堂没有实际意义存在。
(二)忽视学生的参与性
与现代文教学相比,文言文教学具有属于自身的特征,最主要的特征是需要具备一定的知识作为基础才能进行学习和理解。初中学生缺乏一定的文言文基础知识积淀,很难对文言文进行准确理解和学习,很多教师正是意识到了这一点,在文言文教学中全力发挥自己的组织和领导作用,带领学生去翻译、理解和感悟文章,全盘操作了课堂程序,学生只是跟着教师的思路和安排进行学习。需要注意的是,初中学生虽然没有较强的文言文基础知识积累,但是却有着属于自己的理解和感悟,而且在学习中有着一定的主动性,如果教师忽视学生的主动参与学习,是必然会影响学生高效学习的。
二、如何打造高效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
(一)发挥诵读作用,引导学生体会
古人有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那么读书的好处就不言而喻了。由此,文言文教学应该发挥读书的积极作用。文言文的字句虽然较为短小,但是蕴含着丰富的感情,结构上面注重优美,朗读起来较为押韵,教导学生正确地朗读文言文,细细品味课文,既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兴趣,又能够提升教师的教学质量。为此,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入手:①根据初中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实际情况来分配出合理的时间,引导学生进行多样化、分层次的阅读模式,要充分运用各种形式,形成良好的朗读氛围。例如,实行早、中、晚三种朗读自习模式,或者短期、中期、长期的阅读形式。更甚至采取分组形式,例如男生一组女生一组或者男女混搭小组形式,也可以采取个人、小组或者全班读的形式。总之就是运用各种各样的阅读形式,达到促进学生阅读文言文的目的。此外,针对一些具有对话特色的文言文,如《两小儿辩日》,可以采取角色扮演的阅读模式。②制定出有重点与次要的阅读计划。朗读虽然是学习文言文重要的一环,但是毕竟课堂时间是有局限的,不能顾此失彼,所以需要制定适当的阅读计划,充分利用课堂时间与课下时间,逐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③正确地要求学生进行一些课前朗读。有效的课前阅读是为课堂上的讲解做好必要的基础,在讲解时也能引导学生进入到良好的学习氛围之中。
(二)引导学生领悟文章,强化课文内容理解
新课程标准要求初中语文教学老师明白,文言文中字词句的理解与翻译都只是为了巩固学生的文言文基础,而不是学生学习的最终目的。毕竟大家都知道,初中阶段的文言文都是具有很高文学价值与思想价值的大家手笔,对于学生的知识涵养、艺术修养、价值观等方面都有着积极的影响。由此,初中语文教师不仅要带领学生学习知识,还要带领学生领悟文章的思想内涵,对文章中的思想艺术价值进行必要的思考与探究。其次,对于有条件的教学单位,教师需要有目的地充分运用多媒体设备的作用,营造良好的学习情境,为学生展现富有想象力的场景。例如在学习《桃花源记》文言文学习时,运用多媒体来营造一种美丽的人间仙境,同时带领学生感悟那种和谐美好的画面,通过音乐与视觉来呈现出想象中的意境。如教《陋室铭》,就可抓住作者精心构思的“陋室不陋”这几个字来设疑、激疑,激起学生思维的波澜。
(三)引导学生灵活翻译文章,促进学生掌握学习方法
文言文教学需要有翻译来巩固基础学习,但是一味死板翻译并非是有效的方式。教师没必要给出标准化的翻译,多多鼓励学生进行翻译,灵活翻译,并进行一定总结。由此要做到以下几点:①初中语文教师积极引导学生自主翻译,可以借助课本注释以及工具书的帮助,但是不能过于依赖工具书而忽视自我思考的能力培养。对文章内容认真思考,理解文章的大致事情与情感的发展走向。②教师与学生共同探讨,交换意见,对待翻译达成共识,同时找出翻译过程中共同存在的问题。③初中语文教师善于引导学生质疑,针对有争议的点,鼓励学生提出疑问,并经过思考得出自己的结论。④教师将学生们在文言文学习中的成果进行必要的展示,这对鼓励学生学习有着积极的作用,对提升学生的参与性也有着一定的作用。如《马说》中有两个句子出现到“策”字,即“策之不以其道”“执策而临之”,这两个“策”词义各不相同,前者是“驱使”的意思,后者是“鞭子”的意思。这样加以综合,使学生能一目了然,便于理解。至于古今异义词,则把古义和今义加以对照、比较,加深印象。通假字则列成表格,分读音、通什么字、意义三格加强记忆。
【参考文献】
[1] 郭仕康. 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文言文课堂教学模式探析[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14).
[2] 潘英祥. 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教学策略探讨[J].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4(05).
(作者单位: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龙回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