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优化财政扶贫资金绩效审计质量的策略
王颖
摘 要:在改革开放以后,人们的生活水平都有了较大程度的提升,各项扶贫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随着扶贫范围与力度的不断增加,一些扶贫问题也随着出现,而加快脱贫效率与速度的统一就是最为主要的一个问题。为了真正解决贫富差异过大的这一问题,国家设立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来帮助更多的地区与家庭来脱贫,有效提高脱贫速度。本文将结合实际情况,对优化财政扶贫资金绩效审计质量的策略进行详细分析。
关键词:财政扶贫 ?资金绩效 ?审计质量 ?策略
我国各地区之间和地区内部的经济发展很不平衡,东部和中、西部经济技术水平有很大差别,特别是贫困地区的生产力发展十分缓慢。采取积极扶持措施,帮助贫困地区和贫困户致富,加快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对加强社会安定团结,加速社会主义建设,正确处理民族关系,发扬革命传统,巩固国防都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政府开始通过扶贫的方式来予以帮助,然而事实上,在实际扶贫的过程中仍然存在重复申报、虚假领取等等诸多问题,严重威胁到了人们自身的基本权益。因此,结合实际情况来对财政扶贫资金绩效审计质量进行探讨是十分必要的。
一、财政扶贫资金绩效审计的重要性分析
由于社会扶贫工作所使用的资金主要是来自于国库资金,这些资金主要是为了帮助更多地区的贫困群众脱离贫困,并为其生活提供较为基础型的保障。然而在这一过程中,往往是要经过多个环节才可以最终到达收益人手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人为原因的问题都无法保证资金数量到达受益人手中的准确性,如资金冒领、挤占挪用等等,这些都会影响到扶贫资金的使用效率。因此,在实际实施的过程中,政府的审计部门必须要对这一全过程进行严密的监督与管理,有效预防出现这一类问题,从而高效落实中央所下发的各项脱贫攻坚战略,使得脱贫工作的有效性可以进一步提升,为更多贫困人口的日常生活提供基础保障,对于扶贫工作的深度落实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与此同时,审计结果最终往往是以公开的形式呈现给公众,使得公众可以直接了解到国家各项资金的使用情况,一方面可以防止国家公职人员为一己私利而挪用、占用扶贫资金而损害公众利益,另一方面则是可以保证民众可以正常行使自身的知情权,强调了政府机构与民众之间政务信息的对称性。
二、财政扶贫资金绩效审计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我国不断强调扶贫工作的重要性,并且加大了对扶贫工作的支持力度,但是扶贫工作进度却呈现出一个相对缓慢的状态,且在监督过程中,由于关于财政扶贫资金绩效审计评价体系建设不够完善,使得无法针对具体实施流程予以规范,最终导致财政扶贫资金绩效审计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严重影响到了各项工作的有效性。
首先,是缺乏对于审计工作的整体认知,重视程度明显不足。若是从客观角度进行分析,政府审计部门的工作人员更多的是财务会计专业出身,对于知识的掌握缺乏全面性,且并不会将绩效审计作为一项独立的项目,而是重点完成财务收支审计,重视扶贫资金收入与支出、结余情况,也就是说更加重视最终审计报告数据表面,在审计方法运用方面也只是停留在财务与资金范围以内,缺乏灵活性,最终导致该项工作效果无法达到预期标准与要求。
其次,缺乏完善的指标体系。指标体系是最终判断审计工作是否有效的重要参考,然而目前我国各个地区却没有建立起统一、完善的评价指标,每一个地区的审计人员所依据的指标与标准也存在较大的差异性,有一部分审计部门在选取指标的过程中,甚至存在重视经济效益、忽视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的情况,因此无法保证审计工作完全符合各项要求。
再次,公开力度不足。随着当前时代的进一步发展,我国政府开始朝着服务型政府方向转变,而政府财务公开的情况也越来越多,然而关于财政扶贫资金绩效审计的公开情况相对较少,而审计报告也存在一些问题。
最后,覆盖面有限。扶贫资金发放实际上是一项较为复杂的工作,其中涉及到诸多环节,也需要结合实际情况来做出不同的判断与决策。由于我国扶贫工作难度较大,加之资金与种类也存在区别,最终造成短时间之内无法完全覆盖的这一情况,进而影响到财政扶贫资金绩效审计的有效性。
三、优化财政扶贫资金绩效审计的有效对策
基于上述分析,在今后发展的过程中应充分结合当前国家对于扶贫工作的要求,针对财政扶贫资金绩效审计中存在的问题予以进一步优化,从而实现对扶贫资金的有效监管,保证这些资金可以真正送到贫困人口的手中,帮助其脱离贫困。
(一)加强对审计工作的重视
