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节给纪录片带来什么
廖礼中
纪录片的细节是指纪录片中能够集中反映事物本质特征、揭示作品内涵或激发观众视听兴趣的“特写”。“它是能够刺激人的感觉系统进而可以攫取人的注意力的有效视听元素。”①“它往往是整个纪录片最感人的闪光点,是深化主题、反映主人公个性魅力的点睛之笔。”②“纪录片不一定有情节,但应该有细节,有了细节,可以使影片主题深化,并且形成更生动的形象。这种细节是摄影记者从现实生活中抓取的,是依靠‘挑‘等‘抢的采访摄影拍下来的,而不是由编导臆造,让人表演出来的。”③在纪录片中,细节的运用至关重要,真实生动的细节对于刻画人物、表现主题,都起到了事半功倍、画龙点睛的作用。一部优秀的纪录片中会有多个鲜活、充满生活质感的细节,伴随着事物深入地发展。同时这些细节也是纪录片中的闪光之点、动情之处,能够深深地吸引并感染观众。
细节能够激发感情、
引起观众共鸣
纪录片利用细节来表意,其作用不在于直观,而在“用心领悟”,让观众从某一点的感悟之中透视人物的思想意念,体味个中的丰富内涵。利用细节来表意,通过细节的刻画来激活视觉运动和逻辑思维,使观众进行一种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认识深化。
纪录片《可可西里》中扎巴托杰遇害后,摄影师刻意纪录了他的妻子、孩子的恸哭镜头。此情此景,怎能不让身在事外的观众产生强烈的共鸣。对扎巴托杰及其家人,观众有说不清的挂念与同情;对那些丧尽天良的盗猎者、加害扎巴托杰的无赖之徒、所谓的有关官员产生强烈的鄙视与厌恶。一个忠于职守,有着朴素而崇高理想、敢于负责任的勇士就这样离我们远去了。无奈之余,也让观众看到了现实的不公与社会的不平。
纪录片《龙脊》中有这样两个镜头:石梅珍因家中无钱而失学,当其它孩子在为新建的教室而忙着捡木块时,她却远远地站在一棵树旁。这时摄像机由孩子们劳动的全景慢慢推到石梅珍的脸上……当石梅珍、潘井妹两女孩对着窗外唱着童谣“妹不知,爷娘不送妹读书,无有文章,无有名……”时,这些镜头催人泪下,引起观众心灵的震撼与共鸣。
另外,在潘能高参加考试的片断中,作品纪录了潘能高的爷爷在教室外向内张望的情景,可最终老人还是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走进教室来到孙子身旁看他答题。按照考试规则家长是不允许这样的,但正是爷爷的看似“无知”与情感的直白、无所拘束的表达,爷爷对孙子成才的那种殷切期望顿时在观众心里升华起来。老师把爷爷请出教室后,他又到学校门口和在那里等孩子考试的家长们交流起经验来:不能让孩子做很多的活,否则会影响他的学习。爷爷真的可爱、可敬!
其实,纪录片之美在于它蕴含着深刻的哲理,纪实片的创作追求平实并不意味着没有思想,它的哲理隐含在平凡的生活细节里,含蓄而不外露,让观众自己感受、领悟。哲理渗透在作品中,体现着创作者对题材的理解和思考。“一部优秀的、具有审美价值的纪录片,就是作者按照一定的审美观念进行美学构思,对生活中美的事物加以选择、概括、提炼、逻辑构架而成的艺术画卷。”④
细节能够塑造丰满的人物形象
细节能够形象地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在文学创作中,细节的描写对刻画人物性格至关重要,纪实片表现人物更是如此。纪录片中如果没有具体的细节,会使人感到空泛、干瘪。用具体感人的细节塑造形象,会让人物形象更生动,性格更鲜明。为了揭示出人物复杂多样的内心世界,传达各种情绪、情感和思想,反映人物特征,可以通过特写、通过细微表情和眼神的变化来表现。
纪录片《望子五岁》是一部表现盲人夫妇与一个天真烂漫的孩子——望子所组成的三口之家真实生活的作品,其中在“训子”一段中有这样一个镜头:哭喊着的望儿在街上追赶上妈妈后,双目失明的妈妈抱起儿子,娴熟地为他拉扯上掉下的袜子。这一细节,通过摄像机的放大,占据了整个屏幕,平凡而伟大的母爱通过这一细微的动作发挥得淋漓尽致。镜头这一“推”的力量,威力丝毫不逊于催泪瓦斯。
