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语文高考备考

    胡 杰

    【摘 要】在新课标背景下,高考语文命题呈现出诸多的变化。本文认真探讨了新课标对高中语文教学的要求,提出在高考备考过程中,处理好四个方面的关系,就一定能做好高考的备考工作。

    【关键词】语文高考 新课标 语文教学

    尽管对高考的改革呼声越来越高,但还是改变不了这样的一个现实:在中国,选拔人才,高考还是其它方法无法替代的选拔形式,高考必将长期存在。正因为如此,高中语文教学就回避不了高考备考。不过,尽管都是高考备考,但是,今天的备考与以往的备考还是有些不同,因为,课程标准改了,考试的要求变了。本文想就新课标对高中语文教学的要求和新课标下的语文高考备考需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新课标对高中语文教学的要求

    自上世纪七十年代重开高考以来,几个版本的教学大纲为语文高考备考指引着方向。那么,最新的教学大纲又是如何要求语文学科的呢?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同时,要求语文学科重视对学生在听说读写等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培养的同时,还要“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提高文化品位,……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强调语文学科的任务就是促成知识与能力齐头并进。

    依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结合新课标的实际,我认为,新课标下高中语文教学应该有着不同以往的要求,具体体现在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手段与以对教师的要求等方面。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应该有与时俱进的宽广胸襟、万物与我同一的人文情怀,既要抓住语言基本功的训练又要注重文学素养的培养,既尊重语文学科的独立地位又考虑到语文与其它学科紧密联系的特点、在历史的长河中及时地融入时代的原素又在发展的进程中紧紧把握文学成分,即用更加现代、开放、人文发展的眼光去关照语文学科。

    选用的教学内容,应该适合新的时代要求,要在知识与能力、心理与素质诸方面,对学生造成积极的、全方位的影响:既能达成基本知识的积累,又能促成语文素养与品质修养的获得。教材应该知识涉及面宽广、文化底蕴深厚、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有着“又好又省”的教学要求,需要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与今天的课堂教学相比,今后的课堂教学会有显著的变化:多种形式的教学将取代传统的师生单一对话,教师会在现代化教学设备的辅助下传授知识与技能,学生会在轻松愉悦的气氛里获得知识、提高素质。

    教法更多地表现为教师的灵性。基于教材、学生、课堂气氛等因素的影响,教师所选择的教学方法往往是不尽相同的。但教师在教学中始终处于主导地位是不容置疑的,因此,新课标对语文教学要求有很大成分转移到了对教师的要求——对语文学科认识的要求、自身具备素质的要求。

    二、新课标下的语文高考备考需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新课标下的语文高考备考应处理好哪几种关系?我认为,应该主要处理好四个方面的关系:教材与考点的关系、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教学形式或方法与效果的关系、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的关系。

    教材是考点的具体诠释,备考依托;考点是教材的焦点,是备考的支撑点。由于教材是能促成学生熟悉、掌握考点的资源场,是能让学生逐渐获得能力、养成素质的训练平台,因而,不可忽视教材在备考中的重要作用。众所周知,新课标下的高中语文教材篇目多、容量大。在课时没有增加的情况下,既要落实好教学内容,又要突出考点,有益于学生应对高考,科学地处理好教材就成为关键。一般而言,教材是可分类的,无论是从题材还是从体裁还是其它什么角度(一般情况下以教材编者的意图来分)。从同类型文章中选出二到三篇,作为精读内容,作为考点阐释的例证,其它篇目当作泛读材料,作为学生体悟考点的练习题。总之,在教学过程中,在尽可能扩大学生视野的同时,要充分体现考点的“目标”位置。

    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是不可偏废的两个方面。语文学科的任务不仅要让学生学得知识,还要让学生形成能力。知识是能力形成的前提,能力则为知识的获得提供方法与动力。新课标下的语文高考倡导以考查学生的语文能力为主,它是对考查知识比重与考查能力比重的正确定位。因此,在教学中,既要把基本知识(常说的死知识)落实好,还要从能力的角度加强训练,让学生同时获得包括以认识、修养、品位为基础的审美能力,以概括、推理、辩证为主的思维能力。

    教学形式或方法受教学过程中的诸因素影响,如,教学目的、教材内容、教学对象、教师素质,因此,教学形式应该灵活多变,不拘一格。不过,选择教法得要有个前提,那就是要有教学效果。新课标下语文教学篇目多为不争的事实,多媒体教学能产生直接、形象和生动的教学效果,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是必要的,也是应该的。我认为,在教学方法上,一方面,不要留恋曾经有效的老一套,不敢大胆创新;另一方面,不可把所有的教学任务由某种较为时髦的教学形式或方法来完成。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要切实考虑教学效果。一句话,把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或方法与教学活动的切实有效结合起来,才能符合新时代要求。

    现在,语文高考考题的突出特点是融入了许多新知识与新理念。考题与时代扣合在一起了,这要求课堂教学与社会紧紧联系起来,“两耳不闻天下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古老教学观点在今天是根本行不通的。多少年前,就有人提出“大语文”教学观,指出要把课堂教学的外延扩大,融入有着丰富内容的现实社会。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语文高考试卷用试题的形式认同了这个观点,比如,无论全国卷还是省市卷中的第六大题(语言运用题)。然而应该看到: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结合反映在高考试题里的比重,无论在广度上还是在深度上,显然是达不到新课标要求的!因此,可以断言,作为选拔人才的高考试题肯定要充分反映出这一时代要求。这是高考语文考查的时代潮流!谁认识不到这一点,谁就会失去高考备考的正确方向。为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尽可能地把知识传授与现实要求联系起来,让知识走出书本向课外延伸,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多做能力迁移方面的工作。

    语文高考备考是个系统工程,涉及的教学主客观因素很多,需要处理好的关系也不少,但是,只要吃准了新课标对高中语文要求,把准备考方向,注意到了新的变化,并正确处理好了高考备考中各种因素的关系,就一定能搞好新课标下语文高考的备考工作。

    ★作者简介:胡杰,教育硕士,湖北省仙桃市彭场高级中学高级教师,语文教研组长。

相关文章!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浅谈对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自我

    卜鹏花摘 要:教师队伍建设的质量和水平事关教育事业改革的成败,也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一环。分析了加強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意

  • 一道测试题

    前不久,美国一家网站,贴出这么一道测试题。假如你明天就要离开这个世界,请问:1.你打算给你儿子留下一句什么样的忠告?2.在最后一天,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