扶贫工作主要是为了实现区域的均衡发展,减少我国贫困人口,从而达到全面小康水平,因此加强扶贫绩效审计,也是现如今我国政府部门需要重视的一项工作内容,既是服务于人民,也是完善政府职能的重要体现。通过绩效审计,可以将扶贫资金的重要作用发挥到最大,同时也有助于實现资金的公平科学分配。因此,今后政府审计部门应该加强对于审计工作的重视,在审计工作开展的过程中,不应该只重视数据结果,更多的是应该关注整个过程所产生的积极作用,在方法运用方面也需要充分保证灵活性,从而提高审计工作的有效性。一方面,政府应注意对审计部门的工作人员进行理论上的培训,要让其充分认识到自身工作的主要内容,深化其对于财政扶贫资金绩效审计这一工作的认知,另一方面则是要从实践角度出发,在工作的过程中应该尽可能采用灵活的计算方式,结合扶贫资金发放的实际情况以及各项工作流程等等客观因素,来进行审计,最终保证审计结果的准确性。
(二)完善审计目标与标准
完善的审计目标与标准是保证审计结果准确且接近实际情况的一个重要前提与条件,同时也是各项工作开展的第一步。这也就需要政府部门必须要提前做好各项规划,根据国家最新下发的各项指示,以及法规、政策等等,来确认审计工作中的重点内容。一方面,政府应该对自身的财政支出做出进一步完善,使得审计工作可以具备充足的数据参考依据,另一方面审计人员则是需要在工作中仔细完成每一项工作,然后经过精准分析,来最终寻找到审计目标。在审计标准方面,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个地区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差异性,而审计标准也缺乏统一性。针对这一情况,政府就需要结合当地地区特征,以及扶贫工作进展情况,来制定一个审计标准,为审计人员提供工作方向,最终达到提高财政扶贫资金绩效审计工作质量与效率的目的。
(三)加大审计的公开力度
财政扶贫资金绩效审计报告与结果,需要事先公开,必须要保证其透明度与深度,使得民众可以第一时间了解到有关财政扶贫资金绩效审计工作方面的实际情况,提高政务的透明度。对此,审计署需要在年终出示一份高质量的审计报告,并向社会公开这一报告,使得民眾可以了解审计工作,而民众的参与则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为审计人员提供较大的帮助,加强群众监督,从而为审计与政府工作人员提供宝贵的工作意见。在此基础上,还需要针对在审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意见,并赋予实际行动,采取有效的实践性措施来予以规避,保证财政扶贫资金绩效审计工作质量可以逐年上升。
(四)拓展审计工作覆盖面积
为了在最大程度上提高审计工作质量,减少不必要时间的消耗,在今后发展的过程中,政府部门应该将该项工作作为一个单独的部门的工作,从而减少繁琐的审计工作程序,避免出现工作流程复杂而出现失误、审计不准确的情况。政府机关还需要增加审计工作的人手,增加人力,而在开展各项工作的过程中,一旦遇到数据不清晰或者是信息不全面的情况,也需要及时进行沟通与交流。与此同时,政府部门还需要简化不必要的审批程序,遇到同级审批的情况,则是可以简化为上下级审批,由此而提高审计工作的有效性。针对一部分扶贫地区相对分散的区域,则是需要进一步增加工作人员数量,安排具有一定工作能力且熟悉业务的审计人员来从事该项工作与任务,并且限时完成,从而实现审计工作覆盖面积的进一步拓展。需要注意的是,对于部分具有较大难度的工作,政府部门应予以一定的补助与奖励,以调动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避免出现工作人员工作出现错误而影响到整体的审计工作。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财政扶贫资金绩效审计工作的顺利进行,可以避免国家公职人员利用自身职位之便来谋取私利,同时也可以公开的形式,保证财务方面的透明,因此,在今后发展的过程中,必须要针对财政扶贫资金绩效审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予以解决,通过加强对审计工作的重视、完善审计目标与标准、加大审计的公开力度、拓展审计工作覆盖面等方式,来提高该项工作的有效性,促使该项工作在今后可以更加完善,为扶贫工作的顺利进行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卢赟.从审计全覆盖的角度谈扶贫资金的绩效审计[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6(22):18-20.
[2]王秀芝.财政扶贫资金绩效审计重点和难点[J].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6(11):135-136.
[3]杨承亮.财政扶贫资金绩效审计研究[J].中国农业会计, 201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