在纪录片《女特警雷敏》中,通过镜头对格斗场景的刻画,如主人公在擦掉脸上的泥巴时,可以很清楚地看见她眼角上的泥巴,用这个来强调训练的刻苦和强度。通过镜头观众可以看见在她温馨的小房间里有很多特写小玩偶;而在唱歌时,雷敏滴着眼泪的细节又强调了她作为女孩温柔的一面。在这些对比的细节刻画中凸现了雷敏泼辣率真、刚柔相济的多重性格,令人耳目一新。
细节能够起强调作用
摄影镜头下所拍摄下来的画面一经形成,就具有独立于摄影师的生命意义。特写在刻画人物和表现细节时,往往能产生意想不到的震撼性效果。它能抓住人们的视线,紧扣人们的心弦。
纪录片《神奇的非洲三角洲》讲述了动物世界的生存状况,其中有个细节:非洲草原上金钱豹在伺机猎取羚羊时,镜头反复从不同的角度纪录金钱豹进攻前的“准备”工作,伏在草丛中慢慢挪动身体,眼睛死死盯住羚羊。就在羚羊放低警惕低头吃草时,金钱豹发动了袭击……这一细节的刻画让人印象深刻。它强调了即便是动物,为了生存,它们也是要用智慧的,人类又何尝不是这样。要想生存,单有强大的身躯是不够的,必须具有智慧。当金钱豹吃饱以后,欲望得到了满足,它没再发起对其他动物的攻击而是选择了休憩。从生物学角度讲,同样是作为动物的人类,获取欲望有满足的时候吗?因此,“纪录片提供的是一种观照,由观照对方而比照自身……纪录
片是一面镜子,人类现实的生存之镜,从镜子中,我们理解人类自身的处境和状态。”⑤
细节能够营造特定氛围
在《龙脊》中,我们能反复听到潘能高母亲唱的那首山歌。山歌内容主要讲当地一年中各个月份的典型特征以及人们该干什么,功能类似于二十四节气歌。显然,这是编导故意所为。一方面,它揭示了“龙脊人”的生存环境,带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另一方面,它彰显了“龙脊人”的纯朴与村风民俗,更说明了龙脊文化落后的一面。此外,这种山歌没有其它音乐元素的伴奏,歌声中有一种欢愉。这种原生态能给人一种净化心灵与渴望自然式生活的功用,让观众产生这样一种联想:即便“龙脊”很落后,但这种生存方式同样也是一种自然的美。
在纪录片《世纪伟人刘少奇》中,有一个抛洒刘少奇骨灰仪式的场景。刘少奇的遗孀王光美打开骨灰盒后,徐徐将红布裹着的骨灰抱起放在怀中,将脸紧贴上面。这时,同期声采录下了人群的哭泣声、嘶喊声,其子女的哭声更是催人泪下、感人至深。当王光美在舰艇的栏杆前将骨灰交给儿子女儿后,夹杂着“爸爸”的哭泣声与人们挽留的呼喊声达到高潮。此时的王光美没有哭泣,而是双手紧握住舰艇的栏杆,头伏在手上偏向一侧,这一举动承载了她多少的痛苦与磨难是无法用言语形容的。在观众眼中,王光美此时只是一个普通的女人,一个普通的妻子,一个普通的母亲,一个因历史的错误与民族的灾难而历尽磨难的受害者的缩影。浪涛声、哭喊声、礼炮声哀怨低徊,再配上背景音乐,刘少奇同志生前说的“好在历史是由人民写的”在观众脑海中久久挥之不去。这种由细节营造的氛围给人太多的反思。
结语
综上所述,只有对细节所反映的内容加以思考才能形成认同,进而移情,达到一种主客同构、物我合一的境界,从而获得一种审美欢愉。俄国美学家车尔尼雪夫斯基在《艺术与现实的审美关系》中说:“美是生活。任何事物,我们在那里面看见依照我们的理解应当如此的生活,那就是美的;任何东西,凡是显示出生活或使我们想起的生活,那就是美的。”看纪录片,正是如此。
(作者单位:广西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注释:
①宿 丰:《小景别镜头与电视纪录片细节展示》,《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
②何爱喜:《浅议电视纪录片的细节捕捉及作用》,《山东视听》,2005(4)。
③任 远:《电视编辑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12月版。
④李 萍:《论电视纪录片的审美特性》,《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7(8)。
⑤张骏德主编:《当代广播电视新闻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3月版。
纪录片的细节是指纪录片中能够集中反映事物本质特征、揭示作品内涵或激发观众视听兴趣的“特写”。“它是能够刺激人的感觉系统进而可以攫取人的注意力的有效视听元素。”①“它往往是整个纪录片最感人的闪光点,是深化主题、反映主人公个性魅力的点睛之笔。”②“纪录片不一定有情节,但应该有细节,有了细节,可以使影片主题深化,并且形成更生动的形象。这种细节是摄影记者从现实生活中抓取的,是依靠‘挑‘等‘抢的采访摄影拍下来的,而不是由编导臆造,让人表演出来的。”③在纪录片中,细节的运用至关重要,真实生动的细节对于刻画人物、表现主题,都起到了事半功倍、画龙点睛的作用。一部优秀的纪录片中会有多个鲜活、充满生活质感的细节,伴随着事物深入地发展。同时这些细节也是纪录片中的闪光之点、动情之处,能够深深地吸引并感染观众。
细节能够激发感情、
引起观众共鸣
纪录片利用细节来表意,其作用不在于直观,而在“用心领悟”,让观众从某一点的感悟之中透视人物的思想意念,体味个中的丰富内涵。利用细节来表意,通过细节的刻画来激活视觉运动和逻辑思维,使观众进行一种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认识深化。
纪录片《可可西里》中扎巴托杰遇害后,摄影师刻意纪录了他的妻子、孩子的恸哭镜头。此情此景,怎能不让身在事外的观众产生强烈的共鸣。对扎巴托杰及其家人,观众有说不清的挂念与同情;对那些丧尽天良的盗猎者、加害扎巴托杰的无赖之徒、所谓的有关官员产生强烈的鄙视与厌恶。一个忠于职守,有着朴素而崇高理想、敢于负责任的勇士就这样离我们远去了。无奈之余,也让观众看到了现实的不公与社会的不平。
纪录片《龙脊》中有这样两个镜头:石梅珍因家中无钱而失学,当其它孩子在为新建的教室而忙着捡木块时,她却远远地站在一棵树旁。这时摄像机由孩子们劳动的全景慢慢推到石梅珍的脸上……当石梅珍、潘井妹两女孩对着窗外唱着童谣“妹不知,爷娘不送妹读书,无有文章,无有名……”时,这些镜头催人泪下,引起观众心灵的震撼与共鸣。
另外,在潘能高参加考试的片断中,作品纪录了潘能高的爷爷在教室外向内张望的情景,可最终老人还是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走进教室来到孙子身旁看他答题。按照考试规则家长是不允许这样的,但正是爷爷的看似“无知”与情感的直白、无所拘束的表达,爷爷对孙子成才的那种殷切期望顿时在观众心里升华起来。老师把爷爷请出教室后,他又到学校门口和在那里等孩子考试的家长们交流起经验来:不能让孩子做很多的活,否则会影响他的学习。爷爷真的可爱、可敬!
其实,纪录片之美在于它蕴含着深刻的哲理,纪实片的创作追求平实并不意味着没有思想,它的哲理隐含在平凡的生活细节里,含蓄而不外露,让观众自己感受、领悟。哲理渗透在作品中,体现着创作者对题材的理解和思考。“一部优秀的、具有审美价值的纪录片,就是作者按照一定的审美观念进行美学构思,对生活中美的事物加以选择、概括、提炼、逻辑构架而成的艺术画卷。”④
细节能够塑造丰满的人物形象
细节能够形象地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在文学创作中,细节的描写对刻画人物性格至关重要,纪实片表现人物更是如此。纪录片中如果没有具体的细节,会使人感到空泛、干瘪。用具体感人的细节塑造形象,会让人物形象更生动,性格更鲜明。为了揭示出人物复杂多样的内心世界,传达各种情绪、情感和思想,反映人物特征,可以通过特写、通过细微表情和眼神的变化来表现。
纪录片《望子五岁》是一部表现盲人夫妇与一个天真烂漫的孩子——望子所组成的三口之家真实生活的作品,其中在“训子”一段中有这样一个镜头:哭喊着的望儿在街上追赶上妈妈后,双目失明的妈妈抱起儿子,娴熟地为他拉扯上掉下的袜子。这一细节,通过摄像机的放大,占据了整个屏幕,平凡而伟大的母爱通过这一细微的动作发挥得淋漓尽致。镜头这一“推”的力量,威力丝毫不逊于催泪瓦斯。
在纪录片《女特警雷敏》中,通过镜头对格斗场景的刻画,如主人公在擦掉脸上的泥巴时,可以很清楚地看见她眼角上的泥巴,用这个来强调训练的刻苦和强度。通过镜头观众可以看见在她温馨的小房间里有很多特写小玩偶;而在唱歌时,雷敏滴着眼泪的细节又强调了她作为女孩温柔的一面。在这些对比的细节刻画中凸现了雷敏泼辣率真、刚柔相济的多重性格,令人耳目一新。
细节能够起强调作用
摄影镜头下所拍摄下来的画面一经形成,就具有独立于摄影师的生命意义。特写在刻画人物和表现细节时,往往能产生意想不到的震撼性效果。它能抓住人们的视线,紧扣人们的心弦。
纪录片《神奇的非洲三角洲》讲述了动物世界的生存状况,其中有个细节:非洲草原上金钱豹在伺机猎取羚羊时,镜头反复从不同的角度纪录金钱豹进攻前的“准备”工作,伏在草丛中慢慢挪动身体,眼睛死死盯住羚羊。就在羚羊放低警惕低头吃草时,金钱豹发动了袭击……这一细节的刻画让人印象深刻。它强调了即便是动物,为了生存,它们也是要用智慧的,人类又何尝不是这样。要想生存,单有强大的身躯是不够的,必须具有智慧。当金钱豹吃饱以后,欲望得到了满足,它没再发起对其他动物的攻击而是选择了休憩。从生物学角度讲,同样是作为动物的人类,获取欲望有满足的时候吗?因此,“纪录片提供的是一种观照,由观照对方而比照自身……纪录
片是一面镜子,人类现实的生存之镜,从镜子中,我们理解人类自身的处境和状态。”⑤
细节能够营造特定氛围
在《龙脊》中,我们能反复听到潘能高母亲唱的那首山歌。山歌内容主要讲当地一年中各个月份的典型特征以及人们该干什么,功能类似于二十四节气歌。显然,这是编导故意所为。一方面,它揭示了“龙脊人”的生存环境,带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另一方面,它彰显了“龙脊人”的纯朴与村风民俗,更说明了龙脊文化落后的一面。此外,这种山歌没有其它音乐元素的伴奏,歌声中有一种欢愉。这种原生态能给人一种净化心灵与渴望自然式生活的功用,让观众产生这样一种联想:即便“龙脊”很落后,但这种生存方式同样也是一种自然的美。
在纪录片《世纪伟人刘少奇》中,有一个抛洒刘少奇骨灰仪式的场景。刘少奇的遗孀王光美打开骨灰盒后,徐徐将红布裹着的骨灰抱起放在怀中,将脸紧贴上面。这时,同期声采录下了人群的哭泣声、嘶喊声,其子女的哭声更是催人泪下、感人至深。当王光美在舰艇的栏杆前将骨灰交给儿子女儿后,夹杂着“爸爸”的哭泣声与人们挽留的呼喊声达到高潮。此时的王光美没有哭泣,而是双手紧握住舰艇的栏杆,头伏在手上偏向一侧,这一举动承载了她多少的痛苦与磨难是无法用言语形容的。在观众眼中,王光美此时只是一个普通的女人,一个普通的妻子,一个普通的母亲,一个因历史的错误与民族的灾难而历尽磨难的受害者的缩影。浪涛声、哭喊声、礼炮声哀怨低徊,再配上背景音乐,刘少奇同志生前说的“好在历史是由人民写的”在观众脑海中久久挥之不去。这种由细节营造的氛围给人太多的反思。
结语
综上所述,只有对细节所反映的内容加以思考才能形成认同,进而移情,达到一种主客同构、物我合一的境界,从而获得一种审美欢愉。俄国美学家车尔尼雪夫斯基在《艺术与现实的审美关系》中说:“美是生活。任何事物,我们在那里面看见依照我们的理解应当如此的生活,那就是美的;任何东西,凡是显示出生活或使我们想起的生活,那就是美的。”看纪录片,正是如此。
(作者单位:广西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注释:
①宿 丰:《小景别镜头与电视纪录片细节展示》,《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
②何爱喜:《浅议电视纪录片的细节捕捉及作用》,《山东视听》,2005(4)。
③任 远:《电视编辑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12月版。
④李 萍:《论电视纪录片的审美特性》,《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7(8)。
⑤张骏德主编:《当代广播电视新闻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3月版。